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产业工会发挥作用情况的调查报告
按照省总深入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的安排,根据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省总工会主席邓维龙关于开展产业工会发挥作用情况专题调研工作的要求,省总产业工会课题组,就产业工会发挥作用情况进行了专题调研,并吸收了近年来我省产业工会工作调研的成果,形成专题报告。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广东产业工会发挥作用的主要体现
在省总工会的领导下和上级产业工会的指导下,我省各级产业工会、行业工会围绕“争当排头兵、开创新局面”的目标,结合本产业工作实际,坚持服务大局,抓住工作重点,突出产业特色,扎实有效地推进产业工会各项工作,努力争当实践科学发展观的排头兵,在组织职工、引导职工、服务职工和维护职工合法权益中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一)服务大局,推动产业深化改革和加快发展
一是教育引导职工正确理解和支持参与改革,积极推动国有企业改制中“三条准则”的贯彻落实,依法维护国有改制企业职工的合法权益,保障了产业职工队伍的和谐稳定和产业经济的健康发展。二是深入调查研究,反映职工意愿,了解行业发展要求,为上级有关部门解决问题及制定有利于行业发展的政策提供有益的建议和依据。三是大力实施职工素质工程,积极开展“创建学习型组织.争当知识型职工”活动。大力推进职工读书活动、职工职业道德建设活动、创建“工人先锋号”活动等,弘扬劳模精神,促进了高素质的产业职工人才队伍建设。四是大力开展群众性经济技术创新活动,推动企业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二)固本强基,增强基层工会的凝聚力和战斗力
一是加强工会组织建设,及时做好改制企业工会重建工作,理顺改制企业工会组织关系;二是建设模范“职工之家”,坚持把建家就是建企业、建家就是建制度、建家就是服务职工的工作思路落实到工会工作中去,真正把工会建设成为组织健全、维权到位、作用明显、职工拥护信赖的职工之家;三是加强工会干部队伍建设,努力造就一支高素质产业工会干部队伍;四是建设先进企业文化、职工文化,组织开展形式多样、职工喜闻乐见的文体活动,不断增强基层工会的活力、凝聚力和战斗力。
(三)切实维权,探索维权新载体
我省产业工会紧紧抓住职代会、劳动合同、集体合同三个关键,大力加强维权机制建设,主动维权、依法维权、科学维权。一是着力建立健全以职代会为基本形式的企(事)业民主管理制度,推动企(事)业职工民主管理工作不断深化。二是深入贯彻实施《劳动合同法》,督促企业依法用工,进一步规范了企业用工行为。三是大力推进平等协商签订集体合同工作,积极开展工资集体协商试点。四是积极探索建立区域性、行业性集体合同制度和工资集体协商制度、职代会制度等,不断探索创新维权载体。
(四)突出特色,创立产业工会工作品牌
我省产业工会突出产业行业特色,树品牌、出亮点,富有成效。如省教育工会根据高校知识分子群体特点,坚持人文关怀工作理念,不断丰富建家内容,努力建设“主人之家、发展之家、健康之家、爱心之家”。省海员工会根据船员岗位特点,把工会建在船上,普遍开展“船上建好职工小家”活动,一批主力船的职工小家建设成绩显著。省工业系统率先开展“职工有困难找工会活动”、“农民工有困难找工会活动”;省财贸工会根据财贸行业窗口性、服务性特点,深入开展职工职业道德建设活动、开展行业性职工职业技能大赛等,这些做法和经验在全省推开后,在全国产生了良好影响,省委和全总给予高度评价。
(五)构建和谐企事业,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我省产业工会以构建和谐劳动关系为主线,积极开展创建和谐企(事)业活动。一是加强对创建活动的组织领导。精心制定实施方案,做到有部署、有措施、有效果。二是选树和表彰创建活动中涌现出的和谐劳动关系先进典型,一批先进单位荣获产业、省、全国和谐劳动关系称号。三是总结推广经验,大力宣传典型,发挥典型示范效应,在全社会营造了浓厚和谐氛围,推进了和谐广东、和谐社会建设。
