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 与时俱进搞好厂务公开

1999年以来,在党中央、省委的正确领导下,我省各级党委、政府和职能部门,遵照中央的部署,坚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加强领导,突出重点,真抓实干,与时俱进,勇于创新,认真搞好厂务公开,不断取得新的成效。至2002年底,全省建立厂务公开制度的国有、集体及其控股企业达11032家,占应公开企业总数98%。厂务公开的深入开展取得了“一巩固、四促进”的明显阶段性成效,即巩固了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促进了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和完善,促进了基层的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促进了企业的党风廉政建设,促进了全省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2002年,我省全年国内生产总值达11674.40亿元,比上年增长10.8%;全年固定资产投资3943.81亿元,比上年增长12.5%;全年进出口总额2211.05亿元,比上年增长25.3%,其他各项事业也不同程度取得了新的进步。今年,在取得抗“非典”斗争重大胜利的同时,全省经济继续保持高速增长的良好势头。

回顾几年来推行厂务公开的实践,我们的主要做法和体会是:

一、坚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不断增强推行厂务公开的责任感和紧迫感

推行厂务公开是新形势下推进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的重要举措,鲜明地体现了社会主义国家全心全意依靠职工办企业的特色和原则,又是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进一步完善企业内部管理和促进企业党风廉政建设的重要载体。然而,在推行过程中,一些地方职能部门和企业负责人对推行厂务公开的重要意义存在各种模糊的思想认识,主要表现为“四不”:一是怕失去权力不愿公开;二是怕暴露问题不敢公开;三是怕职工难于管理不想公开;四是怕内容烦琐不会公开。

为了增强各级职能部门和企业负责人搞好厂务公开的责任感和紧迫感,我们采取了多种形式进行深入细致的思想教育工作:一是层层召开动员大会,由党政主要负责同志亲自作动员,认真学习领会中央有关文件、会议和中央负责同志的讲话精神,联系本地本单位实际,深刻认识推行厂务公开的重要现实意义,统一思想认识;二是层层举办培训班,组织企业有关方面负责同志就厂务公开的目的要求、基本原则、内容形式、程序考核等内容进行现场辅导,解除疑惑,增强信心;三是充分运用报刊、公开栏、电视、广播、网络等媒体加大宣传力度,营造政治氛围,使之家喻户晓,深人人心。2000年2月,江泽民同志在我省高州市考察时首次提出“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紧接着,尉健行同志在河北省考察厂务公开工作时发表的谈话以及在全国厂务公开工作电视电话会议上发表的重要讲话中,强调要从学习、

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高度,进一步提高对推行厂务公开重要性、必要性的认识。对此,广东省委、省政府领导高度重视,迅速组织学习、传达、贯彻,并明确要求各级党委、政府要把推行厂务公开作为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重要措施抓紧抓好,切实解决好“不愿公开、不敢公开、不想公开、不会公开”等思想认识问题。省委副书记、省纪委书记王华元同志在全省厂务公开电视电话会议上强调:“抓不抓厂务公开,并非一般的思想认识问题,而是直接关系着企业的改革、发展和稳定的大事,是关系国家、企业、职工三者共同利益和命运的大事,也是关系企业党风廉政建设的大事。一定要按照‘三个代表’的要求,从进一步密切党同人民群众的关系,搞好党风廉政建设的高度,深化对厂务公开意义的认识,并采取必要的组织和纪律措施,来保证这项重要工作的落实,使之取得更好的效果。”正由于各级党委、政府领导的高度重视和支持,并经过艰苦细致的工作,我省从“五个方面”较好地统一了各级干部职工的认识,即从学习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高度深刻认识推行厂务公开的政治性,从推进基层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角度深刻认识推行厂务公开的紧迫性,从建立完善现代企业制度完善企业内部管理的目标深刻认识推行厂务公开的实践性,从加强企业党风廉政建设的实际深刻认识推行厂务公开的针对性,从巩固党的阶级基础和执政地位的要求深刻认识推行厂务公开的重要性等。从而为全省厂务公开的顺利开展打下了扎实的思想基础。

二、坚持从广东实际出发。突出重点。真抓实干

为了顺利推行厂务公开,我省依据中央的部署,坚持从广东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突出重点,落实措施,真抓实干。

1、注重调查研究,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注重调查研究是我们党一贯倡导的优良传统和作风。为了及时了解全省国有、集体及其控股企业的现状,以及推行厂务公开的进展情况,1999年以来,省厂务公开协调小组每年均组织了1—2次全省性的调研检查或抽查考核工作,由省厂务公开协调小组组长、副组长带队,深入基层、深入企业、深入群众,共同研究探讨解决厂务公开中碰到的疑难问题的方法和措施,牢牢掌握工作的主动权。各市、各单位也不定期组织了各种形式的调研检查或抽查,及时发现和帮助解决推行厂务公开中碰到的疑难问题,及时发现、总结或解剖正反典型的经验或教训,推动了厂务公开的平衡、深人开展。

