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安工会在推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中的实践和探索

宝安区位于深圳市西北部,地处珠江口东岸,总面积713平方公里,辖10个街道,155个社区,常住人口500多万,户籍人口40多万。宝安区总工会下辖10个街道总工会、14个工会工作委员会,现有基层工会组织7966,工会联合会165家(其中社区工会联合会155家),覆盖工商个体户、私营企业等17,631家,在册会员数1,606,310人;专职工会干部278人,兼职工会干部38490人。

197810月,在党的改革开放政策指引下,宝安引进了全国第一家“三来一补”企业,拉开了引进外资的序幕。全区广大职工群众自力更生,艰苦奋斗,敢闯敢试,在没有任何经验的情况下,镇、村自筹资金兴建厂房、“筑巢引凤”,形成了全民招商引资的局面,创造了经济发展一个又一个奇迹,到2005年,宝安的生产总值历史性地跨过了千亿元大关。2009年,面对国际金融危机的严重影响,宝安区委区政府及时制定了“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综合措施,团结带领全区人民共同抗击金融危机,经济发展仍然取得了较好成绩,全年实现生产总值2223亿元,同比增长12.1%;税收总额356.01亿元,增长9.3%;财政一般预算收入(不含光明新区)114.47亿元,增长6.6%,按可比口径增长13%;人均地区生产总值6.2万元,增长9.8 %;人均可支配收入2.7万元,增长9.0%;万元生产总值电耗、水耗分别下降5%8.8%

一、宝安工会在推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中面临的形势和任务

近年来,宝安区委高度重视工会工作,提出把更多的资源和手段赋予工会,对工会提出了新的要求和任务。宝安工会在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推动宝安新一轮创新发展中既面临着新的机遇,同时也面临着新的挑战。

(一)党中央和各级党委高度重视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对工会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提出了新任务。党中央和广东省委、深圳市委将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升到新的高度。胡锦涛总书记指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已经刻不容缓”,要求广东省“真正打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这场硬仗”;广东省委全会强调,“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是今年经济工作的头号工程”;深圳市委全会强调,“早转型早受益、晚转型多受累、不转型没出路”。

宝安在经济社会发展取得巨大成就的同时,面临着土地、能源、人口和环境等“四个难以为继”的问题,宝安区委区政府提出,“在调整产业结构问题上,我们已没有退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我区实现科学发展的根本出路”,并于200510月在全区展开围绕“加快产业结构调整、提高经济运行质量”的调研,宝安率先在全国拉开新一轮产业结构调整的大幕。20063月,宝安区委区政府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出台了《关于加快产业结构调整的实施意见》“1+6”文件,明确提出了要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积极推进产业结构优化调整,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并制定了具体措施强力推进。

宝安工会如何围绕党委政府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这一中心工作,准确把握形势,科学找准定位,结合自身实际,发挥工会优势,进一步拓宽服务领域、丰富服务内容、创新服务载体、提高工作实效,在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中发挥工会组织的应有作用,这对自身工作提出了新的任务。

(二)劳动关系的多元化,对宝安工会推进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提出了新要求。近年来,我区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升级,传统的以加工制造业为主体的产业结构,向以高端制造业和高端服务业为龙头的产业结构转型。受产业政策的影响,我区劳动关系面临着新的困难和挑战,劳动关系呈现复杂化和多元化等特点。另一方面,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后,由于我区是加工贸易出口大区,外贸依存度高,国际金融危机对我区实体经济造成较大冲击。在应对国际金融危机中,很多企业逐渐认识到转型升级对自身的长远发展意义重大,并且化危为机,积极提升产品结构和市场竞争力。面对劳动关系领域和经济形势的新变化,如何建立规范有序、公正合理、互利共赢、和谐稳定的新型劳动关系,在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中“促进企业发展,维护职工权益”,对我区工会工作提出了严峻考验。

(三)职工队伍结构的变化,对宝安工会服务职工和加快推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提出了新课题。随着社会深刻转型,我区职工队伍也发生了变化,由亦工亦农向全职务工转变、由城乡流动向融入城市转变、由谋求生存向追求更高生活品质转变。特别是以“80后”“90后”为主体的新生代农民工,与父辈相比,他们的文化教育程度较高,物质生活较为优越,对自身发展和改变命运的愿望更加强烈,渴望参与城市生活和共享发展成果,渴望文化精神生活更加丰富和自身素质得到进一步提升,但同时也存在着适应社会、处理情感问题方面经验不足。在加快推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中如何履行工会教育职能,进一步服务职工,提高职工综合素质,对宝安工会提出了新的课题。

