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代呼唤国企培育和弘扬工匠精神

摘要

精益求精执着专注严谨踏实一丝不苟勇于创新追求卓越的工匠精神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和实现民族复兴的磅礴动力培育和弘扬工匠精神国有企业使命在肩责无旁贷国企工会要充分发挥在高技能领军人才和高素质创新人才培养中的大学校作用营造有利于工匠精神养成的良好氛围建立健全有利于工匠精神养成的制度加强职业教育和在职培训力度发挥典型的示范引领作用激励产业工人创新创造创优为实现制造强国的国家战略多做贡献

 

关键词

国企工匠精神培育和弘扬

 

习近平总书记 2016 年 4 月 26 日在知识分子、劳动模范、青年代表座谈会上强调,要弘扬工匠精神,精心打磨每一个零部件,生产优质的产品。李克强总理在 2016 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鼓励企业开展个性化定制、柔性化生产,培育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在 2017 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李克强总理又指出要大力弘扬工匠精神,厚植工匠文化,恪尽职业操守,崇尚精益求精,完善激励机制,培育众多“中国工匠”,打造更多享誉世界的中国品牌,推动中国经济发展进入质量时代。

   “精益求精、执着专注、严谨踏实、一丝不苟、勇于创新、追求卓越”的工匠精神体现着国家意志和人民共识,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和实现民族复兴的磅礴动力。培育和弘扬工匠精神,打造更多享誉世界的“中国品牌”,国有企业使命在肩、责无旁贷,需要发挥好主体作用。国企工会要充分发挥在高技能领军人才和高素质创新人才培养中的“大学校”作用,培育和弘扬工匠精神,激励产业工人创新创造创优,在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发挥工人阶级主力军作用,为实现制造强国的国家战略多做贡献。

工匠精神的内涵

 在《现代汉语词典》中,工匠的解释是“手艺工人”。《韩非子·定法》说:“夫匠者,手巧也……”。传统意义上的工匠可理解为“手艺人”,即具有专门技艺特长的手工业劳动者。现在对工匠的理解除了手艺人之外,还包括技术工人或普通熟练工人。

工匠精神是劳模精神、劳动精神的生动诠释,具有深刻丰富的内涵。工匠精神是钻研技能、精益求精、敬业担当的职业精神,包括职业技能、职业素养、职业理念这三个层次。职业技能、职业素养、职业理念这三个层次内容互相联系,要求依次递进,构成技术与信念、精神与实践、感性与理性有机统一的整体,有内在的逻辑关系:

职业技能是基础,是工匠精神依附的载体,得以产生、发展的平台;职业素养是关键,是把技术技能付诸实践,让潜在能力素质得以充分外化、物化的最终环节,体现出一种理性选择和价值追求;职业理念是内核,是内在的职业灵魂,源于对所从事工作的敬畏与热爱,体现出一种做人做事的态度和精神境界。

因此,工匠精神不仅要具有高超的技艺和精湛的技能,而且还要有严谨、细致、专注、负责的工作态度, 以及对职业的认同感、责任感、荣誉感和使命感。

国企培育和弘扬工匠精神的时代意义

  1. 培育和弘扬工匠精神是贯彻发展新理念、树立崇尚劳动新风尚的内在要求。

理念是行动的先导。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把握新发展理念,不仅是政治要求,而且是知识性、专业性要求,因为新发展理念包含大量充满时代气息的新知识、新经验、新信息、新要求”。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指明了“十三五”乃至更长时期我国的发展思路、方向和着力点,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必须长期坚持的重要遵循。

2015 年,世界经济 500 强当中已经有中国企业110 家,但福布斯全球品牌 100 强中,中国却榜上无名。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落实中国制造 2025,推动经济提质增效升级、迈向中高端水平,必须大力培育和弘扬工匠精神,进一步激发广大职工劳动热情,引导广大职工立足本职岗位,干一行爱一行、学一行精一行,践行新理念、建功“十三五”,充分发挥广大职工主体作用,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智慧和力量,通过诚实劳动来实现人生的梦想、展示自己的人生价值。

2. 培育和弘扬工匠精神是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实现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转变的重要推手。

工匠精神是实体经济企业适应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满足市场需求的需要。制造业是国民经济的主体, 是立国之本、兴国之器、强国之基。改革开放带动中国经济蓬勃发展,我国制造业规模跃居世界第一,已具备建设工业强国的基础和条件。但快速发展的背后,结构性矛盾也日益凸显:技术含量低的产业产能严重过剩, 而精细加工、高端制造业因很多核心技术上的欠缺而生产能力有限;从事制造业的人员达 2 亿多,技能劳动者却仅占就业人员的 20%,高技能人才数量更是仅占5%。

