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大数据时代下工会工作的探索
7月1日上午,我参加了省人大常委会在省委党校举办的由我国信息科技领域著名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工程科技发展战略研究院常务副院长邬贺铨所作的《信息技术与产业变革》辅导报告。邬贺铨院士深入浅出的精彩报告,不仅使我了解了目前信息产业的前沿技术,开阔了学术视野,还对信息技术对产业变革的影响有了更深层次的认识,这次学习让我感受颇深,也受益无穷。
邬贺铨院士在报告中指出,目前我们面临移动互联网、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为代表的新一轮的信息化浪潮,推动信息化与工业化深度融合,对经济和社会及全球竞争格局将产生深刻的影响。特别是大数据、智能化、移动互联网与云计算的结合的“大智移云”代表了互联网发展新阶段的时代特征。邬院士通过丰富的实例和详实的数据向我们展示了大数据的收集、整理、分析、应用对社会管理和产业发展等方面的重大影响,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更引发了我对互联网大数据时代下工会工作的思考。
一、关于“互联网+”和大数据的背景
“互联网+”是指以互联网为主的信息技术(包括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技术等)在经济、社会、生活等各部门、各领域的扩散、应用过程。简单点说就是需要将互联网与传统行业相结合,促进各行各业发展。它代表一种新的经济形态,即充分发挥互联网在生产要素配置中的优化和集成作用,将互联网的创新成果深度融合于经济社会各领域之中,提升实体经济的创新力和生产力,形成更广泛的以互联网为基础设施和实现工具的经济发展新形态。2015年3月5日十二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上,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次提出“互联网+”行动计划。“互联网+”行动计划将重点促进以云计算、物联网、大数据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术与现代制造业、生产性服务业等的融合创新,发展壮大新兴业态,打造新的产业增长点,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提供环境,为产业智能化提供支撑,增强新的经济发展动力,促进国民经济提质增效升级。
“大数据”(big data),指的是需要新处理模式才能具有更强的决策力、洞察力和流程优化能力的海量、高增长率和多样化的信息资产。大数据具有规模性(volume)、多样性(variety)、高速性(velocity)和有价值(value)等特点。大数据是这样的数据——规模大、非结构化、数据集彼此无关联,需要快速地分析,且其分析依赖于新兴的技术和人才。“大数据”概念最早是在20世纪80年代提出的,随后的20多年里,美国企业界、学术界对它不断探讨深究,到2011年麦肯锡咨询公司发布了研究成果《大数据:下一个创新、竞争和生产率的前沿》,使这个概念得以大范围的推广。直到2012年3月29日,奥巴马宣布投入2亿多美元启动“大数据发展和研究计划”,这是继1993年美国宣布“信息高速公路’,计划后的又一次重大科技发展部署。美国政府认为,大数据是“未来的新石油”,并将对大数据的研究上升为国家意志,这对未来的科技与经济发展必将带来深远影响。大数据已经引起了产业界、科技界和政府部门的高度关注,而发端于计算机领域的数据研究也在向其他学科渗透,每个领域的学者都在找寻大数据所带来的影响和改变,探索新的研究方法和思路。
二、互联网大数据对推动工会工作的重要影响
