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劳动竞赛求实效 紧扣转型升级促发展
无线电集团是国家创新型企业,中国制造业企业500强、广东省企业500强行列、国家技术创新示范企业,营业收入利润率多年名列中国电子信息百强企业首位。集团拥有国家重点软件企业2家、广东省软件企业3家、高新技术企业4家,培育上市公司2家,营业收入及利润总额等经济指标持续增速超过20%,集团营业收入突破百亿。
在省总工会、市总工会、市人社局及职业技能鉴定中心等上级单位的关心下,在集团党政和集团各成员企业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下,“让理想在岗位闪光”劳动竞赛活动自2001年开展以来已持续13年,成为企业文化的品牌活动,在企业发展中真正起到了助推作用,为集团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做出了贡献。
省总工会党组副书记、常务副主席陈宗文评价集团“培养高技能人才队伍方面在全省树立了榜样”。2012年集团有幸承办了广州市“加快企业创新步伐,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劳动竞赛经验交流会。时任市人大常委会党组副书记、市总工会主席陈伟光肯定了集团工会在创新劳动竞赛促进企业转型升级方面所取得的成绩,并提出“劳动竞赛要向智力创新比拼方向转型,工会干部要向智慧创新型转变”。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市总工会党组书记、主席赵小穗到集团调研时提出“要促进职工积极参加岗位练兵、钻研技术与业务,不断提高技能水平和竞争意识”。我们开展劳动竞赛的主要做法是:
一、紧扣一条主线,以助推转型升级为基本“出发点”
多年来,集团积极推进企业转型升级战略,集团工会坚持以“培养技能人才、推动企业发展”为主线,结合集团发展不同时期的战略,实现了劳动竞赛从搭建职工展示才艺的平台,到紧贴生产经营开展竞赛,再上升到助推企业战略实施的三次跨跃,探索出了一条适应集团发展的劳动竞赛路径。
(一)专注制造业技能型人才选拔培养
集团专注核心技术研发,走核心技术创新引领企业发展道路,凭借科技创新实现了向行业优势地位的飞跃,促进了传统制造业的转型升级。各支柱企业相继突破了系列核心技术,依托国际级企业技术中心和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在突破货币识别处理技术、在提升无线通信导航技术方面,牢牢掌控了产业发展命脉。
海格通信成为行业内用户覆盖最广、频段覆盖最宽、产品系列最全的企业,与公司对研发投入力度息息相关。为提升研发设计人员的图纸设计水平,提高图纸审核通过率,海格通信举办“研发人员图纸纠错技能竞赛”,减少了时间成本以及后续生产成本浪费。专注把控核心关键技术,为其后期实现制造业的高端升级奠定了基础。
集团工会结合企业发展形势,积极将劳动竞赛形式从生产型向智能型、技能型转变,参赛选手从操作技能型向研发、管理型转变,软件开发、机芯研发等高科技制造项目逐渐纳入劳动竞赛。参赛职工岗位涉及生产、科研、管理、市场等多个领域,本硕以上学历的参赛人员所占比例攀升,这也符合高科技企业人才结构的特点。
(二)强化服务业技能型人才选拔培养
基于商业模式的创新,企业从单一设备制造商向系统集成服务供应商转换,并占领产业链高端的需要。如:广电运通价值最大化的创新不止局限于ATM设备本身,而是向银行网点和其他渠道等整体业务体系延伸,将业务从单一制造业向全产业链创新转变,承接银行服务外包业务,创造了公司新的利润增长点。
为了保证公司战略的实施,广电运通持续推出“NMD100出钞机芯拆装技能竞赛”,充分调动了2000多名服务工程师们的积极性,以优质高效的服务确立了公司高端服务的市场地位。
2011年集团服务业产值过半,从业人数已远远超过制造业,取得了转型升级的发展成果。这一阶段,集团工会积极拓展客户服务、计量检测等服务类竞赛项目,其中职业技能鉴定项目中,在原有的3个制造业工种的基础上,设置了4个服务业工种,为从事服务类工作的职工开辟了竞技通道。
(三)聚焦高端高技能型人才选拔培养
经过一系列转型升级的整合后,集团开启了制造业和服务业并重的局面。如:海格通信已积极向卫星通信、数字集群等新的高端领域拓展,广电运通已经掌握钞票识别核心技术,从而占领行业高端。
如何将集团技术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不断提高重大科技成果转化为生产力的水平?如何适应产业结构调整、新技术应用、生产设备更新所带来企业发展新的变化?