二、宝安工会在推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中的实践和成效

宝安各级工会组织和工会干部,以坚定的信念、改革创新的精神和求真务实的作风,在围绕和服务全区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中着重发挥好“主力军”、“大学校”和“稳定器”三个方面的作用。

(一)充分发挥“主力军”作用,为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集聚动力。在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过程中,我们始终坚持依靠主力军、发展主力军,引导广大职工群众广泛开展技术革新、劳动竞赛、发明创造、争当技术能手和标兵,组织和动员最广泛的力量,为推动我区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献计出力,多做贡献。一是以“当好主力军、建功‘十一五’、和谐奔小康”为主题,结合企业的特点积极开展群众性经济技术创新活动。据不完全统计,近三年来,全区参加科技创新、经济技术创新活动的职工人数达400余万人次,创造直接经济效益近30亿元;全区职工提出合理化建议40多万条,采纳使用10多万条,创直接经济效益10多亿元。二是广泛开展以技能培训、技能帮带、技能竞赛、技能晋级的“四位一体”的技能比赛,逐步形成区、街道和企业三级联动的好势头。三年来,通过各级技能比赛,有428名职工晋升为中级工,41名职工晋升为高级工,3名职工晋升为技师,8名职工被授予“深圳市经济技术创新能手”,2名职工被授予“广东省经济技术创新能手”;有17人获得市级以上劳动模范、五一劳动奖章。同时,带动了职工劳务工的技术技能培训,全区共有2.7万名职工获得各级职业技能资格证书。三是坚持尊重劳动、尊重创造,有效激发了职工创业创新积极性。通过开展劳动竞赛,优秀人才脱颖而出,创新成果层出不穷,进一步提高了产品的科技含量与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截止2008年底,职工申报各级科技计划项目近1800项,获得科技立项近900项,其中列入国家863计划、国家“十五”攻关项目及国家火炬计划的项目有26项。科技成果通过鉴定验收328项,其中达到国际同类先进水平的有48项,达到国内同类先进水平的有115项。全区经国家知识产权局公开公告的专利13953项,发明专利5467件,参与制订国家及行业标准48个,获得省级以上科技进步奖7项、市级科技创新奖14项。

(二)充分发挥“大学校”作用,为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提供人力资源支持。面对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对人才队伍的更高要求,宝安各级工会组织充分发挥“大学校”作用,在利用好传统载体的同时,不断创新工作思路,把加快培养和造就一支知识型、技术型、创新型职工队伍作为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的重要切入点。构筑职工素质培训网络。

建立了“区、街道、社区、企业”四级工会培训网络,有计划地对职工实行分级培训管理,即区抓街道、街道抓社区、社区抓企业,分步实施,分层推进。形成培训工作制度和机制。建立了培训经费管理、培训评价与考核、监督与保障等制度和机制。2009年,在10个街道建立了职工学习教育中心,在新安街道高新奇公司工会等7家企业建立了职工教育示范基地等。创新和丰富培训载体和形式。全区各级工会通过“劳务工素质教育进企业社区”活动,开办周末大学堂、流动课堂等,把知识、技能送到基层企业。2009年,宝安区总工会在全区145家规模较大的工业企业和建筑施工企业开展劳务工初次上岗培训,共培训劳务工10.9万人,免费向劳务工发放《劳务工生产生活常识宣传教育手册》20万册;与深圳市职工继续教育学院联合开展了4期企业班组长培训,培训班组长近500人;在全区举办“女职工素质教育流动课堂”78场,培训女职工16980人(次)。充分调动职工学习积极性。宝安区总工会每年拿出400万元经费,对进行培训的企业和实现技能升级的会员职工,给予奖励补贴;结合开展“读书改变命运,深圳让我成才”活动,在全区先后举办了多场全国劳模先进事迹报告会、先进劳务工事迹报告会,通过先模人物的巡回演讲,有效激发职工的学习热情和创新活力。

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后,我们通过加大对职工的教育培训,不但达到了帮助企业应对金融危机,减轻企业负担,为企业留住人才的目的,同时,也从根本上维护了职工的就业权和生存权,为宝安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发挥了重要作用。

