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政治工作中的几点哲学思考
毛泽东同志曾经说过:“政治工作是一切经济工作的生命线。在社会经济制度发生根本变革的时期,尤其是这样。”江泽民同志也曾深刻指出:“善于做群众的思想工作,提高群众的觉悟,激励群众为实现自己的根本利益而奋斗,是我们党的传家宝,任何时候都不能丢。”由此可见,思想政治工作是我们党一项“必须做”也要“善于做”的重要课题,这是我们党历代领导人的共识。在当前我国经济体制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的关键时期,更是如此。围绕“必须做”与“善于做”的这两个关键环节,谨将在思想政治工作实践中的几点思考做“抛砖”之功,以期“引玉”之效。
一、用辩证统一的正确观点准确把握思想政治工作与经济建设的内在联系。端正对思想政治工作重要性的正确认识
毛泽东同志告诫我们:“政治与经济的统一,政治与技术的统一,这是毫无疑义的,年年如此,永远如此。”做为上层建筑之一的思想政治与经济基础之间的辩证统一关系已经是颠扑不破的真理。在实际工作过程中,我们必须保持对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发展生产力,尤其在社会主义初阶段更要牢固地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清醒认识。同时,我们也要看到思想政治工作的极端重要性。思想政治工作能够为其他各项工作指明正确的政治方向;是动员、组织和教育群众的强有力的手段;是实现各项工作任务的思想保证。从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践来看,越是深化改革,扩大开放,越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越要重视思想政治工作。新形势的发展,使得加强思想政治工作成为改革、发展、稳定的迫切需要,成为面临经济全球化、进一步扩大开放的迫切需要。只有坚持做好思想政治工作,才能坚持社会主义的性质和方向,使人民群众保持高昂的革命斗志和高尚的道德情操,有强烈的革命事业心的政治责任感,在本职岗位建功立业;才能使人们不断克服各种落后思想的影响,保持一种健康向上的精神风貌,在改造观世界的同时改造主观世界;只有正确认识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性,准确把握思想政治工作与经济建设的统一性,紧紧围绕经济建设这个中心,大力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寓思想教育于实际工作之中,才能充分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和威力,保证经济工作和其他各项工作沿着正确的方向前进。
对于不重视思想政治工作的态度和做法,毛泽东同志曾给予谆谆告诫,他说:“不注意思想和政治,整天忙于事务,那会成为迷失方向的经济家和技术家,很危险……只要我们的思想工作和政治工作稍一放松,经济工作和技术工作就一定会走到邪路上去。”近年来,一些党的干部甚至是高级干部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走到党和人民的对立面,沦为阶下囚的深刻教训也对这一判断作了最好的诠释。
二、用以人为本的指导思想确立思想政治工作的正确方向
人既是思想政治工作的主体,也是思想政治工作的客体。换句话说,思想政治工作既是做人的工作,也是人做的工作。没有人的参与,思想政治工作不仅意味着失去执行者,也将失去接受者,从而丧失所有意义。由此可见,用以人为本的指导思想确立思想政治工作的正确方向是思想政治工作得以顺利开展并达到其目的,实现其意义的必然选择,。我们党的思想政治工作有一条重要的原则,就是“惩前毖后,治病救人”。这就把思想政治工作定格在“教育人、警示人、改造人、提高人”的位置上,一切围绕“人”这个工作核心出发,从而使得我党的思想政治工作无论是在革命战争年代还是在和平建设时期都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当前,随着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入,个人价值的实现也进一步凸现,确立以人为本的正确方向更显其重要性。
确立以人为本的思想政治工作正确方向首先要进一步明确思想政治工作的目的在于“提高人”。要用科学的世界观、方法论教育人、启发人,从而达到不断提高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革世界的能力,实现人由“必然王国”向“自由王国”的过渡。目的明确至关重要。在特殊的历史时期我们由于目的模糊,使得思想政治工作偏离了正确的方向,成为打击人、压制人的手段,教训之深,发人深省。在开展思想政治工作过程中,要正确处理好情与理的关系,既要坚持用马克思主义理论原则立场,又要坚持以情感人,以情动人。要以关心人、爱护人的诚挚感情,求得感情相通,获取其信任、拥护和尊敬,从而使得思想政治工作使人乐于接受,并达到打动人、感染人、提高人的目的。在对具体的人和事的处理上,既要坚持开展积极的思想斗争,又要坚持理解人、尊重人。要正确处理共性与个性的关系、一般性与特殊性的关系,尤其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断发展的今天,人们的自主意识普遍增强,开展思想政治工作更要强调对个体特殊性的尊重和关心,要把教育与服务、关心与引导结合起来,把思想教育由单向流动的封闭模式转变到双向交流的互动模式上来,在坚持正确原则,开展积极的批评与自我批评的同时,使个体的特殊性获得尊重和解放,使思想政治工作生动活泼,入耳入脑,更富成效。
