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工会“九大”以来实践与探索的回顾与前瞻

——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确立工会工作大局观

从党的十四大明确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以来,我国的社会经济文化建设进入了空前活跃的历史阶段,来自经济领域的革命,使广东工会“九大”以来的实践也随之迈进了一个更加丰富多彩,更加复杂多变,也更加广阔的领域,工会工作出现了一系列新情况新问题,工会干部面临了更多的机遇与挑战,工会也在机遇与挑战中使自己作为职工利益代表者和维护者的形象越来越清晰。可以说广东工会“九大”以来的几年,是不断实践与探索的几年。因此,有必要对这几年作个认真的回顾与总结。当然,与丰富的实践比起来,理论的总结与概括是很苍白的,但是,建立于实践基础上的回顾与思索,却是我们当前必须做好的一件基础工作。

从工会“九大”的工作报告以及二次到六次全委会的工作报告,我们可以很明显地看出,工会工作的开展始终有一个中心,即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也始终有一个大局观,即改革、发展、稳定这个大局观,这个“中心”和“大局观”体现了职工眼前利益与长远利益的统一;具体利益与整体利益的统一;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的统一。把工会工作放到大局中去认识和思考,是尉健行同志一再强调的重要论断。省总1996年工作报告明确提出:“要深刻认识改革发展稳定三者的内在联系,在改革发展稳定大局中,找准工会的位置,作出应有的贡献。”1995年,省总在总结工会工作取得的经验时,指出“在工作指导思想方面,坚持把工会工作放到全党全国的大局中认识和把握,善于从全省经济、社会以至国际舞台的宏观上认识工会工作。”确立1995年工作的指导思想时,也强调要“以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和中央提出的经济工作总的指导思想为指导,紧紧围绕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来开展工会工作。”广东工会这几年之所以能取得较大成绩,跟思想上树立这种大局观有密不可分的联系。

目前,在大局中找准工会的位置,发挥工会作用的观念已经牢固地树立于各级工会干部的头脑之中,它除了提高了各级工会干部思考问题的高度外,还使各级工会较好地理顺了以下几个关系:

一是工会独立自主开展工作与加强党的领导的关系。在多年的实践中,各级工会深深体会到,工会独立自主开展工作,不能离开党的领导,这是改革发展稳定大局的需要,也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需要。事实也充分证明,多年来,在开展新经济组织工会组建、提高工会干部素质、开展群众经济技术工作等等方面,如果加强了党的领导,工会开展这些工作时就显得积极主动,富有成效;工会在开展两个文明建设中就能够做到方向更加明确,措施更加得力。而工会在党的领导下,独立自主地开展工作,就是要充分发挥各级工会干部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不拘泥于传统的经验和做法,而是树立起明确的探索创新精神。

二是工会与政府及企业行政的关系。在大局中开展工会工作,必须始终依靠各级政府与企业行政的支持。这是工会作为党和政府的桥梁和纽带的必然要求。工会“九大”以来,各级工会之所以在送温暖工程,成立解困救急基金会,促进再就业工程,推行平等协商,签订集体合同等多方面开展得有声有色,无不与政府的支持有关。政府的支持,又使工会在开展上述工作时,更加扎实有效,它促使工会进一步密切了与职工群众的联系,赢得了广大职工的信赖与支持,也树立了工会的社会形象。而工会也在实践中做到以政府的中心工作为自己的工作重点,落实到企业就是以企业的发展为重点,动员组织广大职工为企业发展作贡献。政府的支持,为工会开展各项工作提供了更加杨通的渠道,使工会在表达职工呼声与愿望中更加密切了与政府的联系。

三是职工具体利益与国家整体利益的关系。“九大”以来,工会在贯彻落实工会工作总体思路过程中,始终突出“维护”这一基本职责。但是工会始终站在全局的高度来开展维护工作;始终把维护职工具体利益问题放到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这一大的背景中去理解和实施;也始终把职工的具体利益放到国家企业整体利益中去思考和把握。正因为这样,它促使省总工会一方面加大了依法维权的力度,在立法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先后通过省人大出台了《广东省企业职工权益保障规定》、《广东省企业集体合同条例》,还积极参与了有关法律法规的制订和修改工作,车源头上宏观上维护职工合法权益;一方面在实践中教育职工提高法律意识,理解支持和参与改革,促进企业改革和发展,有效地保护调动了广大职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为广东的改革发展稳定发挥了主力军作用。

由于树立了大局观,处理好了三个关系,使广东工会在完成历史性的转变中迈出了可喜的一步。这种历史性转变,主要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一是在自己的活动内容和活动领域上,由计划经济下以政治活动为主转变为以经济领域为主的全方位的活动内容和活动领域。二是在活动方式上,由计划经济下的行政化的,自上而下的方式逐步转变为依法开展活动的方式。三是在内部的组织关系上,初步由集权制转为民主制。

确立大局观,处理好三个关系,是工会在迈向二十一世纪的过程中必须更加明确的指导思想,否则,工会将在大局中迷失方向,丧失位置,失去形象。因为我们面临的新世纪将是更加复杂多变,充满更大挑战的世纪。

一是工会的生存环境发生了更大的变化。随着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过渡,工会工作铁板一块一成不变的格局已被打破,不可预测的因素增多。工会所面对的社会将是更加开放的社会;面对的职工将是更加开放的职工;面对的企业也将是更加开放的企业。在旧的平衡被打破,建立新的平衡的过程中,工会遇到的矛盾将更加复杂。工会干部如何去适应更加开放多变的环境,既有观念问题,也有素质问题。因此,在不可预测因素增多的情况下,如何提高工会工作的可预见性和科学性,必然要求工会在指导思想上要有全局观。

二是工会工作领域不断扩大。国有集体经济一统天下的时代已经过去。我们所面对的还有港澳台企业、外商投资企业、乡镇企业、私营企业、股份合作制企业、股份制企业、承包、租赁企业,还有机关、文教卫、事业单位等等。这种领域的扩大化,已经对工会组织的运行机制、活动方式提出了诸多的挑战,目前工会在这种挑战面前还显得办法不多。而只有站在改革发展稳定大局的高度,才能处变不惊,在纷繁的工作中抓住纲,才能够把这种变化作为推进工会彻底完成历史性转变的机遇和实验场。

三是利益主体凸现,利益关系复杂化。与经济成份多样化同步而来的必然是利益关系的复杂化。工会如何在公平与效率、国家集体利益与职工个人利益、动员组织职工开展活动与相应的物质鼓励、如何协调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力之间的矛盾如何在多种分配方式并存,多元社会利益主体并存的格局中,代表和维护职工利益等等方面,其途径和手段都有待我们去探索。而这种探索又不能违背大局,必须服从并服务于大局。

四是职工的流动性增大。一个更加开放的社会和更加开放的企业,职工的流动性在劳动力市场这个中介的作用下必然加大。首先是第一产业劳动者向第二、第三产业转移,第三产业的劳动者不断增加,产业工人相对减少。其次是职工在企业之间的流动会因企业改革,而在不同所有制之间的企业流动。流动,使原来的会员管理等出现了不相适应的管理体制,而当前,对如何在流动中团结凝聚职工,提高职工的组织化程度,不仅对工会组织建设提出了挑战,也对工会的活动方式提出了挑战。

当然,工会面对新世纪所碰到的问题远远不止这些。可怕的不是碰到问题,而是在新问题新情况出现的时候,用什么立场、观点去分析去解决。站的高度够了,能使我们扩大视野,立论的观点对了,能使我们在问题面前游刃有余。做到这点,就不能离开大局。

(作者单位:广东省总工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