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展职工技能竞赛 助推产业做大做强

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高层次人才是在经济全球化竞争日趋激烈条件下制胜的核心战略资源。“十二五”期间,广东省乐器协会从行业、企业和职工需求出发,先后举办全省钢琴调修、提琴制作、吉他制作等多个工种的职工技能竞赛,产生广东省五一劳动奖章4人,省职工经济创新能手18人,省技术能手24人;获得优秀调律师、优秀提琴制作师、优秀吉他制作师称号共69人,获取技师资格证书共168人。省级乐器制造行业技能竞赛在业界引起强烈反响,培养和聚集一大批新一代高水平专业人才,助推广东成为乐器制造大省和世界乐器制造基地。截至2015年底,广东乐器制造行业共有广州珠江钢琴、得理乐器(珠海)、广东红棉乐器等企业1000多家,从业人员10多万人,各项经济指标约占全国三分之一,连续多年位居全国首位。广东钢琴制造、电声乐器制造、琴弦制造规模世界第一,吉他制造、节拍器制造、效果器制造规模全国第一,高端提琴制作已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我们的主要做法有:

一、深化思想认识,将职工技能竞赛作为实施人才强省战略、加快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的重要平台

一直以来,作为省级乐器制造行业协会,我们着眼于如何培才引才聚才和服务企业,进一步增强协会凝聚力和影响力,推动行业不断发展壮大。通过近年职工技能竞赛,我们认识到劳动竞赛在完成生产任务、提高经济效益、推动两个文明建设进程中,都发挥了巨大的作用,主要有:一是有利于增强职工学技能练本领的积极性,推动职工从“要我学”向“我要学”转变;二是有利于增强企业的品牌度和核心竞争力,推动企业从“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变;三是有利于依托人才实现产业转型升级,推动行业从“适应市场”向“主导市场”转变。我们通过协会网站、会刊以及协会的各种会议、联系企业基层等途径,让鼓励支持职工参赛成为企业经营管理者的共识,让立足岗位技术练兵成为职工的自觉行为。通过职工岗位练兵、单位技术比武、协会技能竞赛等多个层面,进一步培养人才、加快人才成长。同时,也吸引了不少人才向广东流动,通过自我培养与吸引流入的渠道,使整个产业得到跨越式发展,进一步巩固广东的乐器制造大省地位。

二、整合资源,创新标准,按行业发展需要组织职工技能竞赛

行业协会是介于政府与企业之间的社会组织,是政府与企业的桥梁与纽带,属非盈利性机构。先进国家其行业协会的功能必须是为企业、政府、社会服务最大化。“十二五”期间,我们充分发挥协会优势,始终围绕政府人才战略实施及经济转型产业升级的需要,着眼“三性”组织技能竞赛:

()前瞻性。制定实施方案前,组织专家充分论证行业发展前景、行业技工素质现状及如何通过技能竞赛提高全行业的技工素质。我们不远千里、不惜代价到全国各地寻求专家,听取专家的意见,力求准确预测行业发展趋势,借专家的智慧为我省的乐器制造发展构建蓝图,并制定各个阶段的竞赛方案。

(二)创新性。在标准、内容和形式上每届都有所突破。每届都应用新技术、新知识、新技能,一届比一届要求高、难度大。如钢琴调修竞赛项目,最初以高级工为标准,主要考调律,后来增加物理声学、材料力学、结构学和机械原理以及对钢琴进行全面整理等知识,要求同时具备调律技能,通晓钢琴结构原理与音律调整等,再往后还增加音乐听力和卧式钢琴击弦机组装与调整、钢琴弹奏等知识和技能难点,这些都对整个钢琴调修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有力地推动产业创新发展。

(三)可持续性。产业人才的素质决定产业发展的高度。因此,我们借助竞赛的契机,从培养人才、挖掘人才、储备人才出发,按产业和行业的发展阶段、按企业和职工需求取向,分步实施不同阶段的技能竞赛。如2011年与2013年举办首届提琴、吉他全省竞赛,该项提琴与吉他制作技能是全新的项目,题库及实操技能考核点成了启动的难点,我们从实际出发,拿出技术方案,开创全新的竞赛局面。2015年我们以国际接轨的新标准组织竞赛,使乐器制造业技能竞赛能与行业适应,稳步发展。

