强势文化对劳动关系调整的影响及工会的责任

一、所谓强势文化,是指在国民中占主导地位的生存与发展的方式,是植根于国民思想意识中的主流价值观。中国目前盛行的强势文化萌发于近代,其底蕴是认识到弱肉强食、优胜劣汰是生物进化不可抗拒规律,是现实世界不争的事实。历史与现实中的每一次国与国、人与人竞争的后果,政治、军事与经济竞争的后果,都在强化和固化这种认识。强势文化暗示着人们要摆脱威胁、消除贫穷和提高效率就必须把自己纳入这样的世界竞争的图景之中,别无选择。

1、从国家来看,鸦片战争以来,中国受到强烈刺激,落后就要挨打成为警世恒言。就在今天,落后就挨打的景象,象伤疤一样,不时被人揭开。如银河号事件,南斯拉夫中国大使馆被炸事件,台湾问题成为中国国民心里永远的痛。因此,强势文化要求我们所做的就是这样一个诉求,为摆脱威胁,就要成为强者。劳动关系调整的制度安排的意识里,如果把劳动者作为实现国家强盛目标的工具,这样的做法,不少人会认为没有什么不对。

2、从经济来看,在这种强势文化的导引下,强调竞争,欢呼成功成为主流价值观。因此,就成功与失败的竞技场的市场经济成为必然选择。市场经济实质上就是这样一种强势文化的具体映现。在市场经济中,强势文化劝慰竞争看为了未来,为了成功必须忍受一时之苦。劳动关系调整的制度安排中,以未来的名义而忽视劳动者的当下利益的行为就会无可厚非。

3、从企业来看,强调企业目标就是追求效率,而效率是强食的基础,没有效率就会成为弱肉。美国,由于一些企业在战后的竞争中被日本企业打败,使美国政府和企业界人士重新认清这样一个现实:生物进化规律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企业家们认真审视生物进化的规律。因此追求效率、在竞争中求生存成为企业界最为响亮的口号。与此同时,在我国的一些企业的管理者也有这样的潜意识影响劳动关系的合理调整,即:劳动安全卫生缺乏保障、加班加点,付给微薄的薪金是劳动者为实现企业效率所必须付出的代价。

二、强势文化与劳动关系调整的现实

1、在以国家名义之下追求强盛目标中,劳动关系事实上也得到了调整,其原因在于劳动者再生产和人的生物本能的要求,如果只考虑国家的目标,而不顾及劳动者的基本生活要求,就会发生对抗,奴役式的工作状况反而会使人的工作更没有效率。国家在实现强盛的过程中,不得不首先顾及直接为强盛作出贡献的劳动者(如企业工人)的需求和基本保障(即使远远不够),相对而言对那些间接贡献的劳动者却难以顾及(如农民)。

2、而在以未来的名义之下追求成功的竞争中,有识者把未来的追求和人的梦巧妙地结合在一起,。劳动关系的调整是对现存的社会秩序的审视,为社会稳定来实现的。按照代表美国主流价值观的看法:美国梦不只是追求名牌的汽车、好房子与高薪,它应该是一种社会秩序,让住在这个国家里的每一个人,无论他们的出身多么寒微,都有机会充分发挥与生俱来的潜能,在努力成功之后,成就就得到肯定。于是人们在制定规则时,一方面要保护获得成就者,同时又安慰未获得成就之人,劝他们不要沮丧,应带着一个梦去追求,不要采取暴力手段破坏现存的社会秩序,福特主义就是这种安排: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为竞争的成功,福特在汽车厂的生产线上,把工序分割,每个工人只需不断重复同一简单工作,人被高度异化。但同时,雇主则通过提高工资、福利来稳定劳动者。政府提供就业保障和推行第二次分配制度,即税收的累进制、遗产税、社会安全保障制度相继出台以稳定社会。由此可见,强势文化冲击下的劳动关系必须考虑合理的制度安排,否则强势文化的目标不能实现。

