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的改革开放和经济发展

广东省经过十四年的改革与发展,到1992年国民生产总值巳达到2063亿元,成为中国第一个提前8年实现了第二步发展战略目标的省份。它的奇迹般的变化,巳经引起国内外的瞩目。但也有不同的看法,引起过不同的议论。因而,究竟应当怎样评价广东的发展、改革、开放,巳成为人们关心的问题。

一、广东经济的超常增长

十四年来,广东经济实现了超常高增长,活力旺盛,生机蓬勃。国民生产总值,1978年为184.73亿元,1991年为1780.56亿元,平均每年增长12.6%,其中1984一1991年平均每年增长13.9%;国民收入,1978年为160.78亿元,1991年为1380.31亿元,平均每年增长12%;出口贸易额,1978年为13.88亿美元,1991年为136.88亿美元,1979-1991年平均每年增长19.3%;财政收入,1979年为34.28亿元,1991年为173.61亿元,1979-  1991年平均每年增长12.9%。按国民生产总值计算,广东早在1987年就比1980年提前三年翻一番,1992年又比1980年提前八年翻两番。1992年同1991年相比,财政收入221亿元,增长25.2%;信贷存差561亿元;工业产值3226亿元,增长31.5%;出口总额180亿美元,增长31.5%。

广东走在经济超常增长的前列。根据统计,80年代,中国沿海沿江的十个省市,即粤、闽、浙、苏、鄂、皖、鲁、辽、京、沪出现了经济超常增长格局,其中1981-1990年年均增长率广东排名榜首的有这样一些项目:

(一)国民生产总值,广东为12.3%,其它九省市中最高的11%,最低的7.3%;

(二)国民收入,广东为11.4%,其它九省市最高的为11.3%,晟低的为6.8%;

(三)工农业总产值,广东为17.1%,其它九省市中最高的为15.8%,最低的为6.7%;

(四)工业总产值,广东为19.7%,其它九省市中最高的为18.8%,般低的为6.8%。

广东位居全国首位的还有:

(一)城乡集市贸易成交额和居民储蓄存款,分别从1980年起跃居全国首位;

(二)社会商品零售总额,从1981年起跃居全国首位;

(三)广东出口贸易,原占全国第三位,从1986年开始跃居首位,到1992年巳经实现“七连冠”;

(四)财政收入,从1991一1992年开始跃居全国五个财政收入大户(粤、苏、辽、鲁、沪)的榜首。

在经济超常增长的基础上,广东为国家所作的贡献:直接的贡献,1991年净上缴中央财政69.8亿元(包括海关代征税),比1979年包于上缴10亿元增长近七倍;间接的贡献,广东经济增长,使中央在广东的企业、银行、海关等单位1991年上缴中央税利达100多亿元,而1979年只有4亿多元。

在为国家多作贡献的同时,广东城乡人民生活相应得到了改善。1991年,城镇居民人均生活费收入达到2536元,人均居住面积达到13平方米;农村人均纯收入达到1143元,年末人均生活用房面积达到18平方米;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1029亿元,广东信贷资金巳从贷差省变为存差省。这十四年,是建国以来广东经济发展最快的十四年,是入民生活提高最快的十四年,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广东取得开拓性进展的十四年。总之,这十四年是广东经济腾飞的黄金时代!

为什么广东能够在改革开放中实现了经济超常增长?据我观察,从总体上说,主要靠三条:一是正确坚持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冲破了传统社会主义模式的一些理论的束缚,二是正确执行“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主要是排除了“左”的于扰,也警惕那种来自右的干扰,三是中共中央、国务院给广东放权,让广东在改革上先走一步,对广东实行“特殊政策、灵活措施”。

从广东来看,我认为,最主要的是有一个勇于改革、敢于开拓的党政领导班子。从工作来说,主要的有三条:

