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经济社会转型发展新形势下村(社区)工会工作的思考
南海正处于一个经济社会全面转型发展期,经济结构、社会形态、价值观念以及人们的思维方式和生活方式都在发生明显的变化。这一新情况、新问题,不但给村(社区)建设赋予了新的使命,同时也给村(社区)工会工作拓展了新的领域,迎来了新的机遇。作为南海“小三级”工会组织网络体系中“枢纽”性、直接性、前沿性重要环节的村(社区)工联会如何适应这一变化,值得认真思考和探索。
一、新形势下村(社区)工会工作的变化与特点
(一)职工队伍状况发生重大变化,村(社区)工会工作面临着许多新情况和新问题
1、职工成分呈现多元化,村(社区)劳动者流动量变大。随着产业结构的升级或调整,促进了企业管理的科学化,对合理配置生产要素和劳动力资源越来越重视,尤其对劳动者个人的技能要求不断提高,使得劳动力构成呈现出多元化格局。职工队伍呈现出流动快和流量大,以传统产业为基本力量的城市职工队伍结构正在并将继续发生深刻的变化。
2、职工需求呈现出多样化、个性化和品质化。随着80后、90后逐渐成为务工流动人员主流后,他们不但文化程度越来越高、思想越来越活跃、维权意识越来越强,而且价值取向多样、利益诉求多元,主要体现在需求的升级上。对住房、汽车、电脑、高档电器等高档耐用消费品需求增加,大额消费支出持续攀升;对义务教育、公共卫生、基本医疗、社会保障等基本公共服务,以及提高生活生命品质的需求日益强烈;职工群众对政治民主参与的需求、精神文化的追求、幸福感尊严感以及自身合法权益维护的期望值越来越高。
3、劳动关系更加复杂化,劳动争议案件逐年上升。村(社区)区域内企业规模小、人员流动大,劳动用工不规范、职工利益难保障等问题相对比较突出;尤其,部分中小企业受企业成本上升等因素影响,出现生产经营困难,增长乏力,区域发展和谐劳动关系面临新情况新问题。再加上劳动关系处在经济社会转型的大环境中,多种因素互相交错影响,都将使今后一个时期的劳动关系呈现复杂化,劳动关系的不稳定性增加,劳动争议和举报投诉案件数量上升。
4、各种社会问题与社会矛盾新老掺杂,关联性、敏感性、复杂性不断增强,职工群众对社会管理和服务要求不断提高。当前在社会管理领域主要面临着以下4个方面的挑战,第一,各种社会矛盾多样多发,在安全生产、环境保护、产品质量等方面引发不少社会问题,在农村土地征用、城镇房屋拆迁中产生大量利益矛盾,由于利益分配不均衡而产生的社会矛盾日益突出;第二,群众利益诉求多元复杂,随着外来流动人口规模不断扩大、新的社会阶层和群体不断出现等社会结构的深刻变化,不同利益主体之间价值追求差异有所扩大,利益平衡和协调机制还不够完善,利益诉求渠道不够通畅;第三,社会治安形势不容乐观,公共安全隐患仍然较多,一些重点行业和领域都还存在着大量潜在隐患,影响着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安全,群体性突发事件“触点”增多、“燃点”降低。第四,社会思想观念深刻变化,特别是随着论坛、博客、微博等新兴网络形式和手段的迅速发展,网络日益成为各种社会思潮、各种利益诉求的重要渠道,这对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提出了新的课题,也对村(社区)工会如何创新手段,更好地参与社会管理,促进社会和谐提出了新要求。
(二)经济结构和劳动关系发生深刻变化,对村(社区)工会工作提出许多新要求
1、对村(社区)工会服务发展大局提出了新要求。经济社会转型,实质上就是用现代科技改造传统产业,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提高经济发展中的高科技含量,关键是人的转型发展,为此,我们必须顺应这一经济发展的新要求,积极动员、组织、引导广大职工实现岗位创新、岗位成才、岗位奉献,助推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
