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增长速度与经济效益的关系

所谓经济增长速度,一般指的是产值总量的增加速度。其主要指标有社会总产值、国民生产总值、工农业总产值、工业总产值等的增长额和增长率。

“经济效益”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的经济效益仅表示投入和产出之间的一种相对比率,如资金利税率表示资金投入和利税产出之间的比率。其它指标如成本利税率、销售收入利税字、净产值率、物耗率、劳动生产率、综合要素生产率等,都反映了这种投入产出关系。广义的经济效益除了上述相对景指标外,还包括净产出(净产值或国民收入)和沌收入(利税)的增长额及其增长率等有效产出培置指标。如果有效产出不增长或负增长,相对比率关系再好也没有意义,反之也是一样。所以,只有把相对投入产出扑亦卫一些有效产出绝对量增长指标综合在一起,才能从整体上把握经济状况的全貌。

代表经济效益的指标很多,有些与经济增长速度关系密切,有些则与增长速度关系不大。要根据不同性质的经济效益指标进行具体分析,才能得出正确的结论。总之,为了获取一定的产值增长,投入的活劳动和物化劳动越小,经济效益就越高。当投入增长速度低于经济增长速度时,经济增长速度越快,经济效益也越好。高速度未必一定带来低效益。

保持一定的经济增长速度,是保证经济效益不滑坡的前提条件。在我国目前技术进步速度较慢的膺况下,保持一定的生产速度是保证人力、物力、财力、投入产出效益最大化的主要手段。从全民工业来讲,低于6%的增长速度是不会取得最佳经济效益的。

单纯从总冕上抑制生产、紧缩力度过大,是1989年下半年以来经济效益状况恶化的重要原因之一。1989年下半年以来,经济增长速度急剧下降,出现了1989年10月和1990年1至2月份负增长.同时,经济效益也急剧下降.突出地表现为企业停工停产面扩大,亏损额上升、销售废软、待业人员增多,库存增加、产成品资金占用上升,实现利税减少。这是过分抑制消费需求和投资需求所造成的。经济增长速度下降,使大盘的在建项目被迫停工、大量的机器设备闲置、生产负荷不足、生产成本上升、全员生产率下降,更谈不上发挥规模经济效益。所以要适当把握紧缩和调整的力度,以经济不出现负增长和低增长为警戒线,避免经济衰退造成的重大损失,使我国的经济效益和经济速度能够同步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