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应该学德国,在义务教育阶段加入职业教育
背景
我国仅5%企业提供实习机会
如今越来越多的大学生主动走出校园,寻找实习机会,原因就在于当下企业在招聘员工时更青睐“熟手”,而就业形势趋紧这一大背景也成为大学生寻找实习机会的助推器。
近日,智联招聘网针对企业人力资源部门的调查表明,57%的企业招聘官在招聘毕业生时,首先看实习的经历和表现。在人力资源部门眼中,实习经历丰富的学生是“性价比”相对较高的学生。
零点研究咨询集团的调查显示,目前我国仅有5%左右的企业为学生提供实习机会。
对话人物:北京大学教育学院教授、北京大学德国研究中心主任陈洪捷
中国青年报:德国的“双元制”遐迩闻名,甚至被称为德国经济崛起的“秘密武器”。我们可以借鉴吗?
陈洪捷:当然值得我们借鉴。“双元制”教育最典型的形式是学校与企业签订协议,学生一周有2~3天在学校上文化理论课,剩下的时间到企业接受训练,文化理论课的内容与企业训练挂钩。
在德国,联邦政府法律规定企业的员工数如果达到一定规模,就必须承担职业教育的责任,必须拿出一部分资源,如车间和师傅,为职业学校的学生提供培训岗位。但这并不意味着企业是在为自己培养人才,在德国这是企业必须承担的义务。
我们应该完善职业教育法。尤其要以法律形式让企业认识到职业教育的重要性,让他们参与进来。
中国青年报:如果我们也让企业承担这个义务,企业会不会有负担?
陈洪捷:我们可以首先在国有大中型企业推行“双元制”,并通过税收优惠政策等途径鼓励更多企业参与进来,慢慢发动中小企业参与。但是首先要制定法律,我认为这是可行的。
中国青年报:在中国,大家普遍认为职业学校是考不上大学的学生的无奈选择。德国是这样吗?
陈洪捷:在德国,职业教育与其他教育是平等的。我们应该学德国在义务教育阶段加入职业教育——小学还是统一的知识学习,初中后就可以针对不同地区学生进行职业教育。目前我国不管是农村的还是城市的孩子,都“一刀切”地接受相同的义务教育,但很多农村或边远山区的孩子,对在学校里学习知识并不感兴趣,家长也觉得学那些没用,加上考大学无望,那些孩子很容易辍学。与其对他们实行普通义务教育,不如对他们进行职业义务教育,比千篇一律的普九教育实用得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