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值得尝试的医疗保障模式
企业职工患重病,要由企业劳保医疗来支付令人咋舌的高昂费用,是企业感到十分棘手的问题C根据国家财政部颁布的企业财务制度规定:职工福利费按照企业职工工资总额的14%提取。福利费包括多项开支。实际上多数单位,仅医疗费这项支出就大大地超出了工资总额的14%。
职工应当享受劳保医疗是我国的一项法定福利制度,作为企业一方面不允许违反政策、法规,另一方面又要解决医疗费不敷支出的问题。在这种两难情况下,企业想方设法,制订各种措施,压缩、节省医疗费的开支,目前多数企业是实行单位和个人按比例分担医疗费的制度,但是尽管如此,有些小单位,同时迡上几位职工患大病,终究还是束手无策。我省一边远山区的邮电支局,一年之内有4位职工患了不治之症,一下子要拿出几十万元的医疗费,该单位叫苦不迭,实在无力支付这笔巨额费用,最后还是通过上级拨款才冲销了这项开支。
要彻底地解决劳保医疗问题,最理想的方式,就是由社会保险机构承担责任,通过政府立法,实行医疗保险社会统筹。可是根据目前的经济状况,要求在近期内实现这一做法,在多数地区还是做不到的。寻求解决劳保医疗的办法,其实还有一种较为理想和可行的模式,那就是在大企业或系统建立医疗保障基金。
在我省一些系统和大企业,像邮电、铁路、白云山制药厂等已相继建立了各类保障基金。建立医疗保障基金,无疑能够增强企业抵御大病医疗风险的能力。以白云山制药厂为例,该厂有8000名在册员工,按大病医疗基金章程规定:每位职工月扣缴32元,单计这笔数额,年筹集资金就达:307.2万元。医疗保障基金有多方面好处。从横向看,所有基金组织成员,都可以获得互助,分担个人支付大病医疗费的负担。从纵向看,基金可以不断地增值和扩充,保障功能也相应地不断增强。同时,随着职工个人加入基金会时间的延续,当职工年老体弱时,就可以得到基金会更大的援助。基金还有以丰补欠的效果,当企业效益好时,可多筹些基金。企业遇到困难时,基金就可以起到弥补的作用。
建立医疗保障基金,要注意几方面的问题:1)管理一定要制度化,要确保基金的安全、增值,确保基金不被随意挪用和支配。
2)建立基金的初期阶段,不可能要求一步到位,切忌求大求全。如果一开始标准订得很高,就可能出现收不敷支的情况。所以,在掌握基金的使用方面,一定要在留有余地的基础上,逐步完善和提高。3)做为基金必须有一定的规模,对于一些小型企业和单位,要走联合的道路,形成行业性的、系统性的基金组织。
我国现行的劳保福利制度是在计划经济时期建立起来的,目前,我国经济体制转向市场经济体制,改革原有的劳保福利制度,建立适应市场经济体制的劳保福利制度势在必行。原有的劳保福利制度主要是体现公平原则,也即是“大锅饭”的做法。而适应市场经济的劳保福利制度则必然侧重于激励机制,会更多地体现公平与效益相结合的原则,也即采取设个人保险专户和个人必须按比例分担医疗费的办法。个人医疗保障是各类保险中,风险最大的一项,遇到一些特殊大病,一般家庭和个人在经济上是很难承担的。为了减轻个人的经济负担,从这个角度出发,单位也应出面组织和建立有互助性质的医疗保障基金组织,在市场经济环境下,企业面临激烈的竞争,为了减少后顾之忧,也需要建立这种后备基金。医疗保障基金可以说是市场经济的产物。
各类保障基金组织,属于法定社会保险的补充保险。一些发达国家,社会保障程度已经很高,但是国家仍然极力鼓励和提倡建立非政府管理的多层次保障体系。在美国,个人除了可以享受由联邦政府提供的社会保险待遇,还可以享受州的保险待遇,市的保险待遇,企业的保险待遇等等。靠单一的社会保障,水平毕竟是有限的,但是多类型、多层次的保险一起发挥作用,效果就大不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