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障工作部工作要点
2014年广东工会保障工作总体思路是: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十八大三中全会和中国工会十六大精神,按照全总、省委和省总的总体部署和统一要求,围绕维权主业和服务主线,坚持稳中求进总基调,把创建服务型和创新型工会贯穿于劳动就业、收入分配、社会保障、困难帮扶和职工服务各个环节,着力凝聚力量,着力维权维稳,着力解决困难,促进广大职工共享经济社会发展成果,团结工人阶级支持改革、参与改革,为广东工会工作争当排头兵取得新突破作出新贡献。
一、围绕保障和改善民生,深入开展送温暖和“情暖外来工”系列活动
(一)按照全总和省委要求认真做好送温暖工作。争取全省筹集帮扶资金1.5亿元,对去年年初统计的14.4万户在档困难职工家庭走访慰问全覆盖、不遗漏,同时按不同群体、不同类型每月确定一个探访帮扶主题,做到365天,天天送温暖,落实好送温暖慰问领导交办事项的回访督办制度,实现送温暖工作制度化、经常化和社会化。协调省委办公厅、省直有关部门和各地市总工会做好春节期间省领导送温暖慰问工作。配合全总做好全总领导在广东送温暖工作。
(二)开展“情暖外来工”系列活动。落实全总和省委关于做好外来务工人员平安返乡工作的要求,开展以“情暖外来工”为主题的五大活动。活动包括:一是在粤外来工平安返乡活动。全省各级工会与铁路、交通等部门密切配合,通过组织包专车、专列,为外来工较多的企业、工厂及社区提供团体售票、流动售票和上门售票服务,设置返乡驿站等多种措施,帮助在粤外来工平安有序返乡。1月18日,省总工会和广铁集团共同启动2014年“外来务工人员平安返乡专列”,省委副书记、政法委书记马兴瑞,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省总工会主席黄业斌亲赴广州火车站,为乘坐专列返乡的2600多名外来务工人员送行,欢送他们平安返乡过年。二是“暖流行动”。省总工会与广西区总工会联合召开新闻发布会,两省区首次进行联合,在外来工骑摩托车返乡集中的肇庆、韶关、河源和广西梧州、贺州等地,沿途设立数十个大型服务站,为骑摩托车返乡的约60万摩托大军免费提供十多项贴心服务。包括提供热姜粥、暖炉取暖、摩托车维修、简便医疗服务、报平安免费电话、派发安全驾驶和工会知识宣传单张等,确保春运期间冒着寒冷、长途跋涉的外来工“铁骑大军”,安全顺畅返乡过年、节后轻松愉快返粤工作。三是留穗过年一线职工慰问活动。省总工会联合广州市总工会,前往广州港、天河客运站、白云机场,对春运期间仍坚守岗位、奋战一线的职工进行慰问,覆盖海、陆、空交通枢纽。年二十七中午,省人大副主任、省总工会主席黄业斌还将和省总、广州市总主要领导一起到广州天河客运站,慰问坚守岗位、留穗过年的一线职工,和一线职工同吃年饭,共度佳节。四是爱心网上传递活动。借助微博、微信等互联网平台,在网上发出并传递“为爱让行”的公益号召,为骑摩托车返乡的工友让道,为有需求的外来工提供帮助,并对身边的、坚守一线岗位的职工朋友,或是返程路上的工友,随手拍一拍、赞一赞,将饱含正能量的照片、文字在网上传播,进行爱心网上传递活动。五是“工人在线”情暖外来工主题对话活动。省总工会联合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开通网上交流互动平台“工人在线”,1月13日,由省总工会常务副主席陈宗文、广铁集团工会主席孙洁和省交通工会主席阮国廉担任嘉宾,就春节期间职工网友关心的平安返乡、春节购票、欠薪讨薪以及留守过年等热点话题,与职工网友在线互动交流,回应热点,倾听呼声,畅通工会干部与工人群众的网上沟通渠道,竭诚为职工群众服务。
二、围绕维权主业,源头维护职工劳动经济权益
(一)深入开展工会就业服务工作。落实劳动者最根本的劳动权利就业权,开展“工会就业援助月”活动,组织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实现无缝对接;开展“阳光就业行动”,延长帮扶链条,增加工会帮扶困难职工家庭的实效;开展民营企业招聘周、春风行动等活动,整合人社、妇联、工商联等多方资源为职工服务;实施“家政服务工程”,加强对16家工会家政培训机构指导,推进家政服务人员培训。通过各种活动,争取为求职者提供各类就业服务60万人次以上,帮助20万人以上实现就业。
(二)深入开展技能培训促就业活动。充分发挥工会各类职业技能培训机构和基地的作用,结合人力资源市场需求,对50万名职工实施技能提升培训,争取80%以上获得初级以上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其中30%以上获得中高级工以上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加强工会培训机构软硬件建设,争取全总资金支持。通过职业技能培训,提高劳动者技能水平,推动解决就业结构性矛盾,实现更高质量就业。
