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资本·职工持股会·主人翁

一、问题的提出

马克思通过对资本主义社会资本与劳动问题的深入考察研究批判之后,在?资本论》末尾,对未来社会企业所有制作出了结论性预言:“在生产资料共同占有的基础上,重新建立个人所有制。”建国以来,由于种种原因,社会主义所有制的确立突出体现了“生产资料共同占有”的特征,而且把它作为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加以确认,至于如何在此基础上,“建立个人所有制”,,要么避而不谈,要么作为私有化”的化身加以挞伐,把“共同占有”与“个人所有”对立起来,割裂开来加以考察,而没能认识到,马克思的结论性预言目的是表明只有彻底解决劳动与资本的对立分裂状态,才能促使劳动者的劳动由雇佣劳动向自主劳动转变,由消极劳动向积极芳动转化,从而焕发劳动者的为动热情与积极性9有效地发掘和提高社会的劳动生产率,从而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

能否这样理解暂且不论,现在我们要提出的问题是:为什么建立在生产资料共同占有基础上的国有企业,经历几十年之后,遇到了那么多的麻烦,为什么面对国有资产流失的现象,职工并不痛心疾首,为什么随着国有企业改革的深化职工们“给多少钱干多少活”的典型的雇佣观念越来越突出,主人公意识越来越淡薄?

二、发达国家的启示

自从60年代初凯尔索提出“职工持股计划”以来,一些经济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在不断地实践着这一计划。如在美国的1万多家企业里,有近1000万职工不同程度地占有本企业的股份,成为企业的股东,其中有100家企业的资产由企业全体职工买下,成为工人所有制企业,使原来的私有制企业变成企业全体职工共同所有的共有制企业。在日本,90%的上市公司成为职工持有股份的公司,其用工制度也开始由“年功序列制”、“终身雇佣制”向“职工持股制”转变。英国90%以上的非国有化公司实行了职工持股制度。德国则大力推行“工会所有制”,由工会代表企业职工持股,参加工会的工人成为公司中拥有资产的工人。智利则大力提倡“劳工资本主义”和“大众资本主义'',前者是把股份出售给本企业的职工,后者是把股份出售给社会大众。编目前,在电力、钢铁、航空等系统,智利的劳工作为劳动者群体巳成为公司的最大股东,480万工人中有300万通过持股成了公司股东。新加坡的吴作栋总理1993年就提出要让新加坡公民有资产,鼓励私有企业向职工出售,甚至赠送股份,到本世纪末,新加坡280万人中将有50万公民有资产。上述发达国家的做法,使工人个人命运与企业命运捆在一起,企业的存亡成为劳动者自己的切身利益密切相关之事,每一个职工都要为企业的生存和发展而奋斗。这对于职工个人来说,是一种行为约束,但它更多的是从工人对企业资本的直接占有的角度来强化职工对企业的认同与忠诚。可以说,近几十年来,发达国家经济的持续增长,一定程度上得益于这种职工对企业的认同与忠诚的理念。

职工持股制在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发展,并不是资本家的仁慈和善心在起作用,它的提出和实施,建立在当代社会经济的激烈竞争这个前提下:一是竞争的激烈化使任何个人都感到仅仅依靠产权所有者个人的力量,再也难以胜任;二是企业的发展,没有稳定和谐的劳动关系和企业员工的积极性、创造性是难以想象的。因此,无论是国家,还是个人都在寻找新的经济涽长点,这种新的经济增长点就是企业职工自主产生的积极性。积极性的产生又来源于一种新的利益机制的驱动,这个“利益机制”的建立,就是促使劳动与资本的对立分裂状态向统一和谐状态转变,即由雇佣劳动向自主劳动转变。我们不能说上述情况体现了马克思关于共同占有基础上的个人所有制,但有一点应该是可以断定的:即资本主义在其发展过程中,逐渐认识到依据产权关系单方面实施资本对劳动的雇佣与控制,使劳动关系双方处于对立状态,无利于企业形成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捆绑型共同体,无利于激发工人的积极性。职工持有股份,使劳动与资本由最初的对立分裂走向相对的统一和谐,彼此的互动为新的经济增长点的产生形成了共同内驱力。可惜的是,这一点并没有被我们所完全认识,以致于职工随着企业改革的深化,雇佣意识却越来越浓。据省总工会研究室1996年对2645名职工的问卷调查统计,在回答“工人是工厂的主人”这一问题时,不同意的占36%,说不清的占35.8%,两者相加达71.8%。

