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糖业亏困调查报告

为了贯彻落实《劳动法》,贯彻全总十二届三次执委会议精神,帮助亏困企业走出困境,我们通过问卷调查、座谈讨论、走访糖业专家等方式,深入到四市五县的制糖企业进行调查研究,初步摸清了广东糖业亏困的主要原因,提出我们的意见和建议。

一、基本情况

广东制糖行业现有机制糖厂94家,生产能力为日产甘庶18万吨,除两家是规模较小的乡钦企业外,绝大邻分是国有企业。固定资产原值46亿元,职工总人数11,2万,年产值60亿元左右。

从1949年解放至1992年,40多年来,我省食糖产冕一直居于全国首位,是我国重要的食糖生产基地,为国家解决食糖供应作过重要贡献。

然而,从1991年跨1992平棺季以来,由于种种原因,产糖鼠连续四个棺季递减,全省92家国有糖厂中,有42家亏损。另据我们对19家大中型糖广的抽佯调查中,有10家亏损,占调查总数的52.6%,亏损企业职工数8650人,占调查总人数16699人的51.1%J亏损总额达16544万元。开平市长沙糖厂日子难以为继,宣布停产,全厂300多人,连发工资也有困难;化州糖厂为寻找出路,实行了个人抵押承包经营。

广东糖业生产已处于十分严重的困境,被省人民政府列为六大特困行业之一。

二、广东糖业严重亏困的主要原因

1.新旧体制交叉,改革措施不配套

从1991年起,我国结束了40多年一直沿用的食糖统购统销的传统体制,改为新制,即原由商业承担的季产年销任务转给糖业企业。由千转机换制的改革措施尚未配套,企业没有得到的相应用千销售的国家贷款的支持,而商业系统一方面压价收购新糖,另一方把多年积压的进口糖和库存糖集中投放市场,以致糖价一跌再跌,工商大战的结果,广东制糖企业亏损额达8.8亿多元。

2.庶糖减少,成本增大

由千制糖企业连年亏损,无力及时偿付庶农的甘庶款,出现了不得已的“打白条”现象。再加上甘朕收购价格随糖价的降低一降再降,出现了“甘庶不如稻草贵"'"种一百斤庶不如种一百斤蔬菜”的怪状,严重地影响了庶农种荒的积极性,影响了甘荒的种植生产。1992年到1995年,全省甘庶种植面积减少114万亩,减幅达25.62%。甘庶收得少,糖厂“吃不饱'',地处珠江三角洲日棺量5000吨的大型企业广州市头甘化厂、紫埠糖厂,在95年/96年棺季中,椋庶不足8万吨,还不及往年的三分之一}糖厂“吃不饱”,企业效益低,无力付庶款,只好“打白条”,就这样庶糖竞相减产,恶性循环。

近两年来,由于庶少糖少,不能满足社会需求,为了剌激种庶,有关部门提高了甘庶的收购价格,每吨提价50元,这样一来又大大增加了企业成本。有关人士粗算了一下:每吨糖成本约5000元。如果按照广东产糖主要基地湛江当地糖价每吨3900元计算,生产每一吨糖亏1100元,广东本梓季共产糖110万吨,则要亏损12亿元之巨。据说这也是广东糖业严重亏损的主要原因之一。

3.历史负债包袱沉重

由于广东糖厂基本上都是按计划经济的模式建立起来的,管理体制与市场经济各很不相适应,有的糖厂上项目,甚至有的糖厂上马,往往受计划经济左右,缺乏科学论证,忽视价值规律,给企业造成沉重的历史负债包袱。据了解,湛江市糖业负债二十三亿元,光是遂溪县城月糖厂一个企业就1.2亿元,负债率达80%以上。

4.走私糖冲击广东食糖市场

中国糖业协会据海关资料分析,1995年,我国净进口糖约250万吨,超出国家进口计划100万吨(国家进口计划150万吨),其中走私糖70万吨,据全国打击走私领导小组联合调查结果表明,仅去年六月一个月时间,广东、广西境内走私糖高达62万吨。走私糖和非正常渠道进口糖的出现,造成了极大的影响:  (1)财政收入大噩流失。据讲,走私100万吨糖可使国家损失关税和增值税达10亿元之多;(2)冲击“扶贫”工作,糖庶是我国仅次于棉花和油料的大宗经济作物,而糖旌的种植大部分分布在经济欠发达、需要扶贫的地区,走私糖的冲击,必将影响糖庶的种植,对尚未脱贫的庶农来说,这无疑是爸底抽薪, (3)打击了国内的食糖生产。走私糖和非正常进口糖凭着偷淜或减免关税、增值税而成本低,周转快,进口后急于低价抛售,造成糖价暴跌,我省不少糖厂被迫停产,多出千此因。走私糖问题日益严重,巳引起国家有关部门高度重视,广东省人大主任朱森林等一批全国人大代表在八届人大四次会议上巳提出议案,我们期待着问题的解决。

5.制糖产业结构和资源配置不合理珠江三角洲有几间大型糖厂管理基础

好,技术力量强,产品质噩高,企业规模大,曾是全国茬糖生产的中心,但近来荒源日趋短缺,昔日雄风不再,糖业中心只好西移粤西地区;而以湛江为产糖重要基地的粤西地区虽然庶源较为充足,但这几年糖广竞相上马争庶源,而且技术力盘和设备能力较弱,内部管理也有待改进,加上历史负债包袱,不堪负重,有棺庶越多亏损越多的态势,于是不得不来个协议停产,湛江34家糖厂在一个时刻内同时“熄火”。