第一条,既善于掌握国际机遇,又善于发挥开放经济的优势。我说的开放经济,不同于单向开放的外向型经济,而是指对内双向开放和对外双向开放。广东的开放优势,集中表现为两点:一是有2000万华侨在海外,遍及世界各地;二是广东又毗邻港、澳,作为广东优先进入国际市场的“跳板”。这种开放优势,巳存在了几十年而没被发挥出来。广东改革开放先走一步,为充分发挥和利用这种开放优势,提供了观念、体制和机制的条件,因而很快就把这种潜在的开放优势,变为现实的开放优势。

第二条,善于抓住改革时机,发挥了市场机制无形资源的作用。有人说广东是“绿灯红灯论”,会变通。会变通也要有个大环境,这就是广东的改革先走了一步,起步早,步子大。广东改革旧体制,就是把束缚生产力的绳索一条一条斩断,放开人们的手脚,放开市场,发育市场,依靠市场机制的力量,扩大利用资源的范围,提高配置资源的效益,包括冲出本县本省范围,乃至到境外海外组织资源,合理配置资源;而且收购原材料“敢吃高价粮”,靠的是“粤军北伐”,把广东产品源源销到内地,又销到境外市场和远洋市场,扩大了广东产品的市场容噩。改革先行一步,就是提前一步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合理利用和配置资源,因而在广东形成一种“放得活、稳得住、上得快”的新格局。尽管体制本身不是生产要素,不是生产资源,可是选择哪一种经济体制,又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资源配置效益的高低。所以能够解放生产力的好体制可以算作一种无形资源。广东改革路子对,又先走一步,发挥了市场机制的无形资源的作用,提高了资源利用和配置的效益,推动了广东经济的超常高增长。

第三条,广东加快开放步伐,得开放风气之先,提前大胆利用资本主义资源来发展广东经济,包括利用资本主义国家和地区的资金、技术、资源、市场和某些经营管理方法。截至1991年底,广东引进合同外资301.3亿美元,实际利用外资149.8亿美元,包括对外借款实际金额48.3亿美元,外商直接投资84.6亿美元,“三来一补”及其它实际利用外资16.9亿美元。从1979-1991年,利用外资的投入占同期广东社会固定资产投入总额的25.7%。利用外资的主要成效:

(1)引进105万台(套)设备,3000多条生产(装配)线,其中先进和比较先进的设备占80%以上;9000多家老企业中有2/3得到技术改造,武装了一批骨干行业,其中轻纺行业的技术水平在国内巳处于领先地位,1988年电子行业产值巳跃居全国第一,其出口创汇已连续多年居全国首位。(2)发展了能源、交通、通讯,改善了投资环境。截止1991年底,利用外资27.6亿美元投入基础设施的建设与改造,兴办从事电力生产的“三资“企业30多家,从事修建公路、港口、码头的合作企业25家,大部分市、县利用外资开通程控电话,建起微波通讯网络。

(3)利用外商发展“三来一补”业务,带动了一批乡镇企业的发展,加快了农村工业化的步伐;利用外资发展创汇农业;又带动了农业的现代化。(4)兴办外资企业,扩大了出口创汇。1985年外商投资企业出口只占广东全省出口总值的16.6%,到了1991年就高达45.5%,同时,也增加了技术含量高的产品出口。可见,利用资本主义资源发展广东经济,是广东经济超常增长的又一重要因素。


二、广东改革开放先走一步

为什么广东改革开放能够先走一步?广东改革能够先走一步,成为全国推进改革的“排头兵”,有种种原因和条件。但主要的是三条:

第一条,广东有个思想解放得早的党政领导班子,在全国省市中敢于第一个向中央要权,要政策,要体制;又善于用权,能够主动维护中央的利益。中央放心作出给广东放权、放政策、放体制和率先对外开放的决定,奥秘就在广东主动提出维护中央利益的可操作的宏观承包制(大包干),即外贸和外汇以1978年实绩为基数,财政和基建投资以1979年实绩为基数,从1980年开始,一定五年,除外贸出口外汇增长部分上缴中央三成以外,财政和其他各项外汇收入的增长部分,全部留给广东,由省内综合平衡,包于安排。从1985年开始增加上缴,为国家多作贡献。中央根据广东的这个要求和保证,给广东下放八项宏观经济体制,从此广东取得了改革先行一步的权力,取得了“自主改革,自费改革”的“黑虎铜锤”。

