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继承中发展 在创新中前进
——新时期广东工会工作实践与前瞻
(2010年5月16日)
张国兴
适逢澳门工会联合总会成立六十周年之际,新时期工会工作的实践与前瞻研讨会隆重召开,共研履行职能、服务职工策略,共商推动发展、构建和谐大计,意义十分重大。根据大会的安排,下面,我着重谈谈近年来广东工会工作的实践与思考,请大家批评指正。
一、广东工会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工会发展道路的实践与探索
(一)坚定不移地加强基层工会组织建设,夯实工会工作的基础。
充分发挥“党建带动工建、工建服务党建”机制的作用,创造性地提出“以职工为主”的建会思路,采取社区工会、行业工联会、建筑工地工会等灵活多样的形式,大力加强工会组织建设。目前,全省基层工会涵盖单位达54.8万家,基层工会委员会达18.8万家,会员1918万人,其中,农民工会员870多万人。全省已组建行业工联会588个,覆盖企业3.6万家。基层工会涵盖单位数、基层工会委员会数和工会会员数均居全国第一。实施推进了世界500强等跨国公司在华企业集中建会行动,沃尔玛等一批外商投资企业建会工作实现历史性突破,跨国公司工会组建率达95%。进一步创新工会组织体制,珠三角地区普遍形成了镇(街道)总工会、村(社区)工联会、基层工会三级工会组织网络。对工会干部职业化、社会化进行了有益的尝试,初步建立起一支工会协理员、组织员队伍,目前共从社会上聘请了1000多名工会工作者。
(二)坚定不移地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充分发挥工人阶级的主力军作用。
从重点工程劳动竞赛、行业和地方职工职业技能大赛、企业群众性经济技术创新活动等三个层面,以建设一流优质工程、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促进节能减排和提高职工队伍技能素质为目的,广泛开展劳动竞赛和“工人先锋号”创建活动。近几年,全省参加各类劳动竞赛的职工达2100多万人次,实现直接经济价值1600多亿元。积极开展“同舟共济保增长,建功立业促发展”主题竞赛和“共同约定行动”,为应对金融危机发挥了重要作用。深入开展“创建学习型组织、争做知识型职工”活动,“职工书屋”建设由点及面逐步铺开,职工素质教育有了新平台。劳模的导向和带动作用充分发挥,职工文化娱乐活动丰富多彩,群众性精神文明建设取得丰硕成果。
(三)坚定不移地维护职工队伍和社会稳定,大力加强工会维权机制建设。
先后参与《劳动合同法》、《广东省工资支付条例》等209个涉及职工权益的法律法规和政策的制定、修改。全力配合全国人大、省人大开展《工会法》、《广东省工资支付条例》执法大检查。劳动关系三方协商机制和政府与工会联系会议制度进一步向乡镇、街道、村和社区延伸,成为工会源头参与的重要渠道。推进政府劳动保障监察与工会劳动法律监督、人民调解与劳动争议调解、政府法律援助与工会法律援助有机结合,形成维权合力。加强省际间工会维权合作,目前,广东与13个省市区建立了农民工双向维权工作机制,在维权工作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大力宣传贯彻《劳动合同法》,深入开展创建劳动关系和谐企业活动,不断完善劳动合同、集体合同、职代会等工会维权机制。至去年底劳动合同签订率已达98.1%,共有17.6万家企业建立了集体合同制度,覆盖职工达1351万人,17.5万家企事业单位建立了职代会制度,16.4万家企事业单位推行了厂务公开民主管理制度,10.1万家企业建立了职工董事、职工监事制度。建立了以基层工会主席、工会委员、工会积极分子为骨干的劳动关系信息员队伍,形成“早发现、早介入、早解决”的劳动关系预警机制。抓住“及时发现、有效控制、妥善处理”三个环节,协助党政处理好各类劳资纠纷。
(四)坚定不移地为职工办实事好事,把“职工有困难找工会”活动向纵深推进。
大力加强困难职工帮扶中心的规范化建设,全省共建立帮扶中心710个,构建了上下互联、有效运作的帮扶网络。“职工有困难找工会”、“农民工有困难找工会”在全省广泛开展,使帮扶工作成为工会为党政分忧、为职工解难的重要手段。筹集送温暖资金6亿多元,走访慰问困难职工105万户,农民工400多万人。协助政府大力促进就业再就业,通过各种形式培训下岗失业人员8万多人次,介绍职工就业9.6万人次。“金秋助学”活动共发放助学款1亿多元,资助困难职工和农民工子女10多万人次。积极推广职工医疗互助保障计划,全省参保职工达466万人次。部署开展工伤探视帮扶活动,帮助职工落实工伤待遇。深入实施农民工援助行动,为他们提供法规政策咨询、生活医疗救助、助学、追讨欠薪、法律援助等帮扶服务。与劳动保障、建设、公安等部门联合开展“雷霆行动”、“金霆行动”等专项检查,共为61万多名农民工追回欠薪5.02亿元。
回顾近年来的探索和实践,我们深切体会到工会事业的发展,必须在工作理念上,牢固树立“跳出工会看工会,立足工会干工会”,自觉把工会工作放到全省工作大局中去思考、去把握、去部署;必须在工作格局上,坚持党对工会的领导,不断完善“党委领导、政府支持、工会运作、职工参与、社会配合”的工作大格局;必须在工作思路上,积极推进“三个转移”,即在巩固完善原来工作领域的基础上,把重点工作领域转移到非公有制企业工会,镇、村、基层企业工会及第三产业工会;必须在工作机制上,不断完善“三大体系”,即大力加强以“小三级”网络为基础的工会组织体系、以困难职工帮扶中心为载体的帮扶工作体系、以社会化为特点的维权工作体系;必须在工作方法上,加强分类指导,坚持主办的工作全力以赴、争创一流,监督的工作突出重点、注重实效,协办的工作注重协商、尽力而为。
