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业情况和对策

——广东省职工失业问题调查报告

一、一个严宽的社会问题

随着企业改革深化和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经济体制中的深层次矛盾日益暴露,职工失业情况日趋严重。

1.职工中已形成一支人数众多的失业

队伍。据劳动部门提供的资料和我们的调查统计,今年一季末,全省共有职工926万人(其中国有企业及县以上集体企业职工530万人),处于显性失业状态的职工和隐性失业状态的职工达192.68万人,占职工总数的20.80%。具体包括三种人:(1)在劳动部门登记失业,领取失业救济金的职I.共68万人,按职工总数计,失业率为2.45%;(2)国有企业及县以上粲体企业富余人员共110多万人,占国有企业及县以上集体企业职工总数17%。其中梅州和河源源等市高达30%;(3)停产半停产的国有和县以上集体企业共3500余户,职工共达60万人,占国有及县以上集休企业职工总数的10.30%。以上实际处于失业状态的三种职工,第一种登记失业人员,劳动部门称为显性失业;第二和第三种,即企业富余人员和停产半停产人员,通常统称为隐性失业。

2.隐性失业迅速显化,显性失业急剧增加。据省劳动厅统计,今年一季末全省职工的显性失业率比1995年底的2。09%,上升了0.36%,新增加登记失业职工33000多人。

3.失业职工再就业率大幅度下降,再就业难。据劳动部门统计,全省安置就业的坡镇劳动力,1993年共43万人,1994年降为45万人,1995年再降为43万人。失业职工的再就业率,全省统计,1991年前每年均为80一90%,至1995年降为50%左右。

4.绝大多数处于失业状态的职工生活困难,人心浮动,巳成为一个需要重视的社会不稳定因素。全省近200万实际处于失业状态的职工,除极少数在社会上打了几个滚,发了一点财,生活较好,以及有一些亲人供养,生活尚能安度之外,绝大多数登记失业职工,都是靠有限的微薄失业救济金过日;宫余及停产半停产企业职工,都是靠企业发的越来越少的生活补贴费,艰难维持。特别是那些完全发不出工资或生活补贴费的严重亏损企业和停产半停产企业职工,以及那些富余下岗后,被企业用放长假,自谋生计办法分流出企业的职工,生活更为艰辛。他们多数都是靠沿街摆摊“走鬼”,无牌摆卖水果、衣服、杂协或修理单车度日。现在,不但日常生活基本食品价格有加无减,更严重的是医疗收费猛涨,使大多数处于失业状态的职工,雪上加霜。有的老劳模,老职工,甚至个别企业党委书记都在座谈会严肃地说:“现在工人不上街,不闹事,只是企业党、政、工共同努力在工人中做工作的结果。”

二、政府的对策及实施情况

建国以来,党和政府对就业问题,一贯是重视的。实行两个根本性转变后,党和政府把解决失业问题作为一件大事,制订了一系列政策,做了许多工作。党和政府对解决职工失业问题的对策,可以综合概括为四个方面;

一是广开就业门路,提供就业机会。在搞活国有企业和县以上集体企业的同时,大力发展乡镇企业、外资企业、私营企业和个体经济,大力发展第三产业,扩大劳动力需求,创造更多就业机会。

二是控制失业。在国有企业改组改制过程中,尽晕避免企业破产、倒闭,尽量减少工人失业流向社会。并严令国有企业和县以上集体企业要遵循企业自行安置为主,社会帮助安置为辅,保障富余职工基本生活的原则,自行消化富余人员。国务院1993年颁布了《国有企业富余职工安置规定》。广东省政府1995年颁布了《广东省国有企业富余职工安置实施办法》及《关于全面实行劳动合同制若干政策问题的意见》,对企业要广开就业门路,以自行安置为主消化富余人员作了具体规定,对老、弱、病、伤、残职工和怀孕女工,作了若干保护性规定。

三是鼓励和帮助职工再就业。彻底改变主要依靠国家安排就业的局面,实行国家政策引导扶持,社会提供帮助服务,鼓励和推动劳动者靠自己的努力实现就业。国务院1994年、广东省政府1995年开始再就业工程试点。经过近几年努力,我省劳动力市场框架巳初步建成。1995年底,全省职业介绍机构巳发展到1400多所,各级劳动部门举办的就业培训中心共134个。“八五”期间,全省劳动部门帮助失业职工再就业14.7万人。

