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市总工会全力推进工会改革工作

 2016 年端午节前夕袁中山市总走进企业举办野粽情端午冶职工DIY 活动。    资料图片

 

中央、省委关于加强和改进党的群团工作意见以及省总工会改革方案出台后,中山市总工会成立了以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市总工会主席蔡宏为组长的改革工作领导小组,认真研究改革措施,统筹推进改革工作。改革紧紧围绕增“三性”、去“四化”这条主线,按照“强基层、补短板、转作风、增活力”的总体思路,把中央精神,省委、市委和省总要求与中山工会实际紧密结合起来,经过深入调研,广泛征求镇区和部门意见,对工会组织体制、管理模式、运行机制和活动方式等进行了一系列改革,并取得初步成效。

一、优化机构设置袁强化工会职能作用发挥

由于中山是不设县(市、区)的地级市,构建市、镇区、村(社区)、企业四级工会网络是我市的特色。在贯彻省改革要求的前提下,中山市总工会将工作重点放在理顺工作职能、注重作用发挥上来。市总层面上,整合优化市总工会机关职能和机构设置;镇区层面上,成立总工会,并选好配强工会干部;村(社区)层面上,加强工会联合会建设,建立源头治理劳资纠纷示范点,促进基层工会架构完善、活力提升,努力构建具有中山特色的工会组织架构。

(一)整合优化市总工会机关职能和机构设置。

1、结合中山工会工作实际,在不增加机构数、编制数的前提下,通过整合工作职能、加挂部门牌子的方式,优化市总机关职能和机构设置,建立扁平化的组织结构,尽量对接省总工会部门设置,方便工作开展。

一是将保障工作部改为维权服务部,加挂社会工作部牌子和市职工服务中心牌子。将维权维稳、职工服务两个职能合并到保障工作部,并更名为维权服务部。同时结合我市“三工”联动、工会法律服务等十大服务品牌的成功经验,在全省率先提出在维权服务部加挂社会工作部牌子,更好地联系引导劳动关系领域的社会组织,吸引更多的社会力量参与职工服务。

二是将宣传教育部改为宣传教育和网络工作部,加挂职教办牌子,积极推进“互联网 + 工会”工作,打造“网上职工之家”。

三是在组织部加挂女职工委员会牌子,在财经事业部加挂经审办牌子,解决与省总职能对接问题。

优化整合后,市总内设机构总数保持为 6 个,分别为办公室、组织部(加挂女职工委员会牌子)、维权服务部(加挂社会工作部和市职工服务中心牌子)、经济工作部、宣传教育和网络工作部(加挂职教办牌子)、财经事业部(加挂经审办牌子)。编制保持 25 名不变,其中行政编制 23 名,原编内后勤服务人员 2 名;中层领导职数保持 11 名不变,其中正科 6 名,副科 5 名。

2、成立镇区总工会。为进一步理顺镇区工会组织架构,更好地发挥镇区工会承上启下的作用,中山市总工会积极推动镇区工委会升格为总工会。已制定相关配套实施方案,扎实推进该项工作。

3、加强村(社区、工业园区)工联会建设。规范强化村(社区、工业园区)等区域性工联会建设,在村(社区、

工业园区)建立一批源头治理劳资纠纷示范点,推动村(社区、工业园区)工联会规范巩固提升。目前,南区、西区、火炬开发区的示范点已挂牌成立,其余镇区示范点建设在 12 月份前全面完成。

(二)创新市总机关用人机制。

落实专兼挂制度,除设立兼挂职市总工会副主席外,还在组织部、维权服务部、经济工作部、宣传教育和网络工作部等 4 个主要面向基层的部门各设立挂职副部长 1 名,在全市公开选拔优秀人才挂任副部长,挂职时间为 2 年,既可解决机关人手不足问题,又为基层干部提供一个锻炼成长的平台。

二、夯实组织基础袁激发基层工会活力

全面推动“广普查、深组建、全覆盖”组建规划的落实,积极开展行业性、区域性工会联合会建设,广泛激发职工入会意愿,工会组建率、职工入会率保持稳定增长, 基层工会建设制度化、规范化、民主化程度不断提高。

     (一)着力提高工会组建率。 持续推进各类企事业单位特别是“两新”组织普遍建立工会组织,重点做好税务代收已缴费未建会企业和发生过劳资纠纷企业的工会组织建设工作,对规模以上未建会企业进行重点组建。同时,针对新产业、新业态、新技术、新模式企业和社会组织大量聚集于商务楼宇、产业园区、商圈市场的实际,积极开展行业性、区域性工会联合会建设,进一步扩大对新领域、新阶层和小微企业、各类社会组织的有效覆盖。截至今年 6 月,我市基层工会组织达15954 家,覆盖经济组织 19179 个。扎实做好以新建工会和换届选举为重点的民主建会工作,把政治素质好、履职能力强、能够为会员和职工群众说话办事的人,选拔到基层工会领导岗位上来。

     (二)着力提高职工入会率。畅通职工入会渠道,探索职工网上申请入会新途径和企业体制外职工入会新方式,开辟网上入会渠道,把握工会建会主导权,把符合条件的、有入会愿望的职工吸纳入会。加强农民工入会工作,以农民工集中的劳务公司、建筑项目、物流(快递)、物业、家政服务业等为重点,创新工作方式方法,实现农民工入会数量和服务质量双提升。开展“知中山、爱中山、建设中山”工会会员市情教育体验活动,激发职工入会主动性,目前我市已发展工会会员 187 万多人。