2、抓好试点,稳步推进。在调查研究基础上,依据中央的部署,结合本省实际,我们确定了“抓好试点,稳步推进”的工作思路,积极而又稳妥地推行厂务公开。从1999年5月开始,省厂务公开协调小组在省属12家大型国有企业开展厂务公开的试点工作。各地各单位随之分别开展了试点工作。2000年3月和6月,省厂务公开协调小组分别召开了“全省厂务公开工作座谈会”和“全省厂务公开工作经验交流会”,对试点工作开展的情况及取得的初步经验和下一步工作进行了交流研究。同年8月底至9月初,还组织了检查考核组,分别对省属12家试点单位企业开展厂务公开工作的情况进行检查考核。各市各单位也相应组织了类似的检查考核。据统计,12家省属大型国有企业在试点期间,有力地促进了企业的改革和全面发展,企业采购成本下降1.29亿元,工程项目节约1.75亿元,职工踊跃提合理化建议10026条,创造经济效益3.89亿元。试点工作的顺利开展,有力地促进了全省厂务公开工作的全面铺开。至2000年9月底,全省推行厂务公开的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达7477家,占企业总数的94.5%。

3、深入实际,分类指导。为了促进厂务公开的平衡开展,我省各级厂务公开协调小组认真贯彻中央、省在推行厂务公开的不同阶段作出的工作部署,并坚持深入实际,加强分类指导,认真抓好帮、扶、促、导、查“五项措施”的落实:(1)对已经实行厂务公开,民主管理基础好的大中型企业,帮一帮,协助他们进一步规范公开的程序,健全民主管理,完善监督机制;(2)对刚刚实行厂务公开的企业,扶一扶,协助他们总结经验,增强信心,完善制度,逐步提高公开的质量;(3)对动作缓慢,迟迟未实行厂务公开的企业,促一促,采取发通报、分类排队等措施,敦促他们迅速跟上发展的形势;(4)对正在改制或生产经营困难的企业,导一导,引导他们围绕改制或生产经营困难等问题,不等待,不观望,抓紧公开;(5)对阳奉阴违或拒不实行厂务公开的企业,查一查,认真解剖分析原因,并采取必要的措施,限期改进。

4、突出重点,讲求实效。我省各地各单位在推行厂务公开过程中,坚持把企业改革和经营管理中的关键点、职工关心的热点、廉政建设的难点作为厂务公开的重点内容,认真抓好企业发展长远规划、生产经营决策、重大投资项目、成本质量管理、劳动分配、资产和经营状况、相关政策法规、改组改制方案,以及领导干部廉洁自律方面情况,如房子、票子、车子、孩子等职工群众关注的问题的公开,使厂务公开做到“三贴近”,即更加贴近企业的改革,更加贴近企业的经济建设,更加贴近职工群众的切身利益。由于坚持突出重点,讲求实效,促进了厂务公开的深入开展,赢得了广大职工的积极参与和支持。据省厂务公开协调小组2002年对全省78家企业7827名职工采取无记名问卷调查统计,职工对本单位厂务公开工作开展的满意率为92.36%。

三、坚持高标准,严要求,努力推进厂务公开的规范化、制度化、法制化

近年来,我省各级各单位在推行厂务公开进程中,一个鲜明的特点,是按照中央、省委的要求,坚持高标准、严要求,积极推进厂务公开的相关法规制度建设,使厂务公开逐步走向规范化、制度化、法制化,常抓不懈,持之以恒。

为了达到上述要求,我省各级厂务公开协调小组在具体指导厂务公开实践中:一是明确要求厂务公开必须在总体思路上坚持“九个结合”,即把推行厂务公开制度与建立完善现代企业制度相结合;与完善企业内部管理,解决热点难点问题相结合;与开展企业效能监察相