三、国有企业劳动与资本脱离现歙评析

按照马克思主义的劳动价值理论,资本只有与劳动相结合才能产生新的价值和增值。那么,资本与劳动如何相结合才能最大的价值,达到最大的增值?笔者认为,社会主义国有企业的产权改革,已经深深地触及到劳动与资本的关系问题,回避这个问恩无助于搞活国有企业。因此,经过了几十年“生产资料共同占有”的所有制实践的国有企业,要深化改革,巳经无法回避究竟是以国有资本来控制、雇佣、占有广大职工的劳动,还是以劳动与资本的有机结合,在“共同占有基础上,更新建立个人所有制",使劳动向自主化转变这一国有企业转机建制的深刻命题。如果仍按前一种说法,那么坝工仍然是国家的雇员,人民的雇员)如果依照后一种思路,那么,国有企业的改革则必须遵循这样的思路:即着眼于努力调动职工的生产积极性,建立一种使职工关心企业,与企业共命运的机制。要建立这种机制,在经济上应努力扩大职工与物质生产资料的结合度。

值得指出的是,直到目前为止,国有企业改革的方式采取的是渐进式增晕改革,体现怕累托改进效应,说白些,即是指国有企业的严权制度仍然停留在国有资本雇佣、拉制、占有劳动的阶段。职工是国有企业的雇员,他的特征是只领工资,而对企业利润役有分享权和索取权,这是资本与劳动相分侥的生产过程,企业职工仅仅是劳动者,而不是生产资料的直接所有者,劳动联合与资本联合相脱离。这就是职工积极性不高的根本原因。据1996年省总研究室对2626名职工闭问卷调查统计,有93.4%的职工认为工作员挣钱谋生的手段。在回答“您如何评价您J作的努力程度”时,认为巳达到最大效率f只占29.9%。回顾历史,过去职工之所以雇接受国家资本雇佣劳动的制度,一是平均义、大锅饭、铁饭碗的作用,二是企业在很而的水平上包办了职工的生老病死。因此,职I的积极性主要靠平均主义分配制度来控制。如今,随着经济体制的转变和一系列改革措施的出台,职工不仅要自己买住房,承担部分医疗费,子女教育投资费,还要面对下岗、失业的风险,这样在计划经济体制下被压制掉的职工对个人财富以及企业资本占有的愿望,因所处经济环境的变化被重新激发出来,而且越来越强烈。如果这种使自己的劳动与资本结合的愿望得不到适度满足,那么职工从最初的为政治热情而工作发展到“给多少钱干多少活”的典型雇佣劳动观念,就是必然的结局。照理,如果职工对自己作为企业主人这一角包有较大的认同,又经历了几十年的主人翁观念教育,其工作积极性主动性应该是很高的,偏偏我们看到的不少事实是国有企业效率的低下甚至丧失。

面对这些情况,有的人单方面责怪工人阶级丧失了五、六十年代的主人翁责任感,而不愿意深一步的思考,主人翁责任感不可能从天上掉下来,也不可能由外部强加进去,职工有没有主人翁精神,有没有主人翁的行为,这是涉及到主体内在感受和价直判断的问题。作为特定企业环境里的职工,其行动的内驱力、主动性、积极性,光靠外部世界的强削性规范和单方面的道义支撑,是很难出观的;它更多的来源于职工对本企业的认同或归属感以及由此形成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如果说在劳动与资本相脱离的环轨里,职工的积极性被激发出来,那也是被动的、一时的,而不是主动的、恒久的,他的劳动也不是自主的。因此,在国有企业里,要使职工的劳动向自主劳动转变,就要必须以企业制度创新为契机建立起劳动与资本有机结合的机制。这是实践马克思关于在“生产资料共同占有基础上,重新建立劳动者的个人所有制”的最好时机。如果我们仍按“国家投资,全归国家所有”的办法,职工只是领取工资的劳动者,那么就会犯马克思批判资本家的资金自下金蛋的神话那样的错误。