2、对村(社区)工会推动发展和谐劳动关系提出了新要求。劳动关系的深刻变化,使工会代表和维护职工合法权益的身份更加明确,迫切需要我们工会组织在推动建立和谐、稳定、协调的劳动关系方面发挥其他组织不可替代的作用。面临当前我区劳动关系存在的问题,如何通过深化和谐企业创建活动,建立完善职工劳动合同、集体合同和职工工资正常增长机制等,职工利益诉求、表达和经济权益的维护机制,促进职工体面劳动、有尊严生活,是当前需要我们全力去做的。如何转变工会自身的组织优势为资源优势,整合更多的社会资源,增强劳动关系协调合力,采取多形式,多层次开展协调,提高调处成效等方面等等,也要作进一步的积极探索。
3、对村(社区)工会切实履行维护职责提出了新要求。面对企业内部产业结构、组织结构和队伍结构的大幅度调整,企业经济成份、组织形式、就业方式、利益关系和分配方式等的深刻变化,使工会维护职工合法权益工作面临着巨大挑战。当前我们要重点把握以下三点:一是产业结构升级往往伴随着企业兼并、破产和重组,同时,会有一批高新企业落户,新兴行(产)业应运而生,这会使就业和失业的矛盾更加突出,对此我们要积极应对。二是着眼职工群众现代民主意识和工权意识普遍增强的新情况,要进一步推进以职工代表大会为基本形式的职工民主管理工作,切实保障职工民主权益。三是着眼构建和谐稳定的转型发展环境,如何切实维护职工队伍稳定,加大困难职工帮扶力度等方面要作进一步的探索。
4、对村(社区)工会自身建设提出了新要求。特别是新形势下工作环境、工作对象、工作要求的深刻变化,迫切需要工会工作理念、方式和机制的创新发展。工会服务经济社会转型发展,工会干部既是领导者、组织者,也是参与者,执行能力的强弱直接影响着服务的质量和成效,因此,加强村(社区)工会干部能力素质建设的要求更加突出。市场经济的不断完善和产业结构升级,经济组织形态的变动性大大增强,对工会的组织体制、组建模式、活动方式等产生重大影响,做好工会组建和职工入会工作显得比任何时候更为紧迫,任务更加艰巨。面对劳动关系调处中事实存在的工会弱势现象,也需要作深入的反思,从加强自身建设入手如何积极应对等等。
二、当前村(社区)工会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工会组织基础有待加强。南海区目前村(社区)工会规范化建设取得一定成效,但村(社区)工会组织基础还比较薄弱,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工会机构不健全。个别村(社区)虽然形式上建立了工会,但实际上组织机构不健全;个别村(社区)工会“失位”,实际上只是“空壳”工会;村(社区)只有兼职工会干部,没有专职干部;个别村(社区)仅限于“一张纸”、“一枚章”、“一张桌”,工会建起来,但没有“转起来”。二是干部队伍建设滞后,工会的工作基础薄弱。村(社区)工会干部绝大部分是兼职(一般兼职4到5个,最多的兼职达到12个),流动性大以及工会干部业务能力不强等问题,严重影响了工会工作的有序开展。三是职工入会率不高,工会的群众基础薄弱。由于异地务工人员群体的特殊性,流动性大,工会在会员发展上受到局限。个别村(社区)仅在工会成立时发展了一些会员,工会成立后受一些因素制约,职工入会率一直没有提高;有的由于宣传的力度不够和职工对工会的职能和作用不了解,职工入会积极性不高。四是佛山市还没有建立起会员组织关系流动的动态管理机制。
(二)工会经费收缴工作滞后。经费收缴难的问题在南海大多数村(社区)工会是个普遍问题。主要表现在:一是辖区内的企业有的象征性上缴一些,还有些拒不上缴工会经费,没有约束机制约束企业;二是个别工会干部对工会经费收缴工作缺乏责任感、使命感,存在不敢收、不想收的思想误区;三是部分村(社区)工联会的工会经费都是由村委会垫付。由于经费不足,严重影响了村(社区)工会工作的有效运转。