     (三)强化基层工会工作力量。 出台了《中山市社会化工会工作者选聘使用管理办法》,按照社会化运作、契约化管理、专业化培训、职业化发展的要求,建立一支政治合格、结构合理、作风过硬、心系职工、素质优良的社会化工会工作者队伍,充实基层工会工作力量。目前已招聘 71 名社会化工会工作者,派驻到各镇区开展工会工作,解决基层人手不足问题。

     (四)着力打造基层工会工作阵地。 在做好创建“六好”工委会“、六好”工联会和“星级职工之家”三级联创活动的基础上,进一步强化基层工会阵地建设,把组建工会、创办职工服务站、建设“职工之家”统一规划、统一推进。统筹运用党群活动中心、社区服务中心、公益服务中心等资源,在村(社区)建立“会、站、家”一体化职工服务中心,设置劳资纠纷调解室、法律咨询室、心理咨询室、教育培训室和文体活动室等功能室,作为服务职工和工会会员的综合性服务平台,解决服务职工“最后一公里”问题。

三、加强职工队伍建设袁促进工人阶级主力军作用发挥

以建立一支高素质的现代产业工人队伍为目标, 努力实现职工思想道德和职业技能双提升,引导广大职工自觉听党话、跟党走。

     (一)强化思想引领。 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力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和工匠精神。加强职工思想道德和职业道德建设,深入开展工会系统全民修身行动,深化“岗位学雷锋、争做好员工”主题活动,通过开展劳模评选和寻找“中山工匠”、“身边好员工”,选树了一批先进典型,让职工学有榜样。

     (二)深化劳动竞赛。 创新载体,打造“工人先锋号”、“劳模创新工作室”、“职工创新示范基地”“、超级工人”、“我爱发明”等一批有影响的品牌,让广大职工在参与竞赛过程中实现素质提升。每年共组织各类劳动竞赛 30 多项,参赛职工近百万人次,引导职工立足经济社会发展主战场建功立业。

   (三)推动职工素质提升。制定职工素质提升三年规划,以“百万职工大培训”为载体,累计安排 550 多万元资金实施高等学历提升和技能培优计划。持续开展多层次多类别的职工教育工作,每年培训职工近 30 万人次,着力培育一支适应时代要求的产业工人队伍。

四、转变工作作风袁创新联系服务职工群众工作机制

坚持以职工需求为导向,真正把工作做到职工群众中去,使工会工作更贴近基层、贴近职工群众,更符合职工群众意愿。

     (一)建立野三工冶联动服务机制。 我们以去行政化改革为突破口,按照工会、社工、义工协同共建的枢纽型组织构建理念,建立起“以工会为主导,以社工为承担,以义工为配合”的“三工”联动服务机制。充分发挥工会组织动员能力强、社工组织专业技能优、义工组织群众参与度广的优势,为广大职工提供多元化、专业化、精准化服务。

     (二)打造服务载体。 坚持以职工需求为导向,以服务项目为载体,依托职工服务中心和职工服务类社会组织联合会两个平台,广泛动员和整合社会资源,通过购买社会服务和项目化管理的运作模式,形成了“主项目拓展项目创投项目”的联动服务项目体系。目前开展的“三工”联动服务包括“心灵港湾”职工心理咨询服务中心、工会社工综合服务中心、五一工人艺术团、工会法律服务站、职工教育培训、“工益春笋”职工服务创投大赛等主项目 6 个,拓展项目 59 个,创投项目139 个,涵盖了心理援助、困难帮扶、人文关怀、法律服务等方面。

     (三)加强服务队伍建设。 建立健全《中山市总工会机关干部全员联系基层和服务职工工作制度》和下基层周制度,市总工会领导班子成员和机关干部每年到基层直接联系服务职工群众分别不少于 60 天,分别挂钩联系一批企业工会、职工和劳动模范,直接帮助职工维权、帮助企业工会开展工作,确保下基层活动常态化、制度化。建立健全工会干部全员轮训制度、联动服务考核评估制度等一系列举措,进一步规范工会社工、工会义工管理,着力打造一支本领过硬的“专兼群”结合的工会服务职工队伍,为职工群众提供优质高效服务。

五、突出维权维稳主业主责袁着力维护职工队伍和社会大局稳定

主动将工会维权维稳工作纳入党委领导的政治安全体系,定期召开劳动关系分析研判会,从源头上防范和治理劳动纠纷。

     (一)健全维权维稳工作机制。 加强源头维护,建立健全协调劳动关系八项机制。强化劳动关系预警信息员、舆情监督、预警地图系统等基础建设,充实应急处置队伍力量,探索建立“工会法律服务 + 劳动争议调解”模式,打造“事前强化预警研判、事中强化调解处置、事后强化规范治本”的“链条式”维权机制,积极预防和化解劳资纠纷。

     (二)完善工会法律服务体系。 积极构建以工会法律服务律师团、工会法律服务站点、企业工会法律顾问等为基础,以“法律服务直通车”、“中山工人在线”为延伸的工会法律服务体系,为广大职工提供法律咨询、劳动争议调解、法律援助等多元化服务,努力实现工会法律服务全覆盖。

(三)强化社会协同。 与市司法局签订“推进工会法律服务,构建和谐劳动关系”合作框架协议,牵头建立“中山市职工维权维稳联动机制”,形成工作合力,预防职工群体性事件发生,在保障职工合法权益的同时,努力维护社会大局和谐稳定。

下一阶段,中山市总工会将会严格按照省委和省总的改革部署,进一步细化改革配套实施方案,切实提高工作执行力,确保我市工会改革各项措施落到实处、取得实效,促进改革工作规范化、制度化、长效化。

作者单位:中山市总工会办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