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工会在加强企业技能人才培养中充分发挥作用的调研报告

习近平总书记在劳动模范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中指出,工会要不断拓展职工成长成才空间,着力培养造就一大批知识型、技术型、创新型的高素质职工。为进一步发挥工会作用,推动企业技能人才培养,根据全国总工会和省总工会的部署,近日,我市总工会组成专题调研组开展了工会在加强企业技能人才培养中充分发挥作用的调研。调研组选择了4个县(市、区)和7家企业。这些企业中,既有国有企业(3家),也有非公企业(4家);既有传统产业,也有高新技术、创新型企业。调研以发放调研问卷、召开座谈会为主。这次调研共发放职工调查问卷400份,收回388份;发放企业调查问卷6份,收回6份;分别召开工会干部、管理人员、技术工人座谈会7个。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当前我市企业技能人才培养的情况

(一)企业职工技术等级评聘模式

在调研中发现,企业现行的职工技术等级评聘模式主要有4种:一是政府劳动部门评定。少数国有企业实行这种模式,评聘结合,职称、技术等级与工资待遇直接挂钩。职工只要通过了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的专业技能等级考评,企业就聘任。肇庆供电局、贺江电力公司白垢电厂是这种类型的代表。二是企业评定。主要在一些非公企业实行。肇庆高新区宝信金属实业有限公司是一家台资企业,其职工职业发展通道分为管理等级、技术等级和行政等级,其中技术等级分为13个等级。企业结合实际制定考核内容、标准、程序,由企业自主评定等级,技术等级与工资待遇直接挂钩。三是企业评定为主,以政府劳动部门评定为参考。大部分企业推行这种模式。职工即使通过了政府劳动部门的职业技能认定,也要参加企业的等级考试评定,技术等级证书作为入职条件之一在考核中加分,评聘分开。华润水泥(封开)有限公司、四会互感器厂有限公司比较典型。四是无建立技术等级评定。一些规模小的非公企业和劳动密集型企业存在这样的情况。

(二)企业职工技能提高的途径

一是职工技能水平提高的途径多样。调查发现,在“主要通过什么途径提高自己的技能水平”这个多项选择问题中,一半以上的职工选择了两种以上途径,反映了职工提高技能水平的途径多种多样。二是参加企业培训是职工提高技能水平的主要途径,企业发挥了主体作用。调查发现,职工提高技能水平的途径中,参加企业培训的占了51.2%%;其次是自学,占了30.2%%;参加工会开展的技能培训、技术交流、岗位练兵和技能比赛等,占了28.6%。选择自己拜师学艺和花钱上社会的培训班及其他途径的职工较少。华润水泥(封开)有限公司和封开县职业技术中等学校联合举办华润班,定向培训,保证考试合格的毕业生80%在华润就业。目前已举办了3届,招收学生300多名。

(三)企业对职工技能培训重视程度

根据《关于加强企业技能人才队伍建设的意见》(国办发[2012]34号)、《关于〈印发关于企业职工教育经费提取与使用管理的意见〉的通知》(财建[2006]317号)等政策规定,职工教育经费是以职工工资总额2.5%为上限据实税前列支的,职工教育经费的60%以上应用于一线职工的教育和培训。职工教育经费的提取使用,客观反映了企业对职工技能培训的重视程度。另一方面,职工教育经费的流向则反映了企业开展职工技能培训的工作重点。首先从重视程度分析。一是高度重视。在调查中发现,33%的企业提取职工教育培训经费超过职工工资总额的1.5%。很多技术型企业对职工技能培训投入了大量的人、财、物,有完善的培训计划、培训制度、考核制度和激励制度。民营企业四会互感器厂有限公司被授予国家机械行业职业技能鉴定互感器肇庆点,企业每年提取职工教育培训经费是职工工资总额的3%。每天下午530——630都进行培训,除了向职工发放加班工资外,内训师每学时奖励40元,对考核合格的学员每学时奖励5元。公司曾有一个月只发放培训学习奖励2000多元,董事长认为这个月培训工作不正常,费用开支太少了,要求起码增加到6000多元才是正常的。二是一般重视。参与调查的企业中,50%的企业每年提取职工教育培训经费是职工工资总额的1.5%。反映出相当部分的企业对职工技能培训的重视程度一般。而且提取的经费较少用于职工技能培训,没有建立相应的培训制度,有点“随心所欲”。三是不重视。调查显示,17%的企业提取职工教育培训经费达不到职工工资总额的1.5%;有3.4%的职工没有参加岗前培训和在岗培训教育。其次从培训对象分析。大部分企业重视一线职工教育培训。调查问卷显示,67%的企业将职工教育经费60%以上应用于一线职工教育培训。

