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与改革要闻(四则)

今后十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七项主要任务

七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年规划和第八个五年计划纲要》,确定了今后十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七项主要任务。

一、按照国民经济逐步实现现代化的要求和居民消费结构的变化,积极调整产业结构,重点是加强农业、基础工业和基础设施,改组改造和提高加工工业,把发展电子工业放在突出位置,积极发展建筑业和第三产业,促进产业结构合理化并逐步走向现代化。

二、根据统筹规划、合理分工、优势互补、协调发展、利益兼顾、共同富裕的原则,努力改善地区经济结构和生产力布局。三、继续把发展科学技术和教育事业放在重要战略地位,使我国经济增长逐步转到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

四、在搞好经济建设的同时,相应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和发展各项社会事业,促进经济与社会协调发展。

五、继续推进经济体制改革,不断完善和发展社会主义制度。

六、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进一步扩大对外经济技术交流与合作。

七、坚持“一国两制”的原则,继续推进祖国统一大业。


我国到二000年将要达到的重要指标

到2000年,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指标将在1990年的基础上翻一翻或有较大幅度的增长。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年规划和第八个五年计划纲要》确定的方案,到2000年,全国粮食产噩要达到5亿吨,棉花产量525万吨,原煤产量14亿吨左右,原油产量有较大增长,发电噩11000亿千瓦小时左右,钢产量8000万吨以上,乙烯产星300万吨左右,化肥产量1.2亿吨左右(标准肥),铁路货运量19亿吨左右,纱产量557万吨左右,化学纤维产噩260万吨左右,机械工业和轻工业的主要产品中40%左右达到或接近国际较先进的水平,第三产业在国民生产总值中的比重由1/4左右提高到1/3左右,逐步健全在国家指导和管理下的全国统一的市场体系。

在社会发展方面《纲要》提出,到2000年要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平均年人口自然增长率今后十年将争取控制在12.5%。以内。


国家确定今后五年综合经济指标

七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通过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年规划和第八个五年计划纲要确定了“八五”期间我国耍达到的综合经济指标。这些指标包话经济培长的规模和速制、综合经济效益、同民收入的生产和分配、财政和信贷。

按照《纲要》要求,1995年国民生产总值按1990年价格计赁口%达到23250亿元,1990年增长33.G%,平均每年增长6%。农业总产值达到8780亿元,比1990年增长18.9%,平均每年增长3.5%。工业总产值达到32700亿元,比1990年增长37.1%,平均每年增长6.5%。第三产业增加值,1995年比1990年增长53.9%,平均每年增长9%。

到1995年,主要行业中按国际标准或同外先进标准组织生产的产品,要由现在的30%左右提高到50%左右。每万元同民生产总值消耗的能源,要由1990年的9.3吨标准煤下降到1995年的8.5吨,平均每年的节能率为2.2%。大中型企业主导产品的能源、原材料单耗,要达到国际同行业80年代初的平均先进水平。全让会劳动生产率,平均每年堤高3.5%。预算内国营工业企业流动资金周转天数,要由1990年的127天缩短到1995年的95天。

这个《纲要》提出,1995年国民收入生产额要达到18250亿元,比1990年的14300亿元增长27.6%,斗均每年增长5%。五年合计,国民收入使用额为81050亿元。五年内,不包括物价上涨因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合计为26000亿元,平均每年增长5.7%;全国居民消费水平平均每年增长3%。

《纲要》要求,“八五”期间,国内财政收入婴力争平均每年递增6.-1%,国内财政支出平均每年递增5.7%,重点增加农业、教育、科学、国防和国家重点建设等方面的开支。五年内,贷款总规模平均铝年增长12%。其中流动资金贷款平均每年增长11.%;固定资产投资贷炊平均每年增长15.3%。


关于经济体制改革和对外开放

实现第二步战略目标,必须坚定不移地继续深化改革,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纲要(草案)》规定,今后十年,要坚持计划经济与市场调节相结合的原则,围绕解决社会经济生活中的重要问题,有领导有步骤地全面推进改革,初步建立社会主义有计划商品经济的新体割。基本要求是:

一坚持以社会主义公有制为主体,适应发展个休经济、私营经济和其他经济成分,按照生产力发展水平的要求,完善所有制结构。

——实行政企职责分开、所有权与经营权适当分离,逐步使绝大多数国营企业真正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约束、自我发展的让会主义商品生产者和经营者,探索公有制经济多种有效的实现形式,建立富有活力的国营企业管理制度和运行机制。

——进一步完善消费资料市场,扩大生产资抖市场、发展资金市场、忮术市场、信息市场、房产市场和劳务市场,建立健全在门家指导和管理下的全国统一的市场体系。

——理顺国家、集体和个人以及中央和地方之间的分配关系,形成合理的国民收入分配格局。坚持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其他分配方式为补充,逐步完善个人收入分配制度。

——综合运用经济、行政、法律手段,特别是运用价格、税收、利率、汇率等经济手段调节经济运行,建立和健全直挨调控与间接调控相结合的中央与省、自治区、直辖市两级经济调控体系。

要按昭这些瞎本要求,协诩配套地搞好企业、流通、价格、财政、税收、金酿、外贸、计划、投资、劳动工资、住房、医疗和社会保障等方面的体制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