正如国家统计局局长马建堂所言“谁拥有了大数据,谁就占有了制高点。”大数据超越了传统流程或工具处理、分析信息的模式和局限,其核心功能就是利用海量的信息进行预测,这将为工会工作创造前所未有的可量化的维度。工会组织作为党联系职工群众的桥梁纽带,更应该与时俱进,突破传统观念的束缚,主动树立大数据意识,积极转换思维观念,迎接互联网大数据时代给工会工作带来的机遇和挑战,推动工会工作去机关化、去行政化,打造维权型、服务型、创新型工会。仅就工会依法维权和职工服务工作而言,我认为应当将大数据充分应用于以下几个方面:
(一)工会组织建设。据统计,我省目前有25.4万个基层工会组织,2700多万工会会员,这无疑是个庞大的数据。以往我们主要是通过建立基层工会组织数据库来掌握建会情况,但由于缺乏有效管理,数据信息更新滞后,数据处理也只停留在单纯统计层面,因此各级地方工会对基层工会的实际情况知之甚少。现在单纯的数据统计已经无法适应工作的需要,这对我们提出了新的要求,不仅要统计数据,更重要的是对数据进行分析应用。通过掌握工会组织和工会会员的动态数据,我们可以及时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例如对职工入会率、工会换届情况、职工对工会的满意度、职工参与民主管理的意愿等数据信息进行分析,可以了解基层工会是否正常运作,能否够发挥作用,从而有效推进基层工会的规范化建设。
(二)工会维权工作。工会维权工作更离不开大数据的支持。特别是在处置劳资纠纷的事前、事中、事后三个环节中,抓好大数据的分析应用,就是抓住了工作的重点。
一是利用大数据实现劳资纠纷预警。舆情信息是劳动关系的晴雨表,省总工会非常重视工会舆情信息收集工作,通过五位一体的诉求表达渠道,多方位收集整理舆情信息。在当下网络舆情研究的进程中,大数据的价值表现极为突出。面对数亿网民和浩如烟海的网络言论,网络舆情的监测和分析越来越依赖舆情大数据分析技术与平台。目前的网络舆情监测和研究,多数是对已有事件的影响力和扩散范围进行量化描述,能够真正做到通过大数据分析实现舆情预警的少之又少。因此,将舆情信息收集与大数据应用有机结合,是我们目前舆情预警工作的重点和难点,只有打通这一环节,才能实现事前预警,而非事后分析。
目前欠薪、欠社保、欠住房公积金这“三欠”是引发劳资纠纷的重大隐患,及时抓住消除隐患,才能从根本上预防劳资纠纷的发生。这不单单要靠工会自身的信息收集,更重要的是依托政府建立的信息平台,对我省区域内企业进行日常排查,使“小数据”统计提升为“大数据”应用。例如通过人社、住建、工商、公安、交通、水利等部门和金融机构建立数据联网,推行企业生产经营异常监控系统;通过国资、经信、外经贸、环保、规划等部门的数据平台,监控企业转型升级、搬迁、解散等行为。我们可以借鉴深圳市龙岗区总工会的做法,对被排查企业实施“红黄绿”分类监控,对劳动关系和谐的“绿色”企业按归档处理,定期排查;对存在劳资纠纷隐患的“黄色”企业要及时化解,定期复查;对企业存在违法行为或已发生劳资纠纷的“红色”企业要采取劳动保障监察、纠正违法、搭建平台协商等方式消除隐患。下一步,我们可以探索与各大网络搜索引擎合作,借助他们强大的数据搜索和分析平台,了解职工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更加快速准确地掌握可能引发劳资纠纷的敏感因素,在劳资纠纷发生前就及时预警,提前介入化解矛盾。
二是利用大数据指导劳资纠纷处置。根据黄业斌主席创新提出的“五步工作法”和五个“第一时间”的要求,通过有效分析整合信息,劳资纠纷处置工作能达到事半功倍的作用。近年来,受宏观经济形势、产业转型升级等多重因素影响,我省劳资纠纷多发、频发,引发这些劳资纠纷的原因多种多样,解决纠纷的方式更是不尽相同。工会在面对劳资纠纷,甚至群体性事件时,处置工作能否顺利进行往往取决于是否选择了正确的手段方法。通过大数据的应用分析,我们可以从已发生的各类劳资纠纷中总结规律,找出其“共性”和“个性”,针对不同类型的原因,不同类型的企业、不同类型的职工群体、不同类型的职工诉求等,制定科学合理实用的劳资纠纷处置分类指引。这样各级工会在开展调处工作时能迅速找到对应的程序和方法,增强工作的有效性,避免劳资纠纷的进一步升温和发酵。另外,劳资纠纷处置过程中也需要舆情信息系统的支持,要把采纳、收集、分析、处理网络舆情作为其中的重要一环,准确掌握职工动态,才能有的放矢,掌握舆论主导权,及时稳控局面。
