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讲:改革开放以来工会工作的基本经验

十二大工作报告的第一部分,着重总结了改革开放以来工会工作的基本经验,一共九条。

按照惯例,代表大会的工作报告一般只总结前一届委员会五年的工作情况及其经验,为什么十二大要总结改革开放十五年以来的基本经验呢?我认为,这里有两个原因:一是从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到党的十四大宣布要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这是一个比较完整的发展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有许多工作和经验,如果单从五年看,是不够完整和清晰的。因此,要放到十五年的时间里总结。

二是改革开放的十五年,实际上是从计划(产品)经济向商品经济转变的十五年,总结这十五年的经验,正确认识十五年米的一些问题,对做好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工会工作有着重要的指导作用。这个原因比第一个原因更为重要。

对改革开放十五年工会工作的总体评价,就如工作报告所概括的那样:理论上有新的突破,实践上有新的创造,工作领域有新的扩展,社会作用有新的增强,积累了十分宝贵的经验。

工作报告阐述了改革开放十五年工会工作的九条基本经验。这九条基本经验,可以集中为四个方面。下面,就从四个方面谈一谈认识。

一、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这条经验的核心问题是,用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看待中国的实际和中国工会的实际,看待社会主义国家工会运动的客观规律。

在这个问题上,有两点对工会来说是至关重要的。

第一点,要实事求是地承认,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工会仍然是社会经济矛盾的产物。第二点,要实事求是地承认,职工群众与国家、企业的利益矛盾是利益基本一致基础上的矛盾,这种矛盾是客观存在的,工会应当在维护全国人民整体利益的同时,表达和维护职工群众的具体利益。如果工会不能做到这一点,就失去存在的基础。

联系建国以来的历史经验,我们不得不遗憾地看到,在有些时间里,社会上对工会仍然是社会经济矛盾的产物,工会必须做好“两个维护”,是采取否定的态度的。这样的认识偏差,导致了工会在建国以后几经起落,导致了对工会的社会地位和作用的扭曲。比如,五、六十年代对工会“经济主义”的大加鞭枯,就是对工会在社会主义条件下仍然是社会经济矛盾的产物这一客观事实的否定;对工会“工团主义”的极力批判,实际上是否定工会必须在维护全国人民整体利益的同时,表达和维护职工群众的具体利益。

改革开放十五年来,正是在上述两个既是理论又是实的问题上,拨乱反正,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也就是说,我们实事求是地认识了社会主义条件下工会存在的客观基础是什么,工会应当怎样确定与党、与政府、与职工群众的关系。十五年来,我国经历了三次比较大的思想解放,一次是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讨论,另一次是社会主义经济是计划经济还是商品经济论,再一次是改革姓资姓社的讨论。工会在这三次大的思想解放中,同样经历了种种认识上、观念上的考验,对工会的存在放在了辩证唯物主义的认识论基础上,逐渐地更新了观念,解放了思想,对工会的根本理论和实践问题有了正确的认识。

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工会存在的客观基础是什么呢?列宁在十月革命后曾经指出,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工会已经失去了阶级斗争(政治斗争)的特性,它面临的是非阶级的经济斗争(矛盾)。社会主义社会并不是各个阶级、各个阶层人民的利益整齐划一的社会,而是一个利益多元化的社会,工人阶级具体利益与全国人民的总体利益,确实存在差异与矛盾,如果具体利益被长期忽视受到损害,是会影响整体利益的实现,这是相一致又相矛盾的。在这种情况下,作为弱者的一方,必然会自发地联合起来维护自己的利益,这就需要有一个工人群众自己的组织来代表和维护其自身利益,这就提出了工会是谁的组织,工会代表谁的利益的问题,这就是工会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存在的客观基础,也就是说,工会与职工群众的关系问题是工会的由本问题3如果工会不能首先在经济(物质)利益上代表职工说话办事。职工就会抛弃工会。如果没有工会,职工是会自发地组织自己的组织。例如,我省一些地区