为此,通过产权制度改革,确立劳动与资本的关系,只是按照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基本原理,即商品的价值是由劳动创造的,其它要素只不过是参与生产过程和价值形成过程而已原理,恢复和确立马克思的劳动创造价值理论在社会主义公有制企业中的实践性和真理性。、职工持股制的现实意义在我国,按照宪法规定,职工既是国家的主人,也是企业的主人。但必须注意到,职工作为劳动者要成为真正意义上的主人需要一定的生产力条件,在这样的条件具备以前,主人的地位是要大打折扣的。因此,如何通过产权制度改革,实现劳动与资本的结合,必须是企业制度创新的核心内客。它具有深远的现实意义。经过多年的探索和实践,经济学家们提供了多种可供选择的国有存量资产重组模式。我们认为,对于广大中小型国有企业来说。股份合作制是最有现实意义的选择。理由是:

1.符合中国的国情。据1995年的统计材料显示,国有中小型企业的资产合计为17515亿元,负债合计为12538亿元,国家把中小型企业的资产通过内部职工持股的办法将产权转让给企业内部的劳动者,可以收回所有者权益5000余亿元。这样。通过股份合作制的形式对国有中小型企业的产权进行改革,全局性地实现国有企业经营机制的战略性改变,又根本性地解除了国有企业的过度负债和银行体系中的不良资产,并为金融体制改革和社会保障体系的建立创造了有效需求。目前在我省的一些地区,股份合作制的改造已经实践了较长时期,成功的例子也比较多,积累了大量的经验。为此,1996年11月12日粵体改[1996]118号文件已经发出了《企业试行员工持股的若干意见》,对职工持股的形式,目的条件等等都作了规定。

事实证明,这些意见和规定是切合实际的,也符合世界经济发展的趋势。以深圳市莱英达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为例,实行股份合作制后,1996年上半年,公司工业总产值5228万元,比1995年同期增长157.15%,为全年计划的84%;销售收入4561万元,比1995年同期增长218.44%,为全年计划的83%;实现利润483万元,比1995年同期增长225.64%,为全年计划的81%。

2。通过建立一种新的利益驱动机制,能使职工与企业形成捆绑型利益共同体。由于将国有资产、集体资产、个人资产三者结合起来,使职工既分享工资又分享利润,职工有动力、有责任、有义务、有权力来参与除了自己的劳动力之外还同时拥有其它生产要素。实践表明对国有企业存量资产作出上述改革,在现有的生产力条件和未来不确定因素的约束下,与计划经济的产权结构相比,显然更能适应市场经济的竞争环境,更好地解决企业职工的激励问题,因此是一种富于效率的经济组织形式。当然一种产权组织形式的有效程度并不取决于理论的设计程度,最终取决于实践提供的客观依据。肇庆市对国有中小型企业采取注资经营的做法,企业经营责任班子及全体职工。按照企业国有净资产的一定比例,以股份形式向企业注入一定的资本金,使企业改革由增量改革向产权保值的存量改革转变,又充分调动了职工的主人翁积极性,使企业真正成为“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利益共同体。总之,国家通过向企业职工出售国有产权的形式,可以实现国有企业存量资产的决定性重组,企业职工既是投资者,又是劳动者。这些新型的劳动者产权主体,根据《公司法》,重新组织有效的劳动协作形式,进行企业制度的创新,从而为原有的“软预算约束”行为向“硬”约束转化。

(作者单位:省总工会办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