肇庆市创新基层工会组织规范化建设调研报告
为进一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特别是关于工会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准确掌握我市基层工会组织建设情况,增强基层工会组织建设的针对性,全面加强基层工会组织建设,市总工会组成调研组,深入我市各县(市、区)总工会和部分镇(街道)总工会以及重点企业工会,采取实地察看、召开座谈会、统计调查问卷等形式,对全市基层工会组织建设情况进行了调研。
一、我市基层工会组织规范化建设的总体情况
(一)工会组织情况。截至目前,我市共有基层组织5253家,基层工会涵盖单位28868个,全市25人以上企业工会组建率达95%以上。其中党政机关建会484家,事业单位建会598家,国有企业建会205家,集体企业建会59家,个体私营企业建会3115家,外商投资企业建会277家,其他工会组织形式77家。2016年预计全市新发展工会组织136家,全面完成和超额完成省总考核的量化任务。市总机关直接管理市直工委会(含工会联合会)25个,全市8个县(市、区)总工会、高新区总工会和106个镇街道总工会加大组建力度,创建了园区工会、行业工会、社区工会等多种形式的工会组织,形成了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的工会组织网络体系。
(二)职工队伍情况。全市现有职工57.2万人,其中工会会员51.9万人,入会率93.8%。全市现有职工中,共有女职工25.97万人,入会女职工24.1万人,入会率93%;共有农民工26.82万人,入会农民工25.06万人,入会率94.1%。去年在全市范围开展“农民工集中行动”新发展农民工会员80230名,今年发展农民工会员21213人,全面完成和超额完成省总考核的量化任务。
(三)工会干部队伍情况。按去年统计数据,全市有工会干部18719人,其中专职工会干部233人,占总数的0.02%;兼职工会干部18486人,占总数的99%。专职工会工作人员中女性83人,占总数的35%;专职工会工作人员年龄构成中35岁以下50 人,36-50岁127人;51岁以上56人;专职工会工作人员文化程度构成中,研究生3人;大学本科65人;大专113人;高中(中专、中技)43人;初中及以下9人。有女职工的工会数5101个,女职工组织的覆盖率67.69%,建立女职工委员会2623个,设立女职工委员830个。国有企业、事业单位、乡镇(街道)工会主席基本按照党政同级副职配备,全市300人以上非公企业工会主席都能享受省总工会的工作津贴。
(四)工会干部培训情况。2015年市总全委会提出用3年时间实施全市工会干部“千人培训计划”,让全市工会干部普遍轮训一遍;2015年市、县两级地方工会共举办工会干部培训班38期,培训工会干部5700人次;2016年上半年市、县两级工会共举办工会干部培训班16期,培训工会干部3157人次,其中市总推选23人次参加全总、省总工会干部培训班学习。全市各级工会干部素质的提高,促进了基层工会活力迸发,充分发挥了工会干部教育培训主阵地的作用。2015年全市有6名工会干部被全国总工会授予“全国优秀工会工作者”称号;有4名工会干部和2名行政领导被评为“广东省优秀工会工作者”和“广东省优秀职工之友”荣誉称号。2016年全市有45名工会干部和行政领导被评为“肇庆市优秀工会工作者”和“肇庆市优秀职工之友”荣誉称号。
(五)职工之家建设情况。2015年全市有7家基层工会和7个工会小组被全国总工会授予“全国模范职工之家”和“全国模范职工小家”称号。2016年全市有12家基层工会和5个工会小组被评选为“广东省模范职工之家”和“广东省模范职工小家”称号。2016年全市有80家基层工会和30个工会小组被评选为“肇庆市模范职工之家”和“肇庆市模范职工小家”称号。全市建设合格职工之家4885家,全市合格职工之家达到93%;会员评议职工之家和会员评议工会主席活动开展比例达90%,合格率达95%,涌现出大批先进基层工会组织。
二、我市加强基层工会组织规范化建设的主要做法
近年来,在各级党政的领导和重视下,在各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和配合下,经过全市各级工会组织的共同努力,我市基层工会组织建设取得了明显成效,连续多年被省总工会评为“固本强基先进单位”,工会基层组织规范化建设走在了全省前列。