二、影响和制约产业工会发挥作用的几个问题
目前,影响和制约产业工会发挥作用的问题,主要是:
(一)产业工会组织体系未能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
一是现有的一些省级产业工会工会组织机构设置与产业经济发展不相适应。目前我省设有9个省产业工会。随着传统产业升级换代、新兴产业涌现、国家对产业调控方式变化,今年初国家大部委的设置等因素,产业工会设置也有个变化、调整,与产业经济发展相适应的问题。
二是地级市产业工会设置与省产业工会不对应。设置市级产业工会的仅广州、深圳、汕头、湛江、肇庆等中心城市,其余市因缺少产业工会人员编制,仅建立了一至两个产业(系统行业)工会或没有建立产业工会。没有形成全省产业工会的组织网络和上下联动的工作格局。
三是行业工会出现“有尾无头”现象。许多地方工会相继建立行业工会。由于大部分市、县工会不设产业工会或行业工会,新兴行业工会未能与上级产业工会对应,上下不相协调。
(二)产业工会管理体制不顺
一是一些产业工会的性质不明确,有的仍称工会工作委员会。二是多数产业工会干部编制配备不足,人少,事多。三是产业工会的体制上下不顺,联系的上级部门多,实行分类指导、分系统开展工作效果不明显。四是省产业工会所属基层工会基本是省属公有制企业工会,未能向非公有制企业拓展,覆盖不了全产业。五是相应的产业工会干部培训机制也未能建立健全。
(三)产业工会从源头上参与协调劳动关系力度不够
由于产业结构调整、政府职能转变、机构改革等一系列变化,产业工会与对口产业主管部门、产业(行业)协会联席(联系)会议制度或被撤销或不健全,产业劳动关系三方协商制度未建立,从产业源头上参与协调劳动关系渠道不畅顺,力度也不够,影响了本产业对涉及职工切身利益重大问题的及时反映和解决。
三、进一步发挥产业工会作用的几点建议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的发展,我国经济关系和劳动关系、产业结构和职工队伍构成发生了深刻的变化,迫切需要产业工会从产业、行业特点出发,加强协调劳动关系,加强宏观和源头参与,更好从产业层面维护职工合法权益,维护职工队伍稳定和社会稳定,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今年6月,全国产业工会工作会议的召开,王兆国主席、孙春兰副主席的重要讲话,对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产业工会工作,起到了十分重要的指导和推动的作用。因此,要同我国产业结构调整和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相适应,同产业结构布局、产业中心任务和产业职工队伍特点相适应,加强和改进产业工会工作,发挥产业工会的重要作用。
(一)继续解放思想,更好发挥产业工会重要作用
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工会道路,接照《中国工会章程》,加强和改进产业工会工作,更好发挥产业工会重要作用,是继续解放思想,坚持改革创新的重要体现,也是服务大局、服务职工、服务基层的重要举措。要在我省产业工会工作已有成绩、经验和作用的基础上,进一步改进和创新产业工会组织体制、运行机制和工作方式,建立覆盖产业不同所有制企业工会的产业工会组织体系,增强工会工作针对性和实效性,激发基层企事业工会的活力。要发挥产业工会优势,在加强调查研究、参政议政、协调联系、指导服务上下功夫。一是了解实情。切实掌握本产业实际情况和职工群众呼声、要求。二是加大源头参与力度。及时反映产业劳动关系状况变化情况和职工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推动问题解决。三是畅通渠道。理顺与相关对应部门、单位协调和配合的关系。四是改进作风。坚持深入基层,联系群众,改“上级指挥下级”为“上级代表下级”,有效指导帮助本产业企事业签订劳动合同和集体合同,推行工资集体协商机制,更好服务基层企事业工会。总之,要推动产业工会建载体,树品牌,出亮点,取得新成绩,形成新特色,创造新经验,为我省工会工作争当全国工会工作排头兵做出应有贡献。
(二)适应市场经济体制发展需要,切实履行产业工会工作职能