(三)与劳务输出大省建立健全维权服务机制。针对我省劳务用工大省实际,与四川、重庆、广西、湖南等劳务输出大省探索建立源头建会、属地管理、双向维权、多元服务的联合互动工作机制,实施与相关省份达成的友好交流合作协议,绘制劳务输出大省在广东各市的员工分布图,发挥各自比较优势,服务基层、服务职工,维护职工合法权益。
三、突出服务重点,叫响做实广东工会工作品牌
(一)组建广东省总工会职工服务中心。按照“会、站、家”一体化工作思路,依托正在进行的“广东职工之家”建设,组建广东省总工会职工服务中心,全心全意为职工群众服务,让职工群众真正感受到工会是“职工之家”,工会干部是最可信赖的“娘家人”,在全省起带头示范作用。
(二)构建职工服务工作体系。落实“职工之家”工作制度,以省级职工服务中心为指引,市级职工服务中心为骨干,县(区)级服务中心为支撑,乡镇(街道)、村(社区)和企业基层服务站点为基础,形成服务职工五级工作网络,构建服务职工工作体系。年度对各市职工服务工作体系建设进行交叉检查验收,对达标的给予奖励。
(三)叫响做实服务职工的品牌工作。深入开展职工有困难找工会活动,同时转变思维、观念和方法,工会主动找有困难职工,主动服务职工,帮助职工解决最困难最操心最忧虑的实际问题。延伸金秋助学范围,把金秋助学与阳光就业、圆梦计划等活动相结合。拓展工伤探视内容,不仅看望工伤职工,还要重点帮助落实工作待遇,研究分析工伤预防。
四、推进员工心理援助工程,创新人文关怀亮点
(一)建立心理疏导机制。针对源头治理劳资纠纷的工作要求,深入研究分析劳资纠纷所发生的根本心理根源与规律,在劳资纠纷的预防、预测、预警和预控阶段,通过建设专门人才队伍,搭建“心灵驿站”平台,畅通情绪舒缓和诉求表达渠道等措施,构建心理疏导机制,探索从源头上解决劳资纠纷的突破口和有力抓手。
(二)打造“心灵驿站”亮点。推广“心灵驿站”示范点经验,继续推进在各地职工服务中心和新生代产业工人、外来务工人员较多的社区、工业园区“心灵驿站”实体建设。探讨利用互联网新技术,把“心灵驿站”建在每个员工手机上,随时随地为员工提供贴心服务,力争把“心灵驿站”打造成人文关怀新型职工服务的亮点工程。
(三)推进心理援助服务。组织各地已培训的员工心理援助职业能力认证专业人才,成立员工“心理援助义工队”,进企业进社区开展心理咨询、心理疏导和心理援助。举办幸福课堂员工心理专题讲座等,为新生代产业工人、异地务工人员提供优质心理服务。
五、推动机制建设,促进建立公平合理的分配秩序和健全完善的社保制度
(一)建立工资监测点。针对参与工资制度建设缺乏完整素材和典型个案问题,综合考量企业成份、行业结构、地区分布等各种因素,在珠三角九个市每市建两个、其他市每市建一个、全省共建30个工资监测点,为调整最低工资标准、制定工资指导线以及进行工资集体协商提供依据。
(二)推动我省最低工资标准逐步提高。加强公平合理的分配秩序研究,促进劳动报酬增长与劳动生产率、企业经济效益保持同步提高,争取每年调整一次我省最低工资标准并有较大升幅,力争用三年左右时间把最低工资标准达到社平工资40%。探索建立行业最低工资指导标准,逐步缩小收入行业分配差距。
(三)推动工资支付保障机制逐步健全。积极配合政府相关部门开展工资支付专项检查和督查,积极推动最高人民法院“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罪”司法解释贯彻落实,着力推动解决欠薪问题。积极参与《广东省企业集体合同条例》修改,把工资集体协商等工资支付保障机制植入法规。筹措专项资金,推动建立困难职工欠薪后救济制度。
(四)推动社会保险法律制度进一步健全和落实。积极参与《社会保险法》配套法规政策的研究制定,努力推动《社会保险法》各项规定的落实,进一步推动提高各项基本社会保险制度的覆盖面和保障水平,实现职工依法参保和应保尽保。利用新媒体采用新形式宣传《社会保险法》,推动《社会保险法》各项规定落实。
(五)推动社会保险监督机制逐步形成。结合人社部、全总在我省广州、珠海、东莞开展社会保险监督试点的工作要求,推动各市建立工会参加的社会保险监督委员会,参与社会保险重大事项研究,参与对与职工社会保险权益有关的事项监督。
六、加强作风建设,统筹协调做好其它各项工作
(一)加强保障工作队伍作风建设。不断加强理论学习,以十八大三中全会、中国工会十六大和习近平总书记两次对工会工作的讲话精神统领工会保障工作,把竭诚服务职工作为工会保障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紧紧抓住职工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提高服务能力,完善服务手段,拓宽服务领域,多渠道、多形式为职工须知好事、办实事、解难事,在服务职工中增加工会吸引力、凝聚力和战斗力。
(二)统筹协调组织开展其他各项保障工作。包括加强中央财政专项帮扶资金管理,做好专项帮扶资金使用效果绩效考核,推广帮扶资金银行卡发放;推动地方工会帮扶工作纳入政府公共服务体系,探索积极有效的帮扶办法和解决措施;推进帮扶工作信息化建设,加强对困难职工档案的动态管理;举办全省工会服务职工工作培训班,开好2014年保障工作会议;做好对口援疆、退休职工管理和困难职工帮扶基金会各项工作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