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创新务实理念 创建工会服务职工品牌


今年以来,广州市总工会紧紧围绕改革发展稳定大局,牢牢抓住维护职工合法权益基本职责,落实“创先争优下基层、转变作风为职工”工作主线,以职工培训、一线职工体检、组织员队伍建设、职工服务阵地建设、职工文化服务五个“千万工程”项目带动工作全局,工会组建、维权帮扶、劳动竞赛、服务职工等工作走在全省前列。

一、实施建功立业工程,团结广大职工争当主力军

(一)劳动竞赛活动蓬勃开展。精心组织以“当好主力军,建功三个重大突破”为主题的“双百双创双重点”劳动竞赛,着力突出市10大产业项目、10项重点工程、100项重大工程、南沙新区等重点项目和区域劳动竞赛的引领作用,广泛动员职工投身“百万职工技能大比武”,争创“百项技术创新成果”,将劳动竞赛与产业转型升级、培训练兵、技能鉴定、劳模作用发挥、强身健体相结合,发动184.8万余人次的职工参加200多个工种(项目)的劳动竞赛。

(二)劳动竞赛工作机制不断优化。采用“市总工会划拨资金+各级工会自筹资金”的运作模式,实现一联盟(与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等单位建立战略联盟)、两同步(工程建设劳动竞赛与工程项目施工同步启动、同步实施)、四结合(劳动竞赛与培训、练兵、晋级相结合)、六个有(有组织领导机构、竞赛活动方案、专项活动经费、竞赛考评和奖励办法、活动效果、社会影响力),劳动竞赛活动吸引力不断增强,使近2万人次在劳动竞赛中提升技术等级。

(三)劳模先进的引领作用得到充分发挥。成立广州市劳动模范先进事迹巡回报告团,举办劳动模范先进事迹和劳动竞赛活动风采展,在劳动竞赛中培养和选树典型,掀起讴歌劳动美、共话中国梦的热潮。全市建成127个劳模、技师创新工作室,并实现标准化和规范化。

二、实施和谐劳动关系工程,维护社会大局和谐稳定

(一)维权工作基础进一步夯实。参与修改制定有关涉及职工切身利益的法律法规,从源头上预防和化解劳动关系矛盾。新培育10家省级厂务公开示范单位、100家市级厂务公开示范单位、1000家市级贯标认证单位,厂务公开规范化建设取得丰硕成果。市劳动关系三方会议将“社会保险费、住房公积金缴纳和补缴问题”列为今年重点工作,区、县级市全部建立三方协商机制,作用得到较好发挥。集体合同覆盖职工186.47万人,已建会企业建制率为84.7%,世界500强在穗企业建制率超过96%,“没有依法签订集体合同”被列入市劳动关系和谐企业一票否决标准,“党政主导、三方联动、工会力推、各方配合、劳动关系双方良性互动”的工作格局进一步形成。

(二)维权工作平台建设有力推进。制定工会维权工作十大模块,以源头维护、平等协商为重点全面履行维护职工合法权益基本职责。在全省率先建立社会化工会工作者维权队伍,近300名组织员分布在街镇、工业园(区),收集舆情,推行集体协商,参与处置劳资纠纷。率先全国招标遴选10家律师事务所、聘请73位律师组成“工会法律服务律师团队”,全年联合基层开展服务约1000场次,服务职工约10万人次。建立全国首个工资集体协商顾问团,工资集体协商制度覆盖企业7.56万家、职工186.47万人。

(三)维权工作力度进一步加大。抓好省总工会“工人在线”涉及我市问题的处理工作,按期办结率100%,相关做法在全省得到推广。启动“百万份法律法规送职工”、“百场法律服务进企业”、《女职工劳动保护特别规定》情景剧比赛等活动,组织开展法律宣传活动451场,免费发放70多万份法律法规单张,培训职工和基层干部3300多人次,解答法律咨询2680宗。联合市人社等部门开展农民工工资支付情况专项检查行动,责令794家企业整改并支付工资及赔偿金近3000万元,涉及职工近万人。在政府法律援助经济困难标准基础上用工会经费放宽30%,为符合条件的职工免费提供劳动争议案件的仲裁(诉讼)代理服务,办理工会法律援助案件820件,为职工挽回经济损失2000余万元。

三、实施文化素质工程,大力培育高素质职工队伍

(一)职工素质提升和技能培训工作成效显著。启动百万职工素质大提升计划,拨出一千万元专项经费资助职工参加学历教育和技能培训。“女职工素质提升课堂”活动年培训女职工近万人次。“百堂课程送基层”活动受到全市职工特别是非公企业、偏远地区职工群众认可,全年有约4万人次职工免费参加学习。