三是利用大数据为地方立法和党政决策提供参考依据。目前,劳动关系领域很多数据信息掌握在不同的政府部门、社会组织和企业手中,存储在不同的服务器上、相互不连通,形成一个个“数据孤岛”。就如省总工会建立了省、市、县总工会劳资纠纷“三级台账”制度和逐月滚动排查更新的台账管理机制,但这些数据仅流通于工会组织内部。只有数据跨越了行业领域间的界限,关联性加强时,数据的准确性才会提高。因此如何实现多头数据互通共享,是“当前大数据发展的软肋和急需解决的大问题”。随着社会治理创新工作的不断推进,各级政府基于大数据理念、集成各部门及社会组织相关数据统一建立的基础信息数据库,将为工会组织运用大数据提供可靠的信息来源。借助统一管理、动态更新、联通共享、功能齐全的社会管理综合信息平台,我们才能准确分析提炼劳资纠纷的数量、类型、分布等信息,实时掌握劳动关系动态。对在数据分析中发现的劳动关系重点难点问题,我们可以通过召开工会与政府联席会议,会同政府有关部门和相关单位,共同制定行之有效的工作措施;对在劳资纠纷处置工作中发现的法律法规政策漏洞,我们可以向立法机关和地方党政提出意见建议,通过制定新的法规政策或对原有的法规政策进行修订,完善劳动关系领域立法,从源头上维护职工的合法权益。
(三)职工服务工作。互联网大数据的应用有助于工会进一步推进职工服务工作,实现打通服务职工“最后一公里”。一是打造工会服务职工综合管理平台。过去我们的工会工作还停留在传统“人工操作”模式,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工作效率更不上实际需要。在互联网大数据时代背景下,工会开展职工服务工作也应当转型升级,充分运用互联网、大数据和云计算,通过调研、分析、融合、智能响应等方式,着力打造数字化、规范化、自动化、智能化的“工会服务职工综合管理平台”。例如,通过建设完善工会智能化办公系统、困难职工帮扶信息系统、工会劳动模范管理系统、工会干部素质提升工程信息系统、职工医疗互助工作管理平台、工会经费税务代收管理平台等,大大降低人力物力成本,提高工会服务职工效率,提高工会工作社会效益,提升工会工作社会影响。二是有针对性开展服务项目。我们要依托政府的大数据信息平台,与公安、工商、人社、民政、住建等政府相关部门信息对接,掌握职工户籍、社保、公积金、低保、住房等信息,根据不同职工群体的需要,有重点有针对性地开展困难帮扶、金秋助学、互助保障、普法宣传、法律援助等工作。在做好工会基础信息技术平台建设的同时,将职工服务项目整合接入工会门户网站、工人在线平台、微信公众号等,让职工在线上窗口就可以享受到所有服务。三是实现职工技能提升。加快推进企业转型升级是省委省政府为实现我省经济社会跨越发展的重大战略决策,在这个背景下,有一批产能落后的企业,特别是外向型劳动密集型企业将被市场淘汰。工会在依法维护这些企业职工合法权益外,还有一项重要任务是提升职工的职业技能,使他们适应产业转型升级的要求。我们可以从大数据的分析应用中获取企业转型升级后的人才缺口和岗位要求,依托职工教育培训平台有针对性地对职工开展职业技能培训,增强职工的职业竞争力,保障他们的就业权和劳动权,实现企业生产经营和职工技能同步升级。
三、应用大数据的同时要加强综合管理
互联网大数据时代推动了工会工作向智能化、信息化方向发展,我们应不断加强工会工作信息化建设,通过互联网信息技术打造“智慧工会”,建立统一的工会大数据平台,实现工会数据的保存、分析应用和深度挖掘,并从关联的数据信息中发现问题、判断趋势、从而做出有效的决策。同时,在享受大数据在带来成果的同时,还要注意解决数据的存储和安全等技术问题。随着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发展,特别是海量数据存储和信息分析萃取手段的进步,保护信息安全的难度日益增高。因此,我们必须坚持应用和管理同步、开放和管控并重的原则,在互联网大数据时代保护数据安全。要加强对涉及个体基础信息、产业核心机密和国家战略安全数据的主导和管控,应将重要基础性数据资源统一进行集中管理和开发利用。在开发利用过程中,要审慎研究哪些领域的数据能开放,采取多种措施加强开放共享后数据的管理,以保证数据质量及个人隐私不受损害,不能让大数据的发展超出可以控制的范围。
□作者单位:广东省总工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