关键是要培养造就一批具有高超技艺和精湛技能、结构合理、素质优良高技能人才队伍,这支队伍同样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体现和实现自主创新能力的重要保障。这已成为集团上下的共识。
集团工会从2009年开始尝试劳动竞赛与职业技能鉴定相结合,积极引入国家职业技能鉴定。通过五年的努力,集团工会主动拓展竞赛领域,在省总工会、市总工会的关心指导下,将金融电子、无线电通信、北斗导航等产业园区建设列为“高端装备制造产业化基地项目”,纳入“广东省十项工程”竞赛项目,逐步实现了省、市、集团、基层工会四类竞赛格局,让广大职工有机会参与高层次竞技,站在更高的舞台展示自我,交流技艺,提升技能。集团工会选派技术、研发人员参加省、市竞赛活动,取得了好成绩。集团技能人才梯队建设方面,从仅有几名老技师,发展到目前拥有48名技师、450名高级工、98名中级工。
二、把握一个关键,以促进生产经营为重要“着力点”
劳动竞赛不与生产经营有机结合就没有生命力。劳动竞赛的突出特点是:切入生产经营中的薄弱环节和重难点工作,结合强化培训,通过劳动竞赛加以改善提高,切实帮助企业解决实际问题。所有竞赛项目从立项到方案出台,再到竞赛内容、标准制定均贯穿了这一特征。
(一)找准短板,提升企业发展整体实力
为了以竞赛促生产,避免竞赛流于形式,竞赛项目的设置均紧扣生产经营中的薄弱环节。如:广电计量为打造华南地区最具实力的计量检测机构,加快推进各项认证资质的获取,通过劳动竞赛检查军用实验室不符合项的整改效果,为拥有500多项全球互认资质起到了助推作用。
十三年来,广大职工积极在日常工作改善、产品成本下降、研发设计优化等方面为企业献计献策,许多常规竞赛项目已成为各单位的重要管理工作,融入了日常工作之中,如“合理化建议”项目,已运用于生产经营中的近4000项,产生直接经济效益数亿元。
(二)突出重点,解决生产经营实际困难
竞赛组委会以“抓重点攻难关”为目标,深化劳动竞赛内涵,帮助企业解决实际困难。
企业转型升级需要在自主创新上下功夫。广电运通作为全球掌握核心现金循环技术的三大企业之一,为提升软件研发人员水平,连续五年举办“软件开发技能竞赛”。在竞赛中孕育了“ATM中国芯”的诞生,为改写我国ATM钞票识别技术一直依赖国外的历史创造了条件。
广电物业成为2010年亚运会物业管理服务供应商以来,影响力日益扩大。现已向“中国高端泛物业管理领域的领跑者”转型,拓展政府公共设施、企业、学校等机构物业的管理。为取得与企业发展相匹配的人力资质、提升公司服务水平,举办了“物业管理师”职业技能鉴定项目。
(三)以训促赛,巩固竞赛成果吸收消化
培训对职工知识与技能的更新和提高、创造力与创新精神的发掘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竞赛组委会采用“以培训促竞赛”的方式,扎实开展劳动竞赛活动。2013年首次尝试与大学院校合作,利用学校的师资力量和实验设备提高职工的理论水平。据统计,赛前已组织培训的项目占60%以上。
根据“十二五”发展规划和职工队伍不断壮大的情况,集团公司工会要求工会干部要跟上形势发展的需要,切实提高自身业务素质,特开设了“工会干部业务知识竞赛”。经过系统培训,集团工会人员在竞赛中合格率达94%。
海华公司的“产品文件编制”竞赛针对设计师在日常工作中易错的环节安排5次培训考试,促进了该项工作高效完成。
三、创建一套体系,以落实竞赛效果为根本“落脚点”
当前和今后这个时期,是集团发展的关键时期。高端的设计理念、设计思路要成果落地,需要一线的“能工巧匠”来实现。如何通过劳动竞赛选拔、培养一批适应企业当前和今后发展的高技能人才队伍是一个新的考验。
(一)技术创新,重在实现科研成果转换
集团坚持“高投入、高产出”的技术创新战略,年科研投入占产品销售收入10%左右,新产品产值率超70%。在无线通信导航和货币处理自助终端设备等方面,集团申请知识产权1254项,获得授权587项,其中申请专利1012项,获得授权专利345项,发明专利139项,先后主持制定多项国家、行业军用标准和企业标准100多项。正处于研发中的355项产品需要“能工巧匠”实现成果转换。
