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中充分发挥工会组织的重要作用
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传统的粗放型经济发展方式与人口、资源、环境的矛盾日益突出。这些矛盾突出表现在,劳动密集型产业的比重过高,劳动者收入与经济增长成果严重不相适应,资源需求压力空前紧张,生态环境呈总体恶化趋势。在严峻的形势面前,党中央、国务院明确提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刻不容缓,必须依靠科技进步,大力节能减排,推进产业转型,积极参与国际合作,努力发展低碳经济。当前,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建立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已经成为全社会的共识。这一转变的核心内容是:通过科技进步和创新,在优化结构、提高效益和降低能耗、保护环境的基础上,实现包括速度质量效益相协调、投资消费出口相协调、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相协调在内的全面协调,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的发展。
作为职工自愿结合的工人阶级群众组织,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大课题面前,工会大有可为。当前,工会必须紧紧围绕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和作用,服从服务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总体部署,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作出贡献。
一、大力提高职工素质,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夯实人才基础
劳动者是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主力军,建设高素质的职工队伍,是实现经济发展方式有效转变的前提和基础。工会组织要充分发挥“大学校”作用,发挥自身优势,大力实施职工素质工程,努力提高广大职工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技术技能素质。要始终把提高职工队伍整体素质作为工会长期的战略任务抓紧抓好,大力推进工人阶级知识化进程,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供坚实的人力支持。
(一)要切实增强职工的使命意识。在新的形势和任务面前,各级工会要把工会干部和广大职工的思想和认识进一步统一到中央关于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目标和任务上来,把智慧和力量进一步凝聚到科技进步和创新上来。要引导广大职工深刻认识改革和发展的新形势,动员广大职工始终站在时代前列,围绕调整产业结构、提高经济效益、推动技术进步和节能减排,努力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贡献智慧和力量。
(二)要努力培养造就一支具有较高业务素质和职业技能的新型劳动者队伍。要配合国家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深入开展“创建学习型组织,争做知识型职工”活动,丰富“创争”活动的内涵。进一步加大对职工教育培训经费的投入,扎实做好职工技能培训和素质教育工作。通过开展岗位练兵、技术比武、师徒帮教、合理化建议等活动,引导职工增强创新意识,促进职工技能水平的提高。以“创争”活动活动为载体,为职工岗位成才搭建平台,推动职工综合素质全面提高。
(三)要大力弘扬新时代劳模精神。坚持面向基层、面向一线,培养和选树普通职工中涌现出的先进模范人物,大力弘扬立足本职、爱岗敬业、创新进取、甘于奉献的劳模精神,充分发挥劳模的示范和导向作用,促进全社会形成“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良好氛围,使“工人伟大、劳动光荣”成为全社会的共识,使劳模精神成为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强大动力。抓好“工人先锋号”创建活动,使更多的基层一线职工直接参与推动管理和技术进步,推动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
二、切实维护职工合法权益,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创造稳定和谐的社会环境
劳动关系是经济发展方式的内在要素之一。劳动关系和谐与否,对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关系重大,只有稳定和谐的劳动关系,才能保证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顺利实现。工会组织作为劳动关系中无可替代的一个环节,肩负着维护职工合法权益的基本职责。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离不开工会组织在协调劳动关系、维护职工经济利益方面的重要作用。
(一)加强维权机制建设,为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提供基本的社会条件。要继续加强劳动关系立法,健全和完善新型劳动关系体制。这是使职工经济利益得到最大限度维护的必由之路。要根据本地实际,对劳动关系中的一系列问题制订相应的实施细则,加快相关配套法规的制定,完善地方性法规,使职工权益的保障和调整全面纳入法律体制,促进劳动关系在法制的基础上规范有序运行。继续加强地方和区域性、行业性劳动争议处理机制和协调机制建设,提高争议处理的效率,降低劳动者在争议处理中的成本,保证劳动争议各方能通过相关途径解决争议问题。要切实落实《劳动合同法》的各项规定,使劳动关系在法制化的轨道上运行。要健全企业基层劳动争议调解制度和劳动法律监督制度。要在巩固企业劳动争议调解制度,充分发挥其作用的同时,实现制度创新,建立区域性、行业性的劳动争议调解组织,创新劳动争议调解的手段和程序,真正发挥企业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的作用,使职工经济权益得到更加及时有效的维护。
(二)推动建立职工工资正常增长机制,调动广大职工为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做贡献的积极性。对于在相当范围内还普遍存在的劳动密集型产业,要改变过去那种以劳动力供大于求为增长动力、以低工资低福利为利润来源的增长方式,推动建立职工工资正常增长机制,使职工共享经济发展的成果。职工工资增长幅度要与本行业、本地区的平均增长率挂钩。为落实工资增长机制,要继续大力推动和完善平等协商和集体合同制度。扩大集体合同覆盖面,进一步明确平等协商、集体合同的法律地位和相互关系,对协商的内容、程序、集体合同的签订、履约和法律责任做出更加详细的规定,对区域性、行业性集体合同问题做出法律规范。工会要积极参与劳动标准的制定,建立合理的收入分配、劳动保护等机制,要积极推进建立覆盖各类职工的社会保障体系,在促进经济发展的同时逐步提高社会保障水平,促进社会公平。通过使职工共享经济发展成果,充分调动广大职工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建功立业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为经济社会发展营造稳定和谐的劳动关系。
三、加强工会自身建设,团结带领广大职工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建功立业
(一)加强工会组织建设,扩大覆盖面。只有切实加强组织建设,最大限度地把职工组织到工会中来,工会才能真正履行法律赋予的职责,发挥引导和团结职工的作用。以非公有制企业和农民工为重点,推进组建和入会工作。适应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规律,适应产业、行业的发展变化,创新产业、行业工会的组织体制,创新工会组建形式和会员入会方式,完善会员会籍管理办法,把包括农民工、劳务派遣和非正规就业人员在内的职工最大限度地组织到工会中来。加强行业与区域工会的协作,构建长效机制,更好地发挥行业、产业工会的优势,使更多的职工有组织地参与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
(二)提高工会服务职工的水平,增强凝聚力。要大力推进基层组织规范化建设,全面实施《企业工会工作条例》,完善基层工会组织机制、工作机制、活动机制、激励机制和考评机制,以建设“职工之家”、学习型工会、创建劳动关系和谐企业为主要载体,培育基层组织建设示范点,使基层工会成为目标清晰、职责明确、运作规范、活力充沛、成效明显的工作平台,成为职工群众信赖和喜爱、具有强大凝聚力的“职工之家”,为工会团结带领职工投身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提供有力的组织保障。
(三)充分发挥工会自身优势,团结带领职工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建功立业。工会要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引导企业充分依靠职工,通过创新管理和技术,与广大职工共谋发展,更好地发挥工会在推动“双转移”、产业升级中的作用。要引导广大职工积极投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伟大实践,立足本职,爱岗敬业,为企业的新发展贡献力量。要把工会日常活动与各种竞赛活动有机结合起来,引导动员职工广泛参与各种主题竞赛活动,弘扬职工的主人翁精神,使工会工作更好地贴近发展大局,激发广大职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建功立业。
□作者系珠海市总工会常务副主席、党组书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