另外,全省近百家糖厂管理关系杂乱,现行的管理体制很不适应市场经济的要求,制约着广东糖业的健康发展。

6.有的企业内部管理不善,民主管理得不到重视,有个企业领导,上一个数千万元的项目,既不与副手商盈,更没有经职代会通过,造成重大决策失误,导致企业严重亏损。

三、意见建议

1.加大糖业企业改革力度,从根本上转换经营机制

(1)建议改革现行的管理体制,调整我省糖业产业结构,组建广东糖业集团性公司,统领全省制糖行业,实行以加工进口原糖为主,大进大出的策略,发挥规模经营效益,参与国际食糖市场竞争;实行农工贸一体化糖业产业结构,像湛江市广前公司那样,对庶区、糖厂和供销实行一体化管理,“田前厂后”,庶农与职工共赴“糖难"'共谋糖业发展,共尝族糖“甜蜜”。

(2)调整产品结构,理顺资源配置,珠江三角洲地区庶源缺乏,但技术力量强,设备好,应以加工进口原糖为主,大力发展综合利用,多种经营;庶源充足的粤西地区,则以梓庶为主兼营炼制进口原糖,充分发挥制糖生产线的作用。

(3)对亏损糖厂可分别不同情况,实行解决启动资金,化减历史债务、财政返还税金、兑现政策性亏损补贴、推动产权重组、盘活存篮资产、调整领导班子等办法,帮扶亏损糖厂扭亏增盈,同时实行诸如兼并、联营、合资、股份合作、破产等各种形式的改革措施,寻找新出路。

(4)加强企业内部管理,增强“造血”功能。各亏损企业要完善各项规章制度,向内挖潜增效益,扭亏增盈作贡献。

(5)加快保险制度改革步伐,在尽快实行待业、养老、医疗、工伤等社会保险的同时,努力搞好企业职工的补充保险,安排好富余人员,实施再就业工程。

2.打击走私糖,控制进口糖,积极参与国际食糖市场竞争。

(1)建议设立打击走私食糖的专门机构,通过有效途径查处违法人员,堵截走私通道。制定反走私糖的法令及实施细则,营造支持国内食糖生产的良好环境。

(2)建议对去年进口糖计划实施情况、进口糖额度发放情况、实际进口情况以及加工与复出情况进行一次清理,在有限范围内通报,以利有效监管,保证国内食糖市场,保护公平竞争。

(3)积极支持发展正当的食糖进口出口加工贸易,以加工进口原糖为主,大进大出,参与国际食糖市场竞争。

,3.建议政府给予制糖企业实质性扶持,保证优惠政策及时到位。

1995年,广东省人民政府提出18项措施,帮助特困行业摆脱困境。我会在  95年底,作了“帮助国有制糖企业解困措施实施情况的追踪调查'勹情况表明,解困措施落实不尽人意:在18项措施中,实施允许亏困糖厂缓交银行利息的企业数,在调查的19家中只有4家,占调查企业总数的21%,缓交2300万元,挂帐2030万元;化减历史债务,拨改贷的有3家,占氐8%,金额4697万元;冲销坏帐潜亏的有5家,占26.3%,冲销额86万元,占潜亏额1606万元的5.4%,改革保险制度的企业,实行待业保险8家,占42.1%。养老保险9家,占47.6队医疗保险6家,占31.6%,工伤保险9家占47.6%;安排富余职工56人,占富余总数148人的37.8%,调整了领导班子的有5家占26.3%,还在调整中的2家占10.5%;财政给予扶持,减免并返还税金的企业,应返还5家,金额67498万元,已返还只有一家,金额373.6万元,占0.5%;  兑现亏损的只有2家,占应补的10%,金额393.7万元,占应补金额16544.1万元的2.88%;其余的各项措施如推动产权重组、盘活存量资产、卸减企业办社会负担,实施兼并或破产等,均难实施。省工业工会准备通过各种途径向有关部门反映,建议和敦促广东言关企业和部门,来一次实施18项解困措施检查评比,以推动解困措施的落实。

4.各级工会要帮助亏损糖厂走出困境

(1)帮助亏困糖厂在深化企业改革中寻找出路。各级工会要深入亏困企业,与企业领导和职工一道,商量企业深化改革良策,动员职工支持改革、参与改革,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寻找出路。

(2)帮助企业调整产品结构,为亏损企业寻找新的经济增长方式和经济增长点。协助企业搞好市场调查、依靠职工开发适销对路的产品,使企业走出困境。

(3)充分发挥工会优势,动员职工为糖业企业扭亏坰盈献计出力,打一场糖业翻身仗。(4)帮助亏困企业增强“造血”功能。

广泛开展多种形式、多层次的技术培训和岗位练兵活动,提高职工素质和产品质滥,增强产品在市场的竞争能力。

各级工会还要结合“送温暧工程”,给亏困企业“送锦襄"、“送技术”、“送市场”。为企业牵线搭桥,帮助企业解决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