没有一流的技工,就没有一流的产品。工匠精神缺失、工匠匮乏是中国制造业“大而不强”的重要原因。想要突破这一瓶颈,需要一大批“有智慧、有技术、能发明、会创新”的工匠。国企要加快培养制造业发展急需的具有工匠精神的人才,通过提高职工技术素质,推动技术升级、产品升级、质量升级、服务升级,制造出适应市场的产品,实现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的全面跨越。

3. 培育和弘扬工匠精神是提高产业工人队伍素质、发展工人阶级先进性的重要举措。

市场经济的竞争最终表现为人的素质的竞争。当前,我国技能劳动者仅占就业人员的 21.3%,高技能人才数量不足 6%,总量严重不足,结构问题突出,人才断档现象严重。我国产业工人的整体素质、技能水平、劳动生产率水平还普遍偏低,这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中国品牌的自主创新和竞争力,并成为中国跻身世界民族之林、实现强国之梦的“绊脚石”。用工匠精神引导广大职工立足本质岗位劳动创造,切实提升技术技能素质,不断发展工人阶级先进性,显得尤为紧迫。只有培育和弘扬工匠精神,努力造就一支技术精湛、作风过硬的产业工人队伍,培养大批高素质的大国工匠,才能打造高质量的产品,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推动中国制造走出去。

4. 培育和弘扬工匠精神是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国企优良传统的重要抓手。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最核心、最重要的价值原则与价值信仰,工匠精神不但在价值内涵上与其高度一致,更是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载体。工匠精神与“苦干实干”“三老四严”、“四个一样”、“精细严谨”、铁人精神、大庆精神等国企优良传统一脉相承。

随着国企改革的全面深化,职工队伍结构变化明显,利益诉求多样,思维方式、价值观念、综合素质等出现了新变化新情况。要积极引导广大职工立足本职岗位,大力弘扬工匠精神,努力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使工匠精神成为引领企业前进和社会进步的风向标。

国企培育和弘扬工匠精神的途径

1. 营造有利于工匠精神养成的良好氛围。

当前,社会上存在着急功近利、急于成名、一夜暴富的浮躁情绪和暴发户心态,“重装备、轻技工;重学历,轻技能;重理论,轻操作”的观念没有从根本上得到扭转,影响工匠精神的产生、培育和弘扬。必须塑造劳动光荣、劳动者光荣的价值理念,构筑崇尚科学、崇尚技术、崇尚劳动的价值体系,营造有利于工匠精神养成的良好氛围。

一是要营造崇尚劳动的氛围。崇尚劳动是中华民族的优秀品质。当前工匠精神的缺失,从根本上看是劳动光荣理念的缺失。要大力弘扬劳动光荣的理念,纠正轻视劳动特别是轻视普通劳动者的不良风气。崇尚劳动,关键是要崇尚生产一线劳动者的劳动。要加强教育,培养职工爱岗敬业、精益求精精神,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和劳动观,在企业重塑劳动光荣的理念。

二是要营造崇尚技能人才的氛围。要引导企业尊重、重视、关心技能人才的培养和成长,认同技能人才创造的社会价值,让技能人才有地位、有较高收入、有发展通道,从而吸引广大职工刻苦钻研技术,通过个人技术实现个人梦想。要鼓励技能人才把职业作为事业,把谋生与实现自身价值融为一体,将追求技能的完善、产品品质提升作为自己的职业理想,内化于心、外化为行。

三是要营造崇尚创造的氛围。人类社会的发展历史,从某种意义上说,就是一部创造史。工匠精神应该是富有强烈的创新和创造精神的。满足市场需求的有效供给的产品,应该是“人无我有,人有我优”的产品, 这样的产品只能靠创新和创造来提供。要树立“成功不在大小”的工作理念,引导职工用心去看、用心去听、用心去做,全神贯注将目光集中在把产品做到极致上,精于工,匠于心,品于行。

2. 建立健全有利于工匠精神养成的制度。

当前,影响工匠精神产生的体制机制因素还不同程度地存在着,如技能人才的评价使用和待遇政策不完善、保障机制不健全,技能人才职业发展通道不畅, 对工匠精神形成制约和障碍。弘扬工匠精神需要激励到位。要在健全相关制度、落实激励措施上进行顶层设计,完善有利于技能人才成长的培养、评价、使用、考核机制。

要将以学历为主体的单一评价模式,改变为以职业能力为导向、以工作业绩为重点综合评价标准体系, 畅通技能人才职业发展通道,让其有奔头。如茂名石化全面打通技能人才成长通道,按照技术等级科学设置职位,并注重在基层车间、倒班岗位和急难险重工作中发现、培养和选拔技能人才,使技能人才有广阔的成长空间;