二、工会在参与技能人才培养中的角色

参与调查的企业工会都开展了帮助职工提高技能水平的活动,但态度、行动和效果有差异。

(一)从态度方面

一是主动参与。大多数企业工会认识到位,明确定位,能充分利用自身的优势和资源,自觉协助行政搞好职工技能培训工作。宝信金属实业有限公司工会将50%的工会经费投入到职工技能培训。二是被动参与。部分企业工会认识不足,有的认为工会是协助的,做多做少无所谓;有的认为职工技能培训是人力资源部的工作,多一事不如少一事;有的受限于能力和资源不足,想干事却无力干事比较普遍出现。协助行政开展工作多,自主开展活动少;宣传号召的多,真抓实干的少;活动形式单调、手段单一的现象。

(二)从行动方面

一是直接参与。通过开展技能比赛等形式多样的劳动竞赛,帮助职工提高技能水平。这是工会主要的参与方式。市、县、基层三级劳动竞赛组织机构健全,制度完善。市一级进一步调整充实了由市委副书记任主任,市委常委、市人大副主任、副市长、市总工会主席等任副主任,市委办、市府办、市纪委等25个部门为成员单位的市劳动竞赛委员会,把劳动竞赛经费纳入财政预算,形成劳动竞赛工作大格局。积极开展“为千亿工程立新功、为‘双转移’作贡献”劳动竞赛、职工技能大赛、职工技术创新等全方位、立体化、多层次劳动竞赛,市总工会获得“全国劳动竞赛优秀组织单位”称号,市劳动竞赛委员会获“广东省十项工程劳动竞赛优秀组织单位”,是全省首个获此殊荣的地方劳动竞赛委员会。通过维护职工合法权益,源头参与企业技能培训工作。积极向行政反映职工的意见和呼声,落实职工的教育培训权益。通过选树先进模范,发挥典型示范带动作用。每年“五一”节前,以市委、市政府名义召开全市的劳模或劳动竞赛表彰大会,大力弘扬劳模精神和工人阶级伟大品格。建立劳模创业科技(教)示范基地,发挥全国劳模贾东亮、梁承华等在创业就业的示范效应。通过整合资源,举办形式多样的技能培训。肇庆市总工会以职工业余中等职业学校、工人文化宫等为依托,配合政府对困难职工(农民工)、下岗失业人员进行电子转接、美发、美容、计算机、手机维修、家政服务等培训,被授予“全国工会职业培训示范点”。通过加强工会阵地建设,为职工提高技能创造良好环境。广东鼎湖山泉有限公司斥资3500万元建设员工中心,有职工书屋、网吧等,并设立夫妻房、探亲房,由工会负责管理,有效地留住了技术人才特别是高级技术人才。风华高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提升职工书屋建设,建立了市图书馆流动图书服务点,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基层服务点,为职工提供更好的学习环境和服务,2011年公司获得“全国质量奖”和“广东省十大创新企业”。二是间接参与。企业工会在委员设置的时候,有针对性地在相关职能部门安排委员候选人,目的是能更好地参与企业职工技能培训工作。比较集中的做法是,企业工会委员由人力资源部工作人员兼任,企业工会主席由企业高层管理人员兼任,他们把工会与行政的身份角色有机结合起来,积极参与企业技能人才培养工作。

