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工技术技能运动会——群众性经济技术活动的重要载体
——关于群众性经济技术活动“创新工程”的一点思考
(一)
八十年代中期,深圳市财贸系统的工会组织,根据深圳特区改革开放形势的要求,把提高职工的技术技能素质作为服务于特区经济建设的重要工作来抓,首创了职工技术技能运动会这一形式,以这形式推动群众性经济技术活动的开展取得了比较显著的社会、经济效益,得到社会各方面的充分肯定。从八十年代后期到九十年代,这一形式先是扩展到深圳市,成为深圳市总工会每两年举行一次的具有很大社会影响力的重大活动,后扩展到广东省珠江三角洲地区的部分市、县、产业,成为广东众多工会组织履行维护、建设、参与、教育职能,提高职工整体素质,推动群众性经济技术活动不断深入发展的一种形式、途径,一种载体。
职工技术技能运动会在广东发展到今天,能否成为群众性经济技术活动的重要甚至是主体载体,或者说,能否成为群众性经济技术活动“创新工程”的主要内容,是需要作出回答的时候了。如果答案是肯定的,那必须从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进行深入的探讨。
下面是笔者对此的一些思考。
(二)
我们不妨对职工技术技能运动会的特征作一些概括与扫描。
在形式上,职工技术技能运动具有十分灵活的特点。首先,规模大小、项目多少都伸缩自如,它既适合于全省、全市的大范围运用,也适合于一个行业、一个企业的小范围运用;大企业、集团公司可以运用,小企业也可以运用;根据本地本产业本企业经营的实际,“运动”的项目可增可减;不同地域、行业、企业完全可以自主地增删“比赛项目”。其次。职工技术技能运动会既致力于“能力的培养”,也关注“书本的教育”,能力的培养与知识的学习贯穿于运动会的始终以及它的前后,既是一个传递知识,培养技能的过程,更是一个激励思考、适应社会的过程。
在空间上,职工技术技能运动会不论在宏观还是微观的空间上,都具有很大的相关性。社会、行业、企业、传播媒体等构成一元的网络。首先,这一形式与我国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相吻合。我们正处在科技迅猛发展,知识经济已见端倪,国力竞争日趋激烈的时代,科技与教育已成为增强综合国力的主导力量之一,综合国力的强弱越来越取决于劳动者的素质,取决于各类人才的质量和数量。举办职工技术技能运动会的出发点和归宿,正是要提高劳动者的技术技能水平,培养和造就一支数量庞大的具有较高文化程度和技术技能水平的劳动者队伍,。从这个意义上说,职工技术技能运动会是“科教兴国”战略在工会工作、在企业职工在职培训工作的重要体现和落实。其次,这一形式能与国家的职业培训体系相结合,它可以把国家颁布的3200多个工人技术等级标准(职业技能标准)作为基本标准,鼓励、激励职工达到和超过这个标准,它把多形式、多层次的职业培训结合在一起,落实到企业、职工身上;它把对劳动者实行职业技能鉴定,推行职业资格证书融为一体,促进初、中、高级技术等级考核和技师、高级技师考评制度的建立与完善;它还把技能竞赛和技能人才表彰制度化、规范化,使技能竞赛和技能人才表彰具有更加深厚的社会基础和群众基础。再次,这一形式能与企业(行业)增强市场竞争力的战略、策略相结合。市场竞争,说到底是人才的竞争,所谓“人才”,应该既是基础研究、产品开发、营销策划、企业管理等等的“人才”,也是企业生产第一线员工的“人才”。任何一个企业,如果作为产品生产者的广大员工的整体素质高,能工巧匠多,就一定能在市场竞争中取得优势。第四,对职工个人来说,这一形式具有生存意义的相关性。中国目前的教育制度的最大弊端是“书本教育”,而书本教育在空间上只有单向性——灌输知识。社会的需求,如学生对社会的适应能力,学校不关注或者无力关注,而学生在学校学到的东西,一到社会,又往往说“用不上”,使毕业生往往成为那种只知书本知识、无力应变社会的“现代文盲”。这也是为什么现在企业职工的平均年龄下降了,受教育程度提高了,但职工的整体技术技能素质与社会发展、企业竞争的要求却有很大距离的一个重要原因。职工技术技能运动会正可以弥补这方面的欠缺。从某种意义上说,这是职工的另外一种不甘落后的“生存教育”,与职工的个人竞争力、与职工的个人利益息息相关。
职工技术技能运动会在空间上与工会履行自己的职能有着更大的相关性。有论断认为,提高职工的整体素质是对职工经济利益、劳动权利的最大维护。如果这一论断能够成立,那职工技术技能运动会就是提高职工整体素质,维护职工经济利益、劳动权利的具体体现,是工会在维护职工整体利益的同时,维护职工的具体利益的重要载体。
