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浙江、上海三地工会工作考察报告

■黄业斌一行考察上海市工人疗养院

 

为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与全国劳动模范代表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落实省委十一届二次全会的决策部署,在实现广东“三个定位、两个率先”目标中充分发挥工会组织作用,61928日,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省总工会主席黄业斌率考察团赴北京、浙江和上海考察学习工会工作。省总领导陈宗文、王丽华、张振飚、珠海市总尤镇城、东莞市总郭水及省总有关部门负责人陪同考察。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基本情况和收获

这次考察学习活动,得到了北京、浙江和上海市总的高度重视,热情接待和精心安排,圆满完成了既定的任务。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

一是考察重点突出。考察团重点考察了北京市总积极争取党委加强和改进对工会工作的领导,以三级服务体系为依托参与社会管理,排查、化解和处置劳资纠纷,构建和谐劳动关系方面情况等方面的经验;考察了浙江省总完善工会社会化维权机制,创建劳动关系和谐企业以及建设创新型、服务型、实力型工会的经验;考察了上海市总推进职工素质工程,深入开展劳动竞赛以及办好工会企事业,增强工会实力的经验。

二是考察形式多样。通过召开座谈会,全面了解三地的工会工作经验,并就当前工会工作的重点、热点、难点问题进行了探讨和交流;通过实地考察,深入市、区、镇街职工服务中心,深入工人疗养院、工人体育场、工人文化宫和工会干部学院,深入工会所创办的实业企业,从面上总体情况到点上的具体做法,都进行了详细的了解学习。

三是考察成果丰硕。通过学习考察,拓宽了视野、开阔了眼界,做到了跳出广东看广东,跳出工会看工会;坚定了信心,找到了办法,增强了开创工作新局面的动力;加强了交流、增进了感情,与三地工会建立了互访互通互动机制。

二、主要经验和做法

广东与京浙沪三地同属经济发达地区,企业多、职工多,劳资纠纷也比较多,社会管理的压力比较大。因此,三地工会工作经验有很多值得我们去学习借鉴。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积极争取党政对工会的重视和支持,赋予工会组织的资源和手段多。

一是在政策资源方面。2008年以来,北京市委召开了工会工作会议,先后出台了《关于加强和改进工会工作的意见》、《关于促进劳动关系和谐稳定的意见》和《北京市“十二五”时期职工发展规划》等一系列重要文件,为工会工作创造了良好的政策环境和制度环境。

二是在干部人事资源方面。北京市委明确提出“要完善党对工会干部的培养管理制度,把工会干部的培养、任用、交流纳入组织人事工作的总体安排,对优秀工会干部要及时提拔使用,使工会成为培养和输送干部的重要基地。”这几年,市总机关新增成立了6个副局级产业工会,今年还成立了社会工作部,负责统筹指导全市职工群众类社会组织的服务管理工作。

三是物质资源方面。北京市政府对工会服务职工阵地建设给予了大力支持。如投资7亿元,改造完成了北京职工服务中心、北京康复中心、北戴河工人疗养院。北京康复中心二期、职工教育大厦、五道口和虎坊桥俱乐部等几项新的建设项目,已经市发改委同意支持约8.2亿政府资金。在市委市政府的大力支持下,从20107月正式启动工会经费(筹备金)税务代收工作,历经试点、扩大试点等阶段后,20121月开始在全市全面推广,取得了显著成效,

(二)加强职工服务阵地建设,平台作用发挥好。

一是完善服务体系。北京市总在工会建立完善了由市职工服务中心、区县职工服务中心和街道乡镇工会服务站构成的三级服务体系,全天候全方位为职工服务。重新整修改造后的北京职工服务中心,成为包含法律服务、职工互助保险、职业介绍、网络视频会议等综合性服务大楼,成为北京工会服务职工的一个重要窗口。此外,市总努力打造京卡·互助服务卡,除金融功能外搭载多项服务专门面向持卡会员,目前已经发行241万张,服务职工960人次;推出“在职职工医疗互助保障计划”,每年投入2亿元,受益职工达100万;进一步建立完善12351职工服务信息平台,与政府热线互联互通,及时掌握职工的诉求,做到早了解,早介入,早解决。