(三)从效果检验方面

一是效果明显。工会活动受到了企业和职工的欢迎。参与调查的企业对工会在提高职工技能水平方面发挥的作用认可度比较高,没有表示不满意的。问卷调查中,分别有36.6%47.9%的职工表示比较愿意和非常愿意参加工会开展的帮助职工提高技能水平的活动。工会活动实效性较强。职工认为从企业工会开展的提高技能水平活动中很受益的占了31.2%。二是效果一般。工会活动的吸引力和实效性有待提高。参与调查的职工中,认为从企业工会开展的提高技能水平活动中有点受益的占了58%,没受益的占了2.6%

三、存在问题及原因分析

(一)角色问题

对于工会在企业培养技能人才中的角色、定位和作用发挥,很多企业行政甚至工会自身都感到困惑。《工会法》第七条规定“工会……教育职工不断提高思想道德、技术业务和科学文化素质”。但在调查中发现,企业培养技能人才的职能设在人力资源部,企业提取的职工教育培训经费由行政开支,工会开展职工技能培训工作,容易给人错位的感觉;而且,工会与人力资源部比较,存在经费、阵地和人力不足的问题,比如,在举行技能比赛中,评委、技术文件、竞赛规则、颁发资格证书等,地方总工会、企业工会都要依靠人力资源和劳动保障部门支持,工会扮演更多的是配角、协助的角色,难以发挥积极的作用。

(二)认识问题

一是由于企业性质不同,企业对技能人才培养的认识存在差异。部分非公企业注重技术骨干的培训,忽视一线职工的技能培训;部分企业主急功近利,不注重培养本企业的技术团队,宁愿高薪到其他企业挖技术骨干;部分企业效益不好,不愿意在职工培训中投入。二是由于行业不同,企业对技能人才培养的认识存在差异。劳动密集型企业对职工尤其是一线职工技术技能水平要求低,企业认为没必要进行培训,只要掌握流水线上的岗位操作技能就可以了。一些新兴产业企业,技术技能不通用,其工种没有制订职业技能鉴定考核标准,就算拿到了通用的技术等级资格,在企业中也没有多大实际意义,老板不重视,职工参加技术等级考核的积极性不高。三是由于职工队伍不同,对技能培训的认识存在差异。相当部分年轻职工认为技术工人没有前途,学习培训的积极性不高;中年职工由于家庭负担重,投入技术培训的时间和精力不足;熟练技工对在岗培训的学习热情不浓,重实操,轻理论。

(三)人才流动问题

企业尤其是非公企业较普遍存在技术工人招收难、留住难的问题。参加调查的企业中,50%的企业存在招收技术工人难的问题,有的企业职工流失率达10%以上,企业成了“培训学校”、“培训基地”,增加了培训成本。一是相当部分职工不愿意当技术工人。调查显示,职工认为技术工人的社会地位挺高的只有6.7%,认为当技术工人挺有前途的占27.8%,认为技术工人的收入非常低和低的分别占12.6%38.7%。二是熟练技工多流向经济发达地区、工资待遇好的行业和企业,经济欠发达地区、效益不好的企业难以留住人才。三是技能人才招聘存在地域和所有制限制。技能人才异地务工,面临着社会保险接续转移难、子女在工作地读书难等问题,国有企业有设立集体户口、人事档案管理的权利,非公企业则没有;等等,这都影响了技能人才的合理流动。

(四)源头参与问题

一是中央、省直企业由总部制订制度,属下企业工会缺乏源头参与的途径,只有直接执行,“复印式”落实。二是工会源头参与的力度不足。劳资双方地位失衡,企业尤其是非公企业工会独立性不强,工会干部素质参差,影响了工会参与力度。对于企业向职工公布过企业高技能人才培养规划、实施情况以及职工教育培训费用使用情况这个问题,表示不了解的职工占43.8%,表示没公布过的占12.6%,侧面反映出职工的知情权都没有很好落实。

四、意见和建议

(一)明确工会在技能人才培养中的角色定位

在企业技能人才培养中,工会与人力资源部在工作对象和目标上存在共同点,双方的工作对象都是职工,双方都围绕提高职工队伍的整体素质这个一致的目标开展工作。但双方的角色定位又有着根本的差异。从工作的立场看,工会是代表和维护职工的权益,人力资源部则代表和维护企业的权益;从工作的方式方法看,工会注重柔性,着力于服务职工,调动、保护和发挥职工的积极性,人力资源部则注重刚性,强化对职工的考核、管理和约束;从工作目标看,工会主要是为了提高职工工资待遇,人力资源部侧重从提高职工技能,推动企业实现利润最大化。工会与人力资源部角色定位不同,在企业技能人才培养中发挥作用的途径、渠道不同,应进一步明确企业工会在技能人才培养中的手段和职能。

