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山区脱贫致富建功立业
一一广东省劳动模范、全国乡镇企业家、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蕉岭县福蛉水泥厂厂长严蕴开同志先进事迹
蕉皊县福皊水泥厂地处粤东山区的新铺福岭村,自1982年投产以后,企业从小到大,从落后到先进,经历了艰难曲折的创业历程。目前,企业职工650多人,生产能力巳达24万吨,固定资产8000多万元,13年来共生产水泥58万吨,创产值1.28亿元,实现税利3500多万元。职工年均收入达6000多元,企业先后为全厂职工办理了简易人身保险、医疗保险、退休保险。自88年以来,企业先后被评为“省级先进企业”、“省级节能企业”、连续七年“重合同守信用企业”,92年被农业部乡镇司评为中国乡镇企业500家最佳社会效益第286名,93年被省委、省政府授予“省级文明单位”称号。“双福牌”425普通硅酸盐水泥评为“省优质产品”后,91年又获国家产品质量认证,是国家批准的第一批可供出口的水泥产品,93年全国质量万里行活动中被省技监局推荐为全省百家产品质量信得过企业之一。厂长严蕴开自91年以来先后获“全国乡镇企业家“、“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广东省劳动模范”等一系列荣誉。
克服困难办企业
福岭村地处韩江水系的石窟河畔,全村3000多人,人均只有2分耕地,且常受旱捞灾害,曾是个“生产靠贷款、食粮靠返销、困难靠救济”的“三靠“山村。为了生计,过去村民们只得离开家乡,四处谋生,青壮年有的跑新疆、青海,有的甚至偷越国境,逃往香港、缅甸。
面对这个现实,严蕴开感到万分心痛。作为一个村党支部书记,他时刻在思考如何带领村民走上致富的道路。1980年,他在支委会上提出,利用村内丰富的石灰石资源,劳力资源充足,水陆交通便利等优势和条件,办水泥厂,走工业致富道路的构想。
在办水泥厂的过程中,他克服了六方面的困难。一是家庭困难。办厂初期,他的三个小孩仍年小在学,妻子长病在床,白天要为办广劳碌奔波,晚上又要照顾妻子服药、小孩读书。由于他一心扑在事业上,致使妻子病逝时,仍在广州出差途中。现在虽时隔8年之久,但至今想起来,他对妻子仍深感惭愧和内疚。二是资金困难。为筹集办厂资金,他不辞劳苦,找遍了有关领导。一次不行,二次;二次不行,三次。办公室找不到就在家中找;领导外出了就等着。他的创业精神,终于感动了 上级和有关部门,他们对办广的可行性方案进行了严格的审核,认为切实可行,于是,先后给了90万元贷款。1982年4月,一座年产二万吨的水泥厂在福岭村井塘岗上建成投产了,一群“泥腿子”终于爬上了田坎,成了企业的主人。三是顶住封建思想的压力。办水泥厂要开石场,封建思想严重的人煽动说;“破坏龙脉,会犯凤水”,不让开采,讽刺严蕴开办水泥厂是“劳民伤财、得不偿失”,"巅哈蟆想吃天鹅肉”。还有人寄“冥币”给他,但他心中有一个信念,一定要改变福岭村贫穷落后面貌,不实现这个夙愿,死不膜目。他顶住了流言辈语,依靠党组织,依靠群众,使办厂-事业知难而上。四是顶住刁难、诬告。、1984年,水泥厂建成并初见成效的时候,一些人就出来争夺厂长“宝座”了,说“厂长轮流当,清福大家享”。以严蕴开既担任村党支部书记又当广长不合适为由,免去了他的厂长职务。然而,水泥厂因为严蕴开的离开而走下坡路,水泥质量严重下降,工人靠贷款发工资,只几个月就亏损了十多万元,企业面临“死火”危险,党委在群众的纷纷要求下,采取无记名的投票方式由职工自己选举厂长,严蕴开以占全厂职工总数的98%的票数重新当选厂长。1987年,当福岭水泥厂方兴未艾时,又有人向省纪委、省人大写“控告“信,说他以权谋私,中饱私裘,一时间满城风雨。蕉岭县纪委、县人大组成联合调查组,深入到工厂进行为期15天的调查研究,最后否定了“控告”,将他清白、刻苦、廉洁的结论公诸于众,《嘉应日报》还在88年9月20日头条新闻刊登了东岭县纪委“为改革者撑腰”的专题评论文章,严蕴开又一次站起来了。