二是打造服务品牌。浙江省把更多服务职工的事务交给工会去办,杭州市职工服务中心以职工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诉求为出发点,以“社会各界送温暖,困难群众沐春风”为理念,先后创立了“阳光工艺大舞台”、“天天主题日”、“排忧解难直通车”、“春风行动捐款”等一系列服务职工的工作品牌,深受职工欢迎。

三是突出服务重点。上海工会以维护职工劳动经济权益为抓手,以推进职工援助服务体系建设和实施服务职工群众项目为重点,建立完善的援助服务组织网络架构,健全信息化职工援助服务平台,推广使用工会会员服务卡,开发实施普惠型服务职工项目,组织劳模先进、公安一线干警、司法狱警、公交老龄驾驶员、环卫一线职工等进行疗休养、体检,取得较好成效。

(三)加强维权机制建设,构建和谐劳动关系效果实。

一是完善劳动争议调解机制。北京市总牵头,人力社保局、司法局、信访办、法院、企联参与,建立了劳动争议调解六方多家联动机制,形成政府指导、工会牵头、各方联动、重在调解、促进和谐的社会化大调解工作格局。工会建立了市、区两级劳动争议调解中心、街道乡镇劳动争议调解室,健全企业调解组织,形成了完善的劳动争议调解网络。建立专业化调解队伍,聘请25家律师事务所400余律师志愿者进行劳动争议调解工作。市区两级工会四年累计投入3000多万,自去年四季度起,联动机制调解成功案件的补贴全部纳入市/区县两级财政预算。

二是深入开展劳动关系和谐企业创建活动。多年来,浙江省工会始终把发展和谐劳动关系作为工作主线,明确提出劳动合同是基础,工资集体协商是核心,和谐企业创建是关键,劳动争议调解是保障的工作思路。在创建活动中突出五个注重,即注重文化引导,营造良好社会氛围;注重合作共赢,推动科学发展;注重深化创建活动,规范劳资行为;注重维权帮扶,保障职工合法权益;注重优化组建,加强工会自身建设。

三是全面推进职工法律援助组织网络建设。上海市总着重推进市、区两级职工法律援助中心实体化运作,逐步健全三级职工法律援助机构;借助司法行政、法院、劳动争议仲裁、综合治理等平台优势,拓展服务空间,各区县探索创新了在区人民法院诉调对接中心、区人事争议仲裁院、大型工业园区设立了“工会法律援助工作站”的模式。

(四)大力弘扬劳模精神,实施职工素质工程力度大。

一是将劳动竞赛作为职工素质建设工程的重要内容。上海市总提出以“岗位建功、职工创新、技能登高、节能减排、劳动保护、团队创先”等“六大行动”为主要内容的竞赛活动,促进广大职工提高劳动技能和综合素质。浙江省总提出要努力构建以劳动竞赛、职工素质、劳模引领三大工程为主体的职工建功立业活动体系,全面提升职工队伍整体素质。

二是将职工教育和文化建设摆在工会公益服务的突出位置。北京市总依托文化宫、俱乐部、干校等阵地,开展“公益大讲堂”、文体活动和各种职工培训活动,并同时开通“首都职工素质建设工程网”。上海市总推出初级工商管理培训及开放式大专学历教育,自2002年启动至今,累计培训学员近10万人,为提高广大职工文化素质营造绿色通道。

三是发挥劳模的示范引领作用。北京总推行首席员工制度和职工(劳模)创新工作室;上海以“劳动最光荣”为主题,深入开展主题教育等“五大系列”活动,高扬“劳动光荣、创造伟大”的时代主旋律。

四是建立健全职工素质建设工程的保障措施。北京市总对获得技师和高级技师职业资格者,分别一次性补助10002000元。上海市总联合有关部门下发了《关于区县运用地方教育附加专项资金支持企业组织开展职工职业培训工作的指导意见》,为实施职工素质工程提供了资金支持。

(五)加强工会自身建设,工会企事业实力强。

一是加强工会干部队伍建设。北京市总认真落实市委的意见精神,努力使工会成为培养和输送干部的重要基地,这几年,有数十名干部被输送到区县街道等单位担任党政领导职务。浙江省总大力加强基层组织建设和提高工会干部素质,联合省委组织部下发文件,加强县区和镇街工会建设,配备相应专职工会干部。上海市总加强工会干部的交流使用,在加强工会与外单位交流的同时,实现工会内部的交流,五年以上的部门领导进行轮岗,机关部门与事业单位进行交流,为干部的成长创造条件。

