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实党的群团工作会议精神 加强县镇工会班子建设
中央和广东省委党的群团工作会议召开后,我市工会工作出现了一个喜人的局面。近段时间,适逢县(区)班子换届,我会抽调人员组成了一个调研组,集中时间深入到8个县(区)总工会中,通过召开座谈会、民主讨论、实地走访、填写情况统计表等方式听取意见、收集建议,对当前我市县级工会班子建设和工会工作发展情况进行了一次专题调查与分析。现将调查分析的基本情况综合如下:
县级工会班子建设得到加强,干部队伍建设得到优化
中央和广东省委党的群团工作会议召开后,我市工会干部协管工作有新的突破,工会干部交流工作取得了新的进展。目前,我市所属的惠城区、惠阳区、惠东县、博罗县、龙门县、大亚湾区、仲恺高新区和惠南园区8个地方总工会的干部结构得到优化,队伍建设出现了新的局面:一是班子建设趋向年轻化。全市8个县(区)总工会,干部队伍75人,现有班子成员33人,其中主席8人,平均年龄51岁,年龄最小45岁,平均年龄比换届前年轻了3岁,副主席25人,最大55岁,35岁以下26人,平均年龄为43.8岁,符合干部年轻化要求,老中青搭配合理,形成梯次结构,整个队伍充满朝气。二是班子成员文化程度较高,知识结构合理。我市县级工会领导班子成员中,本科以上学历29人,大专学历4人,具有中高级技术职称的6人,县级工会领导班子成员中行政管理专业的占48%,经济管理专业占37%,其中有11人是从乡镇担任主要领导职务调整到工会班子中来的,具有丰富的基层工作经验。三是在同级任职现象和趋势发展良好。市县两级工会领导班子成员中,在同级党委、人大、政协任职的有21人,其中惠城区、惠阳区、惠东、博罗、龙门5个县(区)总工会主席由县(区)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兼任并同时担任同级党委委员,5名正、副主席兼任县级人大常委,5名副主席兼任县级政协委员,4名副主席兼任惠州市政协委员。四是同级党委定期听取工会班子的汇报、定期研究工会工作。惠州市委和各县(区)委每年至少有一次听取市总工会和各县(区)总工会的工作汇报。一般在每年的4月至5月间,市委和各县(区)委分管工会工作的副书记和联系工会工作的副市长、副县长都能及时参加市县(区)总工会向分管领导的汇报会议,听取全年工作计划的汇报,提出要求。这种制度向着良好的势头发展。
镇(街道)工会规范化建设有新的发展
根据《广东省总工会关于加强镇(街道)工会规范化建设的意见》“职工人数在10000人以上、企事业单位300家以上镇(街道),经省确定为中心镇的镇,可建立镇(街道)总工会”和“县(市、区)级(含县区级)以上经济开发区、工业园区也可以建立总工会”的规定要求 ,目前,全市75个乡镇(街道办事处)规范化建设100%达到省总要求,有15个镇(街道)建立总工会,有60个镇(街道)建立工会工作委员会。15个镇(街道)总工会分布在城区4个(小金、水口、陈江、惠环),惠阳6个(淡水、沙田、秋长、镇隆、新墟、三和),惠东5个(吉隆、多祝、稔山、大岭、平山)。镇(街)工会主席100%按照同级党政副职配备,有工会干部约150人,基本每个镇(街)工会有1—2名工作人员。其中,15个镇(街道)总工会,有独立的工会办公室,有规范的工会牌子,有规范的工会章子,有法人资格证和工会账户,组织网络图,委员职责和《工会法》上墙;有开展活动,包括工会业务活动、职工文体活动。
多项工作部署得到有效的落实
近年来,全国总工会提出“组织起来、切实维权”、“两个普遍”三年规划、“农民工入会集中行动”等工作部署,惠州市总工会逐项得到悠有效贯彻和落实,各项工作成效显著。
