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省工人阶级走向团结统一的里程碑
——纪念广东工会联合会成立80周年
十九世纪四十年代广东工人阶级诞生,历经三个世纪,广东工人运动走过了一百六十年的漫长路程。作为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第一个广东全省工会组织领导机构——广东工会联合会,从二十世纪二十年代建立至今已有80年的历史。广东工会联合会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创建的广东历史上第一个代表全省工人阶级利益的工会组织,认真研究这段历史,我们不难发现,广东工联会的建立、成因及其活动,与中国革命和工人运动、与中共广东地方历史的发展脉络相一致,并是它们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同时它与1924年成立的广州工人代表会和1953年成立的广东省总工会也都有着不可分割的历史联系,同时它又是广东工人阶级首次走向团结统一的里程碑。
一、五四运动前广东工人的斗争和组织
1840年,第一次鸦片战争从广东开始。1842年《中英南京条约》中开放广州、割让香港,广东成为最早向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转化的地区。在西方入侵中,广东是受害最早、最深的地区之一。1845年,在广东的外国资本企业产生了第一批中国最早的新式产业工人,接着在清朝政府官办近代企业、民族资本近代企业产生了产业工人,几十年内还有超过百万的流落异乡的海外侨工。1894年,中国近代工业工人计约有7.8万人,其中广州的近代工业工人10300人,占总数之13.2%以上。至1921年,外国资本、官僚资本和民族资本在广东和香港、澳门开办的各行业,共有工人超过50万人,其中近代产业工人超过30万人。
广东工人阶级深受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剥削压迫,政治经济地位极其低下,劳动条件差,生活悲惨、困苦,他们很早就参加了反帝反封建的政治斗争和革命运动,并进行维护自身利益的经济斗争。如早先广东丝织工人和打石工人参加三元里抗英斗争;1858年第二次鸦片战争时香港两万多市政搬运工人反对英法联军占领广州的大罢工;1881年顺德机户、机工攻击机器缫丝工厂严重事件;1884年香港船坞工人及各业工人罢工,支援抗法斗争;1905年广东各地工人和香港工人积极投入抵制美货运动等,各种斗争连绵不断。广东工人还积极参加了资产阶级领导的辛亥革命运动。
在广东早期罢工运动中,为适应斗争需要,已有工人组成的团体。早在1851年至1861年间,广州就出现了打包工人组织的打包工业联合会;1904年,广州的木匠、石匠及油漆工人曾联合建立工会;1906年邮务职工成立了邮员俱乐部;1909年,由同盟会会员发动、领导,分别在香港、广州建立了中国研机书塾、广东机器研究公会;1905年香港海员工人成立了中华海员慈善会。当时在广州还有洋务工人的惠群工会和其他行业工会,无政府主义者建立的理发工会和茶居工会等共有各种各样的工会。1919年“五四”运动前,广州共和工党成立,并在佛山、江门、顺德县陈村等地没立分部,其党员多是知识分子、手工业工人。
在1919年五四运动以前的早期广东工人阶级,由于阶级队伍还处在产生、形成过程和自发斗争阶段,缺乏阶级觉悟,其工人组织,主要是封建性的旧式行会、帮口、秘密结社(青洪帮)、资产阶级影响下产生的劳资混合团体和早期工人的自发组织。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的前后,有些资产阶级和小资产阶级政治派别关于劳工问题上的一些主张和活动,对早期工人组织和斗争的发展起过一些直接或间接的影响。但以上这些组织都不是工人阶级组织,它们不仅不能实现工人的阶级团结,而且还阻碍着工人的阶级觉悟、妨碍工人的团结,不能真正保护工人阶级的根本利益。尤其是在广州地区,工会组织名目繁多,品类复杂,这种情况更为突出。也正因为广东历史上这类组织众多、势力和影响大、形成对广东工人运动进一步发展——广东工人提高自身阶级觉悟、实现阶级团结、在自己阶级政党——中国共产党领导下觉悟起来和团结起来的严重障碍,因而,从在全国现代工业出现最早、工人阶级产生最早、其早期组织的自发性和非阶级性来看,广东工人阶级如何走向团结统一成为一种客观的历史需要。
二、五四运动后广东工人运动的新发展