五是克服文化、技术上的困难。严蕴开只有小学文朼水平,但他深深懂得如果不更新观念,掌握先进的科技知识,要领导好企业是不可能的。因此,他订阅了《水泥》、《现代化企业管理》等十几种书籍,抽空认真学习,遇到疑难问题,便虚心请教专家、教授和兄弟广的厂长、技术员,此外,还参加“北京人文函授大学法律只”和“厂长经理企业管理”学习班,经过多年的刻苦努力,现在他巳取得了大专毕业证书,92年被评为县专业技术拔尖入才,94年4月获梅州市“优秀科技工作者金梅获“,先后取得了四项市、具科技成果奖。六是与病魔作斗争。严蕴开间长期思虑过度,89年经医学教授检查确诊,患有神经萎缩症,但为了企业的发展,他仍乐观对待疾病,坚持一边服药,一边继续工作,直至现在仍然定期打针服药。
依资科技兴厂
该厂职工原是农民, “泥腿子”爬上商坎,管理现代化的工厂,操作现代化的机器,没有科学文化知识是不行的。所以从办广开始,严蕴开就把培训职工摆上重要位置,在广内设立培训中心,采取走出去,请进来,内外结合,长短结合,普及与提高相结合等多形式、多渠道进行学习培训,先后选送180人次到国家建材局、省、市、县等大专院校接受培训,还有一批人员参加各类业函授学习,现企业巳有16人取得大、中专毕业证书,14人晋升为工程师和助理工程师,7人评为技术员,全厂职工通 过学习培训,经考核后全部领取了岗位操作合格证书,完成了从农民到技术工人的转变。工厂投产13年来,智力投资达80多万元。
91年以来他不断主持引用先进设备和“四新”技术。在没有向国家贷款的前提下,先后引用了生料微机配料、高压静电收尘、生料电热加溫、空气疏导、电容无功补偿、微机检斤、微机包装、微机控制机立窑煨烧、中央闭路电视监控指挥生产等一系列先进设备,还投资200多万元,建立了比较先进的化验室。由于重视“四新”技术的应用,使生料产量提高到每小时30吨,吨水泥综合电耗降至84度,吨熟料煤耗降至135公斤,每年增综合经济效益100多万元。
为了增强企业发展后劲,使企业尽快形成多种经济实体的“双福”企业集团,争取在95年前实现亿元产值,企业又“筑巢引凤",新建一座五层楼高的工程师办公大楼,先后在广州市人才交流中心高薪招聘了10多名中、高级工程师来厂工作。由于工作条件良好,报酬丰厚,工程师们个个心情舒杨,努力发挥各自的技术专长,提出了各类开发科技新产品项目。目前,利用本厂废旧设备及配品配件,建造铸造车间的建议巳被采纳,今年投产后,预计可增经济效益400多万元;梅州市首家保护森林资源的复合水泥袋车间正在抓紧施工,设备巳经到位,今年六月份投产后,可创产值3000万元以上,其它新产品的开发,也正在进行可行性研究之中。
为山区脱贫致富尽心尽力
企业经济效益提高了,福岭群众的生活富裕了,全村年人均收入达2400多元,85%以上的劳动力进了工厂,15%的村民从宰第三产业,95%以上的农户建了新房,幼儿园、f小学生免费入托、入学,各种高档家用电器巳进入普通家庭。福岭村巳成为梅州市遐迩闻
名的富裕村。多年来,严蕴开指示从企业利润中拨出专款,捐助各种社会福利事业的资金合计人民币100多万元。如福岭村小学,原校址受烟尘污染,捐助20多万元,选址在风景优美的山坡下新建四幢漂亮的福岭小学,从而使村民的孩子有了良好的学习环境;捐资2万元设立村民文化乐园,捐资15万元,铺筑4500多米的水泥乡道路;捐资6万元给福岭村福利基金会(其中他个人1万元),支持7200吨水泥给蕉岭县205国道改造,92年捐资3万多元给灾区人民恢复生产,重建家园。今年教育基金百万行活动中,捐资4万元支持教育事业,及时组织企业干部职工抗旱、防洪、救灾,维修圳迫、陂头、水库,支持粮食创高产活动。此外,还先后拿出20多万元,给新铺镇兴建电视差转台、新铺敬老院、新铺中、小学办学经裳、县老干部活动中心、县青少宫、梅州市盲童学校等省内外其它福利事业。
(执笔:陈华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