(一)农民工入会集中行动攻坚战取得明显成效。全总“工会系统进一步推进和做好农民工入会和服务工作电视电话会议”部署后,惠州市总工会一把手亲自抓负总责,全会上下形成“重点突出,目标明确,整体推进”的工作格局。各级工会组织集中精力、全力以赴,推进“农民工入会集中行动攻坚战”活动并取得明显成效。一是突出重点行业和区域组建工会。在建工程项目、快递(物流)公司、家庭服务企业、旅游企业、民办学校、民办医院等重点区域和行业,建立健全工会组织,广泛吸收农民工入会。举办新建大型民生建筑项目工会成立活动仪式,示范带动各县(区)的组建工作。二是结合地方特点,举办系列入会仪式,发展农民工会员。为了切实打赢农民工入会集中行动这场攻坚战,从2015年7月29日开始,到10月底,惠南园区、仲恺高新区、博罗县、惠城区、惠东县、大亚湾区、惠阳区、龙门县等8个县(区)总工会结合本地区的产业和行业特点,积极谋划,先后举办了10场各具特色的“农民工入会集中行动活动”仪式,平均每场活动达1500人,顺利完成省总下达给我市新增30万农民工会员的目标任务。三是加强社会组织领域工联会建设,实现对社会组织工会工作全覆盖。投入财力、物力和精力,建设社会组织工会孵化室,引导帮助社会组织组建工会组织。四是创新思路,推进组建工作。引入“互联网+”理念,历时半年多,建成了惠州工会基层组织建设管理系统,实现企业建会、会员入会、组织换届等业务网上办理和工会业务实名制及会员实名制,推进组建工作,为建设智慧工会奠定基础。目前,全市有工会组织10641家,工联会269家,会员有130多万人,每年帮扶职工约1000人,签订集体合同1000份,处理群体性纠纷近100宗。工会组织建设有效地扩大了覆盖面、增强了代表性,最大限度地把广大职工组织到工会中来。
(二)构建和谐劳动关系扎实有效地稳步推进。今年,我们的部分工作重点就是落实“中央、省、市构建和谐劳动关系实施意见”,为了扎实有效地稳步推进构建和谐劳动关系活动,我们重点抓了5项工作:一是加强了舆论宣传,营造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的良好氛围。今年5月至6月中旬,我们积极动员谋划,多措并举,在全市企业中深入开展构建和谐劳动关系宣传月活动,营造了良好的社会舆论氛围。活动共制作横幅1200多条悬挂在各镇(街)及工业园区和企业,印发宣传手册15000多份、三字经和宣传海报8000多份,劳资关系大讲堂活动累计参加人数达到4000多人。利用“工人在线”节目和微信、QQ群平台每天按时发送一条宣传短信,提高宣传覆盖面,确保了宣传月活动得到较好的落实。二是加强了组织引导,凝聚各方力量参与构建和谐劳动关系。为凝聚各方力量,我们积极作为,一方面,联合市委组织部、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市国资委、市工商联、市企业联合会制定并印发了《关于在全市深入开展和谐劳动关系创建活动的通知》,转发广东省总工会、省企业联合会《关于加强各级企业联合会会员单位工会组织与和谐劳动关系建设的意见》,引导企事业单位开展和谐劳动关系创建活动;另一方面,我们制定了《惠州市“职工之家”建设方案》、《工会组织“双亮”活动方案》、《惠州市基层工会组织建设“落实年”暨创建和谐劳动关系工作方案》,下发《关于在非公有制企业开展“双爱双评”活动的通知》,组织引导各级工会组织积极参与和谐劳动关系构建活动。三是强化了督促指导,推动企业完善民主管理制度。为了加强企业的民主管理,市、县(区)总工会加强指导,积极推动企业落实职代会和厂务公开制度,推行企业负责人接待日、劳资恳谈会、厂情发布会、电子屏、意见箱、监督电话等多种厂务公开形式,严格按照省厂务公开民主管理要求进行贯标认证。目前,国有企业普遍建立职工代表大会,已建工会的百人以上非公有制企业单独建制率达到并动态保持在80%以上。四是强化了沟通协商,夯实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的基础。工资是职工的最核心利益。一方面,我们以区域性和行业性全覆盖为抓手,推进全市工资集体协商工作。截止2015年底,全市工会完成签订工资集体合同(含专项协议)6314份,覆盖企业13495家、职工1103649人。另一方面,我们重点推进世界500强和职工人数1000人以上的非公企业建制。目前,世界500强企业惠州落户44家,已全部完成建制,并顺利签订了单独集体合同。职工人数1000人以上的企业我市有114家,其中非公企业75家(不含世界500强企业),开展工资集体协商建制的64家,建制率达85%。五是强化了科学维权,有效化解影响和谐劳动关系构建的矛盾纠纷。劳资纠纷是影响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的主要因素,如何有效化解劳资矛盾,为构建和谐劳动关系扫除障碍。我们的做法是:第一,加强劳资纠纷应急处置分队建设。依托市、县两级应急处置分队和工会律师团,2015年共参与调处了63宗群体性劳资纠纷,有效地保护了职工的合法权益。第二,建立非公企业工会法律顾问制度。2015年惠州市总工会聘请100名工会法律服务律师团律师担任300家非公企业工会法律顾问,为职工撑起了法制的“保护伞”,2016年进行法律援助案件26单。