1919年中国五四运动爆发,受俄国十月革命胜利影响,在马列主义和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的基础上,1921年7月,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中国共产党诞生。由此中国革命和中国工人运动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揭开了新的历史篇章。
广东党组织是中国共产党最早成立的地方组织的之一。继1920年8月上海共产主义小组成立后,9月广东“共产党”成立,这个组织开展劳工状况调查,并到工人当中从事宣传和发动工作,创办《劳动者》周刊,宣传劳工神圣,号召工人团结起来,组织工会,反对资本家压迫。1921年春,由陈独秀、谭平山等人组成新的广东共产党小组,即“广州共产主义小组”,大力开展宣传工作,积极培养革命骨干,创办《广东群报》,指导工人运动,举办广州机器工人补习学校,努力提高工人文化水平和思想觉悟。1921年7月中国共产党“一大”召开后中共广东支部宣告正式成立,在广东五四运动中涌现出来的先进分子,许多都成为中共广东党组织的成员。
广东工人阶级的斗争,“五四”前,处于自发的状态;五四运动之后,随着爱国运动的兴起和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工人阶级迅速觉醒,工人运动进一步发展。此时广东工人运动呈现出新的特点:一是积极参与爱国运动,富于政治斗争色彩,如“五四”时广东工人与广大青年学生一起,自觉投身于轰轰烈烈的反帝爱国运动、1920年粤港工人积极配合粤军回师讨伐桂系军阀;二是同盟性质的罢工明显增加,规模大,如1919年12月香港——广东内河航线海员要求增加工资联合一致罢工、1920年4月香港机器工人罢工,广州工人大力支持,1921年4月东江、北江、西江的小轮渡航运工人联合罢工等都充分显示出同盟罢工的威力;三是罢工次数较多,参加的行业较广泛,据不完全统计,1920年,广州、香港工人罢工17次以上;1921年5月,罢工15次。参加罢工的有航运、铁路、机器、洋务、榨油、建筑、电话等行业。其四是工会组织迅速发展,1921年,广东的工会增加到250多个,在1920年一年间,香港新成立的工会就达46个。
中国共产党成立后,即致力于发展工人运动。1921年8月,为统一领导全国工人运动,党在上海成立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随后,中共广东支部在广州成立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南方分部(后改为“广东分部”),由谭平山兼主任,此为广东共产党组织领导工人运动的公开机关。为推动工人运动,中共广东支部和劳动组合书记部南方分部着重在广州、佛山等地,向工人开展宣传教育工作,建立工会,改造、扩大原有的工会,发动和支持工人的罢工斗争,经过努力,相继建立了广东土木建筑工会、佛山土木建筑工会、广州茶居工会、革履工会、理发工会、油业工会、碾谷工会等等。1921年下半年,广东各地罢工达50次以上。在此基础上,工会组织更加发展。1922年初,香港爆发了著名的海员大罢工,中共广东支部对罢工予以大力支持和帮助,发表《敬告罢工海员书》,这次大罢工总人数达10万,历时56天,最后取得胜利,成为中国共产党诞生后全国第一次工人运动高潮的起点。历史进程证明,五四运动以后,在中共广东党组织的努力下,广东工人开始有了阶级觉悟,开始建立了有鲜明阶级性的工会组织,并为进一步建立全省工会联合会作了准备。而此时由中共广东支部领导的广东工会联合会开始酝酿筹备,据有关史料反映,“........自本年(指1922年,作者注)二月广东省总工会筹备会成立后,……(共产党)如刘安中、张瑞成、黄侠生等出为号召,由共产党嗾使所组织之各业工会,在市内仙邻巷,另行组织一广东工会联合会……”。
三、广东工会联合会的建立及其主要活动
1922年5月第一次全国劳动大会在广州召开,对促进广东工人阶级的团结统一和广东工会联合会的成立有着重要意义。香港海员大罢工以后,为推动全国工人运动的高潮,需要工人组织的团结和统一;需要扩大阵地,组织更大的队伍;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已在工人运动中树立了威信,奠定了中国共产党发起召集第一次全国劳动大会的基础;这次大会因有孙中山领导的广州政府和广东工人的赞成和欢迎而选择在广州召开。
