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工会组织建设专题调研情况的报告
一、基本情况
1、组织建制与沿革情况。广东省财贸工会成立于1962年,“文革”期间一度取消建制,1974年恢复建制。2002年,经省编委《关于广东省省级产业工会和厅、局工会机构改革方案》(粤机编[2002]12号)重新核定,省财贸工会产业名称不变,实行委员会制,核定为正处级建制,定编7人,目前现有工作人员5人,设主席1人、副主席1人。
省财贸工会是省总工会领导的4家驻会产业工会之一,同时接受中国财贸轻纺烟草工会工作指导。目前承担领导、联系指导的基层工会组织共74家(财贸33家,金融41家),地市级产业工会4家。
2、主要职能职责。主要负责领导商贸流通业、旅游业、酒店业、餐饮业、现代物业管理业、资产运营业、石化品销售、金融行业省属企业工会组织;联系指导中央驻粤财贸、金融机构工会组织工作;联系指导地级以上市财贸工会;领导、联系省总工会委托的其他新建工会组织。
3、地方产业工会组织建设情况。21世纪前,全省各地级市(地区)、部分县设有财贸工会。2002年广东省机构改革后,除深、汕、湛、肇等4市仍保留有财贸口产业工会外,其余市及全省各县级财贸工会均已撤消。
二、主要作用发挥
一直以来,省财贸工会注意结合产业窗口性、服务性特征,以点面结合、常规化与个性化结合,突出重点、体现特点,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稳步推进产业工会工作。
1、坚持突出维权、促进和谐、维护产业职工队伍稳定。省财贸工会及各基层工会注重把握好维权与发展、促进和谐与保持稳定的平衡,取得了较好的成效。新世纪以来,省直财贸金融系统未发生过一定规模或较为突出的劳资矛盾,职工队伍一直比较稳定。
一是着力构建和完善服务职工体系。省财贸工会是最早成立产业困难职工帮扶中心的产业工会,坚持以构建“三级”帮扶机制为抓手,着力推动系统困难职工帮扶工作,所属各基层基本成立困难职工帮扶中心或互助基金,许多企事业工会还在此基础上,建立了完善的职工三重医疗保障机制。
二是着力构建和完善劳资矛盾化解机制。省直财贸系统许多企业发展过程中,一直处在深化改革、调整重组状态。如一些省属企业公司设立之始,几经改革重组,涉及职工权益问题盘根交错、历史遗留问题多、劳动关系复杂。保持劳资矛盾的可控性一直是省财贸金融系统工会重中之重。省财贸工会坚持以基层工会为中坚力量,推动工作重心下移、带着问题下访,坚持发挥政治思想工作与解决问题相结合等,化解劳资突出矛盾。
三是着力推动职工代表大会制度建设。省财贸工会一直致力于推动系统企业职代会制度建设,建制率已达85%,多数国企百分之百覆盖,体现有5个方面特点:一是国有企业建制率高,很好地发挥了带头示范作用;二是起步早;三是运作规范;四是制度比较健全;五是作用发挥明显。
2、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促进产业经济发展。
一是积极教育引导职工正确理解、支持、参与改革。省直财贸系统国有老企业较多,企业改革力度大。省财贸系统工会在积极推动企业改制中,坚持依法依规维护改制企业职工合法权益的同时,认真教育引导职工正确理解、支持和参与企业深化改革。2013年以来,省直财贸系统就有7家大型省属国有企业进行深度改革、重组,力度之大、涉及范围之广、涉及职工人数之多均是历年之。,省财贸系统各级工会合力积极支持企业改革,及时反映职工合理诉求,有效保障了改制企业职工队伍的稳定和企业改革的顺利进行。
二是积极开展行业职工职业技能竞赛活动。省财贸工会是最早开展职工技能竞赛活动的省级产业工会。五年来,省财贸金融系统每年申报并纳入全省性技能竞赛项目均有十项以上,项目范围基本覆盖现代服务业各行业,位居其他产行业榜首。同时,全省性竞赛项目的示范带动有效地促进了整个财贸金融行业职工职业技能竞赛活动的深入开展。据不完全统计,每年省财贸金融系统开展的竞赛活动达500项以上,参与职工人数均在30万人次以上,产生创造了巨额的经济价值,有效推动了产业经济的发展。
三是大力实施职工素质工程。坚持以“创建学习型组织,争当知识型职工”活动和“工人先锋号”活动等为抓手,大力推进职工读书、职业道德建设活动;以弘扬劳模先进人物精神,促进产业职工队伍正能量;坚持以技能竞赛促进职工技术职称、职业资格升级,提高职工综合素质;发挥系统职工培训示范基地和各单位培训中心作用,开展培训、考证和认证工作,帮助一大批职工实现技术资格、职称晋级;坚持以开展合理化建议活动促进职工参与企业经营管理;积极推动财贸口职工培训示范点承接省总千万职工培训项目。
