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机制 全力打造工伤探视全程服务品牌
编者按
11月13日,全省工会困难职工帮扶工作会议在佛山市南海区召开。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省总工会主席邓维龙在会上作了重要讲话,部分单位在会上做了经验介绍,我们从中选取珠海市、河源市的材料刊登于此,供大家学习参考。
工伤职工作为职工队伍中的弱势群体,从工伤事故发生到身心康复和权益落实,所需的程序和时间过程较繁琐和漫长,其维权和帮扶工作不仅依赖社会和企业保障制度的落实,更需要工会组织的指导和帮扶。帮助工伤职工解决好工伤认定、医疗救治、工伤待遇落实等方面的困难和问题,维护好其合法权益,是工会组织积极履行职责,叫响做实“职工有困难找工会”的一项重要举措。
近年来,我会以服务职工为宗旨,积极解放思想,创新思维,围绕工伤职工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问题,对我市的工伤探视工作进行大胆创新。以机制建设和载体创新为抓手,进一步细化服务项目,完善服务措施,拓展服务内涵,强化服务机制,全力打造了工会工伤探视“一册、两卡、三色档案和八项服务”的全程服务品牌,使工伤探视工作取得了创新和发展。截止10月30日,今年我市各级工会共开展工伤探视帮扶3812人次、涉及金额50多万元。其中工伤探视慰问3036人次;工伤认定服务463人次;劳动能力鉴定服务172人次;生活救助39人次,金额2.71万元;工伤法律援助21人次,涉及金额48.3万元;工伤心理疏导45人次,其它工伤帮扶服务36人次,取得了明显的工作实效,受到了广大职工特别是农民工的欢迎和好评。我们的主要作法是:
一、细化服务项目,完善服务措施
为确保工伤探视工作的落实,我会自去年以来,不断丰富和细化探视项目,切实提高工伤探视的可操作性。
一是明确 “八项服务”,细化服务项目。为体现工会工伤探视的全过程和全方位,我们将传统的工伤探视服务拓展为工伤探视慰问、工伤认定、劳动能力鉴定,生活救助、法律援助、1-4级定期探视、医疗救治应急垫付和心理健康疏导共八项服务。这八项服务涉及从工伤认定到工伤待遇落实的全过程,涵盖法律服务、物质帮扶和心理疏导等各个方面,实现了工伤探视服务内涵向纵深方向的延伸和发展。
二是设立“一册、两卡”,完善服务手段。为更好地推进工伤探视“八项服务”的切实开展,我们编印了“一册、两卡”,即《珠海市工伤探视服务手册》、工伤职工慰问卡和工伤职工档案卡。将涉及职工工伤权益的有关法律法规和工伤探视服务项目、申请条件等资料编印成《珠海市工伤探视服务手册》,指导工伤职工依法有序落实工伤待遇,申请工伤帮扶和救助,印发了1万套“一册、两卡”层层下发到各级工会,以此为抓手,推动工伤探视工作扎实开展。
三是开展“心理健康疏导”,拓展服务内涵。多年的工伤探视帮扶工作使我深刻感受到,工伤尤其是重度工伤将对职工及其家庭生活造成长远影响。工伤职工需要医治身体上的伤痛,更需要医治由此带来心理创伤。为此,我们将工伤探视服务延伸到心理疏导。今年6月,我会与市卫生局联合,在珠海市人民医院和中山大学第五附属医院挂牌成立“工会工伤职工心理健康疏导工作站”,正式启动工会工伤探视心理健康疏导服务。省总领导应邀参加了挂牌仪式,对我会的这一创新举措给予了充分肯定。我们依托工会工伤职工心理健康疏导工作站,招募了首批27名工伤探视心理疏导志愿者,这批志愿者全部为这2家医院工伤诊治主要科室和心理科室的在职医护人员。在为工伤职工进行医疗救治的同时,志愿者为工伤职工提供便捷、专业和及时的心理疏导服务,帮助工伤职工尽快摆脱工伤阴影和困惑,重树自信。两个工作站成立以来共开展工伤探视心理疏导45人次,倍受工伤职工和各方面的一致好评。
二、完善工作制度,提高工作水平
为确保工伤探视工作切实开展,不断提高服务水平,在工作中我们进一步深化并完善了相关工作制度。
(一)信息报送制度。为全面、准确、及时了解和把握全市工伤案件动态,今年初,我们与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和市卫生局联合,分别在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医保科(工伤业务服务窗口)、市人民医院和中山大学第五附属医院等设立工会工伤探视联合工作站,以联合工作站为服务平台开展工伤探视各项服务,将工会工伤探视工作前移到工伤职工必经的服务通道,在关键环节提供主动靠前服务,并建立工作制度,我会依托工会工伤探视联合工作站,每个月进行定期工伤信息交流。对涉及人数多、情形严重的重特大工伤事故和职业病事件等各有关单位在第一时间互通信息,确保了工会案件信息渠道畅通,工伤探视服务及时主动跟进。
(二)“三色档案管理”制度。为进一步增强服务水平和服务实效,我们建立了工伤职工三色档案管理制度。每月将各渠道建立的工伤探视原始档案卡进行整理,建立统一的工伤职工电子档案和文书档案。根据工伤职工的工伤程度、经济现状等实际情况将工伤职工档案分为红色、橙色和黄色,根据工伤职工档案颜色度进行有针对性的帮扶。如对红色档案中1-4级的工伤职工,我会将定期探视,并全部纳入春节送温暖范围。三色档案实行动态管理,根据工伤职工的身体康复等情况定期调整颜色度。自今年该项制度实施以来,我会已为149 名工伤职工建立了三色档案。今年10月份,我会与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领导亲自率队上门慰问了2名纳入我会工伤探视红色档案管理的一级伤残职工,并为其中一人提供了免费法律援助,使工伤职工及其家人深受感动。