目前,省级产业工会主要管理直属企事业工会,与市、县级产业、行业工会少联系或无联系,也缺少指导服务。因此,省级产业工会应扩大工作领域,健全工作网络,加强工作联系,更好发挥指导全省同一产业企事业工会这一工作职能作用。各市、县产业、行业工会也要适应市场经济发展,建立健全与之相适应的企业、行业工会,力求全面复盖。各市、县总工会领导应分工领导和联系产业、行业工会工作,加强指导和管理。同时,要发挥产业工会与政府产业主管部门、行业协会联系密切的优势,建立健全产业联席(联系)会议制度,从源头上和宏观上加大参与协调劳动关系的力度,更好维护职工合法权益。
(三)坚持联合制、代表制原则,建立健全驻会产业工会委员会
自2002年机构改革以后,省编委对省级产业工会和厅、局工会机构改革方案的批复,不论驻会或不驻会,全部批复同意成立工会委员会。目前,省教育工会、省海员工会设置是工会委员会,但省工业工会、省财贸工会仍是工作委员会。建议省工业工会、省财贸工会也应坚持联合制、代表制的原则,建立健全工会委员会。并参照外省的做法,在本产业收缴的经费中,提取一定的活动经费。
(四)加强对不驻会产业工会和厅(局)、集团(公司)工会的管理
我省不驻会产业工会和未有上级产业工会管理的厅(局)、集团、(公司)工会有34家。最近,省总领导分工明确各位副主席联系不驻会产业和厅(局)、集团公司工会,加强了对他们领导。但仍有管理不到位的问题。如金融系统基层工会遍布全省各市、县,行业特色非常突出。建议省总按照全总2007年3月发出《中华全国总工会关于明确中国金融工会组织领导关系的通知》要求,与银监会、保监会、证监会、人民银行等金融机构工会沟通,研究恢复建立省、市金融工会组织,协调指导工会工作,开展工会活动等事宜。在没有重新成立省金融工会之前。金融系统工会由省财贸工会负责联系和管理。又如省建设系统、水利系统产业特色都很明晰,建议继续向省编委报告,调整省建设厅工会和省水利厅工会设置为省建设工会和省水利工会。
(五)地方高校工会实行省、市教育工会共管,以省教育工会为主的管理模式
目前,省教科文卫工会只管理广州地区高校,对广州以外的地方高校工会工作并没有实行统一管理。因此,对地方高校工会应实行由省、市教育工会共管,以省教育工会为主的管理模式。这样的模式有利于加强对高校工会工作的业务指导,也有利于高校工会工作统筹发展。现省教育工会全称为省科教文卫工会,但实际上工
只管到教育这一块。“科、文、卫”这一块工会工作应划归省教育工会管理。
(六)结合产业结构调整实际,加强市级产业工会建设
随着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相当一部分产业的产业链已经延伸到市、县甚至镇、村,形势的发展迫切要求加强市级产业工会的建设。应结合各产业实际,采取多种形式,建立和完善市一级产业工会组织。有的产业工会可设在市总;有的产业工会可设在资产控股公司和大型企业集团(赋予其产业工会职能);有的产业工会可按行业工会联合会组建。目前,一些中心城市市总工会根据工作需要,成立了产业工会办公室,统一管理市属产业、行业工会。在人员编制紧缺的情况下,也是一种有益的尝试。
(七)按照自下而上的原则,建立健全区县以下行业工会联合会
我省大量非公有制经济都集中分布在市属区县和乡镇街道。没有建立工会组织的经济单位也大都集中在这一领域。因此,积极探索县(区)以下产业工会建设,是产业工会适应改革发展要求,健全产业工会的重要任务。对县(区)经济发展中的重要行业,可依托工会工作比较好的单位,建立行业工会联合会;对某一行业或相近的几个行业,可与行业协会相对应建立行业工会联合会,或组织同行业小型企业建立工会区城性工会联合会。应推广深圳市把行业工会置于市产业工会的管理之下和佛山市顺德区在社区成立行业工会的经验,在区县按照自下而上的原则,建立起上下贯通、全面覆盖的工会组织体系。
(八)切实加强领导,高度重视产业工会工作
一是各级总工会应把产业工会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定期研究产业工会工作。省总每年年初或年终召开一次省级产业工会工作会议,交流情况,总结经验,明确任务,更好发挥产业工会作用。二是省总各部门布置工作,开展活动时,应及时与相应的产业工会联系,避免交叉布置任务,增加基层负担。三是加强对产业工会干部培养,让产业工会干部在学习培训和工作实践中,不断提高自身综合素质。同时要切实关心产业工会干部成长,重视他们的工作安排和提拔任用。
课题参与部门:省教育工会
省海员工会
省工业工会
省财贸工会