3、坚持调查研究,反映产业发展以及产业工会工作中存在的突出问题。五年来,省财贸工会及各基层工会组织坚持带着课题深入调查研究,为上级解决问题及制定有利于行业发展的政策提供有益的建议和依据。一是积极配合、承接并完成上级工会的调研课题;二是制订实施本级工会调研任务,省财贸工会先后针对签定劳动合同、推进集体合同情况、劳务派遣工、家政服务业、现代物业管理、金融系统工会组织、职代会制度建设等状况开展专题调研,调研报告多篇发表在全总、省总刊物上;三是通过开展调研论文成果评选活动,推动财贸金融系统各级工会组织大兴调查研究之风。
4、坚持固本强基,增强基层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省财贸工会坚持把增强基层工会活力作为固本强基的落脚点和切入点,一是切实加强企业集团工会组织建设,及时做好改制企业工会重建工作,理顺改制企业工会组织关系,保证工会组织建设不断层、工作不断线、会员不流失;二是积极主动配合省总做好新建工会组织的承接、指导、管理工作,推动现代服务业普遍组建工会组织;三是以建设模范“职工之家”为抓手,坚持把建家就是建企业、建家就是建制度、建家就是服务职工的工作思路,真正把工会建设成为组织健全、维权到位、作用明显、职工拥护信赖的职工之家;四是切实加强工会干部队伍建设,努力提高工会干部的业务能力和服务能力;五是以建设先进企业文化为导向,组织开展形式多样、职工喜闻乐见的文体活动,不断增强基层工会的活力、凝聚力和战斗力。
三、突出问题
省财贸工会1962年成立之初,带有浓厚的计划经济时代工会色彩,即主要领导省直大中型企事业工会,同时协管市(地区)县财贸工会。目前,省财贸工会其机构设置、职能及功能上,与计划经济时代的产业工会无大变化,与市场经济社会的发展不相适应明显。52年来,特别是近十年来,省财贸工会虽然新加入了一些新工会组织和发展了新会员,但其代表和联系的产业企业总量、职工队伍人数的比重却越来越轻,其产业工会功能呈萎缩态势,在全省财贸金融业界的社会影响更加呈现出言轻式微。据2014年底不完全统计,全省财贸金融系统基层工会组织4.28万家,职工455万人,工会会员419.99万人。而省直财贸金融工会所属基层工会215家,职工17.7371万人,工会会员17.6125万人。可以说,改革开放的春风,并没有吹拂至产业工会身上。就省财贸工会情况来说,主要有几方面问题:
1、会下无会,有头无尾。从产业工会组织网络来看,全省22个地级市(含顺德单列区)中,仅4市有财贸工会,18.2%;121县(区、县级市)财贸工会建制为0。对于18个市、121个县的财贸系统产行业职工群众来讲,是与省级财贸工会没有直接系统关系的。以至于省财贸工会是会下无会、有头无尾,上令下不达。同理,由于市、县级财贸工会组织基础严重残缺,面对着全国财贸工会全局工作部署和要求,省财贸工会往往心有余而力不足,望洋兴叹。
建议:若要发挥产业工会作用,一定要有全国、省、市、县(区)完整的产业工会组织建设架构体系,确保全国工会上下一盘棋,上令下畅通。否则,履行产业工会职责就是空中楼阁,无根之木。因此,会下须有会,有头要带尾。由于财贸系统多表现为现代服务业,是第三产业的主体。为此建议,省内所有市级(含县级市)总工会中,必须设立财贸工会,121县(区)中,服务业发达的总工会,应当设立财贸工会,其余县(区)可根据实际,成立综合性产业工作部来统领财贸工会事务。
2、有下无上,有脚无头。改革开放以来,在全总政策鼓励和地方工会重视支持下,基层行业工会联合会建设方兴未艾,如火如荼。据2013年底不完全统计,全省行业工会联合会构成中,省级1家;市级96家(市均4.36家,其中财贸业19家,占19.79%);县(区、县级市)242家(县均2家,其中财贸业60家,占24.79%)。以省市级97家财贸行业工会联合会组织关系来讲,均与省、4市财贸工会(县区级没有设立财贸工会)无组织关系及工会业务联系。以至于财贸行业工会联合会有脚无头、有下无上,下情上不知(上述两点,充分反映出省财贸工会组织严重断层,不是完整的产业工会组织体系)。
建议:产业与行业是天然的统一体,产业由行业组成,行业由产业体现,二者不可缺一。产业工会的形象和作用,要有行业工联会的业绩来展现,行业工联会的工作基础和手段,要有产业工会来保障和支持。因此,一定要建立产业工会与行业工联会的直接血脉关系,有下要促上,有脚要立头,确保下情上要知,行业要树头。
3、有业无家,有夫无妻。目前,据2013年底不完全统计,在省级层面上约有958家省级行业协会(包含商会、公会、学会等)。但从行业工会组织建设来看,对应省级行业协会的只有一家省级珠宝玉器行业工会联合会(工会关系受省地质工会指导)(此情况到2014年所有变化,已有十余家省级行业工会联合会成立)。若将行业协会喻为丈夫,将行业工会联合会喻为妻子,完全可以说是有业无家、有夫无妻。这种状态,是一种行业间劳资双方代言人极度不平衡的状态。对于省级行业性的劳动关系协调建设,明显表现为行业劳方代表缺失,工会角色缺位。
