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自身建设 严格内部管理 大力营造高素质的工会干部队伍

惠阳市地处广东省东南部,南与大亚湾相连,西与深圳市接壤,总面积2178平方公里,人口55.8万。近几年来,市总工会坚持以邓小平理论为指导,按照“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要求,始终围绕全市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目标,与时俱进,不断加强工会自身建设,积极开创工会工作新局面,多次受到上级表彰。1996年被中华全国总工会评为“全国新经济组织工会工作先进单位”,1998年被广东省总工会评为“广东省组织‘双爱双评’活动先进集体”;1995年至2002连续8年分别被惠州市总工会评为“完成工会工作日标任务全优单位”、“惠州市工会工作优秀单位”;2002年被惠阳市委、市政府评为“五好单位”。主要做法是:

一、加强自身建设,提高整体素质

过去,惠阳市总在工会自身建设的问题上曾存在三个“不适应”。一是干部管理体制不适应。常常有一些行政难以安排的人调整到工会工作,造成工会干部队伍老化,结构不够合理,重要岗位人才青黄不接。二是部分干部自身素质不适应。有的工会干部不熟悉《工会法》、《劳动法》,不能在涉及企业重大决策和职工切身利益上提出具体有效的参政意见,难以履行维护职能。三是工作方式和工作作风不适应。工会干部中存在职责不明,任务不具体,工作无压力的现象,大家都吃“大锅饭”,不愿多下基层,倾听和反映职工群众的呼声。

针对上述状况,惠阳市总进行了认真研究,以内强素质、外树形象为重点,从建立三个机制、狠抓三项建设、坚持三个服务人手,加强工会自身建设,提高工会干部整体素质。

(一)、建立三个机制,确保机关高效运作。第一,建立奋发进取,敢为人先的激励机制。为了激发机关工作人员的工作热情,惠阳市总把调研、信息、报表、新闻报道、下基层蹲点等任务的完成,分片包干的工会经费上解和部室的本职工作作为目标任务内容列项考核,并将考核结果与评先评优、物质奖励挂钩。去年,他们进一步完善考核奖励程序,结合开展争创“广东省十佳县(区)工会”活动,争创惠阳市“五好单位”的情况进行综合考评,组织了多次!学先进、找差距活动;成立领导小组,制订了活动方案,进行认真细致的分工,明确各自的职责,使大家心中有数,上下形成一股闯劲。第二,建立制度规范、信息畅通的工作机制。主席、副主席和各部室的工作职责,全部挂在墙上,做到人人肩上有担子,事事都有责任人。对市总全委会、常委会、主席办公会等工作例会的议事内容、议事规则、开会用期、出席人员都作了详细的规定。每季度分别召开一次镇工会主席、大企业工会主席片区会议,及时了解基层工会的动态。第三,健全监督有力的约束机制。通过召开民主生活会、班子交心会,学习党风廉政建设理论,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开展纪律、警示教育,增强组织纪律观念,维护下部队伍和领导班子团结。出台了促进机关党风廉政建设、促进领导干部廉洁自律的若干规定,如“八不准”、“六公开”等,严格实行经费开支、接待费用“一支笔”审批等等。

(二)、狠抓三项建设,塑造工会良好形象。第一,求真务实,加强机关作风建设。在领导作风上,做到重心下移,深入基层调查研究,帮助基层工会解决实际问题;在领导方法上,减少自上而下的指令性工作要求,实行面对面领导,运用典型指导工作;在精神状态上,要求市总干部知难而进,迎难而上,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在工作目标上,克服满足现状的保守思想,树立争先创优意识,一年迈上一个新台阶。第二,优化结构,加强干部队伍建设。结合机构改革,同时进行了市总工会机关人事制度改革,使市总工会机关干部队伍得到显著加强。现市总机关14名工作人员中,年龄最大49岁,最小22岁,平均年龄34.4岁,本科毕业5人,大考毕业4人,中专(高中)毕业5人,其中2人正在参加大专函授学习。全体人员都能用电脑进行统计、档案、文件管理、文字处理、上网获取各种信息。第三,真抓实干,加强基层工会组织建设。市总工会把基层组织建设作为工作重点,抓点带面,使组建工作取得新突破。全市18个镇全部建立了镇工会,其中淡水、水口、陈江等7个镇所辖的有村办企业的92个自然村全部建立了工会组织。全市2001年工商注册登记企业数为2058家,已建工会组织1698家,组建率达82.5%;全市职工为107890人,发展会员76602人,入会率达71%。参加社会保险的职工为71472人。