(二)拓宽企业工会参与技能人才培养的渠道

工会要明确定位,充分利用自身的资源、手段、权利,积极参与企业技能人才培养。一是当好“保护者”,切实维护职工培训教育权。开展职工技能培训需求的调查,参与企业技能培训制度、工作计划和职工技术等级评审,积极向行政反映职工的呼声。将职业技能培训尤其是职工教育培训经费作为平等协商、签订集体合同的内容,争取行政每年将一定部分教育培训经费拨给工会使用。督促企业将每年职工教育培训经费的提取与使用、职工技能培训制度经职代会讨论通过,定期或不定期进行公开,监督企业依法足额提取职工教育培训经费,保证用于职工特别是一线职工。积极建议和推动行政,对技能人才实行技薪挂钩或发放技能津贴制度。为职工技能提升出台优惠政策,落实职工学习培训和发展的权利。二是当好“推动者”,广泛开展劳动竞赛。要围绕促进企业安全生产、提高生产效率、提升产品质量和推动节能减排,组织广大职工开展技术攻关、技术革新、发明创造、合理化建议等活动,引导和鼓励职工立足本职、岗位创新。广泛开展岗位练兵、技术比武、技能比赛、师徒帮教、技术培训、技术交流等活动,掀起职工学技术、比技能、创一流的热潮。评选表彰劳模先进,积极推广技能人才(劳模)创新工作室,大力选树“金牌工人”、“首席员工”等技能带头人,发挥示范引导作用,激励职工争当高技能人才。以创建“工人先锋号”为载体,加强班组建设。继续深入开展“创争”活动,鼓励职工自学成才。三是当好“鼓动者”,为技能人才培养营造良好氛围。运用职工熟悉的语言、喜闻乐见的形式,广泛开展“中国梦?·劳动美”主题宣传活动,大力弘扬劳模精神,倡导“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引领职工树立辛勤劳动、诚实劳动、创造性劳动的良好风尚。四是当好“服务者”,为技能人才培养搭建平台。积极打造职工之家、职工书屋,整合教育培训资源,帮助职工岗位成才。要密切联系职工群众,及时了解职工的心声,帮助他们解决工作、生活、学习上的困难。

(三)拓宽地方工会参与企业技能人才培养的渠道

地方工会要深入调研,加大源头参与力度,充分利用自身的培训阵地,参与技能人才培养。一是推动企业建立完善技能人才评价机制。总结、推广企业内职工技术等级评定的经验和做法,引导企业发挥主体作用,逐步建立以职业能力为导向、以工作业绩为重点、注重职业道德和职业知识水平的企业技能人才评价体系。二是推动政府制订出台有利于技能人才成才和发挥作用的政策。加强与劳动、财政、公安等部门的沟通合作,在培训教育经费、职业工种鉴定标准制订,培育企业设立职业技能鉴定机构以及高技能人才落实、子女读书、社会保险等政策文件制订,代表职工提出意见和建议。三是推动工会阵地在培训技能人才中发挥积极作用。加强文化宫、俱乐部、学校、职工服务中心等建设,配合政府集中对困难职工、农民工、失业人员开展技能提升培训、职业技能培训、创业培训,与大型企业合作开展职工技能培训,提高职工的就业能力。四是推动企业工会开展劳动竞赛。地方总工会充分发挥劳动竞赛委员会的作用,大力开展示范性、区域性的劳动竞赛,为基层开展劳动竞赛提供服务和指导。积极探索区域合作劳动竞赛,拟与广西梧州工会合作开展劳动竞赛,定期举办职工技能竞赛,促进粤桂、肇梧职工技术交流,共同进步。

□专题调研组人员:陈锡友、梁毅、陈凌、李玉平,执笔:梁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