二、展望未来,全力推动广东工会工作创新发展
(一)大力推进自主创新和结构调整,努力培养高素质的职工队伍。
党中央作出了关于加快经济方式转变的重大战略部署,广东省委十届六次全会明确提出要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加快经济结构、产业结构调整,进一步优化自主创新制度环境,推动企业提高自主创新能力。这就要求广东工会要深入开展技术革新、发明创造、合理化建议等争先创优建功立业活动,大力培养高新技术人才,不断提高职工创新能力。积极整合各类社会资源,推动政府加大职工教育培训的投入,依法督促企业保障职工培训经费,建立社会化的职工技能培训体系。继续深化“创建学习型组织、争做知识型职工”活动,继续办好农民工业余学校等培训阵地,加强“职工书屋”建设,努力发展富有时代特点、符合职工需求的企业文化和职工文化。
(二)强化政治意识和大局意识,努力维护职工队伍和社会稳定。
当前,世界经济运行仍然存在诸多变数。广东是改革开放的先行区,经济外向度高,工会工作面临更加复杂开放的国际国内环境。这就要求广东工会必须具有政治意识和世界眼光,清醒认识国际经济、政治、工运形势变化带来的广泛而深刻的影响,深入研究在国际化、市场化、信息化的开放环境中工会工作的特点和规律。要进一步增强政治责任感和敏锐性,自觉维护工人阶级队伍和工会组织的团结统一,确保广东改革发展稳定大局。要牢牢把握组建工会的主动权、工会组织的领导权和工会活动的主导权,更好地发挥工会作为国家政权重要社会支柱的作用。
(三)拓宽工作领域和转变工作方式,努力打造服务型工会。
随着劳动关系市场化、契约化,劳动法律体系不断完善,工会表达和维护职工权益的法定地位和法律责任更加明确;随着工业化、城镇化深入发展,广东职工队伍呈现出构成分布复杂、利益分化凸现、思想观念多元、需求差异明显等特点,工会工作的内容和领域大大拓展。这就要求广东工会要积极适应劳动关系和职工队伍的新变化,充分发挥工会组织作为稳定器、减压阀的作用,健全完善职工利益协调、诉求表达、矛盾调处和权益保障机制,发展规范有序、公正合理、互利共赢、和谐稳定的新型劳动关系。充分考虑不同职工群体特别是弱势群体的利益诉求,坚持以职工为本、主动依法科学维权,切实有效地代表好维护好全体职工的合法权益。
(四)积极参与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努力构建和谐社会。
随着政府职能转换和社会管理体制改革,工会在维护职工权益、协调社会关系、推进和谐社会建设中的作用更加明显。这就要求广东工会要充分利用党政赋予的资源和手段,密切与人大、政府、政协及有关部门的联系,加大宏观参与,重视源头维护,充分发挥工会在国家和社会事务中的独特作用。广东是农民工输入第一大省,超过80%的职工在非公有制企业就业,做好农民工工作非常重要。在促进农民工就业上,要利用我省产业升级和“双转移”战略实施的契机,提高其就业创业能力;大力实施“家政服务工程”,推动农民工就业从第二产业就业为主向二三产业并重、第三产业为主转变。在加强农民工权益保护上,要着力解决好农民工劳动报酬、社会保障、劳动安全卫生等方面遇到的突出问题。在统筹城乡社会管理上,要推动农民工在子女就业、社会保障、公共卫生、文化生活等方面逐步实现与城镇居民同等待遇。
(五)加强工会自身建设,努力建设创新型工会。
《珠江三角洲改革发展规划纲要》和“双转移”等战略的实施,为工会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也对工会工作提出了新的任务。这就要求广东工会站在新的起点上继续开拓创新,以更严要求、更高标准加强自身建设。要坚持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头脑,指导工作,推动实践。加强工会干部的执行力建设,努力提高工会干部理论政策水平和实际工作能力,以理论创新带动工作创新,实现工会重点工作突破。要密切与职工群众的血肉联系,切实转变作风,深入基层、深入职工,务求工作实效。
(六)深化三地工会的交流与合作,努力推动工运事业新的发展。
多年来,三地工会密切交往,相互支持,务实合作,实现了互利共赢,结下了深厚友谊。当前,三地的工会工作共同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困难和机遇。为此,我们要以落实《规划纲要》为契机,加强企业、职工等方面信息的沟通,切实为职工说话办事;加强调查研究方面的协作,积极建言献策,维护职工队伍和社会稳定;加强劳动关系协调合作机制的建设,积极推动工会干部培训合作;加强教育引导,调动广大职工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在推动三地经济社会平稳较快发展中更好地发挥工会组织的重要作用。
(注:本文是作者在庆祝五一国际劳动节暨澳门工联总会成立六十周年“新时期工会工作实践与前瞻”研讨会上的发言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