3、在以效率的名义之下追求企业增值的运作中,劳动关系调整的实现是受到这样的内在动力的影响;即人生的三大追求:物质追求一个基础,所有劳动者都需要追求赖以生存的基础,所以有最低工资制、最低生活保障的呼声。生命追求一个意义,即追求高于生命本身的意义。所有劳动者都在追求个人的价值——人的尊严和生命的延续。所以有尊重劳动者的人格尊严、关注职工的子女状况和给予劳动者培训的要求。(培训实质是对职工最大的福利。)最后就是心灵追求一个寄托,东西方有所差别——西方的心灵寄托在彼岸,于是在企业捐款和政府支持下,下大力气来建立彼岸世界灵魂归属之所。强势文化导向的西方市场经济国家,宗教成为国家支柱之一,成为调整劳动关系矛盾一个缓冲带。东方中国——则把寄托放在此岸,于是企业成为“家”,劳动者希望企业既是生产资料的提供者,又是生活资料的供应者,因此,希望企业管职工的福利保险、分房和医疗等等。计划经济条件下单位是劳动者的理所当然的依靠。但市场经济下,由于企业降低成本,提高效率的内在驱动,劳动者的这种期望不可能在企业实现。

三、工会的责任

我们看到:对竞争残酷和对竞争后果的审视形成了中国的强势文化,这种审视是外在认识的内化,成为各级政府、企业管理都不由自主的内在张力。而劳动者对劳动关系调整制度安排的渴望是再生产的要求,是人的生存的内在本能,人的内在需要的外化,它形成一种弹性来缓冲强势文化采取的以什么、什么的名义方式对劳动者带来侵害。

从更宽广的视野来看:近几十年来,发达国家的资本流动国际化,资本流动同时也把福特主义中的工序分割和劳工操作方式移植到发展中国家,这些国家的劳动者同样被高度异化但却没享受到福特主义的工资水平和福利以及就业保障。如果工会对此提出维护职工权益的要求,就会受到引进外资企业的政府的示意:如果你想提高工资水平,提高福利,这里就会被评估为不适合投资的国家,投资者就会撤离。这样,工会的压力是双向的:一是作为要维护劳动者权益为使命的组织内在压力,一是强势文化带来的各级政府的观念和行为的外在压力。

从更深层的意义来看,1840年以来,落后就会挨打的体验和中国国民实用价值特征相结合,更加强化了工具理性忽视价值理性国民文化的特征。具体表现在:热衷于学习和引进西方变富强的工具和技艺,实用功利深入人心,往往忽视人的精神价值,如人的自由、公正、人为什么而活着、人在世间安身立命的原则和意义是什么诸如此类的问题。会有意或无意用经济价值,国家利益来冲淡和弱化个人的自由和社会的公正话语。特别值得注意的是中国文化的实用功利特征,成为强势文化后就会形成淘汰机制,而把追求生命意义的文化淘汰排斥。

在中国,强势文化已经形成,成为大多数人的共识,谁也无法改变。同时,人的内在需要也是人之所以为人的本质所在,谁也不能忽视。由于强势文化还在不断加强,工会现在所要做的是如何在强势文化下,尊重人的本质和人的价值,在制度安排给予更多的考虑。

没有人会否认:社会竞争中弱肉强食、优胜劣汰的事实。但我们应认识到:轻视人本身的制度是不会产生有创新意识的劳动者,而没有创新意识的劳动者,又成为国家和民族乃至企业落后的原因。因此,工会一方面要帮助那些按劳动时间来获取收入的劳动者享有合理报酬,另一方面也应当告诉他们把生命的时间去投资在知识上,用知识获取合理报酬,更重要的是工会要促使建立这样一种制度:使广大劳动者有求知的热情,有创新的动力。毫无疑问,强者与弱者不仅仅是智力与智力,体力对体力的比较,而且是一种制度安排。这种安排是基于这样的现买:市场经济有激励强者的动力,却没有自动产生保护弱者的措施的机制,有追求利润的动力,却没有自动产生保护资源(特别是人力资源)的措施的机制,有实现经济效益的动力,却没有自动产生实现社会效益的措施的机制。

工会的责任是检讨强势文化带来的负面影响,批判只关注强者、利润、经济效益的偏见并纠正这种偏见带来的损害劳动者合法权益的行为。工会应下大气力研究并人为地和主动地去设立保护弱者、保护人力资源和社会效益的机制,使我们劳动关系调整的制度建立在公正、合理、符合人性的基础上。

(作者单位:南华工商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