80年代初,全国办起四个经济特区,广东是四分天下有其三。要问广东得开放风气之先有什么奥秘的话,那就是敢于向中央要开放政策,又按点、片、面的梯级稳步推进;同时广东经济的迅速增长带动了市场容搅的扩张,增强了对外资的吸引力。

第二条,广东的开放,相继迈出了四步,领先实现了全省开放的格局。

第一步,办好点的开放。先办深圳、珠海两个经济特区,而后相继兴办汕头经济特区。在办经济特区取得成功的基础上,经国家批准,又把广州、湛江列为沿海开放城市。

第二步,扩大片的开放。1985年2月,经国家批准,广东把珠江三角洲的佛山、江门、中山、东莞四个市和番禺、增城、宝安、斗门四个县列为对外经济开放区。

第三步,继续推进片的开放,1988年6月,经国家批准,广东把珠江三角洲经济开放区向南扩展到惠州市、阳江市,向北扩展到清远市、花县、从化县,向西扩展到肇庆市;同时,把东翼的汕头市、汕尾市、潮州市、揭阳市和西翼的湛江市、茂名市划为经济开放区。开放加快了这片地区经济增长的步伐(不含揭阳市)。

第四步,实现广东省的全面开放。1992年8月29日,国务院决定把韶关、河源、梅州三个市列为沿海经济开放区,实行沿海经济开放区的政策;同时,批准大亚湾和南沙为经济技术开发区。至此。广东实现了全省开放的格局。

第三条,广东的改革平稳闯过“三关”,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奠定了初步基础。

(一)率先闯过“市场关”

为什么广东市场“放得早、放得活、发育快”?奥秘就在改革之始,广东就弄清了什么东西把市场范围限制得很小很小,又是什么东西把市场活动卡得很死很死?当初广东看出限制市场范围和卡死市场活动的就是城乡产品经济的传统计划经济体制,包括多种形式的指令计划。指令性计划是传统计划经济体制的命根子,要放开市场、放活市场、发育市场,前提就是缩小指令性计划范围。但是,指令性计划是靠一系列宏观经济体制维系的。不从宏观经济体制改革入手,就过不了改革指令性计划这个关,也就是过不了放开市场这个关。事实上,广东闯开“市场关“正是靠宏观经济体制先改而取得的成果。所谓宏观经济体制先改,是指1979年7月19日中共中央、国务院的50号文件,同意广东试行八项新的宏观经济体制。

广东建议实行的八项宏观经济体制要点如下:

(1)计划体制以省为主,实行“条块结合,以块为主”的计划体制,生产、基建、技改、财政、物资、外贸、商品流通、劳动工资、科技、文教卫生等各项计划,均以省为主制定。除特殊的外,中央的企业事业单位下放给广东省管理。

(2)扩大广东对外贸易权限。广东现有的外贸分公司,受省和总公司的双重领导,承办口岸的进出口业务。广东的商品进出口部分,由广东省安排。

(3)实行“划分收支,定额上交,五年不变”的财政上缴大包干体制(1988年开始调整为递增9%的上缴包干体制)。增收归广东省自行安排支出,不再向中央另外要钱。

(4)实行给广东适当机动权的金融体制。后经广东省人民银行的要求,中国人民银行总行批准在广省实行信贷差额包干的存款挂钩、自负平衡的信贷体制。这是广东金融放得活和金融市场发育快的奥秘所在。

(5)实行调入调出基数大包于的物资管理体制。按调整后的隶属关系,确定1978年的调入调出物资基数,从1980年起一定五年不变,广东的企业事业单位生产和需要的统配、部管物资,由广东省平衡分配。这实际上是授权广东根据本省承受能力,可以自主减少企业的指令性生产与调拨计划。