(三)充分发挥“稳定器”作用,为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凝聚向心力。健全的组织网络,和谐的劳动关系,稳定的职工队伍,是工会服务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前提条件和重要保障。宝安各级工会按照“组织起来,切实维权”的工作方针,不断夯实基层基础,健全利益协调、诉求表达、矛盾调处和权益保障等机制,努力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创造和谐稳定的发展环境。加强工会组织建设,切实扩大工会覆盖面。不断创新和发展“宝安工会工作模式”,区、街道、社区、企业四级组织网络进一步巩固完善,继续抓好社区工会联合会对“两新”组织“再次覆盖”,“覆盖再覆盖”作用进一步发挥,基层工会组织数和覆盖率不断提升。目前,外商投资企业工会组建率达85.84%,工会联合会对私营(内资)企业覆盖率达85%。深入开展“企业爱员工、员工爱企业”活动。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后,宝安区总工会在市委、区委的领导下,在全区范围内深入开展了“企业爱员工、员工爱企业”活动,动员企业、员工抱团取暖、同舟共济,为应对和战胜金融危机作出了突出贡献。“双爱”活动成为我区战胜金融危机、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的一个重要平台,真正起到了促进企业发展、维护员工权益,促进社会和谐稳定的作用。以维权促维稳,努力维护职工队伍和社会的稳定。维护职工权益是工会的基本职责,也是赢得职工群众信赖、服务经济发展大局的重要前提。宝安区总工会高度重视建立疏导调处机制,教育引导职工理性表达利益诉求,先后建立了区、街道职工维权服务中心、工会法律援助工作站,开通了职工维权热线、网上投诉信箱等,进一步畅通了劳务工利益诉求表达渠道,仅2009年,全区各级工会就调处各类劳资纠纷2万多起,较好地发挥了“第一知情人、第一报告人、第一协调人”的作用。

三、下一步工作思路

工会作为党领导下的工人阶级群众组织,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和特点,服务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在我国经社会发展新阶段工会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的价值体现。在近年来的工作实践中,我们深刻体会到,工会要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中有为有位,发挥作用,就必须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依靠主力军、发展主力军、建设主力军。

一是大力加强工会组织建设,最大限度地把职工组织起来。通过扩大工会工作覆盖面,发挥基层工会的引领作用,引导职工在推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中建功立业。2010年,我们将创新思路,多措并举,力争在规定的期限内完成市委、区委提出的双“90%”(即工会组建率达90%、覆盖职工达90%)工作任务。

二是深入实施职工素质工程,努力提高职工综合素质。职工素质的高低,是决定和制约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重要因素,只有劳动者的素质进一步得到提升,才能从根本上推进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今后,我们将服从服务于加快推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大局,继续开展职工素质培训补贴工作,新建一批职工素质培训基地,在企业中大力开展“职工书屋”创建活动和“创建学习型组织、争做知识型职工”活动,激发和调动广大职工获取知识、更新知识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三是坚持维权与维稳相结合,积极探索社会化维权新机制。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必须要有一个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工会组织只有更好地履行维护职能,发挥“第一知情人、第一报告人、第一协调人”的作用,才能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营造一个和谐稳定的环境。为此,我们将继续开展“企业爱员工、员工爱企业”活动,进一步加强社会化维权机制建设,不断适应新形势下创建和谐劳动关系的要求和需要。

四是深入开展群众性经济技术创新活动和劳动竞赛。紧紧围绕宝安区实施自主创新战略、发展循环经济、节能减排和生态环境保护的战略部署,深入开展群众性经济技术创新活动和劳动竞赛。大力弘扬宝安工人阶级伟大品格,积极开展“工人先锋号”创建活动,充分调动广大职工的生产积极性和创造性,增强职工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引导广大职工为推动宝安区在“四个难以为继”的紧约束条件下实现新的发展作贡献。

五是以改革创新的精神不断加强工会干部队伍建设。工会要在服务经济大局中有所作为,就必须具备一支充满责任感、使命感的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工会干部队伍。宝安区总工会将在上级工会的领导下,按照“社会化招聘、契约化管理、职业化运作”的基本原则和要求,大力推动工会干部职业化工作试点,探索出一条适合宝安实情的基层工会干部职业化之路。

通过几年的实践探索,宝安区总工会在推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工作中取得了一定成效,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下一步如何更好地发挥工会组织的积极作用,促进职工的智慧、技术、潜能在推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过程中进一步涌现,还有很多实际问题需要深入研究和探索。在今后的工作中,宝安各级工会组织将继续解放思想,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在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中体现工会组织的新作为。

□作者单位:深圳市宝安区总工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