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构建工会组建工作评价体系的思考

20081021日,胡锦涛总书记在同全总新一届领导班子成员和中国工会十五大部分代表座谈时指出:“要以改革创新精神不断加强工会自身建设,以解放思想为先导,为改革创新为动力,深入研究工会工作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探索新形势下做好工会工作的新思路新办法,继续推动工会工作的改革创新,最广泛地把广大职工组织到工会中来、团结在党的周围。”这是对工会系统提出的一个带有战略意义的命题。本文拟用系统论的原理进行一些思考,并谈谈对工会组建工作评价问题的几点看法。

一、充分认识构建工会组建评价体系的重要意义

如果我们形象地把整个工会系统看作为一棵果树的话,那么,基层工会就好比是埋在土壤里向四面八方延伸的一条条根茎,而广大职工就应该是分布在土壤里的营养因子,是满足果树成长的必需养分。只有根茎分布合理,充分吸收养分,自身才能发育良好,工会这棵“果树”才能茁壮成长,开花结果。工会组建评价体系就是通过激励、监督、引导和促进,使果树的根茎尽可能生得多一些,扎得深一些,长得好一些,以便吸收更多的养分,逐步升级、优化,最终为社会主义建设事业这个“大果园”奉献出累累“硕果”。

根据系统论原理,对果树整个系统来说,其一,果实是主系统目标,系统为了维持自己存在和促进自己发展,必须同向推进和优化以实现目标。其二,根茎作为一个处于基础性地位的次系统,其作用是无容置疑的,这个次系统是否建立、健全、健康,将影响整个主系统保持高效、持续运作以及目标的最终实现。其三,外界因素(包括阳光、雨露、气候、季节以及周围存在的其他生物等)都对果树的生长有密切影响,如若这些因素能产生正效应,则有利于果树生长,反之亦然。其四,评价体系在系统中担当的是“催化剂”角色,它的作用能否充分发挥,影响到系统的生长力,甚至是生命线。正确认识上述几点十分重要,这将涉及到工会组建工作评价体系如何科学定位的问题。

笔者认为,在科学发展、协调发展已成为社会共识的今天,工会组建评价体系建设理应有所触动,要进一步解放思想,科学定位,围绕系统目标来展开评价。那就是,避免片面追求建会数量,转向分类管理、数量和质量并举的路子上来。

二、现时工会组建工作评价体系的弊端

铁打的组织,流水的兵。基于这一认识,各级工会多年来始终坚持哪里有职工哪里就要建立工会组织的原则抓组建,形成了“党委重视,政府支持,工会运作,各方配合”的良好工作格局,也积累了“党建带工建”等不少好经验。同时,一级工会还制定了相应的评价体系,专门对下级工会组建工作的具体情况(包括建会数、会员数、增长率等)逐年逐项进行分类统计、评价、考核。实践证明,评价体系的恰当运作,起到了激励、监督、引导和促进作用,切实提高了各地建会工作的积极性和实效性,但其中的一些弊端也逐渐显露出来,主要是:

1、重数量,轻质量。现时评价中,往往注重的是每年发展了多少新会员,建立了多少新组织,增长率达到了多少等等,千方百计寻求“数量”以争取“达标”;相反的是,对一些考核不到的项目如建立何种性质的工会,建后机构能否正常运转,活动能否正常开展,职工的愿望诉求能否得以实现等等基本情况则关心甚少,这样容易出现“建会时风风火火,建会后不闻不问”的现象,产生不良影响。这种“舍本逐末”式的评价,实际上有悖于系统论的目标原理。如上面所述,根茎的数量并不是工会系统的主目标,如若质量不高,不能实现同向推进和优化,并不一定能够促成目标较好地实现。

2、一刀切。现时评价中,考核的条条框框基本相同,并没有针对各地的实际情况、区域优劣势加以区别对待,切实做到因地制宜,有所侧重。这样的评价,不但不能对建会工作起引导、促进作用,有时还会打击工作积极性。事实上,处于不同土壤中的根茎,由于得到的养分并不一样,其生长状况也必定不一样。同样的道理,由于各个地区(行业、线条)的现实基础、具体情况和现有条件各不相同,评价建会工作的侧重点就应不同,才能体现出公平性和合理性。譬如有的地方外商投资多,企业规模大;有的地方国企多,历史遗留问题多;有的地方民营经济发展快,中小企业多,这样,建会的基础和条件都不一样,考核就不宜一刀切。