我们始终强调,以人为本的前提还在于坚持正确的原则立场。邓小平同志在谈到对错误倾向、坏人坏事作思想斗争和组织处理的问题上,曾经说过:“这些年来,党内确实滋长了过分容忍、优柔寡断、畏难手软、息事宁人的情绪,这就放松了党的纪律,甚至保护了一些坏人。”现在想来,仍是诤言在耳,不可淡忘。
三、用义利并行的导向机制建立思想政治工作的合理模式
“重义轻利”是中国价值理念的传统,作为一种价值理念,这的确有其可取之处。但对于“义”与“利”,马克思主义哲学另有其正确认识,即:“利”的存在既是人类社会存在的重要基础,也是其发展的直接动力;具体到个人,也同样如此。马克思曾经说过:“人们奋斗所争取的一切,都同他们的利益有关。”由此可见,思想政治工作作为调整人们的思想行为来实现工作目的的能动方式,也就不能不对物质利益这一支配人们行为的基本因素加以重视和利用,更不能谈“利”色变。实际践证明,在思想政治工作中,常常是讲一大堆空道理,不如真心实意办一件实事更能感动群众,更能取得好的思想教育效果。在前段时间,我党开展的“三讲”教育和“三同”活动之所以受到人们群众的广泛欢迎,最根本的一条就是通过“三讲”教育、“三同”活动,为人民群众解决了大量关乎他们切身利益的实事好事。可见,用义利并行的导向机制建立思想政治工作的合理模式是思想政治工作顺利开展并取得成效的必然选择。
在我党的长期思想政治工作实践中,义利并行的导向机制发挥了重要作用。如在民主革命时期,我们党在农村革命根据地就把对农民的思想政治教育与打土豪分田地结合起来,极大地激发了农民群众支持革命、参与革命的热情。这些成功范例对我们当前的思想政治工作仍有十分重要的启发和借鉴意义。建立以义利并行为导向机制的思想政治工作合理模式,首先必须进一步明确在思想政治工作中“义”与“利”之间的辩证统一关系。两者是为同一目的服务的手段,互相促进,缺一不可。没有“利”的“义”只会是“无本之木”,没有“义”的“利”则也只会是“无失之箭”。这也正是我们强调“义”、“利”必须“并行”的原因所在。第二,以义利并行为导向机制的思想政治工作的合理模式,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已经积累了一些成功经验,值得我们进一步探讨和完善:
——在企业生产经营方面,以实行经济责任制为载体,使思想政治工作与物质利益结合起来。一方面通过实行经济责任制把责、权、利三者统一起来,从而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另一方面通过思想政治工作使干部群众提高在执行经济责任制中正确享受权利和严格履行义务的自觉性,既严格维护自己的经济利益,又不损害国家、集体和他人利益。
——在机关内部管理方面,以实行定编、工作责任包干和竞争上岗的机制为载体,使思想政治工作与物质利益结合起来。既通过这一机制把部门、个人的工作效果、工作质量与经济利益联系起来,从而提高机关工作人员素质,调动其积极性,提高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又通过思想政治工作来解决实行过程中可能出现的思想问题。
——在社会生活管理方面,以经济手段为载体使思想政治工作与物质利益结合起来。既充分运用各种经济杠杆和经济手段管理社会活动,提高人们参与各种社会活动的积极性,促进社会发展;同时,坚持以思想政治工作为坚强后盾,使人们群众增强接受经济手段管理,遵守社会活动秩序的自觉性。
——在对待困难下岗职工这一当前热点、难点问题上,以帮贫解困为载体,把思想政治工作与物质利益结合起来。既通过思想政治工作使他们理解改革的必要性,正确认识改革与发展,个人、集体与国家利益的关系;又通过切切实实的物质支持,如广泛开展“送温暖”工程和再就业工程等,使他们的物质利益得到保护,增强他们摆脱困境,再创业绩的能力和信心。
四、用批判继承的发展观念丰富思想政治工作的科学方法
马克思主义认为,任何事物都是永远处于发展变化之中的。思想政治工作也是如此。这种发展变化,一方面表现在思想政治工作面临的形势与问题的发展变化以及由此产生的思想政治工作对象的发展变化。在当前,这两者的发展变化集中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所有制结构调整带来的经济成份和利益群体的多样化;
——社会生活方式日趋复杂带来的个人价值取向的多样化;
——对外交流不断深入,伴随而来的西方敌对势力在意识形态领域渗透方式、途径的多样化;
——科学技术尤其是信息技术不断发展对人们思想认识影响的多样化。等等。