四是建立社会保障制度。已初步建立了失业救济保险、职工社会养老保险、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制度。

政府这些对策,从总体看,是正确可行的。在过去几年中,对控制失业,保持社会稳定,为深化改革和加速社会主义建设营造一个好的社会环境,是收到一定效果的。但并没有真正解决失业问题,职工失业形势,仍然日益严峻。究其原因,从根本上看,它不是改革造成的,而是实行两个根本性转变过程中,旧经济体制,旧劳动管理体制和旧生产增长方式的深层次矛盾日渐暴露,是改革深化的一个必经历程,也只有通过深化改革,才能从根本上逐步解决。具体原因,主要是:(1)我国是一个人口众多,底子薄的发展中国家,劳动力供过于求。(2)我国在计划经济时期,实行“高就业,低收入”政策,以至国有企业和县以上集休企业冗员过多。(3)企业自我消化能力弱,负担过重。(4)社会经济环境仍然偏紧,难以大篮新增就业岗位。(5)失业职工素质不高,年龄偏大,文化倘低,多数无技术专长,择业和再就业能力弱。(6)失业职工和宫余人员再就业观念僵化、老化。一怕担风险,认为只有到国有企业及大集体企业就业保险)不愿分流到非国有和非大集体企业;二是等待、依赖劳动部门安排,不主动积极自谋出路;三是相当一部分失业职工和富余人员择业要求偏高。(7)政府的再就业工程还未全面展开。

政府巳逐步觉察当前失业问题的严重。省政府今年1月发出了《关于全面实施再就业工程的通知》,要求各级政府要从扩大就业门路,推进就业服务体系规范化建设,加强对农村劳动力跨地区流动就业的宏观调控,制订调控外省民工入粤措施以及拓展境外就业渠道等五方面采取措施,今年争取分流安置富余职工总人数的40%,失业职工当年再就业率达70%以上。国家劳动部和广东省劳动厅,今年4月和5月相继召开了就业工作会议,提出就业是劳动部门的头等大事,是劳动部门的首要任务,要以开发就业岗位,开发职业技能为重点,全面实施再就业工程。省劳动厅根据省政府的指示,正在从就业服务,资金统筹管理,劳动力市场宏观调控,劳动合同管理和劳动监察等五方面,制订13项劳动就业政策法令的配套政策和措施.

三、工会的责任

当前和今后一个很长的历史时期,劳动仍是职工谋生的基本手段。劳动就业权,是职工最基本的生存权。劳动就业,不仅是社会稳定的基本要索,而且是职工温饱生存的基本要素。解决职工失业问题,是政府的一项重要职责,主要责任在政府,这是无需置疑的。但解决职工失业问题,又是一项庞大的社会工程,需要广泛动员社会力量共同参与,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工会是工人阶级的群众组织,是职工群众利益的代表者和维护人,对帮助政府解决职工失业问题,帮助职工再就业,义不容辞,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因此,省总工会有必要号召全省各级工会于部,特别是各级工会的领导同志,要对职工失业问题,提高认识,真抓实干。要把帮助政府解决职工失业问题,作为工会工作的一件大事,作为“讲政治”的一件大事,摆上工作日程。当前,要注意抓好以下工作:

1.今年第三季度,各市总工会和省各产业工会,要组织力噩,对本地区产业的职工失业问题,进行一次全面深入调查研究,摸清底子,弄清形势,把握趋势,提出对策。进一步建立健全一套切实可行的定期汇报制度。

2.要推动政府在实行两个根本性转变中,充分体现统筹兼顾思想,把扩大就业,妥善解决职工失业问题,作为经济及社会发展计划的重要出发点和落脚点。既要有利于加速实现国家的现代化,又要有利于劳动力资源的充分开发利用。既要大力发展资金、技术密集型产业,也要适当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成份共同发展,鼓励和支持集体、外资、私营、个体等多种渠道增强吸纳劳动力的能力。在积极发展高科技产业的同时,大力发展第三产业。企业的死活,尤其是国有企业及县以上集体企业的死活,是解决职工就业问题的根本所在。各级工会要积极推动和协助政府层层建立扭亏增盈责任制,尽早着手制订和实施地区性产业结构优化配置方案和规划,在抓好大型企业,放活中小型企业中,真正在“抓好”、“放活”上下功夫,把国有和集体中小企业搞活。特别是对那些因资金缺乏而陷入困境的企业,要建议政府安排银行贷款支待,帮助他们恢复生产。

