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职工积极性主要因素的新变化
今年是我国“质量、品种、效益年”,企业将深化改革,努力提高经济效益,走内涵发展道路,从而克服我国经济面临的困难。深化企业改革的一切方针、政策、措施的效果,最终取决于广大职工的态度,职工积极性充分调动起来,质量才能落到实处,品种才能不断适应市场需要,效益才能真正提高。充分调动职工积极性,既是思想政治工作的主要内容,又是抓好“质最、品种、效益”的关键一环。
当前,企业中影响职工积极性的各种传统因素仍然在起作用,但各种因素作用大小和发展趋势却明显发生了变化,这些变化主要有:
一、在内外关系上,企业内部因素越来越成为影响职工积极性的主要因素。
在完全计划经济条件下,各企业间内部机制和具体政策在同一模式和政策的指令下,几乎是完全相同的,虽然各企业内部不同的具体问题也影响职工积极性,但起主导作用的是社会大环境和大政策对企业职工情绪的影响。比如,对社会上不正之风、党风、干部特殊化等问题,职工是议论纷纷,极为反感,而这些社会性的问题又是具体企业所无力解决和克服的。所以,长期以来,外部社会因素是影响和冲击企业职工积极性的主要原因。
改革开放以来,给企业松了绑,各企业迸发出不同的活力和独特的个性,各企业内部的各种具体条件和政策,越来越关系到职工切身利益,越来越直接影响职工的情绪和积极性,而社会环境因素那种集中、统一的强大作用却在减弱。现在,影响职工积极性的主要因素,是各企业自身的个性问题。
因此,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在调动职工积极性问题上,要多研究点企业内部问题,把注意力集中于本企业,把自己的事情办好,把企业内部的小环境、小气候搞好。众多企业小气候的改善,又组成新的社会环境,促进整个社会大环境的良性循环。
二、在利益分配上,职工从讲究平均向要求公平变化。
利益分配,历来是影响职工积极性的最主要因素。我们的职工不管觉悟高低、职位高低,入人都得靠企业所付给的报酬生活,都得依赖于企业这个机体获取自己和家庭起码的经济收入。利益分配,直接关系到职工的基本生活,所以,必然是和职工的积极性密切相关的。长期以来,我们在贫穷的基础上,实行着平均的分配。
改革伊始,打破了平均主义大锅饭,在相当一段时间里,影响职工积极性的最突出问题就是利益分配上分开了档次、拉开了差距,人们完全不习惯真正实行按劳分配,误认为平均才是社会主义的特征,才是优越性。企业里集中表现在工资、奖金、住房、子女就业等方面,动一次工资,全厂上下数月不和升百分之三的奖励工资,更是沸沸扬扬,升级或者成为众矢之的,谁也不升级或一人一级,则相安无事,风平浪静;奖金成了多数企业职工收入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名为奖励,实则是工资的补充,似乎做工作不是因为支付工资,而是为奖金才干的,按下葫芦浮起巍,奖金的激励作用所剩无几;有的单位,新房盖好,管理者纵横捚阖,文唱武打,就是平衡不了,分不下去,只好成年累月闲置;子女就业,更是企业领导和老职工日夜诰念的心头病痛……。凡此种种,都说明平均主义根深蒂固,几千年来不患寡而患不均思想,决非是一朝一夕所能消除的。
到现在,经过十年改革,平均主义的观念巳经受到很大的冲击,企业里发生了很大变化。在分配上,职工大多数巳经能够接受真正实行按劳分配,许多职工正是在打破大锅饭后,才逐渐体会到了按劳分配原则的进步意义,奖勤罚懒,奖优罚劣,鼓励竞争,在增加个人收入的同时,实现了个人的社会价值。如果现在回归到平均主义,是不符合广大职工利益的,是不会被群众所接受的。
当前,利益分配方面影响职工积极性的主要问题,是分配不公和机会不均。
由于改革时期的政策、措施不尽完善,情况多变,尽管实现按劳分配成为多数职工的共识,但实际上并非易事,往往多劳不一定多得,少劳也不一定少得。按条条、按块块、按行业、按部门分配的结构不尽合理,特别是不正之风的影响,人情关系的作用及某些管理政策的失当,造成了大大小小的不公现象。各企业间、企业内部,由于基础条件不同,政策倾斜度不同,同水平的人们并不在同一起跑线上起跑;在同一起跑线上,也不是有相同能力的人们都能参加竞赛。所以,机会不均等,条件不公平,由此而生的成败得失,最容易挫伤职工的积极性。
分配问题上调动职工积极性,关键是深入研究科学的、符合国情厂情的分配方法,不断在实践中摸索修正,尽可能的合理与公正,真正贯彻公平竞争、机会均等的原则,把激励作用发挥到尽可能大的程度。
三、在干群关系上,职工从倘重反对干部特殊化向积极要求参与管理变化。
干群关系,是企业中影响职工积极性的一个重要方面。以往的矛盾主要反映在干部以权谋私、搞特殊化、不深入群众、官僚主义等方面,职工往往对干部的住房、坐车等问题愤愤不平,矛头所向是干部个人,职工的消极情绪也多是从个人角度而发。
现在,干部特殊化之类问题仍然存在,在某些企业或部门,仍然是影响职工积极性的主要原因。但是,在整体上,在大多数企业里,广大职工对干部的意见巳不是干部的个人问题,职工们更为关注的是企业领导干部的经营决策。
改革开放以来,企业成为相对独立的经济实体,企业领导人的经营决策水平,直接关系到企业经济效益,从而影响职工的收益水平,从切身利益角度,职工们关心企业的大政方针和重大决策。相反,对企业领导人在生产经营中的一些社会活动,乃至个人多住点房,多拿点奖金,已在一定程度上能理解和接受。只要能把企业搞上去,职工收入增加,人们并不对领导人求全责备,人们意见最大的是领导者无能,或在其位不谋其政。
随着改革开放,职工在社会主义商品经济活动中,有了更多的展示才能的机会和条件,许多职工民主意识大大增强,他们主要不是为了个人多得点利益,而是真正认识到自己是企业的主人,有责任也有权利参与企业管理。他们强烈要求个人才能的最大发挥,自我价值的充分实现。他们对企业领导人的衡量带有全局性,要求领导者具有民主意识和民主作风;他们关心企业的人才政策、发展方向、技术进步等核心问题,对企业的各项大政方针和新产品开发等,表现了突出的热情。这部分职工是企业里逐步成长起来并日趋成熟的现代工人阶级代表。
企业里当前在于群关系方面影响职工积极性的问题,常常是领导者无视职工的民主权利,错误地理解厂长负责制和经济承包责任制,任意独断专行。在部分企业里,这巳成为突出的问题。
实行民主管理,不仅是作风问题,更是一个根本立场问题,是由我国社会主义企业的性质所决定的。今后,在处理干群关系调动职工积极性方面,主要的是解决好职工参与民主管理的问题,真正把广大职工当作企业的主人。
此外,职工个人的、具体的人际关系和困难,对积极性也仍然在产生影响,但这种影响也悄悄地发生着变化。我们要认真分析职工的要求、愿望和情绪,及时把握变化的脉搏,应时而变,顺势而动,有的放矢地开展工作,把广大职工中蕴藏的巨大的社会主义劳动积极性充分调动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