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互联网思维和“大数据”改造工会宣教工作
对于互联网的发展和动态,我这几年一直都很感兴趣,也比较关注。特别是几大互联网巨头的动态,如BAT(百度、阿里巴巴、腾讯)的竞争,为了抢占手机客户端入口而采取的各种资本运作与合众连横,各种新技术的运用与开发,新的组织管理模式和运作模式的演变等等。这些对于工会来说都很有借鉴意义。我在三年前就已经有个粗浅的观点,认为互联网、大数据等新技术、新思维是工会克服机关化、行政化弊病,回归群众组织本性的机会。互联网思维及其技术为我们工会走群众路线,推进维权型、服务型、创新型工会建设,全心全意为广大职工服务,提供了战略导向、技术手段和实现途径。各级工会都要深入了解互联网、运用互联网,用互联网思维指导日常工作,推动工会的转型升级。
一、关于互联网思维和大数据
互联网思维是一个多元概念。一般认为,互联网思维指在(移动)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科技不断发展的背景下,对市场、对用户、对产品、对企业价值链乃至对整个商业生态进行重新审视的思考方式,本质是发散的非线性思维。大数据技术基于互联网的发展,而目前互联网已应用于社会发展的方方面面。电商巨头马云就这么感慨过:“大家还没搞清楚PC时代的时候,移动互联网来了;还没搞清楚移动互联网的时候,大数据时代来了。”
“大数据”是一股新的技术浪潮,也是逐步形成的历史现象,其具体是指随着信息存贮量的增多,人类在实践中逐渐认识到,通过数据的开放、整合和分析,能发现新的知识、创造新的价值,从而为社会带来“大科技”、“大利润”、“大智能”和“大发展”等新的机遇。大数据概念的提出,可以追溯到1980年代,但其“数据”二字却和我们传统的理解有所不同。传统意义上的“数据”,是指“有根据的数字”,但在进入信息时代之后,“数据”二字的内涵在扩大,它不仅指代“数字”,还统称一切保存在电脑中的信息,包括文本、声音、视频等。更重要的是,随着信息技术的进步,其数量在爆炸,特别是新媒体出现之后,数据的收集、保存、维护、使用等任务,成为横跨各个领域的现象和挑战。大数据之“大”,并不在于其表面的“大容量”,而在于其潜在的“大价值”。
二、互联网和大数据将推动工会宣教工作转型升级
近些年以来,全国工会系统总体来说较为保守,机关化、行政化倾向比较明显,往往在接受新观念、运用新技术方面落后于其他系统。广东省总工会在运用互联网方面动作比较快,已经作了一些有益的探索,比如说“工人在线”、工会舆情工作等走在了全国工会系统的前面。在当前互联网技术运用风起云涌之际,互联网和大数据将给予工会工作的转型升级带来巨大的推动作用,广东更应乘势而上,在这方面做出更多的努力。仅就工会宣教工作来说,工会舆情、宣传思想文化、职工教育工作都将因此获益。
(一)工会舆情工作将得到很大扩展。
当前,工会工作中跟“大数据”最相关的就是工会的舆情工作。工会的舆情监测系统会通过现有的监测工具储存部分数据,但其只是“小数据”,并非我们现在所指的“大数据”。大数据将对传统的工会舆情工作产生深刻的影响,一是将导致工会舆情监测由舆情信息采集转向数据加工、可视化转变,由简单的、有限的数据库转向非结构化的大数据库。目前的舆情监测和研判所依据的数据库相对来说比较简单,结构单一、数据量有限,因此大数据所涉及的资料量规模巨大到无法通过目前主流软件工具进行处理和识别,需要新处理模式才能具有更强的决策力、洞察发现力和流程优化能力,这需要巨大的数据库作为支撑。另外,大数据的数据资源相对驳杂,是一种非结构化的数据呈现,因此需要相应的非结构化的数据库相对接。
二是舆情工作重点将由舆情监测转向为舆情预警乃至预测,从单向度的危机应对转向各领域的综合信息服务。目前的工会网络舆情工作主要集中在监测,主要是对一些显著性事件的舆情动态,包括传播范围、影响力等进行监测和研判,只知道事件发展的过去,不知道事件发展的未来。大数据的核心是预测,可以通过分析处理整群数据,而不再大量依赖随机采样,通过自然语言处理、模式识别以及机器学习等人工智能技术,结合人工经验,实现舆情的预警,研判未来舆情发展的态势和影响,并在此基础上实现超出人类经验范畴之外的精准化预测。另一方面,目前由于数据量和技术等限制,舆情工作还主要集中在危机应对等方面,这种应用主要基于舆情监测和研判这一功能进行的,未来随着大数据在舆情工作中的使用,舆情研究的功能指向必将更加多元化,将为全省工会提供更加综合化的信息挖掘服务。可以运用互联网思维中的个性服务意识利用“大数据”为职工提供个性化定制服务。数据挖掘技术可以根据收集到的职工过去的行为模式预测其信息的需要,为其配送个性化的信息,打造高度个性化的智能网络平台。可以通过工会的门户网站、移动政务(如微信公众号、手机应用APP)、微博等多种方式提供个性化很强的信息公开、在线服务和互动服务,向不同的用户提供个性化定制服务。
(二)工会宣传思想文化工作将实现精准制导。