最近几年就曾出现过同乡会,打工仔协会之类,就是职工自发组织起来维护自己利益的一些举动,值得我们工会警惕,对我们认识社会主义条件下工会存在的客观基础,无疑是大有裨益的。

概括地说,十五年来,我们巳经初步实事求是地认识到社会主义条件下工会存在的客观基础是:

l.社会主义社会是一个利益多元化的社会;

2.职工群众需要组织起来维护自己的利益;

3.侵犯职工群众权益的现象是客观存在的;

4、我国的民主与法制尚不健全;

官僚主义、腐败现象等需要职工组织起来与之进行斗争,以维护自身和国家的利益。

结论是,工会在政府和企业面前代表职工的利益。

同时,我们还实事求是地认识到,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党要牢牢掌握工人运动的领导权,必须有两个条件,一是工会必须接受党的政治影响,这是绝不能含糊的;二是工会必须密切地联系群众,即摆正工会与职工的关系。失去了第一项条件,就会出现一个不受党领导的工会,失去了第二项条件,就会出现职工抛弃党和工会的情况。这,就是中国工会运动的基本规律之一。

总之,改革开放十五年的最大收获和基本经验,就是能够坚持用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来看待中国的实际和中国工会的实际,看待社会主义国家工会运动的客观规律。这一基本经验所产生的巨大效应,是怎样评价也不算高的,因为,它解决了工会的根本问题,实事求是地认识了社会主义国家工会存在的客观必然性。

当然,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贯穿十五年来工会工作的始终,涉及工会工作的方方面面,但最为重要的,仍是上面所说的,实事求是地认识了社会主义国家工会存在的客观必然性。

二、坚持一个中心、两个维护、四项基本社会职能的工作方针。

正如工作报告所指出的那样,“坚定不移地贯彻执行党的基本路线.关键是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动摇”。在政治为中心的年代里,工会活动围绕着一场接一场的政治运动转,自身也在政治运动中垮了下来。党的十-届三中以后,政治为中心的年代变成了经济为中心的年代.广大工会干部,各项工会工作,也就逐步地走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开展工作,这一转变,具有历史性的意义,也正是转变为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中国工会才真正迎来了自己的春天,真正体现出自己存在的价值以及不可忽视的社会作用。

要坚持一个中心、两个维护,四项基本社会职能的工作方针,就必须把自觉地把发展生产力与维护职工权益统一起来。工会要促进生产力的发展,主要工作是做好上层建筑方面的工作,不断地调整生产关系(微观上是企业劳动关系),即通过做好生产力诸因素中最活跃的因素一一人口工作。这里所说的人口工作,就是要结合各地各企业的情况,旗帜鲜明地支持改革开放,妥善处理各种矛盾,引导好、保护好、发挥好广大职工的积极性,为加快经济发展和推动社会全面进步做贡献。十五年的实践告诉我们,促进生产力发展,推动改革开放发展,与维护职工的具体权益并不是对立的,而是相统一的)只有切实做好维护工作,才能最大限度地把职工的积极性引导好、保护好、发挥好,从而提高企业经济效益,促进生产力发展和社会进步。这方面的例子,可以说在各个基层是俯首皆拾的。

通过做好人的工作来促进生产力发展,是一种推动生产力发展的间接行为。在改革开放大潮的推动下,我们各级工会还走上了直接为促进生产力发展的最前沿,这就是各级工会抓住时机,大力兴办企事业。使工会围绕经济建设这个中心,促进生产力发展活动具有更强烈的直接性。据不完全统计,到1992年底,全国各级工会兴办的经营性经济实体49635个,总产值达到70.69亿元。如果再加上文化体育教育事业、疗休养事业,工会企事业总计达到88931个,总产值近110亿元,实现利税12亿元。今年以来,全国工会企事业继续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势头。实践证明书发展工会企事业可以使工会进入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广阔领域,为我国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贡献更大力量;可以更好地为职工群众服务,增强工会的吸引力和疑聚力;可以强化工会各项职能,更好地发挥工会的社会作用。

