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冰同志在广东工运学会二届二次理事会议上的讲话

同志们:

去年二届一次理事会以来,学会的工作走上了正轨,工运理论研究工作有了新的进展,学会的组织进一步扩大,各项工作制度也正逐步健全。去年的工作报告和今年的工作意见已经发给大家,请各位理事审议,并提出建议和意见。这里我主要提四点建议。

一、认清形势,提高对工会理论研究的认识

目前,我国的改革开放事业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时期。国有企业的改革进入攻坚阶段,非公有制企业则发展迅速。我重点谈谈几个问题。国有企业改革在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中面临的问题。中央一方面要求国有企业要搞制度仓新,建立“产权清晰、责权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现代企业制度。一方面,又要求国有企业仍旧要体现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要求,即要坚持三句话,即坚持厂长经理负责制,坚持发挥党组织的政治核心作用,坚持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要把党组织的政治核心作用和依靠工人阶级方针作为我们搞好国有企业的政治优势。中央的上述意见为当前的国有企业改革明确了方向,也相应给工会提出要求:如何推进和落实党的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的方针,如何体现工人的主人翁地位?这都是工会要解决的问题。(1)宏观调控中“抓大放小”与工会面临的问题。目前,国家支持一些重点企业搞大集团,对中小企业放开放活,中小企业的改革中又有两种不同情况:一种是产权关系基本不变,一种是产权关系发生改变,职工与企业形成利益共同体。针对这些情况,我们如何看待公有制为主体并占主导地位,都是值得研究的。(2)劳动关系在逐步形成过程中工人与企业的关系。人自身作为劳动者与企业签订劳动合同,工人与企业的契约关系已形成,但国有企业工人又是国家主人和企业主人,这两者之间的关系该如何处理?(3)国有企业改革中工会如何处理支持改革和维护工人权益之间的关系,当前的国有企业改革难度很大,遇到了深层次的矛盾。朱镕基副总理讲过国有企业三个问题:一是冗员过多、效率低下,客观上要求我们减员增效,这样势必一批企业要关停并转,造成工人下岗、失业。我们如何妥善安置职工就成了一个迫切的问题。二是职工医疗、福利得不到保证;三是工人离退休后生活没有保障。这些问题都已导致了日益增多的集体上访事件,值得我们高度重视。(4)非公有制企业问题。广东的非公有制企业发展势头好,财政税收列全国第一。外资企业劳资关系总体上较好,但劳资关系紧张而引发纠纷的事例也有增无减1996年我省三资企业工人上访的有233批,8613人次,主要问题是拖欠工资、劳动环境太差和老板打骂工人等。今年1月份上访率又上升了,三资企业工人上访51批,共1526人次,从批数上看,比去年同期上升41.8%。前年珠海、深圳重大火灾事件,去年中山市罚跪事件,以及不久前某地老板把工人关在铁笼里的事例,都引起了社会上的强烈反响。在这样的情况下,工会的工作就有不小的难度,既要支持改革,吸引外资,又要维护工人利益;既要维护总体利益,又要维护具体利益;既要维护政局稳定,又要解决实际问题。工会的工作如何展开,工会如何发挥它作为党与群众间的桥梁与纽带作用,需要我们加强研究。

二、明确责任,加强工运理论政策的调查研究工作

工运学会是带有学术研究性质的群众团体。我们搞学术研究要注意联系实际,特别是搞现状调研,在下去之前,要研究国有企业改革中会遇到什么新问题,对职工有什么影响,有什么问题要我们去解决,带着目的下去,效果会好些。搞调查研究要深入基层、深入实际,要走访一些职工,才能了解真实情况;还要把理论研究与历史研究结合起来,工运理论中一些现存的问题过去可能已经出现过,我们可以鉴古知今。各分会、各市总、产业工会要舍得花大气力,从领导上,从人力物力上要重视和加强工运理论政策方面的调查研究。

三、发挥特色,注意两种体制、两种标准的工会比较研究

目前国内存在着公有制和非公有制两大类不同所有制的企业。在两种不同的体制中,工会的工作模式与评价标准相应也有所不同。例如,国有企业中,党委领导工会,知道保障工人利益;乡镇企业领导有的是农民,讲农会他知道,讲工会他不知道,有的企业主甚至认为工会是他行使行政权力的障碍;在一些外商投资企业,老板把中国工会与外国工会等同起来,认为工会只讲斗争,而不知中国工会一方面讲维权,一方面讲共谋企业发展。再如,国有企业搞民主管理有职代会,非公有制企业该如何搞民主管理呢?这都需要比较研究。我们不要厚此薄彼,而要注意两种工会工作模式中可以相互影响、相互借鉴甚至相互转换的部分。两种模式的比较研究是一个理论前沿问题,我们在改革开放前沿阵地的广东,有条件也有理由去做这一开拓性的研究。

四、形成合力,发挥工会内外理论研究人员的积极性,提高工运理论研究水平

各学会和各级工会必须进一步提高对工运理论研究工作的认识,加强领导,提供支持,加强工会理论研究队伍的建设。要积极、主运争取有关部门以及专家学者的支持与合作。要注意发挥工会内部理论研究的潜力,注意新老交替,使老一辈工作者的丰富经验和年青一代相对系统、严格的学术研究知识背景有机结合,开创出我省工运理论研究的新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