(三)、坚持三个服务,密切联系职工群众。一是服务基层。市总机关人员分成3个组,由领导带队分别与中、西、南部三片乡镇挂钩联系,推动乡镇工会组织制度化、规范化建设。从2002年下半年开始,市总还把拥有1.2万名会员的港资企业惠阳南旋毛织厂工会作为驻点单位。该厂未建工会前,员工与保安之间曾发生一次有一定规模的冲突事件。市总每周轮流由一名副主席带一名部室负责人到该厂工会驻点办公1天,指导厂工会在完善组织机构的基础上,同步开展平等协商签订集体合同、工资集体协商、群众性技术创新、劳动竞赛、提合理化建议、厂务公开等工作,使厂工会工作一开始就上水平、求发展、创佳绩,有效协调稳定了企业劳动关系,增强了企业主与员工之问的相互信任,达到了职工与投贤者“双满意”。二是服务职工。市总要求各级工会在职工群众中广泛开展法制宣传教育,利用工会的各种舆论宣传工具和教育阵地,组织广大职工认真学习法律知识,提高职工的法律意识和法制观念,不断增强依法维护自身合法权益和与违法行为作斗争的能力。市总成立了法律援助中心工会职工权益部,与司法局联合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做好困难职工法律援助工作的通知》,为工会源头参与和领导决策提供法律咨询,为职工和工会提供法律服务,指导并参加劳动争议处理和劳动法律监督。去年,协助有关部门调解劳动争议74宗,解决67宗,调处率达90.8%。市总积极处理职工来信来访,仅去年就稳妥处理54宗。在处理惠兴织布厂工人投诉案中,市总依照有关法律法规,依法维护了27名员工的合法权益,督促该厂补发了职工解除劳动关系补偿金。这些职工为表示感激之情,特意制作了“职工维权之家”牌匾,派工会主席赠送给惠阳市总。近年该市国有集体企业、外资企业、民营企业,基本杜绝了群众性停工、怠王事件。三是服务大局。市总围绕经济建设这个大局,支持市委、市政府的重大决策,支持企业改革,全力推进经济发展。注意发挥工会组织的优势和传统,引导广大职工立足本职开展建功立业活动。通过活动调动了职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发挥工人阶级主力军作用,促进了企业的生产经营,提高经济效益,推动企业发展。

二、改进工作方法,形成工作合力

针对工会工作面广量大、责任重、难度大、人手紧的现实,惠阳市总改进工作方法,通过“三抓”形成工作合力,开创了工会工作新局面。

(一)、抓重点带一般,增强整体功能。市总紧紧抓住维护职工合法权益这项基本职责,以此带动工会其他工作的开展。维权的重点是贯彻实施《劳动法》,核心是确保职工代表大会和平等协商签订集体合同制度两个机制真正发挥作用。全市国有集体企业职代会建制率达98%,落实了职代会职权要抓好职工的知情权、审议权、通过权、决定权和评议监督权。凡涉及企业重大决策、年度计划、改制方案、业务招待费使用情况和职工工资待遇、下岗分流方案等,都要求企业行政向职代会报告,经职代会审议通过;民主评议企业领导干部的工作也通过职代会实施。各类企业集体合同签订率为73.8%,集体合同职工覆盖率达80.7%。市总在抓这项工作的过程中,一手抓好集体合同的建制率,一手抓好集体合同作用的发挥,使其真正取得实实在在的效果,使职工群众真正觉得满意。市总积极推动市政府出台《关于推进企业工资集体协商工作的意见》,并在惠阳建筑工程总公司等14家企业开展了工资集体协商试点,目前,全市已有36家企业签订了工资协商协议。同时,争取市委办公室转发了《关于动员和组织全市职工开展群众性技术创新活动的意见》,并动员8.74职工积极投身这一活动中去。麦科特山阳工业公司在群众性技术创新活动中,将各条生产线的技术能手组成“明星组”’并以“明星组”的明星为榜样,开展比学赶帮超,大大提高企业的生产效率。这种模式,引起外商的高度重视,并组织境外企业到该公司学习取经。

