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新时期调动职工积极性、创造性的哲学思考

职工的积极性是社会持续、快速、健康发晨的发动机。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充分调动广大职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是社会主义企业的政治优势。只有充分调动广大职工的积极性、创造性,才推动我国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才能加速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皂设。这是人们实践中经验的总结。在当前的转机建制、资产重组、兼并破产、下岗分流等系列深化改革的进程中,怎样才能把职工的即极性、创造性调动起来?我认为最重要的还悬各级领导必须始终不移地贯彻执行党的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的方针,不仅要做到在政治上保证、制度上落实、素质上提高、权益上维护,还要紧密结合各自的实际,把这一方针真正落实到企业改革、发展、稳定的全部工作中,渗透到企业的生产、经营、管理的每个环节中。同时,在调动职工的积极性、创造性时要注意处理好如下几方面的辩证关系:

一、要正确处理全心全意依靠与科学管理、教育的关系

工人阶级是我们国家的领导阶级,是先进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代表,是改革和建设最基本的动力,是维护社会安定团结的强大而又集中的社会力量。江泽民总书记曾多次强调:“我们党领导的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必须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在任何情况下都不能动摇”,“离开工人阶级的主人翁作用和积极性、创造性,我们的企业和现代化工业是办不好的”。新中国近50年来巨大建设成就的实践证明:没有广大职工群众的支持,企业改革是不可能成功的。我们在强调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的同时,不能忽略和放弃对职工群众的教育和管理,如果偏离对职工的系珑的理论教育,严格的科学的管理,就谈不上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因为,客观外界作用于人们的大脑而形成的思想也是复杂多样的,有正确与错误、文明与粗野、积极与消极、自觉与自发之区别,所以系统的理论教育、严格的科学管理必不可少。因此,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进程中,既要在政治上保证、制度上落实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的方针,尊重职工的主人翁地位,同时又强调对职工进行系统的理论教育和严格的科学管理,使之素质上提高。从而使广大职工继承和发扬工人阶级无私奉献、艰苦奋斗、团结互助、组织纪律性强等优良传统,以高度的历史使命感和主人翁责任感努力学理论、学文化、学科学、学管理、学法律;广泛开展劳动竞赛、合理化建议、技术革新、技术协作、发明创造等群众性生产经营技术活动;不断加强职业道德建设,大力弘扬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的“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办事公道、服务群众、奉献社会”的良好职业风尚,用工人阶级的先进思想和模范行为影响和带动全社会,在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中更好地发挥工人阶级的主力军作用。这才是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充分调动职工积极性、创造性的具体体现。

二、要正确处理突出维护与经济建设的关系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力之间的矛盾。根本任务是发展社会生产力,改革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经济、政治、民主、文化,使我国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这是全国人民的根本利益和全部利益所在。而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中国,仍然还存在着国家、企业、职丁个人之间、职工与管理机关和管理部门及管理者之间、以戊职工内部不同利益部门之间的矛盾,而在肪盾中,其利益最容易受到侵犯的是职工。因此,我们在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在维护全阳民总体利益的同时,更好地表达和维护职功众的合法利益和民主权利,吸引职工群众参训改革和建设,参加国家和企事业的民主管恩参加教育和培训等具体利益。建设与维护二者是辩证统一、相互促进、相互发展的。因此在新时期的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向纵深推进的关键时刻,既要狠抓经济建设,又要坚持突出纣护,从而有效地调动广大职工群众的社会主义改革和建设的积极性、创造性,促进改革的裸化、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

在这里特别要指出的是,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能错误地理解各行各业、各单位各器门都直接去抓具体的和生产建设等经济工作。各行各业各部门在服从和服务于经济建设这个中心的同时,其具体的手段、方式、途径和内容应该各目有所不同。

三、要正确处理人民公仆与国家主人的关系

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生产、经营和其它各项活动中,需要有一大批政治素质好、业务能力强、求真、务实的领导干部来组织实施,这些领导干部是人民通过一定的民主形式,认真挑选出来的企业的优秀代表者。他们手中都掌握着一定的权力,代表着国家、集体和广大职工群众的利益,是人民的公仆,他们想问题、办事情、作决策,必须把人民拥护不得护、人民赞成不赞成、人民高兴不高兴、人民答应不答应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而人民侧易国家权力的拥有者,国家的主人,社会历史发展的真正动力。然而时至今日,我们有一些§导干部不是把自己当成人民的公仆,深人基层、深入车间、深入班组、深入人民群众当中,拿自己手中的权力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而是独断专行、各自为政;习惯于指手划脚地评;有的甚至把自己与职工群众的关系看成老板和雇工的关系,可以随时炒职工的鱿鱼,有的以权谋私、拉帮结派、贪污受贿、生镇败,忘记了手中的权力是谁给的,丢掉了戍公仆的本色,严重地挫伤了职工群众的社眭义积极性和创造性,阻碍了企业各方面工作的顺利进行,影响了现代化建设的进程。所队,在深化改革,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中,我们释级领导者,就必须要正确处理人民公仆与目家主人的关系,“一切为了群众、一切相信屏众、一切依靠群众"。要在思想上尊重职工、房情上贴近职工、工作上依靠职工、行动上深人职工,把自己置身于职工群众之中,时时刻利走在群众的前头,真心实意地为职工群众谋利益、办实事,进“万家门、知万家情、解万饿、暖万家心”。要按照江泽民总书记指出:认真负责、满腔热情地解决人民群众生秝和工作中的实际问题。“象蚕一样,把最后一根丝吐出来献给人民。只有这样,才能永葆人民公仆的本色,新时期新型的、融洽的干群关系才能建立,职工的生产工作积极性、主动住、创造性才能调动起来。否则人民公仆就会愤权力"咬着“,被人民群众打倒。