在时间上,它具有很强的长期性。由于它在空间上的相关性很大,所以在时间上的长期性特征也很明显。工会的不少活动、工作,往往具有严格的阶段性,在一定的阶段内开展、施行。但运动会的形式可以一届一届地办下去,就象奥林匹克运动会,全国体育运动会一样,办了几十年、上百年,仍然具有旺盛的生命力,而且规模和影响越来越大。这种时问上的长期性,对职工个人来说,具有终身性。从实践上看,技术技能运动会不仅让参与者知道职业技术技能的标准,更重要的是它能让参与者知道怎样达到或超过这个标准,使劳动者乐于学习,不息学习,时刻进修。如果我们把职工技术技能运动会看作是在企业里进行的“生存教育”,那么,它可能教会劳动者怎样“生存”,这种成效是具有终身性的。这种时间上的终身性与上面所说的与职工个人生存能力的相关性,是互为依存,密切联系在一起的。
在评价标准上,职工技术技能运动会有着强烈的针对性。从总体上看,评价某一次、某一届运动会的成效,往往主要看其是否激励职工奋发向上,努力学习、提高技术技能的积极性。在具体上看,每一次、每一届运动会所产生的“冠军”、“状元”、“第一名”等等都是对某些职业技术技能标准的超越,这样的评价标准虽然是很具体的,但正是这种众多具体标准的被达到、被超越,从总体上达到了激励越来越多的职工奋发向上,努力学习、刻苦提高的积极性。在实践中,我们可以看到许许多多这样的例子。一个在技术技能运动会上夺冠的人,往往能带动本企业一群人的技术技能水平,能激励其他企业的同一工种的职工跃跃欲试去超越这个夺冠的人,创造新的标准、新的冠军。可以说,职工技术技能运动会的评价体系、评价标准,既是社会的、宏观的,又是企业的,微观的;既是政治的、思想的,又是经济的、业务的。
以上几个方面的概括,可能还不足以完全说明职工技术技能运动会的全部内涵。但仅就上面几个特征来说,职工技术技能运动会完全可以作为工会群众性经济技术活动“创新工程”的重要内容来加以研究,完全可以把它作为群众性经济技术活动的重要载体来大力实践,大胆探索。
(三)
职工技术技能运动会正在我省许多地方发展、风行。加强对它的研究,使之作为群众性经济技术活动的重要载体更完善、更有活力,是当务之急。
一是要进一步明确和确立为经济建设中心服务,体现和落实“科教兴国”战略的工作指导思想。这样的指导思想明确和确立了,职工技术技能运动会就能找准位置,发挥其独特的功效与作用。
二是要进一步形成共识。就当前的发展状况看,职工技术技能运动会主要在经济较发达的地区风行。这主要是因为这一形式需要一定的投入,时间、地点、经费等都是很具体很现实的问题。当然也有山区市、县运用这一形式的,但仍属少数。再者,由于历史的关系,工会群众性经济技术工作已经形成一个体系,包括了劳动竞赛、劳模管理、合理化建议、岗位练兵、技术培训、技术比武、技术革新、技术协助、发明创造、质量管理等内容。职工技术技能运动会能涵盖这么多的内容而成为这些形式多样的活动的重要载体吗?这的确是一个问题。我们可以不可以把群众性经济技术活动的内容加以“压缩”而来一个创新呢?能不能把那些属于企业管理内容的内容“物归原主”而真正开展“群众性”的经济技术活动呢?能不能不由一个载体而由多个重要的载体来承载呢?等等,都需要在加强理论政策研究时加以探索,在实践中不断回答,以便形成共识。
三是要进一步强化与国家职业培训体系,的结合。强化了这种结合,职工技术技能运动会就会成为落实国家职业培训体系的一种重要形式(或载体),就会使国家职业培训体系的行政指导性融人社会活动的群众性之中,使行政指导性的主导作用得以发挥,同时又使这样的指导性为广大职工所接受。与国家职业培训体系的结合还可以使职工的技术技能水平得到国家的承认、表彰,对于激励职工的技术技能的学习、提高,对于发挥职工技术技能运动会的社会作用和应有效能,具有重要的意义。
四是要进一步走向规范化。对职工技术技能运动会的性质、功能、作用等等,要有一个规范的说法,不要你说你的,我说我的,好象这一形式什么都是,又什么都不是;也不能成为一个“大萝筐”,什么都往里装。这就需要从理论、政策等大的方面加强研究。对技术技能运动会的基本做法,一系列的标准,监察与评价,表彰与奖励等,也要逐步制度化,以兔出现到处认“第一”,个个说“率先”的混乱情况。
五是要进一步扩展它的群众性。群众性是工会最显著的特点之一,也是职工技术技能运动会的生命力所在。要保持其旺盛的生命力,必须有最广大职工(劳动者)的参与。职工参与的面越广、参与的程度越深,其功效、作用就越大。扩展其群众性,应特别注意与增强企业的市场竞争力相结合,与建设独具特色的企业文化相结合,与加强班组建设,建设职工之家(小家)活动相结合,与对职工的考核奖励升迁相结合。如能这样,其群众基础将会更加深厚、更加牢固。
(作者单位:广东省总工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