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措并举,大力加强企业工会组织建设
肇庆市总工会高度重视基层工会建设,尤其是企业工会组建工作,以企业工会为建设主阵地,坚持建会、建家、建制三位一体,全力打基础、建机制、增活力,努力把企业工会建设成为组织健全、维权到位、工作活跃、作用明显、职工信赖的“职工之家”。截至目前,全市已建企业工会组织3721家,涵盖单位9933家,发展成员38.8万人,建会率、入会率均为91.6%。2013年,肇庆市总工会荣获“广东工会‘两个普遍’三年规划先进集体一等奖”,肇庆高新区总工会获得“全国工会落实建会三年规划先进集体”称号。
一、打基础,推动企业普遍建立工会组织
一是争取党委重视,形成工会组建大格局。肇庆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市总工会主席温桂安和市总工会党组书记、常务副主席蓝达青高度重视基层工会组建工作,主动向党委政府汇报工作,争取有关职能部门对工会组建的支持,多方整合社会资源,形成党委重视、政府支持、工会运作、各方协调、通力合作的工作大格局。2010年,市委办、市府办转发了《肇庆市总工会关于进一步加强新形势下镇(街道)工会规范化建设的意见》;2011年,市委召开常委会议专门听取工会工作汇报,市政府以2011年1号文批转《肇庆市工会经费税务代收暂行办法》;在市委十届十一次全会上,市总工会代表市直单位作了工作经验发言。高要市委连续六年以市委办发文通报工会工作考核情况;高新区党委对工会工作实行“要人给人、要钱给钱、要物给物、要政策给政策”,建立非公企业工会主席工作津贴制度,为企业工会组建工作顺利开展奠定良好基础。
二是各级工会联动,层层落实打好组建基础。各级工会将基层工会组织建设作为重点基础工作,成立推进基层工会组建工作专项领导工作小组,负责企业工会组建日常工作,形成了“第一把手亲自抓,分管主席全力以赴抓,全会动员分工负责抓”的工作机制。根据省总工会企业工会组建三年规划要求,肇庆市总工会制定并下发了肇庆市《2011—2013年推动企业普遍建立工会组织工作规划》,将组建工作目标、任务落实到各县(市、区)总工会和机关各部室,形成层层动员,级级抓组建的工作格局。至2013年底,全市基层工会组织累计达4743家,全面完成省总下达我市的三年组建任务。
三是创新组建方式,不断扩大企业工会组建覆盖面。按照“双措并举、二次覆盖”的工作要求,结合本地企业规模小,人员少的特点,不断创新组建形式,通过组建工会联合会、联会基层工会、村级联合会、行业性(区域性)工会联合会等形式,在小企业比较集中的街道、楼宇、商贸市场等建立一条街、楼宇、商贸市场工会联合会,扩大小微企业工会组织覆盖面。全面推进工会会员普惠制度,高要市、广宁县、肇庆高新区等总工会通过发放会员优惠卡、凭会员证优惠消费或设立会员廉价超市等形式,使工会会员切实享受到实惠,从而提高企业员工的入会率。至目前,高新区总工会共发放会员优惠卡6万多张,高要市发放会员证3万多张。此外,大力抓好社会组织建会工作,至2013年12月底,全市已建会社会组织506家(其中:行业协会工会联合会家107家,民非单位工会399家),组建率达86.7%。
二、建机制,加强企业工会规范化建设
一是制定工会建设标准。肇庆市总工会制定并下发了《基层工会规范化建设的标准》,要求基层工会开展“七有”(有牌子、有机构、有印子、有干部、有经费、有制度、有活动)规范化建设,使基层工会依章履责、主动作为,真正“建起来、转起来、活起来”。对于企业工会,要健全“四有”(有工会社会团体法人资格证、有组织机构代码证、有工会独立银行帐户、有独立工会经费),确保企业工会拥有独立法人资格,充分发挥工会职能作用。
二是健全工会组织机构。各级工会认真贯彻执行《工会法》、《中国工会章程》和全总、省总的相关规定,在成立工会委员会的同时,建立健全女职工委员会、经费审查委员会、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等机构,健全了分会、工会小组,形成了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的工会组织网络体系,坚决杜绝出现“架子工会”、“影子工会主席”和“花名册”会员。至2013年12月底,全市符合组建女职工组织的企业有4554家,女职工组织组建率达100%。