劳动竞赛恰好成为了集团技术创新战略实施、技术创新成果验收的重要平台,高技能人才将高端设计理念转换为高端产品,如:广电运通的刘艳萍通过技能竞赛成长为“技师”后,从模块厂调入研发办,为小批量新产品的试制做出了贡献。劳动竞赛为构建阶梯式人才队伍做出了积极贡献,通过技能竞赛加快了技能人才队伍建设进程。同时,集团工会不单纯追求技师数量,如:海格通信2011年暂停参加技能鉴定项目竞赛,2012年破格晋升一名高级技师,从而形成“金字塔”型技能人才稳定队伍。
(二)长效激励,打造职工成长成才通道
集团人力部门积极落实各单位建立相关福利激励机制,将技能竞赛获奖作为集团年度评优的优先条件,广电银通将竞赛与公司专业技术等级挂钩,凡通过竞赛成为技师的每月发放技术津贴,极大地激励了广大职工参加劳动竞赛的热情。集团实施管理、专业(研发、技能)双通道成长机制,资深技能人才的薪酬甚至超过集团中层。实施科技进步奖励制度,激励技术骨干和科技人员脱颖而出,“十一五”至今共组织评选了270项科技进步奖,奖励金额近500万元。由此涌现出一大批技术带头人和具备精湛的专业技能人才。此外,集团扩宽技术人员选拔、任用的渠道,也加快了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进程。如:在第十届竞赛中获得技师资格的梁浩强、徐玉丽,如今成长为车间主任。
通过劳动竞赛脱颖而出的职工大多已具备精湛的专业技能,为了发挥他们在生产岗位中的关键作用,集团工会在竞赛结束后继续做好获奖人员后续工作、学习的反馈,定期召开技师座谈会。选送获奖人员参加省、市各类劳动竞赛,协同基层单位为他们提供再教育、再学习的机会,帮助他们解决生活困难、解除后顾之忧,如:在第九届竞赛中获得技师资格的陈邓波、郭勇辉被公司选派到德国深造。帮助5名外地户口的技师成功落户广州,帮助他们解决子女入托的问题等。
(三)高度重视,提供竞赛组织有力保障
集团党政领导十分重视通过劳动竞赛促进群众性经济技术创新活动的开展,在人力、物力等方面都给予了充分支持。以2013年为例,参与组织策划的工作人员352人,其中中层以上管理者占13.3%;竞赛活动实施过程得到了集团各单位共131个单位和部室的跨部门协作。公司党委把劳动竞赛活动作为企业文化建设的重要项目来抓,纳入年度经营工作,并把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纳入集团“十一五”、“十二五”人才战略规划。从制定方案到组织实施,党政领导亲自参与指导策划。如:广电运通在对比赛项目进行审核时,叶子瑜总经理予以高度重视,并提出结合公司正在大力推进的9250项目开展竞赛的建议。
十三年来,通过竞赛涌现出一大批业绩突出、技术精湛的团队和职工:“全国五一劳动奖章”2名、“广东省劳动模范”3名、“广东省五一劳动奖章”5名、“广州市劳动模范”4名、“广东省十项工程竞赛模范科技工作者”2名、“南粤技术能手”1名、“广州市技术创新能手”62人、“广州市技术能手”98人……
十三年来,集团共举办各类劳动竞赛383项,国家职业技能鉴定项目7个工种,参赛职工23365人次。劳动竞赛为企业注入了活力,推动群众性经济技术创新活动的开展,集团200余项重点科技攻关及创新产品研发项目中多数项目的科研成果已实现产业化。集团连续十年持续快速增长并跻身中国电子信息百强40位,行业地位不断巩固提升。
如何将集团劳动竞赛推向新的台阶?我们认为必须要正确处理好竞赛普及性与鉴定专项性的关系、处理好传统竞赛项目与创新竞赛项目的关系、处理好短期性竞赛与长效性竞赛的关系。
下一阶段,集团工会正着手开展与省软件行业协会的合作,逐步将集团软件设计与研发人才推荐到更高层次的竞赛中,为科研人员提供学习交流的机会。同时,集团工会要积极响应市总工会的号召,以“劳模创新工作室”、“技师创新工作室”的创建为契机,在广大职工群众中弘扬“崇尚技能,尊重技能”的良好氛围,引导更多的职工走技能成才之路,激发更多职工学习技术的积极性。
如今,劳动竞赛已承载着集团的新战略扬帆起航。我们相信:在推进新型城市化发展道路上,在加快企业转型升级的进程中,劳动竞赛将发挥更大的推动作用,我们工会人也将为此做出应有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