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强服务意识 提高服务能力
——关于新形势下工会提高服务职工本领的研究
新形势下,党的群团工作只能加强,不能削弱;只能改进提高,不能停滞不前。工会是劳动关系矛盾的产物,它为维护职工权利而生、为服务职工权益而存。以职工为本,全心全意地为职工说话代言、办事服务是工会的基本职责,失去了这一点工会就不成其为工会,就难以赢得职工群众的信赖和支持。而为职工维权、为职工服务,关键是要“增强服务意识、提高服务能力”。
工会“增强服务意识、提高服务能力”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组织特点不突出,没处理好“公转”与“自转”的关系
工会履行职责既要围绕服务大局搞好“公转”,又要聚焦服务群众搞好“自转”,既要顶起“在大局下思考、在大局下行动”的“天”,又要立于“为职工维权、为职工服务”的“地”。服务大局是工会工作的主线,服务群众是工会组织的职责,两者不能割裂开来,也不能畸轻畸重。但是,现在有些工会找不到结合点,工会组织变成了行政组织,失去了群众组织的特色。工会干部整天自闭于高楼深院,接触的多是党政干部,“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与基层职工“相隔距离远、说话不投缘”。工会工作也是“眼睛向上看、围着领导转”,“不怕群众不满意,就怕领导不注意”。有的工作内容与行政部门重合雷同,对职工群众的所想所盼不热心、不用心,屁股完全坐在资方一边,成了行政工作的附庸。工作方法习惯于用召开会议来动员群众、用行政命令来下达任务、用文件传真来发号施令、用简报文章来反映成绩、用台账报表来实施检查,滋生了“衙门”作风,在“代表谁、联系谁、服务谁”的问题上方向迷失,在工会特质特性的体现上立场丧失。
(二)帮扶视点不平衡,没处理好“授鱼”与“授渔”的关系
工会帮扶职工既要顾及他们物质生活的“口袋”,还要武装他们素质素养的“脑袋”。既要“授鱼”解其一时之困,又要“授渔”帮其源头脱困。帮扶应该是360°立体的,包括困难补助、医疗救助、求学资助、弱势扶助、就业帮助、需求协助、爱心捐助、同事互助、心理辅助、法律援助等诸多方面,不仅有物质给予,还要有精神赋予;不仅是帮助克服困难、走出困境,还要帮助树立克服困难、走出困境的信心,拥有克服困难、走出困境的本领。但是,有些工会组织没有打造多方位、多界面、多视角的帮扶平台,对职工送温暖只是局限于唱唱“四季歌”(冬天给点年货、夏天发点冷饮、春天给点补助、秋天给点捐助)上,只是停留在“安慰型”“赈济型”“救急型”的表层上,没有在帮助“学技能、提素质、强心理”等方面,让职工从源头和根本上摆脱贫困、走出窘境。有些工会的帮扶不精准、不及时、不规范,职工的困难情况不能准确掌握,职工的实际需求不能确切了解,“已不需要帮的还在帮,很需要帮的却没帮”,帮扶未能对准所需、瞄准所求、按需施帮、应求予助,工会的服务虽没“空白”但显“苍白”。
(三)工作方法不创新,没处理好“继承”与“继续”的关系
工会工作方式既要继承优良传统“走正路”,又要不断与时俱进“走新路”。既要坚持党的领导、服从党的指挥,又要独立完成任务、大胆开展工作。除了不折不扣完成各项“规定动作”之外,还要主动作为创新各项“自选动作”。但是,有些工会“机械执行上级决定、生搬硬套其他单位、沿袭老套被动应付”,没有用自己的眼睛看最真实的情况、用自己的耳朵听最真切的声音、
用自己的思考干真正的工作。当前,许多工会干部基层没呆过,实践经验少,不懂职工群众的语言,做群众工作的能力比较弱,存在着“老办法不能用、新办法不会用、软办法不顶用、硬办法不敢用、好办法不学着用”的情况。还有些工会干部没经过专门培训,对工会要做什么事、该做哪些事把握不准、认识不足、底气不够,“吹拉弹唱、打球照相、观光疗养”成主业,很多活动缺乏深度和内涵,工会成了“有你不多、没你不少”。