另一方面,这两者的发展变化决定了思想政治工作的方法也必然处于发展变化之中。如何丰富和发展思想政治工作的新方法则是当前面临的形势与对象发展变化对思想政治工作提出的新课题。充分运用批判继承的发展观念正是解决这一课题的有力武器。鲁迅先生在其著名的《拿来主义》中,对这种批判继承的发展观念作了最为形象生动的说明,并对一味批判、全盘否定的“历史虚无主义”和一味继承、全盘吸收的“经验教条主义”进行了尖锐的驳斥。运用批判继承的发展观念丰富思想政治工作的科学方法必须正确处理几个关系:
——在我党长期的思想政治工作中积累的方法与新形势下作用发挥的关系上,要坚持批判继承的发展观念,不能因其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曾发挥过重要作用而全盘继承,而要正确区分其在新形势下的利与弊,赋予其适应新形势发展的特征和内容。对于一些不适应新形势发展变化的东西则要坚决剔除。
——在西方思想意识和教育手段与新形势思想政治工作的关系上,要坚持批判继承的发展观念,不能一概视之为“洪水猛兽”,全盘否定,而要大胆面对,正确认识,去其糟粕,取其精华,为我所用。
——在科学技术尤其是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与其在思想政治工作中的运用关系上,要主动适应,积极利用,充分发挥其快速、高效的优势,使其成为我们的先进手段,增强思想政治工作的吸引力、说服力和感染力。
运用批判继承的发展观念丰富思想政治工作的科学方法的重要一环,还在于创新。可以说,批判的目的在于创新,继承的归宿也在于创新。创新是历史进步、事物发展动力。因此,我们必须在批判继承的前提和基础上,坚持从面临的时代环境和任务出发,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深入基层,深入群众,了解新情况,研究新问题,开辟新途径,探索新方法,创造新经验,使思想政治工作方法在适应社会生活等深刻变革的过程中不断丰富发展,促进思想政治工作目标的实现。
五、用横纵结合的比较方法增强思想政治工作的可信程度
有比较才有鉴别,有鉴别才有说服力和可信性。比较的方法是我们正确认识事物的重要途径。在革命战争年代及和平建设初期,我党曾有一种十分普遍也十分有效的思想政治工作方法,就是“忆苦思甜”。它就是充分运用比较方法,使人们群众在与过去生活状况的比较中,认识到新生活的幸福美好,增强人们对改造旧社会,创造新生活的信心和决心。
事物的联系是普遍的,总体说来,不外乎是时间与空间上联系,作为区别事物的重要方法之一的比较的方法,总体说来,也不外乎两种,一种是横向比较,也是空间上的比较,一种是纵向比较,也是时间上的比较。两种比较方法相辅相成,缺一不可。单纯的横向比较,过分强调空间上的差别,忽视了时间上的联系,往往造成否定历史的虚无主义错误倾向;单纯的纵向比较,忽视空间上的差别,往往造成狭隘的地域主义和经验主义。这在我们的思想政治工作中是有着深刻教训的。如文革时期在对人们群众的思想教育中,纵向比较被过于强调,重视了新旧社会的变化,忽视了中外之间的现实差距,使我们耽误了发展的历史性机遇;在当前的部分地区,特别是经济较发达地区,由于存在过分强调纵向比较的倾向,也使得部分群众形成小富则安,小富则满的心理;同时,一些地区主要是发展相对落后的地区则由于过于强调横向比较,使一些群众存在不思进取,悲观失望的情绪。鉴于此,我们更应该深刻认识到:运用横向比较才能找出差距,运用纵向比较才能找出信心,两者紧密结合,我们才能增强思想政治工作的可信程度,使我们的思想政治工作回到“教育人、警示人、改造人、提高人”正确轨道上来。
在当前正在深入开展的“两思”教育过程中,我们更要充分运用横纵结合的比较方法。在经济较发达地区和“先富”起来的人群中,要运用横纵结合的比较方法,通过横向比较,使其看到其在国际国内大环境中所处的位置,尤其是看到与西方发达国家的巨大差距,增强赶超先进的紧迫感和决心;通过纵向比较,使其看到改革开放以来所取得的巨大成就,深刻理解成绩的来之不易,增强其赶超先进的责任感和信心。同样,在经济欠发达地区和处于“后富”阶段的人群中,也要通过横纵结合的比较方法,克服其由于相对落后而产生的消极情绪,使其认识到“不是没有发展.而是发展不够快;不是消极等待,而是积极进取”和客观现实和迫切要求,增强其克服困难,迎头赶上的紧迫感和危机感。只有这样,“两思”教育才能被最广大的人们群众所接受,才能取得预期的效果。具体到其他的各项思想政治工作实践,也同样如此。
总之,思想政治工作是一门思想性、科学性,综合性、实践性都很强的科学。这门科学的主要领域在于人们的思想意识形态,核心内容在于运用马克思主义历史观和方法论教育人、警示人、改造人、提高人。只要我们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端正对其的正确认识,确立其正确方向和合理模式,不断丰富其科学方法,增强其可信程度,就一定能开创思想政治工作的新局面,并最终促进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宏伟目标的实现。
(作者单位:云浮市总工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