要推动企业将技能人才作为人力资本和战略资源,把培育工匠精神作为发展目标,评选表彰优秀技能人才,让其有地位。如茂名石化对获得中华技能大师、全国技术能手的拔尖人才,设立技能大师、首席技师岗位,让其享有企业领导干部同等薪酬待遇;

要完善以工匠岗位工资为主、根据技能等级和贡献大小确定工资收入的分配制度,有条件的可探索对优秀人才实行企业股权激励、津贴奖励,使技能人才劳动付出与其劳动成果等挂钩,让其有待遇。如茂名石化对取得全流程系统外操、内操、班长和工厂操作上岗证的技能人员,给予不同额度的奖励;

要大力宣传能工巧匠和技能人才的事迹,在企业形成尊重技能人才、认同技能人才、争当技能人才的良好氛围,让其有荣誉;

要加大知识产权保护力度,让工匠的独特创造及其付出的劳动受到法律保护,让其有保护,彰显工匠劳动创造的价值,培育产业工人精益求精的行为习惯和价值观念,激发尊重劳动、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人文情怀。

3. 加强职业教育和在职培训力度。

职业教育和在职培训是培育工匠的两个“轮子”。职业教育要通过弘扬工匠精神,做好工匠培育的基础性工作;在职培训要将人才“粗坯”锻造好,使其在岗位上练就过硬本领,成就真正的工匠。

当前,高技能人才培养存在投入总体不足,职业培训体系不完善,培训资源没有有效整合,培训有效性不强、与市场需求脱节,企业存在片面追求眼前利益的短期行为,技能人才参与职业培训积极性不高,制约着工匠精神的产生。要强化工匠精神的教育培训,夯实产生工匠精神的人力基础。

一是要加大职业培训力度。要创新“校企双制、工学一体”的技能人才培养模式,加快构建以企业为主体、职业院校为基础、政府推动与社会力量相结合的劳动者终身职业培训体系,集中职工教育和技能培训资源,实施企业职工技能提升计划,给工人提供更多学习成长的机会,培养造就一支具有工匠精神的高素质劳动者大军。

二是要抓好在职技能培训。要针对不同的职工群体,如技术人员、操作人员、管理人员等,建立有针对性的培训方式,分工种、分层次、分需求地进行在职职工技能培训。要开展现代学徒制试点和“导师带徒”等活动,传承经验与匠心,引导广大职工“立足岗位学,向师傅学,向同事学,向书本学,向实践学”,不断提高综合素质,练就过硬本领。三是各级工会组织要发挥更大作用。提高职工素质,教育和鼓舞职工在国家建设中建功立业,是工会的重要任务。要通过开展职业技能竞赛和岗位练兵、技术比武等活动,激发职工立足本职、爱岗敬业、学习业务、钻研技术,促进职工队伍创新能力、劳动技能的全面提高,造就一支有理想守信念、懂技术会创新、敢担当讲奉献的职工队伍。

4. 发挥典型的示范引领作用。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工匠精神涵盖了对职业技能的极致追求,对职业操守的专注坚持和求巧求新的创新精神,充分体现了对高尚的人格和完美的事物的追求,对于提升企业劳动者的素质和价值认同感的培育,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要从工匠的评审、认定、激励等各个环节宣传工匠精神,让工匠精神成为每个职工的主流意识和精神坐标,让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价值追求蔚然成风。

要建立以工匠名字命名的创新工作室等,使工匠技能得以传授、经验得以传递、精神得以传承,形成追求工匠精神的强大气场。

要开展寻找“企业工匠”等活动,注重挖掘和培育职工队伍中的工匠典型,通过源头培育、文化再造、社会滋养、评选表彰,弘扬劳动价值,引导广大职工踏实做人、静心做事,干一行、爱一行、精一行,不断开发新工艺、新技术、新产品,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如茂名石化树立 23 年“零差错”、屡克难题的党的十九大代表、全国技术能手、全国优秀共产党员、茂名石化首席技师张恒珍等石化工匠典型,在广大职工中开展“学工匠、提素质、立新功”活动,为实现茂名石化持续健康有效发展提供了强大的价值引导力、文化凝聚力、精神推动力。

作者单位:中国石化集团茂名石油化工公司工会

 

参考文献

[1] 吕国泉李羿.工匠精神冶院内涵价值塑造.工人日报2016.05.24第七版

[2] 王晓峰.大力培育和弘扬工匠精神发挥工人阶级主力军作用.工人日报2016.06.21第七版

[3] 杨冬梅工匠精神的内涵及时代意义工人日报2017.03.14第七版

[4] 张一然以工匠精神之魂筑企业发展之基工人日报2017.06.27第七版

[5] 郑晓春弘扬和培育工匠精神为经济社会发展汇聚正能量.工人日报2017.05.09第六版

[6] 陶倩吴洁浅议工匠精神的现实价值.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学报2017年第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