结合;与实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相结合;与实行党建“双目标”管理相结合;与加强思想政治工作相结合;与开展共青团建设目标管理相结合;与开展劳动竞赛相结合;与开展工会建家工作相结合。二是在实际操作中必须坚持“一、二、三、四、五”的要求,即完善一个领导机制和工作机制,充分调动企业经营者和职工群众两个方面的积极性,突出抓好企业人、财、物三个方面重点内容和相关程序、环节的规范公开,加强宣传发动、试点先行、全面铺开、深化延伸四个不同阶段工作的检查督促和指导,坚持做到认识到位、领导到位、措施到位、制度到位、监督到位等“五个到位”。三是在总结实践经验基础上,建章立制,进一步明确规范“三公开”的做法、内容、形式与程序。1999年以来,我省各级各单位依据中央、省的部署,并结合各地各单位实际,先后制定实施了一系列关于推行厂务公开的文件及相关的制度规定。2002年,在时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共中央纪委书记的尉健行同志及省委、省人大、省政府领导同志的支持下,经过有关方面共同努力,我省人大常委会于7月25 审议通过了《广东省厂务公开条例》,并规定于同年10月1日开始实施。这一地方性法规的制定和颁布实施,既概括了我省三年多来推行厂务公开取得的经验和成果,又为进一步深化厂务公开提供了重要的法律依据和保障。2003年,我省拟依据厂务公开深入发展的需要,结合规范政务公开、村务公开工作,调研制定出台《关于党员领导干部违反“三公开”行为责任追究的暂行规定》,目前该文件正抓紧调研、起草、论证,争取年内出台。

四、坚持抓好总结升华。不断巩固提高厂务公开的质量与水平

近年来,我省在推行厂务公开过程中的另一个主要做法和特点就是注意结合实际,认真总结、升华推广本地区本单位先进典型的经验,促进了“三公开”的规范运作和工作质量水平的提高。一是利用发文件、编印《厂务公开信息》简报等形式,及时转载上级的文件和指示,总结推广先进典型经验。省厂务公开协调小组1999年成立以来,每年发出的文件信息均达30多件次,还编印了《厂务公开文件资料汇编》、《深入持久搞好厂务公开工作》两本小册子,免费发给全省各地各单位学习参考。二是召开厂务公开座谈会、电视电话会、经验交流会等,共同切磋交流推行厂务公开工作的经验。1999年以来,省先后召开了3次座谈会、2次电视电话会议、1次经验交流会,总结推广了广州、韶关、梅州、江门、汕尾等市和省属12家大中型国有企业试点单位在推行厂务公开中坚持抓好“五个公开”(即生产经营公开、劳动人事公开、党风廉政建设公开、职工切实权益事项公开、对外窗口公开)的经验,在公开的形式上坚持“四个为主”(即重大事项以职代会为主,职代会闭会期间以代表团组长联席会议为主,职工反映的热点和难点问题以党政工联席会议和公开栏为主,对外窗口以宣传媒介为主)的经验,在公开的程序上坚持抓好“四个环节”(即审议、公开、反馈、再公开)等经验,有力地推进了全省厂务公开整体水平的提高。三是抓典型树样板。2002年3月,省厂务公开协调小组召开会议,总结了全省三年来开展厂务公开取得的成绩和经验,表彰了108个在推行厂务公开工作中成绩突出的先进单位,授予广州、深圳、茂名、韶关、梅州、江门6个市为“广东省厂务公开先进市”称号,授予广州钢铁企业集团有限公司等102个单位为“广东省厂务公开先进单位”称号。与此同时,经我省推荐和全国厂务公开协调小组办公室审核批准,广州、深圳、茂名、韶关、梅州5个市和珠海公共汽车公司、广东省广电集团有限公司、广东惠阳印刷厂等12个国有或国有控股企业被授予“全国厂务公开先进单位”光荣称号。通过这些先进典型的示范作用,有力地促进了全省厂务公开的不断深化和顺利开展。据不完全统计,全省自1999年6月推行厂务公开以来至2002年底,企业事业单位采购成本下降累计达72.5亿元,节约工程费用累计达37.9亿元,减少业务接待费累计达5.4亿元。职工代表大会对企业干部测评的总体满意率达90%以上。全省职工针对企业生产、经营、管理的各个环节的问题,提出合理化建议累计达57.1万件,直接创造经济效益38.1亿元。