(三)工会运行机制需进一步规范。目前村(社区)工会联合会与辖区内企业工会还没有很好的实现对接。村(社区)工会组织指导辖区内企业签订职工劳动合同、集体合同并搞好监督,解决劳资纠纷、提供法律援助等能力有待进一步提升。因此,需要进一步理顺村(社区)工会与辖区内企业工会组织的关系,建立切实可行的联系机制。核定村(社区)工会组织的职能职责,加大对劳动合同、集体合同签订以及工资集体协商的指导和监督力度,加大对劳动纠纷、困难职工生活保障及子女入学问题的协调力度,加大推进职代会规范化建设的工作力度,建立起村(社区)工会工作的长效机制。
(四)服务指导仍然需要加强。村(社区)工会规范化建设的成效,表现在基层,根源却在领导机关。虽然近年来注重了重心下移,服务基层,但工会工作机关化、行政化倾向仍然存在,许多的时间花在应付面上工作,对下指导服务精力不够集中,“上代下”机制建设仍然不健全。压任务下指标多,教方法解难题少,在为村(社区)工会开展工作创造条件方面还达不到新形势下村(社区)工会的要求。
三、村(社区)工会工作顺应经济社会转型要求的创新和发展
(一)解放思想,进一步认识村(社区)工会工作的重要性、紧迫性。当前,全区正在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用科学发展观的最新理论成果指导村(社区)工会工作的创新和发展,是我们各级工会组织的重要任务。特别是今后五年是我区转型发展的战略机遇期,是实现跨越发展的攻坚期,是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决胜期。加强村(社区)工会建设,推进工会各项重点工作的落实,我们面临的任务更加紧迫,形势更加严峻,责任更加重大。一是加强村(社区)工会工作,是促进经济发展、维护社会稳定、增强党的阶级基础和扩大党的群众基础、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的现实需求;二是加强村(社区)工会工作,是加强工会自身建设、夯实工会工作基础、扩大工会组织覆盖面、增强工会组织凝聚力的根本要求;三是加强村(社区)工会工作,是充分调动广大职工群众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引导企业与职工共建“幸福美丽南海”和打造“职工·家”工会服务新品牌的迫切需要。
(二)固本强基,进一步推进村(社区)工会组织管理体制向社会化和网络化方向发展。加强村(社区)工会工作要探索具有南海特色、时代特征和城市化特点的新型村(社区)工会管理体制,建立健全以村(社区)工会联合会为主、多种组合形式并存、延伸并覆盖整个村(社区)的工会组织网络。一是探索村(社区)直属工会建设。广泛吸纳村(社区)从业人员,把触角延伸到村(社区)内非正规就业劳动组织的就业群体,延伸到非单位建制的零散、流动劳动者;对于一些分散在村(社区)范围内从事餐饮、零售、中介、批发等在个体工商户打工的人员,原来是工会会员现已与原单位解除劳动关系的下岗失业人员,许多游离于工会组织之外的外来务工人员都发展为工会会员,以行业或地段成立若干个工会小组,推选1名小组长,直接纳入村(社区)工会领导和管理。二是加强村(社区)独立企业工会建设。按照“两个普遍”的要求,对具有一定规模和较多职工数量的企业,使之能够依法建会并独立自主地开展工作。要强化依法建会、依靠职工建会的理念,坚持边建会、边规范的原则,既要考虑建起来,也要重视转起来,更要关注活起来,做到组织机构同建、制度功能齐备、服务指导跟进,努力实现由集中建会向经常性建会的转变,由注重建会数量增加向注重建会质量提高的转变。三是加强村(社区)企业联合工会建设。为村(社区)内大量小型、分散、流动的无上级主管的企业搭建联合工会,使地域相邻、行业相同或小型流动的新建企业,以综合市场、特色街区等不同方式组建工会。
