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应市场经济新体制,积极推进非公有制企业民主协商建制工作

顺德是省委、省政府确定的综合改革试验县、市之一。1993年下半年开始,我市企业改革产权制度,转换经营机制,目前,我市镇以上企业转制工作已基本完成。企业转制后,一些企业产权变为私有,企业性质的改革,使工会工作面临全新的挑战,职工民主管理的形式和内容需要进一步探索,员工合法权益的维护工作也显得十分重要。如何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客观要求,在企业理顺劳资关系,落实“依靠”方针,保证职工的主人翁地位,发挥职工民主管理、监督、参与作用,这是企业转制后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急待解决的艰巨任务。为此,我们根据企业转制的新形势和新要求,把公有集体转为私人经营的企业,推行工会代表职工与企业经营者实行定期民主协商的制度,作为一项重要措施来抓,目的是要通过建立民主协商制度,在私有为主体的企业中寻求出工会依法开展活动和职工民主管理的有效方式,并为依法维护员工的合法权益制度上和工作方式上提供保证。经过两年多的努力,到去年底全市已有192家企业建立了民主协商制度,建制率达70.4%。

一、 在非公有制中建立民主协商制度势在必行。

我市企业转制,着力于产权改革,大力发展混合型经济,优化公有资产结构,改革单一公有制的产权结构。企业转制后产权变化的情况多种多样,有政府独资或控股经营的,有转让部分产权给外商的,有产权赎买给私人的,有产权公有而由个人或少数人承包或租赁的以及由大多数员工或全员承包或租赁的,等等。原来计划经济条件下以职代会为基本形式的职工民主管理工作的那一套已不适应企业转制后的新情况。特别是公转私有经营的企业,职工的地位发生了变化,在国家仍是主人,但在企业里已不是主人翁,而是被雇用的劳动者,职工代表大会制度的五项职能不被经营者所接纳。非公有制企业经营者认为:盈利是我私人的事,不需要职代会来审议;业务招待费是我自掏腰包,更不必向职代会报告;至于民主评议班子,更是无从谈起。因此,职代会制度在以私有经济成分为主体的企业根本行不通,非公有企业职工民主管理工作也受到削弱。

我们通过分析转制企业工会组织和职工民主管理工作的现状,感到企业体制改革了,这些公转私营企业的工会工作机制也必须进行转变,应建立一种与之相适应的民主管理模式,才能在政治上和制度上保障工会的地位和作用的发挥。因此,我们抓住贯彻落实全总十二届二次执委会议提出的工会工作总体思路和省委办《关于现代企业制度试点企业工会和职工民主管理工作的意见》这个契机,采取有力措施扭转职工民主管理工作的被动局面,根据企业特制后的新情况努力开拓职工民主管理工作的新路子,探索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的以私有经济成份为主体的企业民主管理制度——民主协商制度。通过建立由工会代表员工与企业经营者围绕职工和企业普遍关心的热点问题和集体合同的签订和履行情况等进行民主协商,使工会获得了法定的地位和依法履行职责,体现工会在维护职工合法权益、协调企业劳动关系、促进企业稳定和发展等方面的作用。

二、 依靠党政支持,全面推进民主协商建制工作。

我们意识到,要在非公有制企业中推进民主协商的建制工作,必须依靠党政的重视、支持及工会自身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的发挥。我们在推进民主协商建制工作中的做法是:

(一) 主动争取党政的支持。1994年,我们联合市工业发展局等四个部门发出了《关于加强转制企业职工民主管理的意见》,1995年7月我们又与市工业发展局、贸易发展局、市政建设局联合制定了《关于贯彻《广东省关于现代企业制度试点企业工会和职工民主管理工作意见》实施办法》,并由市委办批转于当年8月1日起实施。《实施办法》提出根据企业不同情况实施多种形式的职工民主管理,把党的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方针落到实处,其中以私有经济成份为主体的企业,必须建立工会代表职工与企业经营者定期民主协商的制度,这是私有经济为主体的企业职工民主管理的基本形式。为便于基层工会掌握民主协商的具体操作,1996年3月,我们还专门制定了《顺德市私有经济为主体企业实施民主协商制度的式行办法》,对民主协商的性质、任务、目标、内容、程序以及工作方式等,都作了具体的规定。《实施办法》和《试行办法》比较符合我市企业的实际,政策性和操作性很强,有了这两个文件,工作就好做了。由于在复杂的情况中逐步理顺方方面面的关系,我们就扭转了企业转制后职工民主管理的被动局面,牢牢地把握住工作的主动权。