五、坚持与时俱进,勇于创新,不断拓展厂务公开的思路和渠道

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也是一个政党永葆生机的源泉。”并强调在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征途中,“发展要有新思路,改革要有新举措,开放要有新局面,各项工作要有新突破。”近年来,我省各地各单位在认真贯彻中央、省有关厂务公开工作部署的同时,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努力探索,勇于创新:一是在公开的内容上大胆创新。突出抓好涉及职工群众切身利益的热点问题内容的公开。如企业改革方案、职工下岗分流方案、职工提薪晋级方案、工资奖金分配方案、劳保社保方案、住房分配方案,以至党务工作方面的一些重要内容的公开。二是在公开的形式上大胆创新,因地制宜,灵活多样,讲求实效,努力拓宽公开的思路和渠道。在坚持以企业职工代表大会为主要公开形式的同时,从各地各单位实际出发,分别采用公开栏、厂报、广播、电视、领导与职工恳谈会、对话会、“热点大家谈”等形式公开厂务。不少企业还运用开设电子触摸频、区域网站等现代化信息工具搞厂务公开,提高了公开的质量、时效和水平。三是在公开的范围上大胆创新,在重点抓好国有、集体及其控股企业厂务公开的同时,拓展公开的范围,借鉴厂务公开的做法和经验,认真抓好教育、卫生、科技、文化等事业单位的事务公开和非公有制企业的厂务公开,营造全社会民主政治建设的良好氛围。至2002年底,全省开展事务公开的各类事业单位达15717家,占应公开总数的95%。至2003年6月底,全省21个市分别有962家非公有制企业开展了厂务公开的试点工作,并逐步形成了“选准企业、区别对待、强调自觉、突出重点”的工作思路,取得了初步的成效和经验。我省拟于今年第四季度召开一次非公有制企业推行厂务公开工作座谈会,总结在非公有制企业推行厂务公开试点工作的经验,研究部署进一步铺开这项工作的计划和措施。

六、坚持正确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不断完善对厂务公开的领导和具体指导

我省各级党委、政府非常重视推行厂务公开。一是省委、省政府主要领导同志以身作则,做好表率。李长春、张德江、卢瑞华、黄华华、王华元等两任省委、省政府主要领导同志亲自听取省厂务公开工作的汇报,有的还亲自出席电视电话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由于省领导率先垂范,各市各单位的主要领导同志也高度重视抓好厂务公开工作,并把这项工作摆上党委、政府的重要议事日程,落实措施,抓紧抓好。二是不断完善了“党委统一领导,党政共同负责,有关方面齐抓共管,职工群众全员参与”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省委一位副书记、省政府一位副省长分管厂务公开,还成立了以省纪委一位副书记任组长,省总工会、省经贸委、省监察厅各一位副职任副组长,另有省教育厅、卫生厅、劳动与社会保障厅、省工商局等单位主要负责同志参加的省厂务公开协调小组,下设办公室,省财政厅还专门划拨专项经费用于厂务公开办公室日常业务工作开支。各市各单位也参照省的做法作出相应的安排。从而为全省厂务公开日常工作的开展提供了重要的组织和经费保证。三是建立完善“党委是第一责任人,行政是第一执行人,纪委、工会是第一监督人,职工是第一评价人”的“四个第一”责任机制和考核机制,充分发挥纪检监察机关的组织、协调作用和工会、经贸委和组织等各部门的职能作用,并把推行厂务公开作为各级各单位检查考核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职工代表大会制度的重要内容之一,不断加大检查监督的工作力度,促进厂务公开的深入持久开展。四是建立健全厂务公开工作汇报制度。各级各单位厂务公开协调小组一方面坚持做到及时向党委、政府汇报推行厂务公开中碰到的困难和问题,另方面坚持做到年初有工作计划,年终有工作总结,上下沟通,紧密联系,形成了良性循环的信息传递和反馈网络,从而保证中央、省关于厂务公开的各项工作部署的及时传达和贯彻落实,不断完善了对厂务公开的领导和具体指导。

总的说来,我省近年来在推行厂务公开的实践中进行了一系列积极的探索,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对比中央的要求及全体企业职工的愿望,仍存在不小的差距,主要表现在:一是个别领导干部对厂务公开重要性和必要性的认识不足,工作的主动性、积极性还有待于进一

步提高;二是有的企业厂务公开的内容、形式、程序均不够规范,存在一定的随意性,在公开的真实性、有效性方面还不能完全满足职工群众的要求;三是厂务公开工作开展不够平衡,成效也存在差异;四是非公有制企业推行厂务公开工作的面仍较窄,工作还有待于进一步加强和规范;五是在创新厂务公开的内容、形式和进一步完善厂务公开的制度方面仍做得不够,有待进一步努力;六是在抓检查考核,责任追究方面,工作力度还不够等,有待今后进一步加以解决。

我们决心继续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六大精神,坚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在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正确领导下,以中央“两办”去年发出的13号文、全国厂务公开协调小组今年4月召开的全国厂务公开电视电话会议和中央纪委监察部这次召开的国有企业纪检工作座谈会精神为指针,结合广东实际,与时俱进,勇于创新,继续抓好平衡、抓好深化、抓好延伸、抓好巩固、抓好提高,把我省厂务公开工作不断推向前进,为促进我省企业的改革发展和稳定,为不辜负党中央对我省总体工作提出的“抓住新机遇,增创新优势,努力实现加快发展、率先发展、协调发展,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中更好地发挥排头兵作用”的殷切期望做出新的努力。  

(执笔:康盛忠)

(注:此文是在中央纪委监察部“国有企业纪检监察工作座谈会”上的交流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