(一)党政重视支持,有效推开了基层工会组织规范化建设。从2010年至今连续五年以市委名义召开现场会、市委分管副书记和各县(市、区)党委分管领导到会研究部署基层工会规范化建设。坚持党建带工建,工建服务党建,党工共建纳入党建工作的总体部署,最大限度把职工群众组织到工会中来,巩固党执政的阶级基础和群众基础。2010年市委、市政府转发了《肇庆市总工会关于进一步加强新形势下镇(街道)工会规范化建设的意见》。2011年市政府转发了《肇庆市工会经费税务代收暂行办法》(肇府办[2011]1号),工会经费得到有效增长,工会法人资格登记大幅增加,工会法人资格的团体意识普遍增强。市总和各级工会把工会组建和会员发展工作作为一项重要考核制度,创新组织形式,完善组织体系,坚持哪里有职工哪里就要建立工会的原则,全市基层工会基本达到了“六有”规范化标准:有健全工会组织机构、有工会政务上墙、有开展服务维权帮扶活动、有文化体育娱乐设施、有文件资料档案管理、有依法依规拨缴工会经费。
(二)以职工为主体,有效推动了基层工会组织的作用发挥。各县(市、区)总全部建立了县(市、区)困难职工帮扶中心,以服务职工会员为重点,不断创新工会的品牌。今年市总积极向市委市政府争取支持,经市编办批复明确了市职工服务中心“三定”方案,为正科级公益二类事业单位,服务职工工作走在了全省前列。高要区、高新区总工会创新开设了工会会员卡,工会会员在各行各业合作商户中可以享受到“团购”的优惠服务;广宁县、封开县、鼎湖区等成立了工会会员惠民超市,直接服务工会会员,让会员享受到“私人订制”的服务;端州区总探索实施基层工会会员代表常任制和街道总工会代表大会常任制,有效推进了工会群众化、民主化建设。通过强调工会的服务意识和工会会员的主体地位,特别是落实工会会员各项民主权利,不断增强基层工会活力。
(三)加强制度保障,有效推进了基层工会组织自身建设。2013年市编委批准市总工会经审会主任按同级工会副职级配备,纳入同级工会领导干部序列,成为我省继东莞市总后第二个落实经审会主任职数的地级市总工会。封开县按副科级领导进行配备镇级总工会主席,列席同级党政班子会议,实现配备专职镇街总工会主席。全市招聘职业化工会工作者55 名,主要放在县级行业工会联合会、乡镇(街道)级工会以及区域性、行业性基层工会联合会专职从事工会工作。从今年起,省总对我市106个乡镇(街道)总工会每年每个补助1万元工作经费外,市、县两级总工会也对每个乡镇(街道)总工会每年共补助1万元工作经费;市总还对25个市直工委会每年每个补助2万元工会经费。去年省总工会实施《广东省非公企业工会主席工作津贴制度(试行)》以来,我市共有166家300人以上非公企业工会主席按照企业职工人数分别享受到每月领取300元、400元或500元的工作津贴。
(四)注重教育培训,有效提高了工会干部的自身素质。狠抓党中央《2010-2020年干部教育培训改革纲要》和全总《2016-2020年全国工会干部教育培训规划》落实。市委坚持党管干部原则,将工会领导干部纳入党政干部培训范围统筹规划。市总大力实施全市工会干部“千人培训计划”,让全市工会干部普遍轮训一遍。市总继续推选部分新任工会干部到全总和省总培训,充分利用省总工会干部学校把肇庆定为全省工会干部培训基地的有利条件,积极规划开展了市总机关、各县(市、区)工会主席、常务副主席和副主席、市直工委会(工联会)主席培训班以及市直机关、事业单位基层、非公企业工会主席等不同类别培训班。各县(市、区)总也结合自身实际,在推进工会干部教育培训工作中,涌现出一批各具特色、富有成效的经验做法。
(五)创新建设职工之家,有效激发了基层工会的活力。2013年习近平总书记同全总新一届领导班子成员集体谈话并发表重要讲话时指出,工会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要更多到职工群众中去,依靠职工群众开展工作,使工会组织真正成为广大职工群众信赖的“职工之家”。“职工之家”建设成为摆在各级工会当前衡量工作成效的一个重要标准。市总工会顺应时代要求、适应社会变化,创新提出了建设“六位一体”职工之家的构想,即把我市基层工会原来职工之家、职工书屋、职工心灵驿站、职工(会员)代表工作室、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工资集体协商平台等工会工作阵地和服务内容,按“六位一体”的职工之家模式打造好,以改革创新的精神着力推动基层工会工作的规范化。目前全市已有70家企业开展了高标准的“六位一体”职工之家示范单位创建活动,发挥了示范带动作用。全市工会组织建设得到进一步加强,基层工会活力得到了极大增强,建家活动取得了明显的成效。
三、我市基层工会组织规范化建设存在的问题
(一)建会入会工作还不适应经济社会形势发展。随着经济社会的迅速发展,企业所有制形式、组织形态、经营方式和职工队伍内部结构、就业方式、思想观念也发生了深刻,经济关系和劳动关系日益复杂。如劳务中介组织、快递业、网约车等的出现。工会组建工作和职工入会特别是农民工入会覆盖面出现了一定程度的空白现象。部分企业工会缺乏活力,职工对工会会员身份意识淡漠、认为加入工会没有获得感。