(6)实行调入调出商品基数大包干的商业管理体制。批准中央在广州市的五个中央一级站同广东省有关商业机构合并,下放给省管。这实际上是授予广东改革统购包销和统购派购体制的自主权。所以广东能在1980年一举取消84种统购派购的农产品。

(7)实行允许广东有灵活性的劳动工资体制。广东省安排劳动力不受国家劳动指标的限制。调整工资和提取奖金给广东省以灵活性。

(8)实行适当扩大广东产品定价范围的价格管理体制。广东产品的价格,广东省有权调整。中央管理的产品价格,属于地产地销的部分,由广东省具体核定。这实际上是授权广东一定范围的价格改革自主权。

中央下放这八项宏观经济体制的实质,就是允许广东先走一步改革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广东对中央在财政、信贷、外汇和商品、物资的上调下拨上实行大包于体制的前提下,广东才取得改革产品经济的传统计划经济体制的主动权,包括减少或取消某些指令性计划的主动权,又能确保中央的利益,因此广东具备根据自己承受能力自主缩小指令沌计划范围的条件。广东率先缩小了指令性计划范围,缩小到哪里,哪里的商品市场就出来了,要素市场就出来了,包括金融、证券、股票等现代商品经济市场也开始出来了。可见,宏观经济体制先改"才是广东率先闯开“市场关”的奥秘所在。

(二)率先闯过“价改关”

改革传统计划经济体制首先遇到的一个大难题是转换价格形成机制,即从国家定价为主转换为市场形成价格为主。目前,广东全省生产资料销售总额中90%为市场形成价格;社会零售商品总额中95%为市场形成价格。广东价格改革的特点是起步早,步子大,分步推进。早在1979年一1980年,就提高143种农产品收购价格和煤、铁、木材等原料、燃料价格,谓高价格为20%以上。1981-1984年提高主要农产品和副食品的购销价格,放开大多数三类农产品和日用工业品、计划外工农业产品价格。在1980年取消84种农产品统购派购办法之后,又在1985-1988年进一步取消农产品的统购派购制度,放开日用工业品价格,实行生产资料“双轨制”价格,逐步缩小计划内外价岱差距。1989一1991年,在治理整顿期'可加强了对巳放开价格的重要商品的管座,维护价格改革的成果。1992年又放开粮食价格,调整了食盐价格和地方公用事业的价格和收费标准。从总体上估氮,广东巳经平稳闯过“价改关”。

广东闯过“价改关”的奥秘是什么?有几个年增长数及其相互关系,可以清楚地回答这个问题。1979一1991年广东的三项指标的年均增长数:(1)零售价格年均增长7.5%;(2)职工工资年均增长14%;(3)人均国民收入年均增长17.2%。三者的对比关系是,1:1.87:2.04。这就是说,广东人均国民收入增长速度高于职工工资年均增长速度,而后者又高于物价年均上涨幅度。这表明广东的改革推动了经济增长;而经济增长又增强了价格改革的承受力。价改与增长的良性循环,就是广东平稳闯过“价改关”的奥秘所在。

(三)率先突破“流通关”

传统计划经济体制的特点之一,就是产品按行政系统纵向运行,阻断了按市场体系的横向流通,导致产品流转渠道单一而流转不畅。其原因主要有两条:一是在经营上实行国有物资企业和商业企事一统天下的体制:二是在流转渠道上,指令性计划产品,实行按行政层次逐级调拨分配,然后分地区、城乡销售;对其它非指令性计划产品实行“四级纵向大流转”,例如工业品,从进货到销售要经过“一级站——二级站——三级站——零售商店”纵向的四级。从50年代中期开始,国家在广东先后设置六个商品一级站(中央站);又在广小叶、汕头、韶关、湛江、海口等区域设置二级站(省批发站);在县市设置专业公司(三级批发站);专业公司下设零售商店。实行四神购销方式:一是调拨分配,二是统购统销,三是统购包销,四是统一收购或派购。实行“三固定”的销售方式:例如工业品批发,实行固定对象、固定供应地点、固定作价倒扣率。这种体制的基本特点是超越社会经济发展阶段,以产品经济取代商品经济,排斥价值规律,否定市场机制的作用。结果是经济运行被统得很死,缺乏生机活力。

