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职工技协工作的思考
最近,省技协与有关产业负责人一行8人考察了粤东五市即河源、梅州、揭阳、潮州、汕头技协工作情况。与九十年初我们的一次粤东行相比,粤东大地产生了巨变:呼唤了百年之久的广梅油铁路通车;高等级公路遍布粤东城乡;山区的经济作物产业化开发已初具规模;村镇是新的,城市是新的,机场码头等等都是新的,总之,粤东的巨变令人振奋。技协工作呢?这个话题就不能象形容经济形势那样到处是一派莺歌燕舞的景象了,发展不平衡,有先进有后进;有令人兴奋的亮点,也有多年的空白还是空白。这个话题多少有些沉重,但更多的由此引起的思考。
基本概况
我们所走过的粤东五市共辖18县3市(县级)。五市中河源、潮州、揭阳是新建市。二个老市即梅州和汕头的技协工作已有多年历史至今仍然不错,不论是基层的群众技术工作还是新形势下的有偿技术服务,都有可圈可点之处尤其是汕头,自从姚佑荣同志主办这项工作以来,开拓了一个新的局面。有偿服务从无到有,鼎盛时期的九五、九六年,营业额达二千万,在我省中等城市中也是名列前茅的。潮州市在升格前的技协工作就相当有基础,这几年在有偿技术服务方面也有了新的进展,群众性技术工作仍保留了其特色,新组建的揭阳市今年原想把职工技术协会的架子搭起来,后觉得经济形势不好就作罢。河源市象揭阳市一样,至今仍未成立市职工技术协会。经我们的宣传和鼓动,似乎也有些兴趣。至于21个县和县级市,只有三分之一左右的技协组织,活动得较正常也只有梅县、潮阳这么二、三个县(市)罢了。大多数县和县级市既无组织,又无活动,与江、浙、上海等省、市百分之百地级市和县、县级市都有技协组织且活动较好相比,这个差距实在太大。三届三次省技协全委会工作报告中提出二年内百分之百的地级市,百分之八十的县和县级市都应成立技协组织且活动正常,就是针对这个问题的现实提出的。但一年快过去了,地方工会技协组织上的建设仍不见有起色,有些地方还产生了萎缩。问题在哪里呢?
技协就是生产力不要把技协当成包袱
对于地方技协工作上的落后这一事实,多年来我们的认识是:广东地方上传统的产业落后,工会的力量不如北方兄弟省市强大,技协活动的开展有一定的难度。这仅仅是问题的一个方面。但为什么兄弟省区广西地级市技协工作从总的方面来说要比我省好,论传统产业力量,我省地级市普遍要比广西还要强些,我们得出的结论是:我省地方工会对技协的重视比不上广西,这也是问题的一个方面。但我们很少再往下研究:为什么我省地方工会普遍不看好技协?这次粤东行,我们强烈感受到,一些地方工会的同志把技协这一新时期工会工作最富生命力、最富创造力的一部分看成可有可无,有的甚至认为是一个包袱,他们有畏难情绪;我们这里产业力量薄弱,当前企业困难多,连工资都发不出,还搞什么技协。技术交流、技术攻关、技术协作等等是过去的事,目前人们多向钱看,没心思搞这个;搞技协是费力不讨好。弄不好就是个包袱,等等。他们虽然没有这择明白无误地表达上述意思,但那犹疑、观望的神情和欲谈又止的表述,使我们强烈感受到了上述的一切。由此,引起了我们深深地思索。
这些想法,是非常现实的。多年来,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技协工作的形势已产生了巨大的甚至是本质的变化,已经在顺应市场经济要求方面做了许多重大变革,但是我们在对外的宣传,甚至是在工会内部工作的布置上都不敢突出这最有生命力的变革。还是脱离实际,宣传那些违反价值规律的计划经济的那一套。自然,就引不起以求实著称的我省某些地方工会同志们的兴趣了。我们没有在工会内部,用明明白白的语言,阐述技协概应市场经济已产生的根本性变化,它能对新时期工会工作产生怨样的影响,地方工会的同志对技协的概念还是十几年前的一套,当然引不想他们的兴趣。这不能说不是我们的一个失误我们一行在河源工会座谈时,用明明白白的语言阐述了:河源能不能开展技协工作?应在那些行业里开展?开展这些技协工作有那些优惠致策?它能对当地工会工作产生哪些推动作用,它能给地方工会带来怎样的社会及自身的经济效益。外省,尤其是浙江省舟江市这个不足百万人口的千岛之市的工会用了两年时间抓技协,团体会员费就近20万的事例,引起了市工会领导的大兴趣,他们一再表示,要认真研究这个问题。