三是完善工会工作制度。加强对企业工会的督促指导,逐步建立健全了劳动合同、集体协商、职代会、厂务公开民主管理、劳动争议调解、困难职工帮扶、职工教育培训等制度。至2013年12月底,全市3338家企业开展工资集体协商,建制率达90%,世界500强在肇企业全部建立工资集体协商制度,全市工资集体协商指导员队伍达708名;民主管理制度进一步完善,全市非公企业厂务公开、职代会建制率分别达已建工会数的85%和83%;建成省级厂务公开民主管理示范单位3个,市级厂务公开民主管理示范单位16个。
四是规范工会运行机制。进一步规范企业工会委员会的民主选举,建立职工代表大会制度和厂务公开民主管理制度,加强程序化、规范化运作,推动企业工会普遍开展“会员评家”、“工会组织亮牌子、工会主席亮身份”、“职工之家”建设等活动。截至2013年12月底,全市合格职工之家达到85%,会员评议职工之家和会员评议工会主席活动开展比例达80%,国有企业和非公企业开展“双亮”活动的覆盖面分别达到90%和71%。
五是加强工会经费保障。自2011年7月1日起,我市正式实行地税代收工会经费,极大地推动了企业工会组织建设和夯实了工会工作物质基础。通过地税代收,回拨企业的工会经费多了,调动了企业工会干部工作的积极性,增强了服务职工群众的主动性,从而有效地把地税代收工会经费工作机制与工会组建、帮扶、维权等多项工会工作机制结合起来,相互影响、互相促进,推动工会工作有为有位。
三、增活力,打造职工信赖的“职工之家”
一是建立服务职工长效机制。各级工会积极探索建立形式多样的联系基层、服务职工长效机制,每年坚持办好送温暖、送培训、送探视、送爱心、送保障、送清凉、送安康、送法律、送救助、送文化等“十送”好事实事。2013年,全市各级工会共筹集送温暖活动资金319万元,慰问企业87家、困难职工(农民工)3818人;为960名困难职工(困难农民工)子女发放助学金238.61万元。创新开展“六合一”服务机制,在有条件的非公企业把职工之家、心灵驿站、帮扶中心、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活动中心和职工书屋等6个项目有机捆绑结合起来,充分发挥服务平台作用,更好地为职工服务。其中,四会互感器厂、鼎湖星湖新材料、高新区玛西尔、封开白垢电站等企业建立了一批高标准的“职工心灵驿站”示范点,为职工提供了细致有效的心理援助服务。开通全省第一家地级市工会微博“肇庆工人”,加强与职工群众的交流互动,目前听众已达35万多人。
二是构建和谐劳动关系。各级工会坚持“基层为主、预防为主、调解为主”的原则,推动企业普遍建立劳动争议预警机制,加强对企业劳动争议调解工作的指导,重点抓好劳动合同、集体合同等关键环节,有效促进职工队伍稳定和保障企业正常生产,从源头上预防和化解矛盾发生。不断健全职工利益诉求表达制度,利用“12531”热线、工会信箱等渠道,为职工排扰解难。2013年,全市各级工会共接待职工来信来电来访18625件(次),受理劳动争议案件91件,涉及4286人,做到了件件有回复,事事有回音。充分发挥工会律师服务团作用,为广大职工提供免费的法律咨询、代写法律文书、协调处理维权案件等服务,切实维护职工合法权益。
三是加强工会干部和职工队伍建设。改革创新是新形势下工会工作发展的动力,而提高工会干部的维权和服务水平是关键。自2010年起,市总工会积极实施全市工会干部“千人培训计划”,三年累计举办工会干部培训班98期,培训工会干部9563人次,全市各级企业工会干部普遍受到一次培训。充分发挥工会“大学校”作用,全面推进“学习型组织、知识型职工”创建活动,不断加强职工文化体育阵地建设,为职工提供排舞、书画摄影创作、免费看电影、猜灯谜等丰富多彩、喜闻乐见、有益身心健康的职工文化体育活动。大力开展劳动竞赛和技术创新活动,提高职工技术技能水平,推动企业转型升级。2013年共有18万人(次)职工参与各类竞赛活动,取得技术革新成果164项。
2014年初,肇庆市总工会党组书记、常务副主席蓝达青又提出:“近年来,肇庆基层工会组建工作成效明显,工会组织网络体系健全,基层工会活力不断增强;但我们要认真开展一次“回头看”,进一步巩固基层工会组织建设,建立基层工会组建常态长效机制,切实维护职工合法权益,为源头治理劳资纠纷构建和谐劳动关系发挥基层工会的基础性作用,打造职工群众信赖的职工之家。”
□执笔:郑少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