二是高度重视工会资产的保值增值。浙江省明确提出建立实力型工会,大力加强服务职工基础设施建设,五年完成五大项目,包括工人疗养院改造、职工服务中心建设、省总干校改造、全总劳动关系学院分院建设以及办公大楼的修缮等,总投资11-12亿。上海市总深化对工会办实业的认识,明确提出工会资产是开展工会工作的强大物质基础。全市工会企事业资产总额136.16亿元,净资产66.71亿元。市总工会于2007年组建了上海海鸥控股(集团)有限公司,下属一家旅行社、三栋商务大厦、四家酒店和六个疗养院,每年向市总上缴5000万。

三、主要启示

从京浙沪工会工作的学习考察中,对于如何做好新时期的工会工作,我们得到了很多有益的启示,主要是:

1、必须明确指导思想和目标任务。

明确的指导思想和目标任务,能保证方向的正确性与前进的推动力。京浙沪三地的经验表明,工会工作要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工会发展道路,结合实际,制定明确的指导思想和工作思路。结合我省劳动关系、职工队伍和工会工作的特点,在指导思想上,广东工会要以习近平总书记在劳模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为统领,做到五个“紧紧抓住”:紧紧抓住坚持党的领导这个根本,紧紧抓住服务发展大局这个主题,紧紧抓住构建和谐劳动关系这条主线,紧紧抓住依法维权、合情合理化解矛盾这个重点,紧紧抓住改革创新这个动力源泉。在目标任务上,要围绕实现“三个定位、两个率先”目标,大力推进改革创新,敢于先行,善于先试,以职工为本,让职工满意、党政满意、社会满意,争当全国工会工作排头兵。

2、必须进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

解放思想永无止境。京浙沪三地的经验表明,面对我国经济体制深刻变革,劳动关系深刻变动,职工队伍深刻变化,工会工作必须要适应时代的发展要求,与时俱进,解放思想,改革创新。当前,我省工会工作与广东改革开放的地位,与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的任务、与广大职工群众的期望,与党委政府的要求还不相适应,因此,我们要在解放思想中进一步坚定理想信念,明确指导思想和目标任务,掌握做好工会工作的科学方法和规律,转变职能、提高效率,把工作重心转到维护职工合法权益,构建和谐劳动关系,促进社会和谐稳定上来,扎扎实实为职工群众做好事、办实事、解难事。

3、必须积极争取党委重视政府支持。

工会是党联系职工群众的桥梁和纽带,是国家政权的重要社会支柱。京浙沪三地的经验表明,工会工作要取得成效,离不开党委重视和政府支持。广东省委省政府历来高度重视工会工作。我们要抓住当前有利时机,推动建立健全党委、政府对工会工作领导、联系的各项制度,主动争取党委、政府对工会工作的领导和支持,为工会开展工作创造良好环境、提供必备条件和赋予更多资源手段;对工会干部做到政治上信任、工作上支持、生活上关心,充分调动工会干部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在涉及职工利益的有关法律、政策制定方面,注重发挥工会源头参与的作用和效力。同时,工会组织也要运用好党政赋予的资源和手段,借势借力,把服务大局和服务职工更紧密地结合起来,将工会工作主动融入党政中心任务,努力做好工会工作为大局服务。

4、必须突出维护职工合法权益。

维护职工合法权益是工会的基本职责。京浙沪三地的经验表明,维护职工合法权益,促进劳动关系和谐,推动和谐社会建设已成为各级工会组织的思想共识和行动方针。当前,我省劳动关系多发、易发、群发,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的任务相当繁重。因此,必须着力构建“党委领导、政府负责、工会运作、社会协同”的和谐劳动关系工作大格局,把握新时期劳动关系发展规律,抓住劳动合同、集体合同和职代会三个环节,畅通职工诉求表达渠道。加强劳动争议调解组织建设,坚持购买社会服务的工作方式方法,建立专业化调解员队伍,提升服务水平。坚持重心下移,做实基层基础工作,加强基层工会规范化建设,加强基层人、财、物配备,夯实工会组织基础和工作基础。

