妥善安置下岗职工,尽力减轻社会负担

廉江市化工有限责任公司是由原廉江市磷肥厂转制成立的一间国家控股的股份制企业。公司的前身—廉江市磷肥厂,因各种原因停产两年多,九五年四月,依靠内部的力量承包经营,使企业恢复了生机和活力,妥善安置了下岗职工,为稳定职工队伍,减轻社会负担作出了积极的贡献。九五到九七年连续被评为廉江市工业系统的先进单位;九六年被廉江市委、市政府树为廉江工业的一面红旗;九七年又分别被廉江市和湛江市委、市政府授予先进集体光荣称号。

原廉江市磷肥厂,是一间始建于七0年的小型化肥厂,原有职工347人。九十年代初期,由于市场疲软,原材料、电力、运输价格猛涨,导致资金周转困难,,生产成本迅速提高,形成生产越多亏本越大的局面,再加上企业管理不善,生产设备又不配套等种种原因,使企业负债超过2000万元,至九三年七月已无法正常运转而被迫停产。除各股室留守的工作人员和厂职工子弟学校的教师外,有258名职工下岗放长假,占在职人数的74.4%。下岗职工每人每月发给生活费70元,让其流入社会自谋生活出路。这部分职工有的上街踏三轮车拉货搭客;有的外出打工或摆菜摊;有的到农村帮农民插秧、割禾、斩甘蔗等,靠领取微薄的收入来维持生计;甚至有少数体弱多病、年纪又大的,只能靠亲友资助或借债度日,无形中给社会增加了负担,也给社会带来了不稳定的因素。

在企业停产期间,厂领导也曾千方百计寻求解脱的办法,包括招商引资,洽谈联营,来料加工等,但最终均因企业的经营环境太差、经济包袱过重而吓跑对方。在企业濒临倒闭之时,于九五年四月,经上级主管部门批准,由现任公司董事长、总经理赵茂牵头,以厂属下单位供销公司的名誉,集体承包原厂的全部设备进行生产经营。供销公司以赵茂为主组成了一个强有力的领导班子,在资金短缺、设备残旧的情况下,克服重重困难,自筹资金近300万元,作为维修厂房、设备和复产的启动资金,终于在九五年六月使这间停产两年的“死火”企业恢复了生产。8企业复产后,通过挖掘生产潜力和进行一系列的技术改造,使生产规模逐步扩大,妥善分流和安置了下岗职工,稳定了职工队伍,改善了职工生活,减轻了社会负担。

主要做法是:

1、优化组合,发挥专长。复产初期,首先安排了70名下岗技术骨干回厂上班。发挥他们的技术专长,使他们日以继夜地抢修厂房、设备,经过短短五十天的奋战,顺利地完成了任务,为全面复产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2、困难职工,优先上岗。根据下岗职工的生活困难程度和生产需要,企业的领导班子提出,在搞好发展企业经济的同时,要把原厂下岗的困难职工逐步安排上岗。因此,企业通过访贫问苦,走访职工家庭,摸底调查,分类排队,优先安排32名生活特别困难的职工重新上岗。例如:该企业下岗女职工廖兆英,其丈夫也是市果菜公司的下岗工人,身体长期患病,子女均在校读书,全家4口人的生活就靠她起早摸黑摆清补凉摊档的微薄收入和向亲友东借西讨来维持。企业了解到她的实际困难后,优先安排她上岗,此后,每月她有800多元固定收入,基本解决了生活问题。今年她丈夫不幸病故,企业又给她补助了3000元,让她妥善地处理了后事。孤儿陈斯媚姐弟俩人,父母双亡,无依无靠,弟弟陈铁石投靠亲友,无钱上学,企业除给他们困难补助外,并优先安排陈斯媚上岗,解决了姐弟俩的生活出路。

3、不用不弃,保障生活。在下岗人员中,对那些年纪偏大,没有文化,没有技术专长,没有工作能力,本人又自愿要求下岗的,企业采取不用不弃的态度,除每月给他们缴纳社会统筹养老保险金外,还补助生活费115元,使他们生活得到保障,让其到社会上寻求生活出路如职工徐金、梁爱连夫妇自愿下岗后,租赁罗洲商场柜台一条,经营小百货,收入可观,进一步改善了生活。

4、自由择业,保留公职。对于有一技之长或走到社会已创出了致富路子而要求停薪留职的职工,企业鼓励他们出去自己创业,同时要求他们缴纳本人社会统筹养老保险金总额的50%,其余部份由企业负责,可保留他们的公职和计算连续工龄,以解决后顾之忧。职工钟义绍下岗后,自筹资金经营大米、饲料生意,原担心回企业上岗,生意无法打理。企业同意其停薪留职后,他全身心投入经营,使生意越来越兴旺,建起了私人住宅楼,还购买了一部小汽车,给顾客送货上门。

5、厂内退休,落实待遇。对于体弱多病,难以适应紧张而繁重体力劳动的,男职工满55周岁以上,女职工满45周岁以上又未达到法定退休年龄的,在自愿的基础上,企业批准其厂内退休,按九三年的工资标准给他们发基本工资,并按正式退休职工的规定享受福利待遇。个别生活特别困难的,还照顾安排其家属子女上岗,解决生活出路。如内退职工腾如英、占永娟、关卫东等内退后,企业及时安排他们的子

6、扩大生产,解决就业。为增加职工再就业的机会,企业通过技术改造,使硫酸生产线由原来2万吨扩大到了3万吨;普钙生产线由年产2万吨,改造成10万吨;新建氟硅酸镁车间投产,年产2千吨;今年又在贵州省息烽县购买一家年产3万吨的磷矿粉厂,现已投产。生产规模的不断扩大,妥善安置了职工再就业。目前原厂下岗的258名职工,已全部分流、安置完毕(其中下岗再就业159人、企业内退38人、自愿下岗和停薪留职61人),还吸收家属子女就业25人,安排外厂下岗职工30人,临时工和日工157人。现在企业在岗人数达460人。

企业复产三年来,经济效益一年比一年高,职工收入也逐年增多。九五年只生产半年,就完成工业产值1300万元(现行价,下同),实现税利43.44万元,创该企业历史最高记录;九六年完成工业产值2662万元,税利124.3万元,分别比上年增105%和226%;九七年完成业产值3716万元,税利158.14万元,分别比九六年增140%和127%。今年工业产值可望超过5000万元,实现税利300万元。职工每人月均收入由九五年600元提高到今年的900元。

目前企业产销两旺,职工人心稳定,企业发展前景良好,将以最大的努力,继续扩大生产规模,力争本世纪末实现工业年产值超亿元,努力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为国分忧,为社会出力,作出更大的贡献。

(执笔:黄兴茂吴兴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