数据的背后是人,数据记录的是人的各种相关信息,而大规模、成批量、海量化分析这些数据,就能掌握数据背后各类人群的兴趣喜好、生活习性、思想倾向以及政治态度,甚至可以细分掌握每个人的概略情况。这就为改变当前工会宣传思想文化工作“大锅饭、一勺烩”、“全覆盖、无重点”、“一阵风、缺效果”等弊病提供了可能。在工作推进方面,能够实现大众传播向分众传播转变,提高宣传效益性;在研究对象方面,能够促使无的放矢向对症下药转变,确保传播实效性;在效果评估方面,能够推进感性认知向理性分析转变,契合发展规律性。宣传思想文化工作是在人的脑子里搞建设,传统手段拼凑随意、搭建粗放,而在“大数据”背景下,则能较好实现按图施工、科学管理,动态调整、精准操控。
引导思想、凝聚共识的前提是掌握职工群众的思想现状,明确职工的精神需求,了解职工的基本诉求。通过“大数据”技术,通过各种途径搜集汇总民意,进而技术化归类分析,自然接地气。在此基础上,进行主题策划、内容设计、形式选择、载体创设,就自然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有利于主流意识形态自然融入、春风化雨。
在职工文化服务方面,供给与需求之间“两脱节”、“两张皮”现象严重,“送文化进企业”、“职工书屋”等形式较难满足基层职工多样多变的精神文化需求。借助“大数据”工具,通过对职工行为数据的挖掘和分析,确定职工内心需求和消费心理,能有效提升文化产品消费体验,最终满足职工多样多变的精神文化需求。
(三)职工教育工作将摆脱时空限制。
在互联网迅猛发展的今天,云课堂、云课本、云考试都已出现。在线教育、移动教育能够使任何人,在不受时间、地点、财力、身份限制的条件下,享受到自己想要享受的教育。这就为有心提升素质的任何人提供了以往难以获得的学习机会、进修机会。自学在过去是一件非常难以坚持下去的事,现在则为自学者打掉了许多难以克服的障碍。网上众多的学习内容,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资源。因此要大力发展职工在线教育、移动教育,引导社会教育培训机构改进更新培训内容,整合最好的老师、最好的教材、最好的课件,为职工提供优质、便利、优惠的教育培训服务。
三、工会要主动运用互联网和大数据
(一)高度重视,制定工会系统数据标准,统筹各方力量推进大数据工作。
在大数据时代,不同系统之间的数据要进行整合,因此要有统一的元数据定义,这不仅是中国而且是全世界当下都在面临的挑战。如果工会系统的数据标准制定得好,将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数据分析产生的价值可能比较碎片化,分布在工会工作流程的各个环节,数据挖掘的作用也有不确定性,但领导必须有眼光,把工会系统的“大数据”工作尽快统筹起来,为工会工作在大数据时代的转型升级做好准备。可以考虑在省总现有的舆情工作领导小组的基础上组建一个跨部门的大数据工作领导小组,由一把手担任大数据工作领导小组的首脑,否则数据标准无法推进到工会系统的各个工作中,也改善不了整个系统的情况。如前文所述,工会当前跟大数据工作最接近的是舆情工作。可以尝试以舆情工作为试点,用大数据技术提升舆情工作,在此基础上以点带面,逐步扩散到工会其他工作上,最终为工会和职工提供综合信息服务。充分调动全省各级工会的力量,在资金、人员、培训各方面对大数据工作进行倾斜。加大与互联网、大数据相关的公司的联动,以获得技术支持。
(二)领导带头利用大数据。
省总领导要带头在重大工作决策时充分尊重并利用好数据。在大数据时代,工会重大工作的决策最重要的依据将是系统的数据,而不是个人经验和长官意志,过去深入职工群众、实地考察和调研的工作方法虽然仍然有效,但对决策而言,系统采集的数据、科学分析的结果更为重要。应该增强大数据治理的意识,在工会系统内加强大数据的宣传,将互联网思维和大数据的知识纳入工会干部的常规培训体系,可以邀请互联网和大数据方面的顶级专家作客广东职工大讲堂,在工会系统普及互联网和大数据知识的同时,对工会利用互联网和大数据出谋划策。总之,力争在工会系统都形成“用数据来说话、用数据来管理、用数据来决策、用数据来创新”的氛围。
(三)工会数据工作要注意的几个方面。
首先,要关注数据收集得全不全。大数据时代,量的数据当然重要,但行为数据愈加引人关注。建立了多少工会组织、发展了多少工会会员的数据很重要,但现在更需要对工会会员和工会组织的行为规律进行研究,从中发现目前工会工作中可能存在的问题,进而为解决这些问题提供依据。
其次,要注意数据开发得够不够。大数据其实是一种宝贵的信息资产。“工会大数据”如果仅停留在过去强调某些数量的规模性,而其多样性、稀缺性等特点并没有得到充分发挥,则是对大数据的浪费。
最后,要注意数据预测得准不准。大数据的核心价值就在于预测,要立足于对基层工会和职工队伍发展情况的判断。在收集掌握的大量数据基础上,发现一些问题的普遍规律,从而尽可能地客观评价、准确预测工会发展状况。
□作者单位:广东省总工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