(四)服务成效不明显,没处理好“做了”与“做好”的关系
工会工作考核既要看过程,检验是否有科学严密的全面质量管理、是否尽心尽力地在做工作,更要看结果,检验制定的目标是否达到、实际工作成效职工是否认可;既要讲数量,工作有一定的系统性、覆盖面和厚实度,更要讲质量,工作能够做精做细做到位。但是,有些工会把工作计划写在纸上、说在嘴上,口头上“落实”,行动中“落空”。有的则是对工作浅尝辄止,点个卯、打个转就了事,会开过了、文件发过了就算做过了,真诚服务群众三心二意,落实惠民政策缩水走样。有些工会工作只讲数量不求质量,只图时效不求长效,或者是追求形式,热衷于“重表面、撑场面、亮脸面”,好多项目只是“摆设品”,好多工作都在“跑龙套”。有的工会干部不下基层、不接地气,和群众搞不亲、坐不近、谈不拢,自以为“我爱你有多深”,群众却说“其实你不懂我的心”。更有些干部在办公室时间蹲长了,滋生了惰性和优越感,处不惯群众所处的环境,看不惯群众的样子,他们怕群众、防群众,见群众尽量“躲避开”,多一事不如少一事。
工会“增强服务意识、提高服务能力”的主要对策
(一)提高认识,在“三性”上聚神
中国工会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职工自愿结合的工人阶级群众组织,在党的根本性、基础性工作中肩负重大责任,能发挥重要作用。做好工会工作,必须保持和增强“政治性、先进性、群众性”,这是工会改革的主线,也是创建服务型工会组织的关键。只有抓住了这条主线,聚焦了这个关键,工会才能充分发挥出党联系职工群众的桥梁纽带作用。
(二)狠抓落实,在“三心”上用劲
1.系统策划用心
服务贵在成“型”,不是“眉毛胡子一把抓”,不能“做到哪算哪”。而是要讲科学、重管理、固成效,既种好服务企业的地,又不荒服务职工的田;既研究共性问题,又解决个性问题;既不留盲区死角讲覆盖,又根据实际情况抓重点,力争“符合上级要求、满足企业需求、应对职工诉求”,力求上级工会、企业党政、职工群众“三满意”。比如,可以参照创建服务型党组织的要求,构建“六个有”的服务体系,包括“有坚强有力的服务班子、有本领过硬的服务骨干、有功能实用的服务场所、有形式多样的服务载体、有健全完善的服务机制、有群众满意的服务业绩”等。比如,工会提升服务“四能”,可以从提升服务职能,维护职工“三权”(政治民主权、学习成长权、生活保障权);提升服务功能,立体覆盖“三帮”(帮解困、帮解惑、帮解气);提升服务技能,工作平台“三化”(多样化、项目化、网络化);提升服务效能,保证群众“三得”(找得到人、讲得上话、办得成事)等方面着手着力。
2.具体运作精心
工会工作要做实,最好的办法是项目化运作,既注重结果,也讲究流程,用好的流程产生好的结果。要建设功能完善、管理规范、服务优质的服务平台,拓展多样化、便民化的服务载体,组织覆盖向有效化转变,服务内容向多元化转变,服务资源向社会化转变。比如,可以根据多种情况和多样需求进行多样化的服务,包括民主性的“协商服务”、帮扶性的“解困服务”、舒心式的“身心服务”、协调性的“调解服务”、依规性的“司法服务”、枢纽型的“网络服务”、引导式的“示范服务”、义务性的“志愿服务”等,每项服务都能有的放矢解决问题。开展广泛服务,满足“普遍性”需求,可以建立“舆情瞭望哨”“主席接待日”等,倾听和回应职工呼声,把服务面拓宽到全体员工;实施集中服务,排除“阶段性”障碍,可以针对一个时期的突出问题、重大问题,集中力量予以解决,锁定时间攻坚克难。
3.保持常态恒心