县(区)镇(街道)两级工会建设中存在的不足
近年来,县级工会领导班子建设有了明显的改善与加强,配备了综合素质较强的干部担任“一把手”职务,较好地开拓了工会工作的新局面。但工作变化不大、不理想,存在着朝气、锐气和正气不足,尤其是镇(街道)一级工会领导班子力量不足,严重影响了工会工作的开展。主要原因是:一是镇(街道)工会没有正式机构没有编制,工会干部身份不够固定,工作责任心不够强。比不上女联、青年团,它们在镇(街道)有机构、有编制,工作人员的身份比较固定,工作比较稳定。二是有的镇(街道)工会干部兼职太多,没有精力顾及工会工作。如惠东县全县20个镇没有一名专职工会干部,黄埠镇工会副主席身兼4职,且年龄较大,一个镇几百家私营企业要组建工会,怎能抓得起来。三是年龄偏大,素质偏低。全市75个乡镇150个正副主席中没有达到大专以上文化的占50%,而且年龄偏大,50岁以上的占50%左右。如惠阳区新墟镇虽然配备了3位专职工会干部,但他们素质较低,工作能力、组织能力比较差,没有工作热情、没有责任心,很难适应工会工作要求。由于我市大多数非公企业都分布在乡镇,而乡镇一级工会干部素质不高,直接影响了非公企业工会工作。四是有些县级工会班子的思想观念陈旧落后,工作难于有效开展。在新常态下,如何加强执政能力建设,用习总书记“三个着力”要求,教育和武装县(区)工会领导班子,使他们更好地团结带领职工群众为实现党的纲领和任务而奋斗,一些县(区)工会领导感到“老办法不管用、新办法不会用、软办法不顶用、硬办法不敢用”,放松了对个别党员领导干部的教育管理和监督,对他们不提要求,不交任务,出现了一些涣散现象,减弱了领导班子的战斗力。五是有些县级工会领导精神懈怠,效率不高。由于一些党委不够重视工会工作,把一些“年龄偏大、文化偏低、业务偏疏”的干部安置到工会领导岗位上来。他们到工会岗位后,认为到点了,没有发展机会,因而没有干劲、没有热情去工作,没有更大的能力为职工群众办好事办实事,工会组织在职工群众中威信不高,难于履行工会的职责。
加强县(区)镇(街道)两级工会建设的建议
(一)要统筹设置镇(街道)总工会机构。各县(区)政府部门在机构改革中,要统筹安排科学设置,健全设置镇(街道)总工会的机构。人员开资和办公经费可以从工会经费回拨来解决。
(二)要突出工会的系统领导。工会作为工人阶级群众组织,是由各级工会组成的完整的统一的组织体系。为了实现它的完整性、统一性,就必须建立一个相应的制度来保证,而这制度就是工会的下级组织服从上级组织,换句话说,就是要突出工会的系统领导。
中央明确规定:“党委推荐人选时应当同上级工会取得一致意见,党委推荐、群众推荐和自荐的人选都要经过法定的民主程序,党组织应当尊重民主选举的结果。党委确因工作需要调动工作任期未满的领导干部时,要事先征得他们所在单位及其上一级组织的同意。”《工会法》第十七条也对此作出了规定。根据这些政策规定,着重抓好两个环节:一是要建立畅通的信息渠道。通过加强市总工会与县级总工会之间的联系,密切上下级之间的关系,及时了解和掌握各县级总工会领导班子的年龄、文化等结构情况,积极主动协助做好县级地方总工会班子换届工作。二是要建立向县级地方党委推荐工会领导候选人渠道。在充分掌握各县级工会领导人员年龄、文化等状况的基础上,在换届前3—6月内主动向县级地方党委组织部门打招呼,推荐工会领导候选人,主动与他们一起对候选人进行考察,取得他们对工会的支持和信任,促使热爱工会工作的干部能够健康成长、不断走上工会领导岗位和政府及党委部门的领导岗位。
(三)要加强工作机制建设。一是要坚持每年召开三到四次全委会或常委会会议,及时把同级党委的意图和市总工会在不同时期的中心工作任务贯彻到各镇和县级直属各局工会。二是要转变领导作风,县级总工会班子成员要坚持用全年三分之一以上的工作时间深入到各镇工会和县级直属各基层工会,汇同各基层工会主席一起工作,协调有关部门,帮助指导他们解决工作中遇到的困难,在工作中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市总工会的系统领导,确保市总工会在本系统、本地区对工会工作重大问题作出的决议、规定的落实。
