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开放改革热土上的安全信息

——记东莞市“5.30”特大火灾事故后安全工作的新进展

1991年5月30日,东莞市石排镇发生一起震惊全国的特大工业火灾半故:兴业制衣厂的一把火,瞬间就烧掉了115万元的生产设备、原材料成品和800多1n2的厂房,死亡72入!这反映出安全领域存在的严重问题。由于对涉外企业的引进、审批和管理体制的缺陷和缺乏有效而操作性强的法规,加上有关领导疏于管理,导致这类盲目审批、仓促上马的企业的各种弊端和潜伏隐患的大盟暴露;面对满目苍夷的断壁残垣,面对惨不忍睹的尸体,人们的心灵在颤栗,良知在碰撞,各级领导终于被度醒了。

回顾过去,1985年以前,东莞市每年的火灾损失在80万元以上,1990年达到了最高峰,该年度全市共发生火灾29宗,其中重大、特大火灾16宗,经济损失达3000余万元,(光1990年7月30日宏达玩具厂火灾就造成直接经济损失一于多万元,同年11月15日市烟花嫘竹二厂发生爆炸,厂房被夷为平地,爆炸所致深坑达6米,直接经济损失547.74万元,间接经济损失738.82万元,死亡6人,亟伤11人、轻伤54人),占广东省当年火灾损失总数的39%,占全国火灾损失总数的7%,居全国、全省之冠!

面对这些低档次和管理混乱的国营企业和“三米一补“企业,面对这些集生产车间、易燃易爆危险品仓库和临时工宿舍于一体的“三合一”工厂,我们的领导干部还能麻木不仁、等闲视之吗?

东莞市委、市政府的领导在承担责任、严加自责之后,拿出了“亡羊补牢”的勇气,从市直机关抽调120名处、科级以上干部,由市五套班子领导带队,分赴全市33个镇,对八千多个企业逐个进行全面检查,全市共停产整顿企业443家,立即整改999家,新添消防器材53,015件,对“三合一”厂房采取坚决措施分开,并进行复查验收。

痛定思痛,市委、市府主要领导省悟到:只顾引进项目建工厂,忽视安全把关,签了合同就甚么都不管了,不去理顺管理关系,不去落实安全责任,不去督促检查,这是事故不断的根本原因。根子在基层,责任在领导。他们深切体会到盲目引进和疏于管理的危害,下定决心,强化执行、强化责任、强化管理、强化整改。一年多来,采取了一整套冶标与冶本相结合的措施,收到了较明显的效果。

一、理顺和提高各级领导的认识,摆正安全与效益的关系、安全与管理的关系。

把安全工作与效益、管理和经济发展捆在一起,从市委、市府到中层领导到企业领导者都逐步落实第一责任和直接责任。他们认识到,,只有把安全工作当作经济工作的重要组成部份来抓,各级领导真正重视,亲自出马,亲自过问,克服“机构虚设“,"挂帅不出征”的形式主义,才能适应“三资”、“三来一补”和乡镇企业迅速发展的形势。

二、理顺安全生产的组织关系,强化市安委的统筹、协调、指导和监督职能,重新调整充实市安委会,落实“四管“网络。

l.市政府91年的一号文件明确提出健全安全生产“企业自管、行业主管部门主管、职能部门监管、政府统管”的“四管“网络,制定安全生产领导责任制,具体落实各级政府、各镇(区)及管理区、各职能部门和企业的第一责任人和直接责任人的安全生产责任,一级抓一级,明确安全责任制和责任人。市政府还决定,把市安全生产委员会办公室从过去的非常设机构升格为常设办享机构(这在我省是第一家),由市政府增编5名专业干部,拨给专用交通车和每年办公费用10万元。市政府调整充实了安委会成员单位,由市劳动、公安、总工会、经委、乡镇企业管理局等19个部门,20名正、副职领导组成,建立健全了定期例会制度,每次例会都由主管安全的副市长亲自主持,分析全市安全形势、决策和解决全市重大安全问题。

2.镇(区)和主管部门以及管理区成立安全生产领导小组,主管领导全部到位,并设专职安全生产助理员。据统计,全市33个镇(区)、33个委、办、局、总公司、三大厂、局(港务)均由市政府任命了68名第一责任人、68名直接责任人,配置了68名脱产专职安全助理,明确了职、权、利和全面安全管理贵任;市交警支队组建了18个交警中队和一个机动中队全面管理道路交通;市、镇公安局.(分局)建立分级管理、消防监督和逐厂审批防火专项,进一步落实立项报建和竣工验收建档制度,对全市8042个企业进行了安全、防火、隐患整改检查、整顿和重新验收发证、发照工作,占全市企业总数的81%。

三、理顺管理体制、强化管理职能。

目前,东莞市有700多家镇办集体内联和合资企业,5 ,000多家管理区办的集体或合资、合作企业,3,000多 家个体企业,600多家“三资”企业,由于这些企业所有制的形式不同,财政上繳分成比例关系和隶属关系不同,出现了引进项目多头审批,多头主管,工商管理与主管部门之间不够协调的状况,许多新厂新项目的安全专项设施不报建,不审批,不备案,隶属关系复杂,管理结构特殊,部门协调脱节:管理上的混乱十分突出。市政府认真吸职“5.30” 事故的惨痛教训,经过调查研究和与职能主管部门及镇(区)政府的反复协调,决定进一步理顺企业的归属和管理关系,实行分块归口管理,实施立项审批——安全监管——落实责任的管理措施。

第一块:国营、集体、市属地方企业、内联企业、市、镇(区)办集体企业归口镇(区)、市工交办公客——市经委主管;乡镇企业中的引进项目或“三来一补”企业,归口镇(区)、市乡镇企业局——市农委主管;

第二块:外资企业、“三来一补”独资或合资、合作企业归口镇(区)加工办——市加工办公室——市外经委主管;

第三块:个体工商企业归口镇(区)工商所——市工商行政管理局--市财委主管。

真正落实“纵到底、横到边”的“四管”网络和实行“主管负贵制”的管理格局是东莞安全管理模式的新起点。

一年多 来的实践证明:东莞市实行“四曾”网终与强化“四线管理”(交通安全由公安、交通共管,建设施工项目由建委主管,消防安全由公安主管及加强“三结合”安全管理体制)相结合的宏观控制办法,对于控制重大事故的发生,促进“三资”、“三来一补“企业、乡镇和个体企业的健康发展是行之有效的。

东莞的经验教训还在于:由于多头审批、多头发证;由于发展速度快而造成的管理失控;由于“三同时“审批把关不严等原因而造成的大批“三来一补“企业、乡镇企业、个体企业的简易投产,加上大批中、低档为主的“三来一补”企业形成的“三合一”厂房所造成的巨大弊端和潜伏着的危险隐患,是火灾、爆炸、工伤事故频发的根源。因此,不管是何种形式的企业,必须从一开始就认真实施“三同时“原则,管住“先天”,同时认真抓好检查监督、抓隐患整改和安全防护设施的配套建设或补项等综合整顿治理工作,问题一经发现,强令整改,停产整顿,决不手软,补好“后天”。

由于领导重视,雷励风行,采取措施落实分级管理和安全责任,实行综合治理,狠抓整改,东莞市初步收到了全面实行综合治理,管住“先天”,补好“后天”的预期效果,全市安全生产形势有了明显的好转。见附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