一次劳大接受了中国共产党提出的“打倒帝国主义”、“打倒封建军阀”的政治口号,被誉为成功“引导工人阶级开始走向全国团结的道路”的大会。大会通过的《全国总工会组织原则决议案》中指出:“我们工人希望将来有真正的全国劳动总组织出现,则必首先组织每个地方所有的工会(无论是职业组合或产业组合),而成为一个地方的劳动联合会,将来更由各地方劳动联合会组成全国总工会,则工会的组织,就上真正的轨道,成为一个铁样的团体了”;对《广东问题决议案》指出:“广东工团分成几个系统,乃违背近代工会统一运动之意义……应由广东省各工会,派出代表开一联席会议,共同决定化除门户之见,从新组织全省工会的总联合机关,务使所有工会统一,集中工会力量,以为全省无产阶级之利益及幸福而奋斗。”这次会议为广东工运发展明确了前进方向,对促进广东地区工人阶级的团结统一起到重要作用。
1922年6月粤军总司令、广东省省长陈炯明背叛孙中山,炮轰总统府,在广东实行了封建军事统治。广东政局的恶化严重阻碍了广东工人运动的发展。这段时间中共党团组织不能公开活动,但中共广东区委和劳动组合书记部广东分部仍派人深入到广州、佛山、顺德、广宁等地工人中活动;秋季组织工会积极响应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在全国开展的劳动立法运动;中共广东区委还以劳动组合书记部广东分部名义联络一些工会,于10月间组成“爱群通讯社”,作为联络和指导工人运动的机关。这段时间党抓住广东总工会势力低落的有力时机,对该工会进行改组。当时的区委负责人冯菊坡说:“那时候有两个主要工作,……另一个是改组广东总工会,我和瑞成同志的工作即在和工会领袖联络,推翻了旧的黄色领袖,扩大总工会的代表。”事实上“广东总工会内的中共党员成为运动的核心。”经过努力,党先后还建立或改组了一批工会,同时在一些行业中建立了党支部。
关于改组广东总工会、建立广东工会联合会的具体消息,还有1922年9月20日《华字日报》报道:“广东总工会由于名实不符,所以,开始了准备改组。广东总工会全体一致通过议决两点:(1)名称改为广东工会联合会;(2)改变理事制为委员制。并且选出黄侠生、张瑞成、曾两盛、黄中立为改组委员。”同年12月8日该报继续报道:“在十二月召集各工会派遣两名代表,在仙邻巷,举行组成广东全省工会联合会的正式会议。广东全省工会联合会可以认为是在一九二三年一月一日以前正式成立的。”当时《劳动周刊》等刊物记载:“这时,集结在广东工会联合会之下的合作组织,有:机器工人维持会、缝纫业工会、油业工会、土木建筑工会等广州的五十七个工会以及佛山的十八个工会,陈村镇的十八个工会,香山的十五个工会,新会的十四个工会、澳门的七十五个工会,总计一九七个工会。”广东工会联合会成立后,由共产党员张瑞成领导,参加工会联合会的工会约有200个,占全省工会总数的三分之一。当时《中国青年》周刊第十期(1923年12月30日)和《工人周刊》都报道:“以地方组合的——有广东工会联合会。
广东工会联合会在中共广东区委和劳动组合书记部广东分部的具体领导下,开展的主要活动有:
(一)热情声援、支持香港海员大罢工。1922年3月5日,何玉棠、潘合夫、申耀、张瑞成、关肇庚、黄侠生等,联合广州80余工会代表600余人,到长堤海员办事处慰问香港海员大罢工海员,大力支持和帮助海员大罢工。1922年4月,张瑞成、黄侠夫等代表广东总工会与社会各大团体参加修改省会选举法上书请愿运动。(二)积极参加全国劳动立法运动。1922年9月以在广东总工会内设立的劳工立法运动委员会为中心开展劳工立法运动,于10月7日发出由109个工会联合签署的通电,强烈要求颁布法令,保护劳工利益。(三)大力开展反帝爱国主义运动。1923年5月1日,广东工联会以及所属机器、土木建筑、油业、药材、钢铁、车务、机织等工会和海员工会等数十团体的职工群众和学生代表在广州市第一公园举行庆祝五一节大会;1923年10月与广州社会各大团体发起万人声讨曹锟大会,敦促孙中山先生下令讨伐曹琨、通缉贿选泌员。当年11月组织各地工会隆重纪念俄国十月革命六周年大会;12月,广东工会联合会会同新学生社等70多个革命团体,组成尉民外交后援会,举行大会坚决要求收回关税自主权、抵抗美英列强,给广东革命政府以有力的支持;1924年2月通函各工会发起纪念“二七”、追悼列宁大会等。所有这些重大政治斗争和经济斗争,对号召、组织全省工人阶级团结起来投入反帝反封建运动起到巨大作用,同时也极大地推动了广东革命形势的发展。
至1924年1月,中国共产党、中国国民党实现了国共两党合作,共产党根据形势的发展和斗争的经验,改变单纯领导工人运动的策略,把工人运动与各革命阶级合作的国民革命统一起来。广东成为国民革命中心,广东工人运动走上新的发展阶段,1924年5月广州工人代表会成立,广东工联会所属工会全部加入广州工人代表会,后仅偶尔出现名义,不再发生实际作用。
