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解放思想

邓小平同志南巡重要谈话,把人们的庶想引向一个新的境界——一次新的思想解放的浪潮在全国展开。事实再次启示我们,在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中,能不能迈开步子,打开局面,首先是解放思想。思想解放了,就能够突破陈旧过时的观念,拓宽思路,放开手脚,在工作中不断有新办法、新突破、新建树。正如江泽民同志所指出的那样,解放思想是一个法宝,是一个帮助我们在思想上和工作上永远保持蓬勃生机与活力的法宝。

改革促进社会生产力的解放。然而没有思想的解放也就没有生产力的解放。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14年改革和建设实践就证明了这一点。14年来,我们在经济、政治、科技、教育等各个领域都进行了大胆的改革,并逐步形成了一整套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理论和政策。这套理论和政策跳出了旧的思维模式,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注入了巨大活力,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试想,如果当年我们不打破“两个凡是”的禁铜,不开展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不恢复党的实事求是的思想咯线,不来一个全党和全民的思想大解放,哪里会有改革和建设的新思路、新成就?回首往事,展望未来,我们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深切地体会到解放思想这个法宝所具有的巨大威力。

现在全国各地都在学习、贯彻和落实邓小平同志年初视察南方的重要谈活。这篇谈话就改革和建设中的若千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进行了全面而深刻的阐述,并根据变化了的国内、国际形势提出了改革开放和经济发展的新思路。这既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思想路线的继续和发展,也是我们开创新的事业的一个新的起点。谈话自始至终贯穿着条红线,就是要求我们进一步解放思想,摆脱束缚,锐意创新,开拓前进。

我国的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正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改革能不能深入,建设步伐能不能加快,制约的因素当然很多,但一个主要的阻力,就是思想禁铜和传统积习太深。不解决这个问题,我们就迈不开大步。“文革”前,我们曾照搬过国外高度集中、统收统支的经济模式,在所有制上不断升级,追求纯而又纯,认为这就是社会主义。“文革”中,大搞“以阶级斗争为纲气忽视了主要任务是发展社会生产力。而且从理论上批判商品生产和货币交换,说它跟旧社会差不多,搞不清楚就会变修正主义。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们在思想上的一个巨大进步就是认识到,搞社会主义不发展社会生产力不行,发展社会生产力不发展商品经济不行,发展商品经济不尊重价值规律、发挥市场的作用不行。但触及到某些具体问题时,“左"的思想阴影还不时笼罩着我们。再加上我国过去商品经济很不发达,长期以来就有自然经济和平均主义传统,对社会化大生产和商品经济下的经济运行机制很不熟悉,所以一些人就对股份制、合同制、破产、兼并等等一些新举措,难以理解或很不适应。这是因为有些同志的认识仍然停留在过去对马克思主义某些原则、某些本本的教条式的理解上,或者停留在过去对社会主义一些不科学甚至完全扭曲的理解上,或者停留在改革开放前那些超越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不正确的思想和政策上。这样,就难免顾虑重重,犹豫彷惶,迈不开步子,跟不上时代前进的步伐。

邓小平同志曾经说过,改革也是一场革命。这一论断显示了马克思主义的理论精髓。正如列宁所说:“马克思认为他的理论的全部价值在于这个理论`按其本质来说,它是批判的和革命的“'。马克思主义的经典作家对人类社会的历史运动从来都是用一种变化和发展眼光加以考察,从批判旧的事物中开辟自己前进的道路。因而,马克思主义者应该是也必须是改革家,和思想僵化、行动保守亳无共同之处。我们所进行的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社会主义制度就其本质来讲也是不断发展的,不会停滞。这是因为社会主义也必须不断地克服自身矛盾,调整乃至破除阻碍其发展和完善的旧的关系。如果认为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一切都十全十美了,不需要发展和前进了,这既不符合人类让会历史运动的规律,从根本上背离了辨证唯物主义的基本精神,也完全脱离了实际情况。我们现在所进行的改革,其根本目的就在千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使我国的社会主义制度更加完善,更加增强生机和活力,这也是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的一个重要特征。

解放思想,就是要冲破“左”的思想禁铜。“左”的思想的根源主要是理论和实践相脱节、主观和客观相背离。   “左”的观点的一个重要特点是提出问题、认识问题不是从实际出发,而是从本本和教条出发,这样也就从根本上窒息了革命和建设事业的活力。在我们党的历史上曾出现过几次“左',的思想泛滥,其结果无不给党和人民的事业带来巨大损失。反过来说,中国革命和建设之所以成功的一条重要经验,也正是理论和实际相结合,冲破教条和本本才开辟了前进的道路。夺取政权是这样,进行现代化建设也是如此。

解放思想,就是要坚持实辜求是的思想路线。解放思想是个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概念,它坚持无产阶级世界观。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民想基础,这就是一切从实际出发,具体情况具体分析。中国的国情、国力如何,我们处在怎样的发展阶段,我们所处的环境如何,这些都是我们制定政策和策略的前提。真理不是抽象的而是具体的。离开了对实际情况的了解就谈不上求得正确的认识,不懂得因时制宜、因地制宜就谈不上制定正确的发展策略。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们正是遵循了这样一条思想路线,在实践中逐步形成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理论和政策,改革和建设才获得了巨大成功。

解放思想,就是要大胆地吸收和借鉴一切有利千改革和建设的思想和经验。马克思主义和社会主义制度都是开放的体系,它的巨大生命力就在于它能够吸收和借鉴一切经过实践检验的有利千社会进步的东西。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生产社会化程度、商品经济发达程度、科学技术发展程度比我们高,他们那里有许多经验、技术可资我们学习、借鉴和利用。发展中国家同样有许多成功的经验可供我们学习。随着改革的深入,还会有很多新的矛盾和新的问题出现。这就需要我们不断探索前进。不要一看到那些我们过去所不曾看到的东西就害怕,也不要因为那些束缚生产力发展的旧体制是我们自己搞起来的就恋恋不舍。我们要不断学习、研究、并大胆尝试,绝不能把自己封闭起来。

解放思想,就要大力提倡善于思考、善千创新的精神。正如邓小平同志所说:“在党内和人民群众中,肯动脑筋,肯想问题的人愈多,对我们的事业就愈有利。”在这方面,我们要放开,而不要收紧。只要这样的探索有利于改革和建设,就应鼓励下面的同志大胆地去做。要探索就不可能百分之百正确,百分之百成功,这是正常的。不允许试验,怎么知道对错?不允许有失误,谁还敢试?只要善千总结,及时肯定正确的,发现问题并予以解决,就能取得成功并增长才干。

发展没有终点,实践不会终结,因此解放思想也不会一劳永逸。我们要不断挣脱种种阻碍前进的束缚,吸收和接纳新的思想和经验。我们深信,以邓小平同志南巡重要谈话为标志,我们的思想、我们的视野、我们的认识,必将产生一次新的飞跃;而思想的飞跃也必将焕发人们的聪明才眢,使我国的改革和建设出现一个千帆竞发、百牁争流的生动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