(四)要努力推进依法建会,发挥工会组织的桥梁纽带作用
依法治国,建设和谐社会是党中央提出的一项重大战略任务。工会参与和谐社会建设,就是要发挥自身优势,大力推进企业和谐劳动关系建设,以劳动关系和谐促进社会的和谐稳定。在具体工作中,就是要重点加强集体合同、职代会、厂务公开等“三个制度”的建设,推动工会维权工作制度化、规范化,为工会组织发挥桥梁纽带作用提供长效的机制保障。
1、建立工资集体协商签订合同制度,维护员工的经济利益。工会组织发挥枢纽作用、参与创新社会管理的工作重点就是要推进工资集体协商全面实施。建立工资集体协商制度,深化改革收入分配制度,是国际惯例,是维护职工合法权益的核心内容,是发展和谐劳动关系的必然要求,也是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重要内容。充分发挥集体协商在调处群体性纠纷和利益争议中的作用,把无序纷争纳入有序协商的轨道上来,通过签订集体合同把企业职工的劳动报酬、工作时间、休息休假、劳动安全卫生、保险福利事项等订立书面协议,以《合同》的形式,从制度上、源头上维护职工的合法权益,这是工会组织发挥维权作用的重要途经。
2、加强职工代表大会制度建设,落实职代会各项民主权利。职工代表大会是职工行使民主管理权力的机构。通过召开职工代表大会,定期听取厂长的工作报告,审议企业的经营方针和资金分配与使用方案等等,来拓宽民主管理渠道,落实职工代表的建议权、监督权、选举权,维护广大员工的民主权利。这是工会组织发挥作用的重要载体,也是工会服从服务于大局的主要手段。因此,必须通过做到“三落实”,来实现对员工民主权利的维护:一是通过实行事务公开、落实员工的知情权。通过事务公开,让员工掌握企业的情况,同时也让员工体会到自己是参与的一分子、企业效益的好坏与自己息息相关,从而促使他们更加关心企业的发展,自觉为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尽职尽责。二是通过建立民主议事制度,落实员工的参与权。通过围绕在工作和生活中遇到的问题与困难、或是为公司改进技术献言献策等内容,面对面进行对话、沟通、探讨,双方提出的问题,由对方负责解释、说明,形成共识后,进行解决落实。这种做法为消除各种误会和矛盾,融洽劳资关系,起到一个重要的作用。三是通过设立员工意见箱,落实员工的监督权。通过这种形式让一线工人用信函的形式反映自己对公司管理和福利待遇的意见和建议,让公司行政能够及时了解掌握到员工的呼声和愿望,及时调整工作思路,及时解决需要解决的问题。
3、切实加强厂务公开制度建设,疏通化解矛盾与误会,提升企业的文明素质。推行厂务公开就是向员工公开企业改革发展和生产经营中的重大问题,涉及员工切身利益、员工普遍关心和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容易引发矛盾和滋生腐败现象的问题。通过公开,更好地协调劳动关系、稳定职工队伍、建设和谐企业。(1)促进领导廉洁自律。通过各种形式、载体进行厂务公开,把职工群众最关心、反映最强烈的热点问题置于“阳光下”,让职工了解和监督企业的经营决策、涉及职工切身利益的改革方案和领导廉洁自律等情况,有力地促进企业领导干部廉洁自律。(2)促进企业和谐稳定。通过在企业实行厂务公开民主管理,将集体合同的签订和履约、工资奖金的分配考核办法、员工疗养、带薪休假的执行、送温暖资金的发放、体检及女工保护、住房货币化、养老保险、医疗保险等职工关心的热点进行公开,做到层层宣传,政策透明,确保在操作中公平、公正、合理,使每一项政策的实施,都能够得到员工的拥护和支持,从而增强企业领导与职工之间的了解和沟通,融洽干群之间的关系,减少矛盾,维护企业的和谐稳定。
通过建立“三个制度”,积极从源头上参与、源头上维护,从源头上疏通化解劳资纠纷,企业工会维权工作也就到位了,企业劳动关系也就和谐稳定了,工会组织的作用也就发挥了,工会组织成为枢纽型社会组织也就彰显出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