(三)经济救助工作制度。为切实解决工伤职工在落实工伤待遇期间的医疗和生活困难,帮助他们度过难关,我们不断完善经济救助制度。一是生活救助制度。因工伤或患职业病造成家庭生活困难的职工,可申请获得1000元以下的临时生活困难救助。二是工伤医疗救治应急垫付制度。需要紧急救治又无钱医治的工伤职工,可申请获得1000—5000元的工伤医疗救治应急垫付救助。三是大病救助制度。今年我会进一步完善了《珠海市职工重大疾病医疗救助办法》,提高了大病救助标准,患重大疾病的在职工伤职工包括农民工可获得3万元的大病救助金。
(四)法律援助免费制度。为切实加强对农民工等弱势群体的服务,近年来,我会不断强化工会法律服务手段,建立工会法律服务全免费制度,免费为职工提供法律解答、资料复印、代写法律文书、申请财产保全、申请支付令、代理劳动争议仲裁和诉讼等各项法律服务。同时每周二到周五由市总工会派出律师志愿者在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工伤探视联合工作站和市帮扶中心定期接访,为全市职工包括工伤职工提供专业的法律服务。为维护职工的合法权益发挥了重要作用。如2008年7月,一台资企业因欠薪老板企图逃逸并转移资产引发劳资纠纷和职工集体罢工,涉及职工452人。市总工会和帮扶中心工作人员迅速赶赴现场协调,积极为工伤职工提供法律援助。帮助职工代写法律文书、及时指导工伤职工进行劳动能力鉴定、代理职工出庭、与欠薪企业协商落实职工待遇、指导申请法院执行,同时给予1名五级伤残的困难职工800元的生活救助,使其中的7名工伤职工不用花钱就全部按规定落实了17万多元的工伤待遇。我市的新闻媒体对此事进行了专门报导,受到了广大职工和社会各界的一致好评。今年8月,我会还成立了市工会法律工作顾问团,聘请了30名专家学者和执业律师作为顾问团成员,进一步充实工会法律服务力量。今年,我会的法律援助工作量实现历史性突破。截止10月底,共代写法律文书389件(次),代理劳动争议法律援助案件220件,涉及职工883人,为职工追讨各种经济权益500多万元。其中工伤法律援助21人次,涉及金额48.3万元。进一步提升了工会的地位和形象,在广大职工和社会各方面赢得了良好的口碑。
三、组织落实,切实保障
为推动工伤探视这项量大面广的工作切实开展,我们采取积极措施,全面落实和推进。
(一)明确职责,加强指导。我会对工伤探视这项创新性的工作高度重视,2007年我会与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市安监局、市卫生局、市司法局联合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开展和完善工伤探视帮扶工作的意见》,明确工伤探视目标任务和具体要求,今年将其作为工会工作实现“两个转变”的重点工作,要求在深入工作上下功夫。市总领导多次在市总全委会及专项会议进行部署,明确基层工会组织“凡伤必探”第一责任人的工作职责,要求各级工会层层指导,共同推进。今年4月份,市总领导亲自带队深入各区总工会进行专项调研,指导基层结合实际,有重点、循序渐进地推进工伤探视各项服务。
(二)建立制度,落实资金。一直以来,我会把壮大帮扶中心资金实力作为一件大事来抓,为工伤探视帮扶服务提供了有力的资金保障。一是帮扶资金纳入工会经费预算制度。从2004年起,市总工会每年都将帮扶资金纳入经费预算,预算资金超过全年工会经费的10%。二是市财政“中央财政专项资金”配套制度。市委、市政府对困难职工帮扶工作非常关心和支持,根据省总工会《关于下拨我省2008年度中央财政专项资金的通知》的有关要求,经过市总工会的积极争取,市政府已批准从2009年起,市财政将根据2009年省总工会下达的中央财政帮扶专项资金的标准,按1:1比例进行配套,并纳入市财政预算安排,同时,要求各区财政按1:2比例进行配套。目前,各区财政“中央财政专项资金”配套工作正在积极落实之中。三是社会捐助制度。为使更多有爱心的社会人士参与到帮扶工作中来,帮扶中心建立了经常性的社会捐助机制。几年来,共从社会上筹集帮扶资金300多万元。2008年,珠海市政府对各类社会捐助项目进行了整合,建立统筹的社会资金筹集捐赠制度,将帮扶中心捐款活动纳入其中,确保了工伤探视资金的稳定供给。
(三)完善“两个中心”,强化服务平台。我会一直高度重视并不断以更高标准规范“两个中心”(困难职工帮扶中心和农民工服务中心)建设,并要强化区、镇(街)中心的建设,建立了18个区以下的中心。为进一步加强工伤探视等帮扶工作,今年,我会招聘了30名工会社会工作者充实到区、镇(街)工会,加强 “两个中心”人员力量,确保该项业务的正常开展和运作。斗门区总工会还将“两个中心”搬迁到更宽敞和方便服务职工的办公场地,并进行重新装修,新购置了电脑等各种办公用品,使区帮扶中心的硬件基础建设等得到全面提升。
(四)加强宣传,营造良好氛围。我们以首先立足工会自身的服务窗口开展宣传,在全市6个帮扶中心和19个农民工服务中心及工会工伤探视联合工作站免费派送有关资料。同时通过活动、会议、培训等多种渠道及媒体、网络等各种方式加大宣传,主动将工伤探视有关资料送到各级工会、各个企业和广大职工尤其是农民工和工伤职工手中。今年以来我市的“两报、两台”曾5次从不同视角报导了我会的工伤探视工作,营造了社会各方面了解和支持工会工伤探视工作的良好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