略论工会的公关意识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文化的快速发展和竞争机制的不断加强,公关关系作为一门“内求团结,外求发展”的经营管理艺术,渗透在各个部门和各项工作中。公关意识是公共关系的核心和灵魂,这种意识通过公关工作的具体操作程序、策略和手段而外化和表现。公关意识已成为管理人员整体素质中必不可少的重要内容。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所有制结构的调整和完善,公有制实现的多样化和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劳动就业结构将发生重大变化,劳动关系必将更加复杂,人员流动、职工转岗和重新组合不可避免,企业的优胜劣汰和劳动就业的竞争将会更加激烈,工会面临难得的机遇和挑战。工会的公关意识将成为工会干部必须具备的一项工作素质。本文拟对工会在新时期如何有效树立公关意识进行探讨。
一、公关意识是现代社会的产物
现代公关意识是和现代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相伴而生的,是工业社会不断发展的产物。19世纪末20世纪初,公共关系作为一种社会产业,在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开始萌芽。这时期的公共关系的主要目标旨在帮助企业对内协调各类关系,缓解劳资冲突和矛盾,优化生产管理,调动员工的生产积极性,最大限度地提高劳动生产率。本世纪50-70年代,公共关系进入一个全新的发展时期,主要是运用传播沟通手段,帮助社会各组织提高知名度和美誉度,塑造良好的组织形象,为组织的生存和发展创造良好的内、外部环境。本世纪80年代以后,1980-1985年,随着改革开放,公共关系作为一门新的现代管理科学被引进我国。首先在宾馆旅游业,然后在工商企业中运用。1986-1989年的公关热潮中,各种公关出版物随处可见,大专院校及各类职校相继开设公关课程心共关系学正式纳入高等教育的教学计划。这是个公关理论、公关知识大传播和公关事业大发展的时期,但公共关系也被相当多的人庸俗化1990年后,公共关系学经过反思,逐渐走上健康发展的阶段。特别是近几年,政府公关活动日益活跃。如我们可以注意到,党政宣传部门的“宣传”一词的英译文,许多已从旧译Propaganda改译为PublicRelation,即“公共关系”再如广州市提出“一年一小变,三年一大变”市政方针,全方位通过报纸、广播、电视、网络媒体进行宣传,不断报道改善的市容、市貌,既取得了社会各界和市民的支持,也督促了市政部门的工作。
可以说,公关意识在现代中国已逐渐深入人心。
二、公关意识是开展新时期工会工作的有效途径
长期以来,我国工会的传统工作模式有很大的局限,不少基层工会差不多只是半福利机构。因此在许多人眼里,工会就是搞福利,具体表现在:
(1)福利性。传统工会给人的印象是过年过节发点食品,如米、油等,假期组织职工外出玩一玩,平时搞搞文体活动等。
(2)表面性。缺乏与职工真正的沟通,缺乏深层次的维权。职代会的职能没有真正落实,职工参政议政、民主监督缺乏落实措施。
(3)传达室性。传统工会在工作中往往只起到一个自上而下的传达室作用,领导怎么指示就怎么做,缺乏本身能动有效的综合调查与整理,缺乏双向的了解和交流,缺乏一个点子库,缺乏与其他部门组织的高层面交流与协作。
改革开放带来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和变化,处在这一迅速变化中的个人也处在多维和错综复杂的社会关系网络之中,人们要在这样的社会大环境中互相协调发展,就必须做到“(1)接受由相互依赖日益加剧的社会所赋予的公共责任;(2)克服重重障碍,与距离上遥远、心理上多样的公众进行沟通;(3)使人们所开创的用以提供服务的整个社会融为一体”(斯科特·卡特李普等著《有效公共关系》,而公关意识正是提供实现这一目标的有效途径。
随着市场机制作用的发挥,我国经济发展将进一步走上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随着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推进,依法制国基本方略的实施,职工参与管理国家和社会事务的力度将加大,如何推进基层企事业单位职工民主参与、民主管理与民主监督?如何突出以参与、建设、教育、维护为中心任务和调动广大职工建设社会主义的积极性?如何立足会员特点,研究走向市场经济时代工会工作的独特规律?这是工会面临的任务和挑战。
我们要站在国家安定、团结发展的高度来看工会工作面临的机遇和挑战。为了迎接机遇和挑战,工会工作应该改变传统模式,加强公关意识。公共关系是组织联系公众的纽带和桥梁,工会是党联系群众的纽带和桥梁,工会的职能与公共关系的职能有本质的内在的相似。笔者认为,新时期工会的公关工作必须具有服务意识、信息意识、创新意识、形象意识和审美意识。
三、工会应当树立的公关意识
(一)服务意识
邓小平同志指出:“工会的屁股应当坐在群众那里”,就是要求工会为群众说话、办事。《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会法》第一章(总则)第六条:工会在维护全国人民总体利益的同时,维护职工的合法权益。工会必须密切联系职工,听取和反映职工的意见和要求,关心职工的生活,帮助职工解决困难,全心全意为职工服务。”