广东率先改革了传统计划经济体制,突破了“流通关”,使改革相继跨了四大步:

第一步,1980年9月,广东省人民政府转发蔬通商品流通渠道的十二条措施:(1)进一步缩小农副产品统购、派购和计划收购的范围,扩大三类产品的范围;(2)调整日用工业品的购销政策;(3)积极开展农工商联合经营;(4)积极发展粲体商业和服务业;(5)发挥个体商贩对社会主义市场的补充作用;(6)打破地区封锁,按经济区域组织商品流通;(7)精简商品流通环节;(8)积极开展省内外协作,建立固定的供销关系;(9)积极开展议购议销,办好信托贸易和货栈;(10)进一步办好农副产品市场;(11)积极解决城市和工矿区商业、服务业和储蓄网点不足的问题;(12)进一步加强市场管理。这十二条措施,就是广东率先迈出了流通体制改革突破性的一步。这一步改革使流转环节由多变少,使经济成分、流通渠道、经营方式由少变多。它标志着在流通环节上实现了从产品经济的传统计划经济体制向有计划的商品经济体制转换的一次重大突破。这一步改革在当时确实表现了敢为天下先的开拓精神。

第二步,在中央下放五个一级站的基础上,1984年广东省人民政府又“权放一格”,把省的百货、纺织、五金、交电、化工等公司设在各市的二级站下放给所在市管理;又把省属专业公司作为经营实体,以批发企业的法人身份,使购销活动直接面向市场。

第三步,广东突破传统计划经济体制下专业分工的“行政笼子”,提出打破“四个经营界限”的改革措施:(1)打破批零界限,实行批零兼营;(2)打破行业界限,实行本业为主,综合经营;(3)打破生产与经营界限,发展商办工业;(4)打破内外贸界限,向内外贸结合方向发展。这种打破经营分工界限的改革,对于放活商品流通,提高流通企业的经营效益,促进城市市场繁荣,都收到了良好效果。

第四步,实行流通企业政企分开的改革。1992年8月,广东省政府决定把省商业厅、粮食局、供销社的行政管理职能收归省政府财贸办公室行使,撒消两局、一社,改组成五个企业集团公司,即省商业企业集团、粮食企业集团、食品企业集团、石油企业集团、供销企业集团。这项改革的意义在于:从机构改革入手,转变政府职能,实行政企分开,放手让商业企业进入市场,成为市场竞争的主体。

广东率先突破“流通关”,巳经形成以市场为纽带的商品流通网络,开创了商品充裕、市场繁荣的格局。

广东之所以能够率先突破“流通关”,总的来说有两条:一是观念更新,破产品经济观念,立商品经济观念;从排斥价值规律、限制价值规律作用转为尊重价值规律,把握价值规律,运用价值规律;从否定市场机制作用转为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作用。二是走配套改革、同步实施的改革路子。流通是连结生产与消费(包括生产性消费)的中介环节,因此流通体制改革不能孤立地进行,必须同计划管理体制、市场管理体制、价格形成体制配套改革,同步实施。广东的经验就在于,突破“流通关“要同闯过“市场关”、   “价改关”配套推进,同步实施。任何一种产品的流通体制改革,如果三者不配套,实施不同步,改革必然受阻。

综上所述,率先实行宏观体制的八项改革,并带动平稳闯过改革的“三关”,是广东改革取得成功的主要经验,也是广东率先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奠定初步基础的主要标志。

三、广东改革的新阶段与新对策

广东在闯过改革三关的基础上,巳进入全面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新阶段。这个新阶段的主要任务,就是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全面取代传统计划经济体制,进一步培育市场体系和完善市场机制,特别是要着力加快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软件与硬件建设的步伐。