要坚持一个中心、两个维护、四项基本社会职能的工作方针,就必须把履行四项基本社会职能作为一个互为联系的整体。实践告诉我们,工会的四项基本社会职能是客观的,我们只可以认识它、表达它或归纳它,而不能创造它。同时,我们也认识到,不同方面对工会四项职能的认识、理解、要求或者说是兴奋点是不一样的,比如;党组织对工会的教育职能是比较关注的,往往在精神文明建设,提高职工素质方面提出的要求比较多,而政府(企业行政)则关注工会的建设职能,总是希望通过工会有成效的工作,推动企业经济效益的提高,广大职工则对工会的期望,大都寄托在能否为他们说话办事,维护他们的具体利益上;工会自身呢?则把兴奋点集中在参与职能上,希望通过民主参与、民主监督来表达职工、工会的意见、提高工会的地位,增强对社会、对企业的影响。十多年来,对工会职能可以归纳为几项,对哪一项职能才是重点职能等等,是有过争论的。但十五年的实践证明,四项职能是一个整体,我们不能顾此失彼,不能肯定一个而否定另一个。正确的态度是,四项职能全面履行,全面加强,但又必须结合各地各企业的实际,在履行四项职能的重点,履行职能时的实现形式和实现程度,有所区别。我省的实践就是这样。例如,我省三资企业比较多,这类企业侵犯职工权益的现象比较严重,劳动争议时有发生,在这种情况下,特区工会,三资企业工会就必然自觉地把履行维护职能作为工作的重点,在这方面下的功夫多一些,实现的程度深一些,实现的形式多一些,并以此带动其它三项职能的履行。又比如,在我省的一些乡镇企业,鉴于职工队伍素质相对较为低下,因此,企业工会的工作重点放在了提高职工的阶级觉悟和文化技术素质上,这是贯彻执行新时期工会工作方针所必需的,也是实事求是的。所以,履行四项职能,必须结合实际,必须视四项职能为一个整体。

应当说,各级工会在十五年所取得的巨大成绩,与制订并贯彻执行了一个中心、两个维护、四项基本社会职能的工作方针是息息相关的。

三、坚持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的根本指导方针

应当指出,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的根本指导方针,是党的方针而不是工会的方针。就如十二大工作报告所指出的那样:“无论是改革开放,发展经济,办好企业,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还是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都必须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从整体上,依靠工人阶级包括了依靠企业经营者,依靠广大科技人员、知识分子。但从企业这一层次上看,则主要旯经营者如何依靠广大职工办好企业。朱镕基副总理在广西视察,当听到当地重奖企业家时,意味深长地说,搞好一家企业,绝不是一个厂长就可以的;而搞垮一家企业,一个厂长就足够了。我们承认经营者在办好企业中的重要作用。但厂长的作用不论怎样重要,都无法代替广大职工的积极性、创造性和智慧。因此,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绝不是一句空洞的口号,而应贯穿在社会生活、经济生活、文化生活等等之中。特别是应当从企业做起,落实到企业之中。

怎样才算是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呢?十五年的实践回答了这个问题,可概括为:尊重职工的国家主入翁地位,保护职工的合法权益,调动职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扩大他们对党和政府工作的监督,提高职工的思想政治觉悟和科学文化水平。

在起草十二大工作报告过程中,党中央对工会工作作了重要指示,对工作报告的起草、修改作了许多重要指示,其中特别强调了要突出新形势下我国工人阶级的地位作用。明确指出,在改革开放和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过程中,我国的社会主义制度没有变,工人阶级是领导阶级没有变,工人阶级的主人翁地位没有变。对这一点不能有丝毫含糊。因此,报告阐述工人阶级是企业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代表,要加大力度,报告要把新形势下工人阶级作用问题加以强化。党中央的这一指示精神,充分体现了贯彻执行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根本指导方针的重要性。