服务意识是工会最基本的精神,也是工会开展工作的前提。全心全意为广大职工群众服务是工会的根本宗旨。从这个意义上说,新时期的工会和传统的工会是一致的。工会要履行好这一职责,首先工会必须具有服务意识,要有时刻关心职工,掌握他们的思想脉搏,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办群众之所需。
但是,新时期工会的服务意识是更为深次的。以职代会为基本形式的职工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制度使得新时期的职工能够更好地行使民主权利,参与企事业管理。为改革和发展服务是新时期工会工作的重点。工会在党委的统一领导下,为所有制结构的调整和完善,公有制实现的多样化和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服务;为国有企业改革实行战略性改组服务;要面向21世纪,发挥工会建设、教育、参与、维护四项职能,坚持以全心全意依靠职工办好企事业为方向,推动民主,调动广大职工的积极性,推进改革和发展。
工会的干部必须了解,具备这种新的服务意识,才能更好地把握工会工作的大局。这个大局就是,教育、引导职工,为国家的繁荣昌盛而努力。
(二)信息意识
党的十五大报告对工会提出的要求是:“工会应该成为党联系广大人民群众的桥梁和纽带”。桥梁作用,是要求工会起到上情下达,下情上达的作用,成为贯彻党的意图,反映民情民意的重要渠道;纽带作用,是要求工会通过努力工作,把职工紧紧团结在党的周围,发挥主人翁精神,增强责任感、使命感,推动各项工作。
信息意识要求工会干部使自身处在一种开放的信息通道之中,主动地收集、反馈、整理、分析信息。信息的收集方式多种多样,例如可以通过研讨会、座谈会、培训班、讲座的方式收集,也可以定期或不定期的举行工会有关人员的会议收集。中山大学工会教代会团长每月举行一次荼叙,每个月一次教代会团长在一起座谈,内容有住房建设、机构改革等。团长们都很乐意参加,并畅所欲言。这样的活动对沟通情况,交流信息,改进工作,推动民主管理有着积极的作用。又如中大校工会不定期地举行“信息交流与问题探讨”讲座,将学校有关问题如校园综合治理、住房改革、有线电视天线管理等的措施向教工们通报,并及时地收集反馈的信息,既增加学校政策的透明度,又吸收反馈意见,使学校的有关政策举措得以及时补充调整。
(三)创新意识
我们的时代是一个创造性的时代,现代的人更是追求创新的一族。许多创造性思维、理论研究以及实践,都在这时萌芽生长。求新、求解、求变、求发展是现代人心理特点,他们对任何变化都非常关注。工会处在这样一个力图创新的环境,本身也就必须具有创新、求变,敢为天下先的意识。
工会工作辐射到企事业单位工作的方方面面,创新的方式也是多种多样。如中大校工会青工部于1996年教师节在广东省高校中率先成立了中山大学青年学者学术联谊会,将高层次的青年学者组织起来,开展多学科、多方位的交流,让他们切磋研讨,互相启发、互相促进。开展了多次专题活动,有“九十年代国学热的评价问题”、“归国学子与校长恳谈”、“数学模型在社会与文化中的作用”、“大学管理中的问题”、“克隆羊的生物学和社会意义”等等,并组织出版了青年学者论文集。联谊会富有新意的活动,大大地提高了中大青年学者的知名度,使高校工会增添了凝聚力。又如中大校工会为解决教工后顾之忧,每年七月至九月,工会都举办高考子弟家长会,帮助家长们了解当年高考的动向、新变化,指导高考志愿填写,并有专人负责协调教职工子弟的高考升学工作。跟踪档案,落实录取工作,使得中大教工子弟有较为满意的升学机会。这一知难而进的务实举措在高校工会中是不多见的,但确实起到了稳定教工的积极成效,也为工会赢得了口碑。
(四)形象意识
工会是事业型非盈利性组织,笔者认为工会所要树立的形象是“服从、维权、桥梁”。
“服从”是指服从于国家发展的大局,中国的工会具有社会主义特色,与资本主义国家片面强调福利的工会有着本质上的区别。工会要以发展生产力为目的,围绕在校党委的周围,积极支持行政,维护行政的权威,协助行政完邸项任务。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所有制结构的调整,各种利益关系的矛盾将趋向复杂,工会要积极协助党和行政部门处理好各种矛盾,疏通渠道,化解危机,起到稳定和协调的作用。
“维权”是指切实维护好广大职工的合法权益,解决职工的实际问题,关心职工的切身利益,依法向侵害职工权益的行为作斗争。
“桥梁”是指工会是党联系群众的纽带和桥梁。工会树立良好的公共关系形象,不是象商品广告那样,直接带来利润和市场,而是为了有效地增进工会内外部环境对工会的了解和支持,有利于吸引和保留人才。通过树立“桥梁”的形象,赢得党政领导部门和广大职工的信任和支持,工会才能具有声誉和号召力,才能做到内求团结,外求发展。
(五)审美意识
工会工作是一种公益性的事业。关心、组织好教工的业余生活,是工会独擅。
工会需要组织许多文娱活动,寓教于乐,陶冶性情,同时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增进广大职工之间的融洽和合力。现代社会的资讯娱乐媒介发达,流行变化迅速,工会要有效组织具有吸引力的文娱活动,必须经常留意有关信息和蔷行趋势,更新设备设施,同时注意以新形象、新口号进行“促销”,满足广大职工对真善、美的追求。
(作者单位:中山大学工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