5、必须全心全意为职工服务。

工会是“职工之家”,工会干部是职工群众的“娘家人”,竭诚为职工群众服务是工会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京浙沪三地的经验表明,完善职工服务中心,向广大职工提供全天候全方位服务,是党政和职工对新时期工会工作的要求和期盼,是工会工作的升级发展方向。目前在广东就业的新生代农民工占农民工队伍的75%以上,已经成为我省职工队伍的主体。做好为职工服务工作,在思想上,要始终把职工群众放在心上,把职工群众当亲人,及时掌握职工群众诉求愿望,推动解决职工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在行动上,深化职工服务体系建设,整合和利用各类资源,为广大职工服务,叫响做实“职工有困难找工会”。要高度重视广大职工的多样需求,不断拓展职工成长成才空间,着力培养造就一大批知识型、技术型、创新型的高素质职工。

6、必须夯实工作基础增强实力。

工会是做职工群众工作的群众组织,要有雄厚的经济实力和强大的干部队伍作为基础。京浙沪三地的经验表明,做好工会工作要有钱办事、有人办事,有地方办事,要建设实力型的工会。一方面,要用先进的理念搞好盘活工会的资产,处理好经营性和公益性资产的关系,加强工会资产监管,加快工会企事业改革发展,把工会实业做大做强,把工会实业办好管好。加强工会经费收缴工作,积极稳妥地推进工会经费税务代收。另一方面,要加强工会干部队伍建设,完善工会干部选拔任用、部门流动、挂职锻炼等机制,改进工会干部作风,改善工会干部学习、工作、生活条件,增强工会机关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增强工会干部的自豪感和归属感。

四、几点建议

一是推动省委省政府切实加强对工会工作的领导和支持。建议省委加强和改善对工会的领导,省委常委会每年定期听取工会工作汇报,研究解决工会工作的重大问题。在适当时候以省委名义召开一次全省工会工作会议。省人大尽快出台《广东省工资集体协商条例》和《广东省企业民主管理条例》,为工会推进企业工资集体协商工作和民主管理工作提供法律保障。省政府建立健全各级政府和工会联系会议制度,及时研究解决涉及职工群众的全局性问题,为工会创造更好的法律环境、政策环境。

二是加强制度建设,畅通职工诉求表达渠道。主要是建立健全以下十二项制度,并进一步落到实处,包括主席联系基层制度、主席维权信箱和主席电话制度、“职工之家”制度、信息员队伍制度、职工大讲堂制度、矛盾应急处置制度、信息汇总研判会办制度、考评考核制度、主席办公会议党组会议制度、机关直属单位基本建设资金安排制度、防范抵御协作联动工作制度和信访维权一体化工作机制。

三是加强职工服务工作,增强工会凝聚力。健全完善服务组织网络,尽快完善广东省职工服务中心加挂广东省职工之家,同时进一步推动向县(区)、镇(街道)、开发区(工业园区)延伸。建立健全信息化职工服务平台,完善12351职工服务热线,为求助职工提供方便有效的服务。借鉴北京市总的经验,试点推广工会会员服务卡。面向基层、面向一线职工,开发实施普惠型服务职工项目。

四是加强工会企事业创新发展,增强工会实力。厘清公益性资产与经营性资产,工会兴办的文化、体育、教育等事业单位要回归公益性职能。要把工人文化宫打造成为服务职工的重要阵地,恢复其服务、活动、教育职能。工会干部学校要找准定位,发挥作用,在加强工会理论政策研究,加强工会干部培训,推进职工素质工程上下功夫,努力成为工会机关的思想库、工会干部的加油站、职工群众提升素质的大学校。

五是加强职工素质建设,发挥工人阶级主力军作用。启动“率先建新功、共筑中国梦”主题劳动竞赛。围绕“三个定位、两个率先”目标,组织全省千万职工开展“大培训、大练兵、大提升、大发展”活动。深入实施千万职工大培训行动,全面提高我省职工综合素质。进一步完善我省“培训、练兵、比武、晋级”四位一体的职工职业技能发展机制,推动职工技能培训、技术比赛、技能提升、技术创新的融合发展。

六是加强机关和直属单位建设,启动七大工程。主要包括“广东职工之家”建设工程,机关办公、生活、文化建设工程,南华工商学院“民转公”工程,省工人医院“达标改造”工程,黄埔卫校“达标改造”工程、机关干部队伍建设工程和信息化建设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