四、必须处理三大关系

工会工作涉及到社会的各个方面,纷繁复杂。但归纳起来,与工会发生关系的各个方面,有三方面是最为重要的,这就是工会与党的关系,工会与政府的关系,工会与职工的关系。这三大关系处理正确与否,与工会的健康发展大有关联,也是十五年来工会运动最重要的实践内容。

工会与党的关系,可以概括为自觉接受党的领导与独立自主地开展活动的统一。实践证明,两者不能截然分开,而应统一干工会工作的全过程。也就是说,整个工会活动在党的领导下进行,“工会一定要在政治上、思想上、行动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坚定不移地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但是,整个工会活动过程又是独立自主地进行的,工会要依据法律和章程,独立自主地、创造性地开展工作,通过工会的民主程序和采用民主讨论、说服教育、吸引诱导的方法,把党的主张和方针任务变为职工群众的自觉行动。有人认为,这是矛盾的。其实,两者并不矛盾,因为党的领导并不体现在工会具体的活动当中,而是体现在工会的政治方针上。只有坚持自觉接受党的领导与独立自主地开展活动的统一,才筛正确地处理好工会与党的关系。

工会与政府的关系,可以概括为互相合作和互相支持的关系,这是工会与政府的基本关系。同时,工会对政府工作又有民主会与和民主监督的关系。比如说,在过去几年里,一些地方工会创造出与政府召开联席会议共同研究解决职工利益问题的做法,就是工会与政府关系的生动体现。现在,工会与政府共同召开联席会议协商解决有关职工利益问题的做法,已经写进了党中央的文件,并在《工会法》等国家基本法律中作了明确规定,也就是说,工会与政府的基本关系以及工会对政府工作的民主参与和民主监督,巳经开始建立在法制的轨道上。可以说,这是十五年工会工作的一个重要成果。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工会应当是政府的支持体系和制衡体系,但工会绝不是政府的反对派或是什么建设性的反对派,而是通过团结广大职工去支持政府和政府工作,同时又通过组织广大职工的参与和监督,制衡政府权力。在这方面,过去十五年我们巳经做了一些探索和尝试,在未来的年月里,我们应当继续实践,大胆探索,使工会与政府的关系更和谐、更融洽,也更有规范性。

工会与职工的关系,是工会的根本关系。在处理工会与职工的关系上,我们必须明确党对工会的要求与职工对工会的要求是有差别的,但又是可以统一的,工会只有在基本满足职工要求的基础上,才能满足党对工会的要求。十五年的工作历程告诉我们,工会最大的危险,是职工抛弃工会而另搞自己的组织。因此,处理好工会与职工的关系,实质上是工会必须时刻密切联系群众,“关心职工的疾苦,倾听群众的呼声,努力为职工说话办事,满足职工群众的合理要求。”如果工会达不到这些要求,使职工对工会不寄予希望,有牢骚、意见也不到工会发发,那就意味着工会面临危机,意味蓿工会与职工的关系不正常了。

工会的力量在于群众,在于能够把职工群众动员、组织起来。因此,工会“要善于把党对工会的要求和职工群众对工会的要求创造性地结合起来,不断增弥工会的吸引力和凝聚力”。怎样才是“创造性”地把两方面的要求结合在一起呢?这就需要广大工会干部去探索、去实践。“创造性”的形式当然是多种多样、丰富多采的,但标准却是一致的,那就是:党政满意,职工满意。

以上是从四个方法简要地阐述九条基本经验的主要内容。应当指出的是,十二大工作报告中所总结归纳的九条基本经验,实际上是工会运动的九个基本理论问题和实践问题。我们贯彻十二大精神,必须就这九个基本理论和实践问题继续勇于探索,大胆实践,在向市场经济过渡中,不断丰富工会工作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