(二) 抓好试点,逐步推开。市委办批转文件和《试行办法》下发后,我们经过深入细致的调查和对本市实际情况的分析,选择了容奇镇为试点,在该镇私营企业和私人承包企业中全面推进民主协商建制工作。在试点工作中,我们会同镇工委会深入到企业做好宣传发动和组织协调工作,一方面直接与经营者恳谈,向他们宣传有关文件精神和民主协商制度的目的、意义,要求企业经营者给予支持和配合。一方面鼓励基层工会大胆开展工作,帮助基层学习文件,提高认识,明确要求和做法,使他们解除各种顾虑,积极投入到民主协商建制工作中去。在不到一年的时间内,容奇镇9家转制为私人经营管理的企业中已有8家建立了民主协商制度,并普遍召开了两次民主协商会,把谈判协商的机制引入工会的维权工作中,协商会的质量和效果一次比一次好,收到了维护职工合法权益、稳定企业的劳动关系、促进企业发展的明显效果。如容奇镇德胜针织印染厂由私人进人第二个承包合同期时,职工普遍担心经营者会延长工作时间、降低工价和减少福利待遇。承包者平日对此也有不少议论,因而厂内人心浮动。该厂工会抓住职工的热点问题,邀请承包者召开民主协商会,在民主协商会上,工会主席充分肯定承包经营后在各方面所取得的成绩,代表们畅所欲言,为企业发展献计策,承包者当场表示实行“工价、劳动时间和福利待遇”三不变,使全厂职工打消了顾虑,生产积极性倍增,为企业承包经营创造了稳定的内部环境,使企业保持了增效发展的好势头。

我们在试点取得经验后,迅速召开非公有企业民主管理工作现场会议,推广了容奇镇的典型经验,大力推进非公有制企业建立民主协商制度,目前,全市有192家私营、外商投资企业、已转制以私有为主体的企业建立起这项制度。

(三) 规范程序,提高质量。我们在全面推进非公有制企业建立民主协商制度工作中,注重抓好建制工作程序工作质量。非公有企业民主协商制度的基本形式是民主协商会议,开好民主协商会议,我们主要是抓好三个环节:一是协商会议的准备,包括广泛征询、收集职工意见,确定协商议题,协商内容包括生产经营、职工教育、劳动保护、安全生产、职工生活、保险、福利等,会前召开工会委员会议,确定参加协商会议的工会方代表名单,提前将协商内容送达经营者,并定出协商会议的日期。二是召开协商会议,双方协商代表到会,由工会做好协商会议的记录工作,经双方协商一致后,将协商结果填写《企业民主协商会议记录表》,双方首席代表签字,立案存档。三是会议的执行,经双方协商的结果向厂全体职工公布,并在实施中做好检查监督工作。由于抓好这三个环节,已建制企业的职工民主管理工作得以规范,提高了民主协商工作质量,使非公有制企业职工民主参与、民主监督、民主管理工作得到落实。

三、 在推进民主协商建制工作中的几点体会。

(一)民主协商制度的建立,有利于职工参与经营管理,协调企业劳动关系,共谋企业发展。如顺德松下精工有限公司工会与公司行政自1997年4月建立劳资民主协商制度以来,双方共进行了13期劳资民主协商会议,议题涉及到公司事业计划、经营管理、工资制度、员工的福利、劳动保护、安全卫生、员工培训等。通过实行这一制度,加强了工会与公司行政的沟通,协调了劳资关系,促进了企业发展。

(二)通过建立民主协商制度,基层工会的地位得到认可,工会组织成为企业中团结广大员工的核心力量,维护员工的合法权益有了进一步的保障。我们在实践中体会到,非公有制企业建立民主协商制度后,工会的地位和作用有了明显的加强。一方面工会在维护方面的作用更好地突出出来,通过民主协商,有效地维护了员工的合法权益,从而增强了员工对工会组织的信任和依赖;一方面使私人经营者清楚地意识到工会组织的社会地位和作用,促进相互尊重和合作。

(三)通过建立民主协商制度,提高了基层工会干部的综合素质,使之与市场经济的客观要求相适应。由于民主协商的内容广泛,需要掌握多方面知识,特别是需要有较高的政策理论水平,民主协商制度的建立,不仅锻炼了工会干部队伍,而且促使他们学习各项方针政策和法律法规,学习企业经营管理和市场经济知识,注重研究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工会工作,这就使这些企业的工会干部综合素质和工作能力得到了提高。

(执笔:周远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