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会也得“下海”去
一一学习十四大文件随笔之三
两年前,在一会议上,某工会领导干部在讲话时称“工会不是生产组织,缺乏行政手段组织、指挥生产建设,因此,工会主要是做上层建筑的工作,主要是做生产关系的工作,以此推动生产力发展,以此体现围绕经济建设中心开展工作”。
这种观点当时如有市场。在相当一部分工会干部的头脑中,这种想法扎根较深并指导着我们的工会工作。
但是,势易时移,这种观点落伍了。工会是一个政治团体,他的主要工作对象是职工,通过协调劳动关系,调动和发挥广大职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推动经济建设和改革事业的发展,这是工会组织围绕经济建设开展工作的主要形式和手段。把职工的工作、生产关系的工作抓好,无疑是对的。但是,我们不应忘记,工会是社会经济矛盾的产物,职工自愿加入工会,职工要求工会代表他们彴利益,首先来自于物质利益方面的要求,如果工会不能首先在物质利益方面满足职工的要求,那就谈不上在政治、民主权利上代表和维护职工的利益。所以,工会需要有自己的财力去满足职工的一部分物质利益要求。另一方面,从来就没有什么法律规定政治团体就不能直接参与经济建设和发展。国外的工会组织,哪几个没有自己的企业、事业和福利单位。正是有了自己的企业、事业和福利单位,工会组织对职工的吸引力和凝聚力才越来越大。只不过我们自己的思维定势才把自己排斥在直接参与经济建设的行列之外罢了。我们应该在做好人的工作、生产关系工作的同时,做好物质的工作,直接参与经济建设,推动生产力发展,而只有两者都不偏废,才是全面的正确的观点,防止了片面性。
学习十四大文件,换脑筋,转变观念,我说重要的一点,就是工会可以而且应该直接参与经济建设,工会既是一个政治团体,又是一个经济组织,工会通过兴办企事业完全可以直接参与和推动国民经济的发展。
关于工会兴办企事业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上级有关领导、文件已经讲了不少,我想再从下面几个角度谈一些认识。
一是有财力才有活力,才能更好地为职工服务。各级工会都把为职工办好事、办实事挂在嘴边。诚然,有些好事、实事办起来所费无几,甚至可以不花钱。但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这种的不花钱的好事、实事实在是越来越少了。大多数职工希望工会办的好事、实事,都是需要有一定经济实力做基础的。工会是有法律规定收缴的经费,有那么一点自筹粮的能力。但实际情况是,除了一些大中城市和比较富裕的县、区工会外,相当一部分城市总工会、县总工会的经费是相当紧张的。以县为例,我省75个县,一半以上每年收到的经费不过十万元左右,这笔款子用来养十个八个工会干部,用来支付各种办公、会议、差旅费用之外,能够用于开展活动的钱巳经不多甚至没有了,无论办那些要花钱的好事、实事。相反,那些兴办了企事业并且办得好的县、区工会,企事业收入超过了经费收入,他们为职工办事的财力也就大很多。基层工会也是如此。现在提出,建设“职工之家”,要建富裕的“职工之家”,简称要建富家,这个提法就不错。凡是有活力的基层工会,一般都是“富家”,“穷家“要得到职工的信赖和拥护,我看也难。因此,工会组织和工会干部,不但要想一即愿意为职工办好事、实事,而且要能一即能够为职工办好事、实事,愿望与效果相统一,才能真正提高工会对职工的凝聚力。要知道,现在的职工对事物的评价是求实的,不但看你说得如何动听,关键看你做得怎样,即效果如何。
二是我们讲了多年要培养一批懂经营、会管理的工会干部,效果都不显著。原因就在于我们根本没有发挥人家才能的地方,英雄无用武之地,人家不走才怪哩!我真懂经营、会管理,留在你既不搞生产,又不搞经营的工会于啥?这是不言而喻的。因为现在毕竟不是“做一行,爱一行”,“党把我拧在那里,我就到那里奉献”的时代了。工会有了自己的企事业,不但可以吸纳一批经营人才,而且为自己培养人才创造了条件,有利于工会熟悉生产建设,更好地参政议政。
三是兴办企事业为工会进入广阔的社会领域和经济领域提供了广阔的舞台。试想,如果全国数以十万计的工会组织,每个工会组织所兴办的企事业,都能为社会创造一百万元的财富,向国家上缴十万元的税收,那对国家的贡献该有多大呀!对经济发展的推动也该有多大呀!况且,工会进入了社会经济领域,可以更了解社会,更了解生产,也就更有利于工会履行自己的社会职能,有利于工会干部增强风险意识和竞争意识。
四是过去我们考核工会组织和工会干部,软指标多,硬指标少。工会兴办企事业,其成果应该成为考核工会组织和工会领导干部的政绩之一,这样,对改进工会干部的工作作风,改进工会组织的活动方式,对转变工会干部的思想观点,都是一个很大的推动。
上面挑了几个角度来说明工会兴办企事业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无非是想说明,在新形势下,即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的过程中,工会得“下海”了,这是形势的要求,也是历史的机遇;这是压力,也是动力。当然,要“下海”,难免会呛几口水,有人可能被“淹死”。但怕呛水,怕有人会被淹死就不下海,站在岸边指手划脚,高谈阔论,必定要被大海的潮流抛得远远的。到那时,我们就愧对历史,愧对职工,愧对后人了。
这是学习十四大文件的一点启迪,说出来,请读者诸君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