四、要正确处理国家、企业、职工之间的利益关系

我国建立在生产资料公有制基础上的国家、企业和职工三者的根本利益是一致的。在靴国有企业改革的资产变更、改组、改造重耜,无疑要把国家的利益放在首位。要在保粗有资产的保值、增值,保证企业扩大再生户的同时,还要特别注意保护职工群众的利益,使广大职工群众在改革中增加收入、获得更多的利益。如果我们的改革方案不利于落实闸工的主人翁地位,不能有效地保证职工群众乍为企业主人的各项权利的实现,那么,我们崩改革就不符合社会主义改革的原则,就会理析当然地遭到广大职工的反对和抵制,更加谈不上调动广大职工的社会主义建设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因此,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多种经济成份并存和实行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同在心制度下要调动广大职工的积极性、创造性就要“允许和鼓励一部分人通过诚实劳动、合法经营先富起来,允许和鼓励资本、技术等生产要素参与收益分配'.的同时,鼓励职工发扬国家利益、企业利益、职工利益相结合的集体主义精神,即维护国家、企业的正当利益,也维护职工的正当利益,把“义”与“利”有机地统一起来。然而,由于各时期的政策、措施不尽完善,尽管实行按劳分配已成为广大职工的共识,但由于分配结构不尽合理,特别是不正之风的影响、人际关系的作用和某些管理政策的失当,诸如此类的多劳不一定多得,少劳也不一定少得,分配不公的现象在我们某些企业仍然存在,严重挫伤了广大职工的生产、工作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的发挥。

江泽民总书记在党的十五大报告中指出:“经济改革和发展的目标和任务反映了人民的根本利益,要依靠人民的积极性和创造精神,依靠人民的艰苦奋斗来实现。”在贯彻落实党的十五大精神,依靠人民的艰苦奋斗来实现。”在贯彻落实党的十五大精神,深化国有企业改革,促进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进程中,我们的各级领导及职能部门必须以不断改善人民生活、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为目的,正确处理好国家、企业和职工个人之间的关系。引导好、保护好、发挥好、调动好职工群众的社会主义积极性、创造性,只有这样,才能把企业巨大的潜力进一步挖掘出来。

五、要正确处理思想政治工作与多办实事好事的关系

思想政治工作是我党的优良传统和政治优势,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项重要内容。通过思想政治工作,培育职工的历史责任感和主人翁意识,增强他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能力,是调动职工积极性、创造性,努力完成生产、工作任务的重要途径。但这并不能代替对职工的物质利益、文化娱乐设施的投入。因为只采取说教式的教育方法,已难以满足广大职工的要求,更收不到好的效果。思想政治工作只有同“想职工之所想、急职工之所急、帮职工之所需",关心和改善职工的工作环境、生活条件、文化娱乐设施;切切实实地为职工说话办事,真真正正为职工排忧解难结合起来,才能启迪职工的思想觉悟、陶冶职工的道德情操,振作职工的忘我精神,鼓舞职工的工作斗志,从而最大限度地调动广大职工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当前我们思想政治工作的重点是做好国有企业下岗职工的基本生活保障和再就业.这是关系改革、发展和稳定的大局,涉及到千千万万的在岗职工家庭,解决好否,直接影响广大职工的积极性、创造性。正如江泽民总书记指出的:“能否做好下岗职工的生活和再就业问题,直接关系到国有企业改革的成败,”“各级党委和政府,一定要把它作为一个头等大事抓紧抓好。”因此在及时掌握职工思想 动态,有针对性地进行思想政治工作,帮助广大职工充分认识企业减员增效、下岗分流、实施再就业工程是振兴国有企业的重大举措,有利于整个国有经济的发展,符合工人阶级的长远利益,引导、帮助职工真正树立起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择业观念的同时,采取各种形式,帮贫扶困,帮助下岗职工再就业,努力为职工群众排忧解难,使思想政治工作与努力为职工多办实事好事有机地结合起来。只有这样,我们的各项改革才能得到广大职工的理解和支持,困难企业才能尽快走出困境。不切实际,不关心职工的疾苦的高谈阔论,那么不论你道理讲的动听,职工也难以接受,取不到预期效果,更谈不上调动广大职工的生产、工作积极性、创造性。

六、要正确处理物质鼓励与精神激励关系

物质是第一性的,意识是第二性的,意识通过物质而起作用。邓小平同志曾经明确地指出:“革命精神是在物质利益的基础上产生的,如果只讲精神,不讲物质利益,那就是唯心论”。物质鼓励与精神激励是相互依赖、相互促进、相互影响和相互作用的。物质鼓励是精神激励的基础,为精神激励提供了必要的物质条件和物质载体,精神激励又反过来为物质鼓励得以巩固和发展的必要条件,同时对生产的发展产生巨大的推动作用。

物质鼓励与精神激励之间这种相辅相成的关系,客观上要求我们在新时期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进程中,要调动广大职工群众的生产、工作积极性、创造性,既要注重职工的物质利益,关心他们的物质文化生活,又要注意对职工进行共产主义理想、信念等教育,进行精神的激励,坚持物质鼓励与精神激励的紧密结合。反之如果只注重精神激励,忽视物质鼓励,或重视物质鼓励忽视精神激励,职工的生产工作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都难以充分调动和发挥,更不能持久。”

(作者单位:广州白云国际机场综合开发公司工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