3、存在虚假成份。《工会法》第二章第十三条有这样的规定:“基层工会组织所在的企业终止或者所在的事业单位、机关被撤销,该工会组织相应撤销”。近些年来,政府的机构改革,国有、集体企业的改制或重组,私营企业的关停倒闭等都在客观上造成了一些工会组织的撤并、消亡,这些组织的重建、整顿和巩固困难很大,若措施不力,往往出现会员流失。但在现时评价中,每年工会组建工作进行统计、汇总考核时,突出表现出来的现象却是“只增不减”,用数字的逐年膨胀来体现工作的绩效,用会员数、建会数、增长数、增长率等显摆字眼来强调“达标”、“创优”,而对辖内撤并消亡的组织、名存实亡的组织、软弱涣散的组织讳莫如深,丝毫不加体现。这样的评价往往与事实不符合,不利于及时发现问题,调整纠正。

4、未能形成合力。现时的评价多是停留在工会内部自上而下的孤军作战,“各方配合”的格局未能真正得以落实和体现。这种“自娱自乐”式的评价往往忽视外界因素的作用,不利于借助外力来推进工作,提升影响。实际上,工会的组建跟党委、政府部门、企业和职工等多方因素关联密切。因此,应尽可能将这些因素纳入评价体系,综合发挥它们的正面效应来推进建会工作。这实际上也满足系统论开放性原理的要求,该原理告诉我们:系统具有不断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能量、信息交换的性质和功能。系统向环境开放是系统得以向上发展的前提,也是系统得以稳定存在的条件。近段时间来,广州、泉州等地抓工会组建,从过去的依靠业主支持建会,转向依靠职工自主建会,就是调动职工因素服务建会的好例子。

三、构建工会组建工作评价体系的建议

综合以上分析,笔者认为,新形势下构建工会组建工作评价体系应遵循系统论基本原理,切实做好对外开放和对内搞活两方面工作。

(一)对外开放

由开放性原理我们得知,从长远发展看,工会组建工作应主动对外开放,积极与外界加强联系、沟通和协调,形成合力来推动。当前主要是从基础做起,逐渐跟进。

1、成立专门评价机构。可选择适当时机成立专门评价机构,人员包括:抓组建工会的管线领导和骨干人员、政府机构中抓工业企业的部门领导、劳动部门中协调劳动关系的相关人员、企业主代表和职工代表等。专门评价机构通过正常运作机制实现信息交流、资源共享,客观上有利于及时处理组建工作中出现的一些问题,对建会工作也会产生营造声势和推波助澜的作用。

2、丰富评价内容。可在评价体系中适当引入“企业意见或建议”、“职工代表意见或建议”、“劳动关系和谐现状”等项目,多了解各方面对建会的意见和满意度,尽可能协调各方面利益,实现各方关系和谐,促成各方支持建会,最终达到“双赢”或“多赢”目的。

(二)对内搞活

根据系统论自组织原理:系统内部各个要素自发地组织起来,实现从无序向有序,从低级有序向高级有序发展。此时要求系统要有一套协调的动力体制,使系统保持高速、高效运转。因此,新形势下,构建工会组建工作评价体系应该坚持公平、优质、易操作原则,重点在建立、健全和激活动力机制上下功夫。

1、因地制宜,分类管理。各地区、各行业基础和条件不同,考核评价建会工作的任务和要求也理应不同,应结合实际情况具体对待,这既有利于体现公平原则,提高工作积极性,也便于各地集中力量,重点突破,抓出成效。通过评价体系的引导,力促提高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譬如在我省,可参照行政区域按经济社会发展综合状况划分为一类(珠三角地区)、二类(粤东、粤西两翼)、三类(粤北边远山区)地区,结合各自特点,区别对待,选择侧重点加以考核评价。