三、坚持规范运作、公开透明,确保职工技能竞赛沿着有序健康的轨道发展

公开、公平、公正是职工技能竞赛的生命所在,也是增强企业和职工参赛吸引力、提升协会公信力和社会认可度的关键所在,为此,我们在竞赛方案公开、评判程序公正、选拔结果公平的基础上,着力在3个环节上加大工作力度,保证每项赛事都运作于阳光之下,得到企业、职工和社会各界的认可。

(一)评判人员多方构成。主要评委聘请全国及国际著名专家为评委,包括全国各地院校及具有代表性的企业专家,有关工作人员来自多个企业,相互监督,力求客观。如提琴竞赛聘请了国际提琴制作师协会全部华人会员(全球仅有四位)为评委;吉他竞赛聘请香港、台湾、北京、上海和广州等不同地区10位吉他制作和吉他演奏界专业权威专家担任评委。竞赛评分采用独立评分,剔除最高分与最低分,以余下的评判员分数平均计算成绩,确保评判结果科学公正。

(二)参赛选手一视同仁。不设各式门槛和限制条件,人员平等参加比赛。为使广东的乐器制造走出国门、走向世界,我们还鼓励支持外省和港澳台的选手参加比赛。同时,对竞赛结果都进行公示,公开接受社会监督,使优秀选手得到社会的公认,成为行业的技能楷模。

(三)坚持公益办赛。每次竞赛都坚持公益、服务为宗旨,充分发动企业职工积极报名,不向选手个人收取额外的费用。同时,比赛场地尽量选在院校,既保证竞赛的客观公正,又增大社会的参与度和关注度。如星海音乐学院每次都十分重视,抽调大部分师生参与活动,进一步推动技能竞赛成为社会系统工程,获得社会各界的广泛认可。

四、发挥技能人才和创新能手作用,实现更多的新科研新产品新成果

广东乐器制造产业的发展,离不开产学研的紧密结合,离不开职工群众的创新创造。在竞赛中,我们始终坚持为了产业发展、经济与文化的提高而竞赛的原则,彻底抛弃为了竞赛而竞赛的不当做法,着力于对职工整体劳动技能的提升,着力于对产业整体的转型升级做大做强。为此,我们一方面在竞赛中加强对院校的交流协调,如推动星海音乐学院于2014年设置吉他制作本科专业、2015年招收钢琴调修专业硕士生,并加大院校科研项目与企业的对接;另一方面对竞赛中涌现的各种技术尖子和创新能手,支持鼓励企业创造各种优越条件,充分发挥他们的示范引领作用,如珠江钢琴集团股份有限公司陈德然,是2013年技能竞赛的冠军,2015年组建劳模创新工作室,为企业带出一批技术骨干,其中,核心技术骨干16人,开发了UHGHKA系列等高附加值产品,创造直接经济效益1200万元。

五、做好宣传工作,树立行业标兵,扩大广东乐器制造业在国内、国际的影响力

我们坚持在协会会刊《广东乐器世界》和官网(http://www.chinamusicindustry.com.cn/)上对历届竞赛优秀选手大力宣传,同时在2014年开通微博和微信公众平台,广泛传播行业标兵的典型事迹和精神风貌,树立适合行业发展需要的乐器制造新的职业标杆。如钢琴调律专业有陈丽、吴智杰、陈德然等,吉他制作专业有汤润梅、黄毅、李围阳等,提琴制作专业有徐晓明等。同时,倡导企业通过事迹报告会、宣传栏、厂报厂刊等,大力宣传各式各类乐器制造业界精英的成长故事和进取精神,让广大职工群众崇尚技能人才、崇尚工匠精神,汇聚起为广东乐器制造事业发展建功立业的正能量。

近几年,我们虽然在开展行业职工技能竞赛工作中取得一定的成效,但还存在人力财力不足、以及部分技能考核指标需不断完善等问题。下一步,我们将以更加科学、务实的态度全力做好相关工作,重点把钢琴调修培育成全国性乃至国际性的技能竞赛项目,把提琴与吉他的竞赛项目继续完善和延伸,以培养更多的高技能人才,培育更多的乐器设计和制造精英,努力推动广东从乐器制造转向乐器智造、从乐器大省向乐器强省的转变,为我省乐器制造走向万家、走向高端、走向世界做出新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