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新阶段,重点是加快那些改革滞后项目的改革步伐。具体讲,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政府机构改革与政府职能转变。这项改革,广东除少数市县有所突破外,仍然没有从全局上跳出传统的计划经济模式。现在看来,这项上层建筑领域改革的系统工程,巳迫在眉睫,时不我待。不闯过上层建筑领域的改革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框架就难于全面建成。而这项改革是领导机关的自我改革,涉及政府部门的权力与利益再分配,难度比较大,要有巨大魄力与坚定的毅力才能完成。

(二)构造国有企业的现代企业法人制度。广东国有企业的改革巳经取得初步成效,国有企业的活力巳经有所增强。但是,国有企业仍然没有从根本上摆脱以产品经济理论为根据的计划经济模式。因此,国有企业改革的重点是理顺产权关系及其分配关系,形成现代企业法人制度,包括发展股份制和完善承包制,以及其他国有企业体制形式。这就要采取一系列改革措施,包括把国有资产的价值形态与使用价值形态分开,最终产权与企业法人产权分开等等。在最终产权上要把政府的资产所有权同政府的行政管理权和宏观经济调节权分开.从根本上消除国有资产的某些超经济的强制色彩,使国有企业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更加协调;同时,各种经济成分的税负要公平负担。

(三)深化财政体制改革。经过十四年的改革,财政体制的改革也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其主要标志是两个:一是国家与国有企业之间的财政分配关系有了重大调整,国有企业巳成为市场的主体和投资的主体,二是在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之间的财政分配关系方面,采取了突破性的改革措施。这就是在1979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决定在广东实行的财政大包干体制的基础上,于1988年国务院又决定把广东的财政定额包于体制发展为财政递增包干体制。经过近几年的实践证明,财政分配关系这两方面的重大改革,对推动生产力高速发展具有明显的成效。但是,由于观念的更新落后于改革的实践,直到今天,对于这两方面的成功经验仍然没有取得共识。其症结在于仍然受着传统财政学理论的束缚。传统财政学是统收统支的国家分配论,它只承认中央政府是资源配置的唯一主体,否定企业在资源配置上的主体作用,也不承认地方政府在基础设施方面的资沉配置职能。这是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格格不入的。因此,为了进一步深化财政体制改革,还必须按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资源配置多元化要求,对传统的财政学理论进行变革。

(四)深化金融体制改革。十四年来,广东的金融体制改革,特别是在金融与财政的关系方面,巳经取得了显著成效,金融作为财政的“出纳”的格局,巳经从根本上被打破。但是,由于还没有跳出传统金触学的理论框框,使改革还没有取得突破性发展。所以,广东的金融体制改革受制于国家的全面金融体制的改革。例如:(1)中央银行是全国金融体系的龙头,负担制衡全国信贷规模和货币发行。但是银根膨胀过头与银根紧缩过头的现象,多年来屡有发生。问题在于:中央银行的金融活动要不要接受制衡?由谁制衡?这个金融活动总的制衡机制至今仍然没有落实,也没有取得上下左右统一的共识。(2)政策性银行与商业银行,至今没有从机构与职能上分开,因而出现多次反复:一会儿提倡专业银行企业化,一会儿又反对专业银行企业化。出现这种反复的根子,在于政策性银行与商业银行两种功能混在一起。(3)中央银行的宏观调节,仍然是靠“行政笼子”,而这种“行政笼子”又难于做到符合实际。有时“行政笼子”过小,实际上起了沉淀资金,抑制金融市场的消极作用,使有存差的银行无权放款,甚至要向有“行政笼子”的银行花钱购买“笼子”;有时这种过小的“行政笼子”一旦遇到政策上失误,又被“群鸟”冲破,导致信贷规模失衡,造成总量失控,引发需求膨胀的过热局面。最近,中央银行决定在广东实行贷款规模“切块管理”与“资产负债比例管理”相结合的信贷体制。这比原来的单一“行政笼子”有所前进。但是行政切块有时难于准确,有时“切块“过小,或有时“切块“过大,实际上又否定了资产负债比例管理体制。这种否定,实质上反映了传统计划经济体制的宏观调节机制又回潮,吃掉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宏观调节机制。看来,要按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要求,深化金融体制改革,首先的任务也在于推动传统金融学的变革。(4)加快宏观管理与宏观调节机制的改革,使其适应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从广东十四年来的改革看,宏观调节机制的转换仍然处于滞后状态,基本上没右突破传统计划径济体制的宏观调节模式。这巳经成为保持经济协调稳定发展的主要障碍,也赻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框架的主要障碍。过去说的“国家调节市场”漏掉了一个中介环节。所谓中介环节,是指国家(政府)调节总量与结构,进而达到调节市场的总供给与总需求之间大体平衡。这就为确保整个口民经济的良性环境提供了前提条件;同时也是实现正常的市场调节所必备的条件。如果宏观调节出现失误,造成人为的市场需求疲软或市场需求膨胀,必然导致市场调节的失真。这本身就破坏了市场调节。为此,必须把适应传统计划经济体制需要的“笼子经济”改革为“制衡经济”或称“跑道经济”。