建设成服务型工会难在常态,贵在有恒。除了需要意识、能力、资源等诸多保障之外,很重要的是制度保障。只有稳定可靠的制度才能保证服务型工会建设的长期性和常态化。建立健全制度,严守规章规范,主要包括:完善“领导干部直接联系职工群众制度”,促成领导干部与职工交流交心交朋友;完善“民生工作例会制度”,党政工经常坐到一起聊民生、顾民生;完善“劳资矛盾预警协调化解制度”,把问题发现在萌芽状态,解决在企业内部;完善“职工教育培训制度”,不仅“授人以鱼”,还要“授人以渔”;完善“帮困送温暖给关爱制度”,切实解决职工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问题。制度订立之后,一定要坚决执行、经常检查、严格考评,不能只是落在会议文件上、喊在口号标语上。
(三)提升能力,在“三家”上努力
1.勇当工建“专家”
工会干部要增强政治本领,站在政治的高度,看清群众工作是党的群众工作,党的新使命新任务,就是工会的新使命新任务,工会必须发挥联系群众的桥梁纽带作用,组织动员广大人民群众坚定不移跟党走。要增强创新改革本领,因时而变、因势而变,勇于改革、勇于创新,永不僵化、永不停滞,使组织形式和运行机制等更好地满足新变化新发展的需要。要发挥工会组织、工会工作的各种优势,能做大事、善做小事,知群众、懂群众、爱群众,识大体、察大势、顾大局,把最广大、最普通、最一线、最基层的职工群众凝聚起来,为民分忧、为党尽责。
2.争做企管“行家”
习近平总书记要求工会“既顶天,又立地”。顶天,就是着眼企业的科学发展、和谐发展,在大局下思考,在大局下行动;立地,就是立足职责定位,立足所联系的对象,寻找工作结合点和着力点,为企业工作大局提供支持。服务企业工作大局是工会工作的主线,服务职工群众是工会组织的职责,要做到“双向服务”,能够“两头满意”,工会干部不能只了解职工诉求不了解企业情况、只熟悉工会工作不熟悉经济工作、只注重困难帮扶不注重依法维权,而是要懂经济、知法律、会管理,不仅是“原则性的问题能抓得严严实实、老百姓的事情能把得稳稳当当、服务型的工作能做得实实在在”,还要“企业情况能了解得清清楚楚、企业规章能讲述得明明白白、企业文化能演绎得头头是道”。尤其是在管人管思想和维护稳定促进和谐上要有真本事真功夫,讲话让人听得进,交往让人靠得拢,办事让人信得过。工会干部不管是专职还是兼职,既然做了,就得做好。要学习管理技术、探索服务艺术,塑造工作品牌、创造工作特色,努力使工会工作在“公转”和“自转”中效率更高、效果更好。
3.成为人文“杂家”
新时代人民群众对于美好生活的需求日益广泛,不仅对物质文化生活提出更高要求,而且在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安全、环境等方面以及体面劳动、舒心工作、全面发展上的要求日益增长。工会要全面维护和发展职工群众的劳动经济、民主政治、精神文化权益,必须拓宽工作领域,提高工作要求。比如,工建服务党建,如何助推全面从严治党在企业落地;弘扬职工的主人翁精神,如何切实改善职工的政治、经济和社会地位,建设一支符合发展要求的产业工人队伍;消除覆盖盲区,如何关注非公经济的工会工作,加强新型劳动关系研究等。工会工作者作为人文工作者,各种各样的知识要多学习,各种各样的养分要多汲取,各种各样的领域要多关注,各种各样的方法要多探索。不仅要提高政治素质,还要提升人文素养;不仅要有专业知识,还要有广博学识;不光是靠“权力”管人,还要依靠“内力”服人;不仅是用台上的管理手段引领职工,还要用台下的人格魅力影响员工。只有这样,工会才能不辱使命,真正成为党和职工群众信得过、靠得住、离不开的好帮手、贴心人。
□ 作者单位:上海企业党委书记工作研究会,上海工会管理职业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