(二)基层工会自身建设的体制和机制还不完善。个别县镇总工会对非公企业工会遇到的新情况新问题调查研究不深,对非公企业的指导服务不够,现有工会组织体制对乡镇总工会人员经费没有进行制度的安排,社区工联会、行业工会等原有组织形式不能很好适应新形势下非公企业工会工作发展的需要。基层工会专职工作人员缺乏,工会干部兼职情况突出;基层工会规范化建设发展不平衡。
(三)部分工会干部素质有待提高。个别基层工会工作开展的活动实际效果不明显,对职工吸引力不强,影响力不大,工作存在自娱自乐、行政化机关化现象;个别工会干部不知道工会工作该干什么,工作没有成就感;招聘职业化工会工作者力度不够大,基层工会干部主业不突出,加强专业化、事业型工会干部队伍建设的要求十分迫切。
四、进一步加强基层工会组织规范化建设的建议和对策
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中央党的群团工作会议工作部署,全市各级工会必须坚持增强“三性”(政治性、先进性、群众性),去除“四化”(行政化、贵族化、娱乐化,破除机关化),以打造维权型、服务型、创新型工会为目标,以企业工会为建设主阵地,把基层工会建设成职工信赖的“职工之家”,把广大工会干部锤炼成为听党话、跟党走、职工群众信赖的“娘家人”。
(一)进一步加大工会组建力度,推动工会组织的全覆盖。工会基层组织建设,是整个工会组织建设的基础,直接关系巩固党的阶级基础和扩大党的群众基础,是必须长期坚持抓好的一项战略性任务。各县(市、区)总工会把推动企业普遍建立工会组织作为各级工会工作的重中之重来抓,通过落实、检查、督促、考核,真正抓出成效。稳步推进企业工会主席直选工作。要严格按照有关法律和章程的规定,落实职工的民主权利,充分发动职工、组织职工参与到民主选举中来,把民主选举工会主席的过程变成为争取职工群众认可、赢得职工群众信任的过程。
(二)进一步提高服务职工水平,以各种服务吸引职工入会。一是要注重开展各种服务活动。通过强化各级工会对职工的送文化、送法律、送温暖、送清凉、送互助保障等“十送”活动,在活动中团结凝聚职工,吸引职工入会。要按照职工的“生物钟”运转工作实行错峰服务,把工会组织的服务延伸到8小时之外。探索通过服务外包、项目外包方式引入社会力量为职工提供专业化高水平的服务。二是要在发展职工入会和会籍管理上,以农民工入会工作为抓手,简化入会手续和工会法人资格登记等工作。要实施“互联网+”工会行动计划,通过“两微一端”(微信、微博、移动客户端)打造工会了解职工、发展职工、服务职工的创新运行载体。三是创新开设工会服务卡制度。在稳妥做好工会会员实名制的基础上,推广使用“工会服务卡”具备工会会员身份识别、会员免费专享保障、职工日常消费补贴、工会服务设施优惠等措施办法,进一步提高工会会员的荣誉感和获得感。
(三)进一步加强基层规范化建设,促进工会组织发挥作用。认真贯彻落实全总《工会基层组织选举工作条例》,成立工会委员会的同时,要将女职工委员会、经费审查委员会、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等机构建立健全起来。继续推进“六位一体”职工之家建设,要把建家重点放在非公企业,打造独具肇庆特色的职工之家建设品牌。通过“六位一体”职工之家建设,推进“会、站、家”一体化建设,把每一个基层工会都建设成为直接联系服务职工群众的基地,把工会组织建设成为职工群众信赖的职工之家。
(四)进一步加大工会干部队伍教育培训力度,提高工会干部能力素质。要根据工会干部培训的特点和需求,不断探索教育培训的新途径和新方法,综合运用讲授式、研讨式、案例式、模拟式、体验式等教学方法和系列讲座,并把课堂教学与现场教学、工作考察结合起来,提高培训效果。要采取送教上门的形式,对非公企业工会干部进行就地、就近、短期、专题培训,增强培训工作的针对性、实效性,聚焦工会干部教育培训的主业主课,教育引导工会干部增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切实做到忠诚、干净、担当,提升工会干部的能力素质。
(五)进一步加强工会改革创新,为基层工会提供保障。
一是提供有力的人才保障。建立专职为主、兼职与挂职相结合的工会机关干部队伍,突出机关干部基层一线工作、群众工作经历,把更多知职工、懂职工、爱职工的人充实到工会领导机关。积极实施工会干部与党政干部的交流,把工会干部的管理纳入党委的人才规划选拔任用。二是加强基层工会工作制度创新。学习深圳市总工会在试验区建立社区(园区)工联会做法,实现市、县、镇三级工会工作重心下移,使之成为上级工会与工人联系的枢纽点,最大限度凝聚和团结广大职工群众跟党走、成为最坚实最可靠的阶级基础。三是加大经济保障。坚持工会经费使用进一步向基层倾斜,监督落实干部职工正常福利待遇,体现工会经费取之于工、用之于工原则,充分调动工会干部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执笔:蔡宝添、熊海雄、崔思、莫丽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