所谓“制衡经济”或“跑道经济”,是指国家宏观调节的使命是为加速发展生产力服务,而不是限制生产力的发股。要加速生产力发展,就要使生产力发展协调有序,而不能杂乱无章,不能互相撞车。国家宏观调节犹如田径赛场的跑道,是为赛跑者提供有序赛跑的规则,而不能成为阻碍赛跑的路障。“跑道经济”是相对于“笼子经济”而言的,都是形象化的表达方式。改“笼子经济”为“跑道经济”,是宏观调节理论与实践的一场革命,又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一项艰巨任务。

四、广东开放的新阶段与新对策

广东巳从局部地区开放,发展为全省的全面开放的新格局。目前,广东正在进入开放的新阶段。

开放的新阶段,要求实行新的开放政策。这就是实行开放战略的转变,即从扩大开放面转为提高开放度。

(一)广东要用20年时间基本实现现代化,其目标就是实现经济国际化。广东具有实现经济国际化的特殊优势。这就是华侨众多与毗邻港澳。耍进一步发挥这种开放优势,关锭在于提嵩开放度。第一步的措施,一方面要积极发展粤港澳的经济合作,发挥互补互利的平等合作关系;另一方面,要放眼于1997年之后,积极作好构造“大香港”开放经济圈的准备工作。

(二)怎样构造“大香港“开放经济图?页根据用20年左右的时间实现广东经济国际化的战略构想,在“一国两制”的基础上,把毗邻香港的两个特区(珠海、深圳)和一个经济技术开发区(大亚湾)同中国两个特别行政区(香港、澳门),按照香港的自由港开放模式组成“大香港“经济开放圈。具体措施有三条:(1)在这个经济开放圈内,实行香港的自由港模式海关管理办法;(2)在这个开放经济圈内流通国际货币,具体办法,由五地共同参与港币的发行与管理,以港币为统一流通的货币,并共同承担港币的风险;(3)在深圳、珠海和大亚湾,为了适应国际城市功能的需要,积极发展现代化的第三产业,并以金融与咨询业为龙头。总之,力争把“大香港“开放经济圈办成为按照国际惯例办事的国内市场与国际市场双向开放、内外接轨的国际大市场。

(三)构造“大香港”开放经济圈,对各方均有利。( 1)对港澳地区来说,可以更好地发展港澳地区同广东、內地之间的优势互补的平等互利关系,特别是有利于解决港澳城市膨胀的矛盾。(2)对广东实现经济国际化来说。便于广东先把局部地区直接成为国际市压的组成部分,成为广东经济进入国际市场的通道。(3)对全国的发展与改革来说,“大香港” 开放经济圈,将成为全国各地经济进入国际市场的大通道;而对改革全局来说,“大香 港”开放经济闔将成为我国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探测器”。

总之,广东的改革开放实践,推动了经济高增长,也推动了经济走向国际化,为我国“复关”作了初步的准备。研究广东改革开放的实践经验,对我国尽快地建立起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有着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的。

(本文作者系广东省社会科学联合会顾问、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