渴了能喝水 热了能乘凉 冷了能取暖
全国各地工会积极推进户外劳动者服务站点建设
12月1日,全国工会为农民工服务工作暨推进户外劳动者服务站点建设现场经验交流观摩会在广西南宁召开,各地工会在会上交流了户外劳动者服务站点建设的经验,并就进一步推进工作深入研讨。
今年年初,全总下发《中华全国总工会办公厅关于推进户外劳动者服务站点建设的通知》,要求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总工会依托工会困难职工帮扶中心、站点和社会力量,建立以环卫工人、出租车驾驶员、交通警察、快递员等户外劳动者为主要对象的服务站点体系,鼓励有条件的乡镇(园区)建立服务站点。一年来,各地工会在原有工作基础上,在户外劳动者相对集中的城区合理选址、科学规划,因地制宜地积极推进服务站点建设,并总结出适宜户外劳动者实际需要的建设标准。
选址上,尽量临街靠路,确保户外劳动者能在较短时间内到达服务站点。用房上,按照节约资源、方便职工、一室多用的原则,把现有环卫职工工具房、休息室等作为服务站点的首选。面积上,视场所建设具体情况而定,原则上要求10-20平方米。建设上,有的服务站点是在工会原有的安康驿站、清凉驿站等的基础上拓展服务人群、增加服务内容、规范服务标准。有的服务站点是依托工会困难职工帮扶中心(站点)划定专门区域、安排专门人员、开辟窗口提供专项服务。有的地方工会主动与当地相关部门协调,联合建设站点。有的争取地方党委政府的支持,在自建、租用等方面得到资金补贴。有的动员发动学校、银行、医院、餐馆、超市等爱心企事业参与,利用社会力量共同建设。有的发挥工会枢纽型社会组织作用,采取购买服务等方式引导专业社会组织建设站点。户外劳动者服务站点的建设过程成为工会组织增“三性”(政治性、先进性、群众性)、去“四化”(机关化、行政化、贵族化、娱乐化),深化改革的重要体现。
目前,各地工会户外劳动者服务站点建设已初见成效,开展的服务也各具特色。
●广西壮族自治区总工会今年将建成200个统一建设标准的“工会爱心驿站”,预计用1-2年时间实现爱心服务覆盖全区。福建省总工会针对南方夏季高温情况,重点解决户外劳动者防暑、饮水、休息等问题,在全省乡镇以上职工帮扶中心设立“环卫工人爱心服务点”1070个。
●江苏省总工会提出服务站点“十个有”的标准,即:有醒目标牌、有可供休息喝水的桌椅、有饮水机、有纸杯、有应急药箱、有降温取暖器、有微波炉、有书报刊、有工具箱、有联系人,建立2856个爱心驿站(点),覆盖户外劳动者10万人。
●福建、四川等省都建立爱心驿站1000家以上。
●哈尔滨已建1116家环卫爱心驿站,120家的哥食堂。
●上海市社会单位申报创设户外劳动者服务站点(爱心接力站)共计1326个,其中1032个已通过了验收并挂贴了统一标识。
●北京370家服务站点不分户外劳动者是否加入工会和会员会籍关系,全部免费为户外劳动者提供加热食品、就餐、饮水、休息和如厕等基本服务。
●山西、河南等地的部分服务站点为环卫工人提供免费早餐服务,解决他们早上无法及时用餐的问题,有的服务站点还配备了手机充电器、老花镜、雨伞等人性化设备。
工会户外劳动者服务站点被打造成“渴了能喝水,热了能乘凉,冷了能取暖”的户外劳动者“歇脚处”,工会宣传政策、服务职工的重要阵地和爱心接力、传递正能量的活动平台,得到各级党委政府的支持和肯定、社会各界的认可和广大户外劳动者的欢迎。(中工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