(三)与时俱进,进一步推进村(社区)工会工作以品牌效应促创新发展。这几年,南海工会组织以创新的理念,超常的措施,抓重点、树品牌,打造了不少具有南海特色的亮点工作,有的在全市、全省乃至全国都产生了积极影响,促进了工会全局工作的稳步发展。但品牌工作要作为一项长期任务,坚持不懈地抓下去。要进一步深化和谐企业创建工作,充分发挥创建工作在企业创新发展、和谐发展、转型发展中的推动作用。不断创新群众性劳动竞赛活动的组织形式和载体内容,使传统的劳动竞赛顺应经济社会转型发展的需要,实现从体力型向智力型或智力加体力型转变,从单纯的生产型向生产经营复合型转变,从操作型向革新型、研发型转变,使竞赛与企业生产、经营、管理和创新、转型升级融为一体,增强竞赛工作的时代性。要牢固确立处理好企业与职工的关系,就是解放生产力的理念。善于通过和谐企业创建这个平台,推动发展劳动关系和谐。坚持主动、依法、科学维权,努力实现事后维权向事前维权的转变,实现职能维权向法律维权的转变,实现广义维权向重点维权的转变。当前,尤其要突出围绕增强职工幸福感抓维护,推动职工收入增长,倡导依靠职工办企业,争取改善职工福利待遇,营造良好社会环境,促进职工体面劳动和有尊严地管理科学。要加快构建“救助、维权、调解、服务”四位一体帮扶工作体系,深入推进村(社区)“职工·家”服务中心建设,把维护职工合法的经济权益与关心职工生活、加强职工人文关怀相结合,增强“职工·家”的温馨感。
(四)创新机制,进一步地释放村(社区)工会组织的活力。要围绕建立完善村(社区)工会规范化建设的长效管理机制,大胆探索加强村(社区)工会建设的激励形式和约束手段,努力形成评先评优与物质奖励并重、扶持基层与关爱干部同步、工作成效与经费返拨挂钩的激励机制。要利用多种形式和载体,大力选树一批有导向作用、有宣传价值、有指导意义的先进典型,积极鼓励先进,表彰先进,弘扬先进,充分激发村(社区)工会组织的活力;要加大检查与考核力度,把村(社区)工会规范化建设的量与质作为衡量村(社区)工会工作成效的重要尺度,作为村(社区)工会干部工作绩效的重要依据,充分调动广大工会干部的积极性和创造力;要建立规范化建设督导机制,既要重视做好规范化程度较低的村(社区)工会,同时也要关注已经达到规范化要求的村(社区)工会的持续发展,认真搞好“回头看”,防止顾此失彼、劳而不获。
(五)突出服务,进一步发挥上级工会的指导作用。村(社区)工会规范化建设,离不上级工会服务和指导。要进一步加强镇(街道)总工会建设。镇级总工会是工会组织体制中最接近基层的一级组织,其作用发挥,直接关系到工会组织规范化建设的整体效果。要充分发挥镇级总工会的能动作用,不断强化其职能、地位、作用的发挥,积极协调镇级党委政府在人员配备、工作推进、经费支持等方面给予的大力支持,为镇级总工会开展工会工作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切实履行镇(街道)总工会 “地方总工会”角色;要重视和加强村(社区)工会干部的教育和培训工作,建立工会干部学习制度和教育培训制度,结合村(社区)工会干部的实际需要和工作特点,因需施教,因材施教,采取灵活多样的方式搞好工会干部培训,帮助他们进一步熟悉工会业务,不断提高法律素养、政策水平和工作技巧,提高加强自身规范化建设的能力和水平;要一以贯之地坚持重心下移,坚决克服机关化、行政化倾向,坚持下基层,帮助村(社区)工会出思路、育典型、解难题;对村(社区)工会干部要多一些理解和关心,多一些协调和服务,多一些解决问题的思路和办法,切实转变工作作风,提升工作水平,树立机关工会干部的良好形象。
□作者单位:佛山市南海区总工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