(二)职工服务阵地发挥了重要平台作用。全市100多家工友和谐家园全部面向异地务工人员免费开放,各级工会所属的2000多家职工书屋及600多家藏书过万册的图书馆成为职工学习提素的乐园。广州市职工教育网、广州劳工大学堂及其7家分校、广州工程技术职业学院培训中心、羊城职工职业培训学院、广州市职工技术交流中心年培训约18万人次。广州工程技术职业学院在校生超过万人,为职工队伍输送高素质的高职毕业生。

(三)职工文化活动唱响了“劳动光荣、职工伟大”主旋律。实施百万职工文化服务计划,“广州过年  花城看花  万名职工看电影”活动等获得良好社会反响,创造性地把群众性体育竞赛活动与职工职业技能竞赛相结合,展示了广州职工蓬勃昂扬的精神风貌。羊城春节体育花会被市委、市政府纳入广州市迎春花市节庆活动。全市各级工会依托所属447个文化宫俱乐部、254个体育场馆、816个职工文化团队协会广泛开展文体活动,激发了职工劳动热情。

四、实施服务职工工程,积极促进保障和改善民生

(一)大力拓展职工服务阵地。倡导创新、务实、问责、问效服务理念,着力推进职工服务中心、户外职工小休站、工人文化宫等服务阵地建设。安排资金2000多万元,制定服务职工阵地建设工作方案,并成立指导服务小组,为系统企事业单位“回归服务职工主营,打造工会服务品牌”提供支持。市二宫整体改造工作正在加紧规划,各区工人文化宫布点规划建设有序推进,工人文化宫建设迎来良机。各区、县级市总工会启动或完成职工服务中心升级改造工作,建成工会职工服务中心、站点69个,部分区实现全覆盖。全市首批55家“户外职工小休站”陆续投入使用,中央电视台关注并专程前来拍摄专访。

(二)深入实施“千万温暖惠职工”服务计划。努力打造困难救助、金秋助学、职工医疗保障、红娘协会等十大服务品牌,为15万名一线职工提供体检,组织1万名优秀职工参加疗休养,职工医疗互助保障计划补助患病职工15888人次4300万元,为困难企业7500名女职工提供妇检,“两癌”检查、送医送药、工伤探视等“送健康”服务受到职工群众欢迎。向困难职工及其家庭发出慰问金、慰问品等价值1200多万元,带动全市各有关单位和工会慰问特困职工等共46.12万人,发出慰问金6678.56万元。举办促进就业专场招聘会20多场,提供就业岗位6万多个,服务职工4.7万人次。支持、指导基层工会开展,联合基层工会为单身职工创造牵手结缘机会,促进了社会秩序和职工队伍稳定。2014年“中国梦·劳动美——广州市工会‘五一’系列活动”带动全市工会集中开展300多项服务活动,宣示了工会为基层、职工服务的决心。

五、以改革创新精神推进自身建设

(一)工会组织建设不断推进。坚持党工共建原则,大力推动工会服务机构、基层组织进街镇、入社区,推进区域性、行业性工联会建设,在全国率先建立建筑工地工会。深化双亮和会员评家活动,探索基层工会主席民主直选,集中力量促进胜美达电子厂等重点难点企业建会,夯实党的阶级基础和群众基础,受到全国总工会、省总工会领导肯定。工会组建、发展会员工作处于全省领先地位,获“全国工会落实建会三年规划先进集体”、“广东工会‘两个普遍’三年规划先进集体”称号。

(二)工会工作者队伍建设取得新突破。拨款一千万元建设基层工会职业化工会工作者队伍,近300名工会组织员在各区、街镇、工业园区工会或区工会帮扶中心发挥重要作用。全年拨出140多万元在工会干校举办工会业务知识培训班,并鼓励各级工会自主开展多种形式的会务培训,培训基层工会干部近3万人次,形成了工会业务知识大学习大培训格局。指导直管基层工会开展民主选举,工会主席、副主席角色冲突问题得到一定程度的解决。区、县级市总工会全部实现由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兼工会主席,配备常务副主席。干部队伍作风明显改进。在路线教育活动中狠抓整改落实、建章立制和专项整治,建立级级有责任、逐级抓落实的作风建设机制,干部队伍作风明显改进。

(三)工会经费的收、管、用得到有效加强。工会经费税务代收工作稳妥推进,返拨、上缴以及对小微企业的退费和解释等工作进展顺利,工会经费按最高比例向基层返还,工会主要资源用于服务基层和职工,对下补助及服务支出占全部工作经费89.07%,增强了基层工会财力保障。工会经费主要用于系列“千万工程”等服务职工和基层的项目上,充分体现了工会经费的使用以职工为本。市总工会本级经费预算工作实现全口径、全覆盖和经审委员提前介入、全程监督。经审工作广度和深度进一步拓展,对区、县级市总工会的审计覆盖面从50%提高到100%,对下审计增长23%

□作者单位:广州市总工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