当前技协工作的突破点在哪里
当前,传统产业,尤其是技协起家的那些行业如机械、电气、轻工、纺织、化工等,都遇到了不少的困难,技协工作也就受到了很大的影响。我们说的萎缩,也就是指在这些行业里技协工作的萎缩。
但在一些带有一定垄断性的行业,如铁路,民航、邮电、电力、公路、交通运输、城市公用事业,口岸单位等,这些行业在由计划经济当市场经济过渡的过程中,由于机制上的滞后为技协的开展预留了较大的空间。在这些行业里,技协开展的有偿技术服务活动,弥补了企业被体制制约的缺陷,展现了前所未有的生机与活力。而技协的有偿技术服务又给群众性技术活动注入了宝贵的资金,群众性技术活动又在新时期找到了自己的位置,引起了企业行政领导的关注、这些行业,发达的大城市、经济中心有,一般中等城市,甚至城镇乡村都有,而且原先基础薄弱的地区在这些行业中发展得还更快一些,粤东地区技协工作这几年在上述行业中都有长足发展。但这些发展,很遗憾,一般都是由省一级产业自上推动下来的,地方工会的主动作为反而不够。我们一行的第一个夜隐留宿于龙川县城,接待单位是广梅汕铁路龙川车辆段技协,我们感到亲切。可惜,至今,河源市,龙川县都还未设技协组织。
上述行业,既是国民经济的增长点,也是我们技协的增长点。他们的潜力非常大。如果说这几年我省技协没有大的滑坡就是这些新兴行业的技协起到了关键作用。这个观点,去年的省技协三届三次会议的报告中提到了,最近广州技协的一篇工作研究也提到了。这次粤东行,我们一路走,一路讲。事实上粤东技协的增长点也是在这些行业,只是地方工会主动推动不够。
应把技协的企事业当成地方工会三产的支柱
各地方工会抓工会三产的力度,要比抓技协工作的力度不知大多少倍。这是新时期工会工作战路上的思考。但如何抓好地方工会的三产,问题就不那么容易了。有些工会基础较好的地方,有场地、有资金、搞房地产、搞围墙经济,条件很好,但一些工会基础较薄弱的地方,尤其是一些新建市、县,工会只是几个人、十几个人,在政府大楼办公,一无阵地,二无资金。工会三产如何起步?这一点,应该学江、浙、上海。上海把工会、技协的直属企事业列为工会三产的主要支柱,江、浙、上簿百分之百的地级市和县,县级市都有技协组织,而且有偿服务到县一级都开展,行动有目标,实绩有指标,一年一个台阶地推进,一些县级技协团体会费过百万。广西苍格县经济并不发达,县总工会经费困难,从90年代初大抓技协,有偿技术服务很快有了突破,目前团体会员费年收入十几万,解决了工会经费不足的大问题,他们的经验是工会主要领导亲力亲为,县总工会的班子就是技协的班子,这是县一级工会搞技协的榜样。江、浙、上海、广西能做到,广东为什么做不到?这是一个认识问题。汕头市技协当成工会经济的支柱来抓,奋斗三年,把技协有偿服务营业额搞到五千万,占到工会三产的三分之一。
从技协的角度来看,主动将有偿技术服务活动这一部分工作放在工会三产的角度来考虑,把技协有偿服务活动纳入工会实业的轨道。有什么好处?一是容易扭转地方工会对技协的看法,二是容易引起地方工会的重视,三是各级工会对实业领导的力度大,技协有偿服务坐上这条船,会收益不少。这样做,有的同志担心会没了技协特色。不会,群众性技术工作无偿那部分该怎么做还是怎么做,并且,有了经费,有了基层活动,工作更好做,有偿服务这部分纳入工会三产,宣传和重视的力度就不一样,这很可能是我们技协工作起飞的又一个契机。党的十五大之后,我国经济改革进入了一个更深的层次:即国有经济产权重组,打破传统的公有制模式,一切从“三个有利于”出发。在这么大的变革时期,如何把握技协工作的走向,技协有偿服务能不能在资产重组过程中争得自己的一席之地,全靠我们自己的认识和把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