2、“质”“数”并举,体现活力。就是要在追求建会数、增长率的同时,着力把建会工作引导到追求“质量”上来,确保“建好一个成活一个”。一方面在考核时改变“报喜不报忧”陋习,放弃一味玩弄“数字游戏”,大胆引入“减少、消亡、瘫痪或软弱”等项目,反映真实情况,便于及早发现问题,积极加以解决。另一方面加大奖惩力度,做好促进推动,激发活力。一是对敬业乐业者的保障。工会的基本职能是服务职工群众。对不同行业的工会干部来说,绝大多数人都能忠于职守,乐于奉献,爱岗敬业,这些人是主流,具有踏实肯干、尽心尽责的品德,因此有必要把他们的积极性保护好引导好发挥好,要形成一种使人想干事业、能干事业、干成事业的机制,使工作努力、品行端正、有所作为的工会工作者自身利益得以保障,工作成果得到肯定和褒扬。近几年建立的基层工会主席保障机制就是这样一种保障,我们一定要不折不扣地贯彻落实。二是对开拓创新者的褒奖。创新是工会事业实现科学发展的不竭动力。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市场经济的发展,工会面临的新问题新情况层出不穷,必须不断改革创新,开拓思路,才能适应新形势,开创工会工作局面。因此,评价体系要充分运用激励机制,重点褒扬和奖励各条战线上勇于创新、敢于开拓的工会干部,做好示范带动,尽可能让工会队伍中一切有利于创新的积极因素得到最广泛最充分的调动。三是对不思进取者的鞭策。在我们工会队伍中,也有一部分人缺乏进取精神,胸怀“多一事不如少一事”之心,不求有功,但求无过。思想固步自封,停滞不前,工作避重就轻,得过且过。这种“和尚撞钟”式的工作方式,易使人产生惰性,变得消极守旧,工作效果可想而知。因此要充分运用评价体系营造“无功就是过”、“有为才有位”的氛围,通过量化考核,对不思进取者适当加以鞭策、警示和督促,促使他们提振精神,奋发作为。

3、立足基础,抓标准化建设。针对现实不少基层工会组织软弱涣散、名存实亡的实际,笔者认为,当前抓组建工会工作,很重要的一项内容就是从最基本工作做起,对这些组织进行重建、整顿和巩固,让其重新焕发生机。处于基础工作阶段的评价体系应尽量朝标准化方向迈进,提高易操作性。值得一提的是,基础工作虽然简单,但很重要,必须认真抓好,目前还有一些基层组织在这一方面还做得不是很好,很有必要运用评价体系加强引导,促进落实。这些基础工作主要包括:(1)亮班子。用画框将工会干部任职一览表(姓名、照片、职务、分工、联系电话等信息)挂在工会的办公场所。(2)挂牌子。工会要有自己的牌子、印章和办公场所。(3)建册子。认真建立单位的工会会员名册,及时更新相关信息,便于联系沟通。(4)办法人。办理工会法人资格证。这是理顺工会与法律的关系,强化工会的法律地位。基层工会依法办理工会社会团体法人资格证后,即取得法人资格,依法独立享有民事权利和承担民事义务,其合法权益受到国家保护。(5)立制度。主要是建立起基本工作制度,确保做到年初有计划,年终有总结,活动有记录。

四、工会组建工作评价体系的发展方向

当前,随着改革不断深入和市场经济的发展,职工队伍迅速壮大,许多职工特别是一些非公有制经济单位的职工尚未组织到工会中来,工会组建的任务仍然繁重。因此,运用工会组建工作评价体系推进建会工作仍有很大的发展空间,而评价体系的自身建设和发展也必定存在着许多值得继续探索和认真研究的课题。

可以预见的是,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不断深入,工会的行政特征将慢慢淡化,社会特征和群众色彩将逐渐凸现,这是一种大趋势。工会的工作和工会的建设都要顺应社会发展这一趋势,自觉增强市场经济意识,走群众路线,走大工建路子。笔者认为,在工会社会化步伐不断加快的大背景下,工会组织不能一味搞“跑马圈地”式组建来壮大力量,更要在“精耕细作”方面下足功夫,提高战斗力和影响力。要坚持解放思想,与时俱进,切实解决工会组建工作评价体系建设的发展问题。新形势下,不仅要继续完善现行的“上级评下级”评价模式,未来还可以适时引入“同级工会互评”、“职工评价工会”、“企业评价工会”、“政府评价工会”等多种模式,建立评价体系的长效机制,更好发挥评价体系的综合效应,推动工会组建工作有力发展,确保工会日益壮大,永葆活力。

□作者单位:潮州市总工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