四、广东工联会的历史意义及其作用
五四运动以后,广东工人运动有了新的发展,各种工界团体和工人组织大量涌现。由于广东历史上的原因,这些团体或工会多受资产阶级及其他们的代表、部分国民党人插手和影响控制,这些团体或工会在历史上虽然起过一定的进步作用,但这些包括了各种不同名称、不同性质的工界团体和工人组织在内,其中有些还是旧式或变相的行帮组织,不是现代意_义的工会,因而也无法将广东工人阶级真正团结统一起来。20世纪20年代初曾有由国民党人插手组建全省性的广东总工会,终因其资产阶级的局限性,不能把广大工农群众动员和组织起来,进行彻底的反帝反封建斗争,就是典型一例。
1923年2月建立的广东工会联合会,是五四运动以后、在马克思主义与广东工人运动相结合的基础上,由中国共产党领导全省各业工会、工人团结起来,建立的广东工运的初步组织基础。它使广东工人阶级诞生后第一次有了自己阶级政党领导的、代表自身阶级利益的组织。从它开始,中国共产党和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后为中华全国总工会)领导广东工人阶级为自身的解放、为中国革命的反帝反封建任务而奋斗;广东工运适应了中国工人运动、中国革命发展的历史需要,从此由自发分散的经济斗争发展成为有明确的政治纲领和统一集中的组织领导的自觉的革命运动,明确了前进方向,这也就是当时的广东总工会与广东工会联合会的本质区别所在。所以说广东工会联合会的成立是全省工人阶级走向团结统一的里程碑。
在广东工联会筹备、建立期间,中共党员干部积极深入到广东工人群众中去,大力宣传马克思主义,带领广东工人阶级参加政治经济斗争,在马克思主义与广东工人运动相结合的具体实践中,唤醒了广东工人的阶级觉悟,壮大了广东工人运动,密切了党与工人阶级的联系,打下了党的阶级基础,同时也促进了中共广东党组织的发展。当时结合广东实际,广东工联会针对广东产业工人较少、手工业工人居多且分散的特点,深入基层进行大量艰苦细致的工作,以最大限度地争取工人大众参加自己的工会组织;另一方面在上层通过对,“东总工会进行改组以最大限度地争取各行业的工会组织,突破了原来国民党对广东工运的势力影响的障碍,掌握了共产党领导广东工人运动的主动权。
广东工联会大力组织工人参加、支持孙中山革命政府和反帝爱国斗争,带领广东工人在革命斗争中发挥了工人阶级主力军作用;在发动工人、建立工会、组织斗争的革命实践中,还培养和造就了一批具有马克思主义思想觉悟的党员干部和工运骨干,如张瑞成、刘尔嵩、阮啸仙、周其鉴、施卜、孙律西、梁复燃、潘侠夫、黄侠生等,为广东工运的发展提供了优秀人才,这批优秀分子日后为中国革命和广东工运作出杰出贡献。
广东工联会的历史局限在于:第一,早期中共广东党组织还比较薄弱,党在革命运动中的政治作用、对工运的领导力量还不够;第二,当时中国产业工人在有组织的工人总数中所占比例较小,广东工联会是共产党领导广东工运的初期组织基础,由于它以手工工厂工人、手工业者和店员为主要成分,组织起来困难大,加以人手不够,为时不久,因而在实际上还“不能成为有实力的能活动的劳动群众团体”,可见因未有新的产业工人参加,这个组织的人数还不够多,组织基础还不够强大,这一问题到1924年广州工人代表会成立后得到较好解决;第三,当时广东工会组织大多都受行会束缚,一时难以形成集中统一的阶级力量。广州地区工会组织存在帮派林立的格局,广东工人阶级团结统一任务尚未完成。尽管存在着历史的局限和许多不利的条件制约,广东工联会的建立在广东工运史上仍具划时代的意义。经过几代人的努力,直到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1953年4月广东省总工会建立,广东工人阶级方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团结统一。
1923年6月中国共产党“三大”在广州召开。大会对广东地区包括香港、澳门的工人运动专门作出部署,其中指出:“广东的联合会须十分注意香港的现代产业工人。此外,手工业组织应当逐渐现代化。必须大力向广州、澳门和香港的工人宣传民族运动。……这样,它们在反对英帝国主义和资本主义的斗争中才能成为强大的力量。”由此可见,广东工会联合会的活动受到党的肯定重视,并对其提出了进一步要求。不久,国共合作实现,工人运动在全国范围内迅速复兴起来,第一次大革命高潮到来,广东工运迎来了它在民主革命时期最为辉煌的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