3.解决失业问题,要标本兼治,根本途径是发展经济,扩大劳动需求。各级工会要积极主动参与再就业工程。要以劳动力市场需求为导向,协同政府有关的计划、经济和劳动部门,广开就业门路,开发就业岗位,加强转业培训,开发职业技能,引导富余、失业职工向新的产业转移;扩大和完善就业指导及就业服务,鼓励和帮助失业职工自谋职业;推动政府设专款、银行设专贷,鼓励资助职工组织生产自救;推动政府迅速制订限制雇用外省民工的具体规定,在对外省劳力继续实施总盘控制的同时,建立结构控制制度;建立起全省统一开放,竞争有序,调控有力,服务完善的劳动力市场体系及其运行机制。加强有关就业和失业救济立法的民主参与,推动政府进一步建立和完善有关法制和社会保障制度。尤其是迅速完善劳动合同制度。对签订一年期劳动合同的职工,企业无正当理由,必须与职工续约,不得借机辞退职工。要适当提高富余、失业及停产待工职工的医疗待遇和基本生活费用。特别是对老、弱、病、伤、残职工,一定要给予特殊保陪。当前,特别要抓紧推动各级劳动部门,切实贯彻落实今年1月全省劳动工作会议提出的:“对停产半停产企业,要按不低于当地失业职工救济标准发给职工生活费;企业自身确实无法筹集生活费的,要按人民银行银传(1994)34.号文规定,实行地方财政补贴、企业主管部门调剂、银行提供部分贷款,这种“三家抬”的办法,予以解决。”要通过推动立法,逐步实现企业救济向社会救济转变,以确保职工在不能获得劳动收入或劳动收入严重不足时的泾低生活贤来源。在社会救济方而,尽可能增加财政支出,变完全由企业救济为企业、政府和社会共同救济,减轻企业特别是双停、亏损企业的社会负担。

4.研究建立失业救济补充基金。按省政府今年5月颁布的《广东省职工失业保险暂行规定》,失业职工可根据其失业前连续缴纳失业保险费用的年限,领取1到24个月失业救济金和医疗费补贴,但数量极其微范,两项合计都不能超过所在市上年度统计口径职工月平均工资的43%,而且按月发给,期满停发。由千失业职工,特别是失业时间长的职工,家庭负担重,生活困难比较多,我们工会应该给予更多的关心、帮助和温暖。因此,有必要动员全省职工及社会力萤,筹粲资金,在工会解困救急基金项下,建立失业救济补充基金。在国家规定的失业保险基础上,对确有特殊困难的失业职工,给予必要的补充救济。

6.在组织失业职工进行转业培训,增强再就业能力的同时,要教育失业职工转变就业观念。这是当前指导和帮助失业职工再就业,解决就业难的一项基础性工作。要牧育职工正确认识我国人口众多,劳动力大且供过于求,在一个长时期内不可避免地存在失业现象的国悄,消除由于失业对党、对国家、对改革和社会主义制度产生的埋怨不满悄绪,正确认识实行用工择业双向自主选择后,随笞两个根本性转变的深入展开,对劳动者的索质要求越来遠高,就业竞争越来越激烈,必须克服依赖国家安置,等待劳动部门分配的旧就业观念,确立积极主动提高业务技能,参与竞争,自谋职业的就业新观念,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适当择业,不脱离实际要求过高;正确认识不论是在国有、集体、乡镇、外资或私营企业工作,职工都是国家的主入,除了谋生之外,都是为国家社会主义建设服务,都能享受国家短定的失业保险等社会保降制度,扩大就业视野,广开就业门路;正确认识在我们社会主义国家中,只要是正当职业,都是为社会主义楚设服务,工作无分贵贱,树立正确的职业观,克服要顾全“职业面子”笭错误思想。

控制失业,减少失业,扩大就业,特别是帮助失业职工尽快再就业,是一项紧迫的庞大复杂社会工桯。工会一定要把它作为一件大事,积极主动支持、帮助政府,充分动员社会力益,全面开展再就业工作,为保障   革,扩大开放,加快社会主义现代化述设创职工的劳动就业权利,保障失业职工的基本 造良好的社会环境,充分发挥工会的作用,生活;为稳定职工队伍,稳定社会,为深化改 尽工会应尽的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