(二)、抓源头争主动,突出维护职能。为了在维权中取得主动,市总把工作着力点放在参与制订涉及职工利益的政策上来,主动向市人大通报职工关心的热点问题,建立工会与政府的联席会议制度和联合政府有关部门制订政策文件,有效维护了职工的合法权益。推动政府先后出台《关于坚决贯彻落实下岗职工再就业各项收费优惠政策的通知》、《关于进一步做好冉就业工作的通知》,积极做好下岗、失业职工的思想工作、动员他们以大局为重,改变择业观念。市总职介所为790名下岗、失业职工解决了就业问题。与市民政,财政等部门成立了督查小组,并认真开展特困职工调查摸底和排查工作。全市已列入“低侏”的特困职工为240户,应保未保的有92户,现已全部列入“低保”对象,从而保障了他们的基本生活。广泛开展困难职工调查登记,建立困难职工档案,提出解决方案,及时向市委、市政府报告。“送温暖”活动开展8年来,各级政府、困难企业主管部门以及工会组织共筹措资金930万元,慰问困难职工近万人次。仅今年元旦春节期间,就慰问了1389户困难职工,发放慰问金123万元。

(三)、抓关键办实事,提高工作效能。一是工会干部协管工作取得新突破。市总积极与市委组织部沟通协商,明确规定全市机关、国有集体企业和事业单位、各镇的工会正副主席,无论是同级党委推荐,还是会员选举推荐的候选人,都由市总先考察把关,提出任用意见再民主选举,送市委组织部定级理顺待遇。全市现有专、兼职工会干部1290名,其中机关、国企工会主席大部分按同级副职配备,副主席按部门正职配备;18个镇,有16个镇的工会主席按同级副职配备。二是工会干部培训工作取得新成效。仅去年,市总先后举办《工会法》培训班、劳动争议调解员培训班,劳动法律监督员培训班、工会干部上岗资格培训班、女工干部培训班,共培训各级工会干部510人次。通过培训,大大提高了全市工会干部的业务素质和政策水平。三是非公有制企业厂务公开取得新进展。去年以来,市总在55家较大型的非公有制企业中,通过职工(代表)大会、厂务公开栏、厂报、墙报、员工手册等形式实行厂务公开,将不涉及企业商业机密的企业发展规划、年度计划和生产经营状况,企业规章制度,企业利润分配和职工工资奖金分配,企业招聘和职工奖惩,劳动保护,安全生产,职工保险福利落实和职工养老、工伤、医疗等社保金交纳,集体合同签订和履行等与职工切身利益相关的重要事项,及时向职工公开,接受职工的监督。四是落实劳模结对帮困和解决困难劳模医疗难问题有新举措。认真做好劳模的调查、登记,积极为劳模办理荣誉津贴领取手续,推动出台劳模帮困制度。针对部分老劳模生活困难,有病无钱治疗的状况,经市委、市政府同意,制订了《惠阳市劳模结对帮扶活动实施意见》,建立了帮助困难劳模解决医疗难问题的专项经费。去年11月,市总举行了劳模结对帮扶仪式,12名存在医疗难的老劳模与12名经济收入较高的劳模结成帮扶对子,后者当场捐款10800元帮助困难劳模。

加强工会自身建设,我们认为主要应在四个方面着力加强和改进。一是工会干部对新时期新阶段工会作用的认识问题;二是全心全意为职工群众服务的感情问题;三是密切联系职工群众、求真务实的作风问题;四是依法维护职工合法权益的能力问题。惠阳市总坚持“三个月艮务”的工会工作指导思想,增强了工会干部自身素质;通过建立和健全“三项机制”,激发了市总干部的工作热情;紧紧抓住“三个重点”,带动工会整体工作上了一个新台阶。

    (作者单位:惠州市总工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