建议:家庭要和谐,夫妻须成对。若要保障省级产业工会履行职责,就一定要有若干家省级行业工联会奠定基础,才能对等的与行业协会开展各项协商工作和活动。
4、有名无实,责不符名。省财贸工会身挂省级产业工会之名,按照现时省编办明文核定的职责,并无明确提出承担涉及全省性财贸系统工会组织的管理、联系与指导职能,从源头上已界定为不能为。有全省产业之名,无全省产业之实,有名无实,责不符名。因此,从职能和范围上看,省财贸工会所管理和联系的财贸系统企事业职工和工会工作,已不能真实的反映和代表全省财贸职工队伍及产业工会状况。
建议:做事情要名正言顺,名不正则言不顺。在市、县级财贸工会组织建设得到完善后,应主动积极联系省编办,正本清源,明确提出承担涉及全省性财贸系统工会组织的管理与联系、指导职能,有名要务实,职责要名份。
5、称谓不一,机构不清。省财贸工会上级是全国财贸轻纺烟草工会委员会,其省内4市的产业工会名称分别是“财贸”、“财贸金融”、“经贸”等三种称谓。从组织性质看,既有工会委员会法人性质,又有工作委员会派出机构性质。从机构称谓看,产业工会组织从全国到地方,称谓缺乏统一标识,参差不一,其中,涉及行业范围也各不一致,各自工作部署也无法有效对接。组织称谓的不规范造成了服务对象的不对称,没有可比性。
建议:规范全国、省、市、县(区)产业工会称谓,界定前三级为工会委员会组织法人性质。考虑到县级企业数与职工数的总量原因,县(区)级财贸工会为县(区)总工会派出机构一“财贸工会工作委员会”。同时,统一四级产业工会组织称谓,称谓要标准,表述要清晰。
6、内制不一,外权不衡。虽然省编办批复的省总4个驻会产业工会都是工会委员会,但此会与彼会仍有诸多不同。4家驻会产业工会却有3种管理体制:省总4家内产业工会中,两家为完整工会委员会架构,领导权力由代表大会或委员会议制度产生,均有工会法人登记和工会经费独立财权。而省财贸工会、工业工会名为委员会,却无代表会及委员,视为省总工会派出机构,实为工作委员会,类同机关部门管理而弱于机关部门,差异化特征明显。
建议:地方产业工会要一会一制,不搞“一会两制”或“一会三制、四制或多制”,赋予同层面的各家产业工会一样的组织体制,给予相等的独立自主权力,避免同级产业工会差异化。一碗水要端平,内制要统一,外权要平衡。
7、会外有会、独立工会。21世纪前后,经各地编办批复,全国绝大多数省(自治区、直辖市)的省级金融工会职责由各地驻会的省财贸(或财贸金融)工会承担,也有部分地方总工会在征得编办同意后,成立了驻会省(地级市)金融工会。这一局面从2012年起发生了变化。先是有4省开展成立省级金融工会工作委员会试点工作,而后又在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推进设立省级金融工会工作委员会机构。此举带来以下问题:一是违背《中国工会章程》第11、24条精神(第11条:“地方总工会是当地地方工会组织和产业工会地方组织的领导机关”;第24条:“各级地方产业工会组织的设置,由同级地方总工会根据本地区的实际情况确定。”),缺乏法理依据,所设省级工作机构名份不正;二是引发地方金融系统工会工作各唱各调,各自行其事,各自为政;三是缺乏中央与地方金融单位工会协调性,工作重复部署,基层工会疲于应付,不胜其烦。不客气说,这种现象主观上有发展独立工会苗头,更有制造第二工会之嫌。
建议:中国工会组织只此一家,别无分店,这是原则,必须坚定。省级金融工会组织,只能保留一家,不能多头设立。应坚持原有的机构改革成果,决不允许一省(市、县区)内设立第二金融工会,多会归一会、工会要独尊。
四、结束语
在当前时代背景下,产业工会这种传统的组织形态是否有存在和保留价值,如何准确定位产业工会的职能和机制,如何顺应历史潮流,更好的发挥产业工会作用,我们应该也必须有清晰的认知和明确的定论了。中国改革开改已然35年,新世纪也已15年了,全面深化改革也已正式拉开序幕。建议我们要认真研究产业工会工作,明确产业工会组织的合法性和统一性,充实《中国工会章程》地方产业工会组织建设的科学表述,及时制订出台《产业工会工作条例》,规范指引产业工会工作,建立健全产业工会组织,赋予上一层产业工会指导地方下一级产业工会工作职能,赋予产业工会领导管理行业性工会联合会职能,提供相适应的组织权、人事权和财经权的保障,让产业工会组织有法可依。有章可循,才能更好的发挥产业工会作用。总之,要正本清源,建章立制,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工会发展道路弥补上产业工会科学、规范、完整的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